03.06 試一試,不就知道了?

昨天的文章有涉及麻黃,然後引出一些討論。但仔細一看,其實大多數都缺少實踐依據。

比如,麻黃是不大汗的,桂枝發汗的。

比如,有外感麻黃才發汗,無外感不發汗。

比如,藥典的用量是依據野生中藥材的用量,而現在的是種植的,所以要加大用量才效果好。

諸如此類的,聽起來是很有道理的,但離實際比較遠。

根據遇秋的實際體驗和臨床經驗,麻黃的發汗力度是遠大於桂枝的。桂枝湯如果不覆被取汗,基本上不會出汗。但是麻黃類的解表方,一般喝下去很快就能感覺到出汗,汗大汗小和地區、氣候、人的體質有關,但大部分是容易出汗的。

就傷寒論來講,有麻黃無桂枝但又用來發汗的,也有好些: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證,故微發汗也。[302]

裡水,越婢加術湯主之,甘草麻黃湯亦主之。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甘草,煮取三升,溫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慎風寒。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溼。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有微汗,避風

溼家身煩疼,可與麻黃加術湯發其汗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溫取八合,覆取微似汗

可見,麻黃要發汗,不一定要有桂枝。另外,上面舉的這些例子,並不都是外感病,可見麻黃髮汗不只用在外感病上,這個在一千八年前就已經總結的經驗,不知道為什麼還有人視而不見。

至於中藥材的質量,這個遇秋也講過多次了,很多常用中藥,從古至今就是以種植為主的,不是到了現在才種植。

中國藥材種植歷史悠久,春秋時期已經開始藥材的種植,比如薏苡仁在甲骨文中就有種植記載,漢代西域傳回來的紅花、大蒜,在中原顯然只能是人工種植,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齊民要術》裡記載了地黃、梔子、茱萸等二十多種藥材的種植方法。

唐代《新修本草》中記載的人工種植藥材近40種。

到了宋代,出現了專業的藥農,專門種植藥材為生,宋代《本草圖經》記載人工種植的有79種。比如附子,宋代在四川錦州的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104頃,年產附子16萬斤以上。

所以,常用藥如果只靠野生,是遠遠不夠用的,古代人口很少也不夠用,現在就更不可能了。

估計有人會說,古代都是牛屎馬糞,現在是農藥化肥,藥材質量還是不能相比,這個……我竟無言以對。

牛角尖是鑽不完的,喜歡鑽就繼續吧,反正我的目的不是研究古今藥材差異,而是研究怎麼治好病。遇秋治過好些偏遠地區的病人,比如新疆阿勒泰農村,人家能抓到的中藥材品質應該不會太好,但也一樣治好了病。

總之,遇秋認為,藥性,我們可以先學習理論,學習別人的用藥經驗,如果不是什麼峻猛的藥,就自己抓來試一試不就知道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紙上談兵的理論,一試就破掉了,沒有必要浪費太多時間精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