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果評選中國100幅名畫,你喜歡的有哪些?

重慶巧渝蜀繡


你好這位朋友,我比較擅長繪畫工筆錦鯉魚,我感覺國家一級美術師路雨年老師繪畫的錦鯉簡直活靈活現,我還是比較喜歡路雨年老師的錦鯉魚,還有32年出生的吳青霞畫的錦鯉,還有自學成才的高其恆老師畫的工筆錦鯉魚,我都是比較喜歡的。感覺超級棒





潤欣畫錦鯉


百大明畫太過寬泛,但是中國十大名畫的爭議應該不大。

1.《清明上河圖》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清明上河圖》長5.2米,寬24.8釐米,絹本設色。在五米多長的畫卷裡,共繪了數量龐大的各色人物和景物,體現了宋代建築的特徵,也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它屬國寶級文物,並獲譽為“中華第一神品”,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2.《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於1350年創作的紙本水墨畫,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黃公望為師弟鄭樗(無用師)所繪,幾經易手,並因“焚畫殉葬”而身首兩段。前半卷:剩山圖,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3.《洛神賦圖》是東晉顧愷之的畫作,原《洛神賦圖》卷為設色絹本。是由多個故事情節組成的類似連環畫而又融會貫通的長卷,現已失。現主要傳世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分別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二件)、遼寧省博物館和美國弗利爾美術館。故宮博物院的兩件人物形象基本相似,只不過景物有一繁一簡之分。

4.《百駿圖》:紙質,102×813釐米,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為意大利人郎世寧所作。郎世寧於1715年以傳教士的身份遠涉重洋來到中國,被重視西洋技藝的康熙皇帝召入宮中,從此開始了長達五十多年的宮廷畫家生涯。《百駿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全卷色彩濃麗,構圖複雜,別具意趣。

5.《五牛圖》是唐朝韓滉創作的黃麻紙本設色畫,又名《唐韓滉五牛圖》, 該作品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五牛圖》中的五頭牛從左至右一字排開,各具狀貌,姿態互異。一俯首吃草,一翹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緩步前行,一在荊棵蹭癢。整幅畫面除最後右側有一小樹除外,沒有其他的背景,因此每頭牛可獨立成章。 《五牛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少數幾件唐代傳世紙絹畫作品真跡之一,也是現存最古的紙本中國畫。

6.《韓熙載夜宴圖》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畫家顧閎中的繪畫作品,現存宋摹本,絹本設色,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韓熙載夜宴圖》描繪了官員韓熙載家設夜宴載歌行樂的場面。此畫繪寫的就是一次完整的韓府夜宴過程,即琵琶演奏、觀舞、宴間休息、清吹、歡送賓客五段場景。整幅作品線條遒勁流暢,工整精細,構圖富有想象力。作品造型準確精微,線條工細流暢,色彩絢麗清雅。不同物象的筆墨運用又富有變化,尤其敷色更見豐富、和諧,仕女的素妝豔服與男賓的青黑色衣衫形成鮮明對照。

7.《漢宮春曉圖》是明代畫家仇英創作的一幅絹本重彩仕女畫,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漢宮春曉圖》以人物長卷畫,生動地再現了漢代宮女的生活情景。其用筆清勁而賦色妍雅,林木、奇石與華麗的宮闕穿插掩映,鋪陳出宛如仙境般的瑰麗景象,極勾描渲敷之能事,體現了作者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人文思想,亦表達了他對宮廷浮華美好生活的讚美。

8.《步輦圖》是唐朝畫家閻立本的名作之一,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作品設色典雅絢麗,線條流暢圓勁,構圖錯落富有變化,為唐代繪畫的代表性作品。具有珍貴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公元640年(貞觀十四年),吐蕃王松贊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祿東贊到長安通聘。《步輦圖》所繪是祿東贊朝見唐太宗時的場景。現存畫作被認為是宋朝摹本。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絹本,設色,縱38.5釐米,橫129.6釐米。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步輦圖》是唐代畫家閻立本的作品,內容反映的是吐蕃(今西藏)王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它是漢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誼的歷史見證。

