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靖難之役時,如果馬皇后還活著,朱棣敢造反嗎?

象棋瘋子


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應該從靖難之役著手。為什麼會發生靖難之役,為什麼朱棣會與朱允炆作對?

靖難之役發生在朱允炆繼位後的第二年,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位皇帝,按歷代慣例,朱元璋駕崩後,應該由其皇子繼承皇位,而不是皇孫朱允炆繼承。在這一點上,朱元璋兒子們的心裡肯定抱有怨念,畢竟他們苦苦等待多年,卻等來了這樣一個結果。

朱允炆成為皇上後,心裡也是有些愧疚的,但是更多的是害怕,怕自己的叔叔們不服氣,惦記自己的皇位,所以朱允炆做了一系列措施,最嚴重的便是削藩王。

藩王是朱元璋時期設立的,目的是加強明朝皇室的力量,他將自己的24個兒子以及1個從孫封為了藩王,分駐在全國各地。這些藩王手中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勢力,其中燕王朱棣勢力最大。

削藩王的事件影響很大,這些藩王都是朱允炆的叔叔,朱允炆卻沒有一絲同情,先後將五王廢除為庶人。這一舉動直接讓藩王和朝廷的關係進一步惡化,甚至開始決裂。

朱棣作為藩王中最強大的一支勢力被擁立為了眾藩之首,最終於公元1399年開始了與明朝的對抗,也就是靖難之役,一直持續到1402年,以朱棣勝利結束。

縱觀靖難之役,不難發現事情的起因完全是因為朱允炆的削藩政策。所以我認為,朱棣造反關鍵不再於他,而是朱允炆。

假如馬皇后還活著的話,關注的問題一定不是朱棣敢不敢造反,而是朱允炆還會不會削藩。朱允炆不削藩,一切好說,但是一旦削藩,就是觸及了朱元璋兒子們的利益,就算本不想造反,也會被逼到造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