9.《千里江山圖》是北宋王希孟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該作品以長卷形式,立足傳統,畫面細緻入微,煙波浩渺的江河、層巒起伏的群山構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圖,漁村野市、水榭亭臺、茅庵草舍、水磨長橋等靜景穿插捕魚、駛船、遊玩、趕集等動景,動靜結合恰到好處。在該作品人物的刻畫上,極其精細入微,意態栩栩如生,飛鳥用筆輕輕一點,具展翅翱翔之態。《千里江山圖》畫卷,不僅代表著青綠山水發展的里程;而且,集北宋以來水墨山水之大成,並將創作者的情感付諸創作之中。《千里江山圖》雖屬於寫意之作,但不乏工美佳作,表現了青年畫傢俱有嚴謹的生活態度。《千里江山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10.《唐宮仕女圖》是一幅中國畫作,作者是唐代張萱、周昉,該畫描述唐代美女眾生像。主要表現唐代貴族婦女生活情調,成為唐代仕女畫的主要藝術特徵。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唐代作為封建社會最為輝煌的時代,也是仕女畫的繁榮興盛階段。中國古代仕女眾生像,“傾國傾城貌,多愁多病身”。唐代仕女畫以其端莊華麗,雍容典雅著稱,其中最傑出的代表莫過於張萱的《虢國夫人遊春圖》、《搗練圖》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圖》、《揮扇仕女圖》以及晚唐的《宮樂圖》。


燕京書畫院


唐代是中國繪畫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尤其是人物畫,在唐代獲得了重大的發展,然而,也是自唐代開始,山水畫便從人物故事的背景中逐漸獨立出來並趨向繁榮;宋代是山水畫發展的黃金時代,元代時期花鳥畫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主要表現在宋代院體花鳥的衰落與水墨寫意花鳥的興起,問題來了:如果評選中國100幅名畫,你喜歡的有哪些?

馬遠作品《踏歌圖》


喜歡的中國畫

在數以萬計幅中國畫中,評選100幅名畫,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可以肯定的是現當代的中國畫,無法入選這100幅名畫,很簡單的道理,添加了素描基礎的中國畫已經“變質、變味”了;言歸正傳,我喜歡的中國畫:1,唐代山水畫家李思訓筆下的《江帆樓閣圖》畫面江天浩渺,風帆溯流,畫風精麗嚴整,設色“金碧輝映”,

文徵明作品《真賞齋圖》

還有就是李思訓之子李昭道筆下的《明皇幸蜀圖》該圖描繪了安史之亂唐明皇避難入蜀的情節,圖中的山石樹林、人物鞍馬均以線描勾勒而成,畫風古樸,2,宋代人物畫家張擇端筆下的《清明上河圖》表現了從效外的田園風光經過虹橋這一畫面高潮後轉入城門內外的熱鬧景象,再現了清明時節京城內外各個方面的社會生活,兼具高度的藝術價值與歷史文獻價值,

李思訓作品《江帆樓閣圖》

同是宋代的山水畫家馬遠筆下的《踏歌圖》以水墨淋漓的大斧劈皴畫出山石的塊面結構,描繪出一派農夫踏歌歡慶豐年的景象;3,元代的花鳥畫家王淵筆下的《桃竹錦雞圖》以工整的線條勾畫和細膩的水墨渲染畫出禽鳥花竹,形成兼工帶寫、以墨代色的繪畫技巧,以白描的畫法反映出文人畫重墨輕色的審美情趣,

李昭道作品《明皇幸蜀圖》



4,最後就是明代的書畫大師文徵明筆下的《真賞齋圖》,是文徵明晚年時所創作,畫面用筆蒼潤、秀挺,極富表現力,屬於文徵明典型的細筆作品,文徵明的山水畫風格也有粗、細兩體,但他以細筆青綠山水見長。除了以上那些畫家的作品之外,還有許多國畫大師的名畫就不一一舉例說明了。

王淵作品《桃竹錦雞圖》


詩夜城主


張大千的山水,鄭板橋的竹子,齊白石的墨蝦,徐悲鴻的奔馬!都很不錯的!






d康康


這些我喜歡











就愛葫烙


欣賞






一帆風順17509


北京臺陳笑就兩個特點,一是霸佔時長。5、6個人參加的節目,他的出鏡時長佔一半以上;二是豬鼻子插蔥:裝大象。只要專家定調,他總會作語句重新組合進行復述,結果是所有領域他都熟,所有定價他都八九不離十,甚至還隨意修改專家的斷代和定價,儼然為超級專家!陳笑在北京文物界很有名嗎?[呲牙][呲牙][呲牙]


用戶4845704142462


古代的:《八+七神仙卷》《清明上河圖》吧!現代的.董辰生《巴黎公社的原則是永存的》吧!《國際歌》!


老楊


首選《清明上河的》《八駿圖》《西方淨土變》《墨蝦圖》《柳蔭垂釣》《深山幽居圖》《張大千荷花圖》


尤溪諾諾


本主最喜歡青島市曲立志先生:畫的大公雞,畫的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