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喬峰怎麼做才不會落得悲慘的結果?

常教主


金庸先生曾說,最喜歡的主角莫過於楊過、郭靖、喬峰、胡斐等幾個情感特別強烈的人物,對於從小耳濡目染,深陷於武俠世界時常不能自拔的我,喬峰在金書中是我比較欣賞的人物之一,和大部分金迷一樣,為喬峰的最後結局不能釋懷,那麼喬幫主可以不死嗎?

作為讀者,我們都希望喬幫主可以活著,是什麼原因造成喬幫主最終自戕,魂斷雁門關外呢?

在下認為,造成喬幫主的悲劇有三部分原因,且聽我一一道來。

其一,當喬峰契丹人身份被揭開,又被汙衊殺害丐幫副幫主馬大元。喬峰孤身追尋幕後元兇,卻意外愛上了阿朱,一個蘭心蕙質的女孩,又誤以為阿朱生父段正淳正是幕後黑手,阿朱為救生父易容後被喬峰失手誤殺。

正是在阿朱死的那一刻,一個註定悲劇的結局正式被拉開,因為唯一一個可以走進大英雄柔軟內心的人逝去,註定了英雄的悲劇。就和紫霞仙子仙去一樣,至尊寶最終只能橫擔了金箍棒,留給世間一個落寞的背影。

當耶律洪基想要賜美女給喬峰時,蕭峰臉上露出一絲苦笑,心道:“我既誤殺阿朱,此生終不再娶。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國,千秋萬載,就只一個阿朱。”(節選49章)這一刻,大英雄的世界是灰暗的。

其二,喬峰悲劇推波助瀾者——其父蕭遠山。

掃地僧有一句話贊喬峰:大英雄本色唯喬峰是也。少林寺外,當喬峰得知自己苦苦追尋的大惡人竟是自己的生身之父時,見慣了江湖腥風血雨的喬峰一時之間竟然失態,不知如何自處,不知如何立於天地之間?這一刻,如同世界湮滅。

蕭峰大吃一驚,顫聲道:“是爹爹殺的?那……那為甚麼?”

蕭遠山道:“你是我的親生孩兒,本來我父子夫婦一家團聚,何等快樂?可是這些南朝武人將我契丹人看作豬狗不如,動不動便橫加殺戮,將我孩兒搶了,去交給別人,當作他的孩兒。那喬氏夫婦冒充是你的父母,既奪了我的天倫之樂,又不跟你說明真相,那便該死。”

蕭峰胸口一酸,說道:“我義父義母待孩兒極有恩義,他二位老人家實是大大的好人。然則放火焚燒單家莊、殺死譚公、譚婆等等,也都是……”

蕭遠山道:“不錯!都是你爹爹乾的。當年帶頭在雁門關外殺你媽媽的是誰,這些人明明知道,卻偏不肯說,個個袒護於他,豈非該死?” 蕭峰默然,心想:“我苦苦追尋的‘大惡人’,卻原來竟是我的爹爹,這……這卻從何說起?”緩緩的道:“少林寺玄苦大師親授孩兒武功,十年中寒暑不間,孩兒得有今日,全蒙恩師栽培……”說到這裡,低下頭來,已然虎目含淚。(節選42章)

在世俗眼中,蕭遠山作孽,而喬峰亦是帶有原罪的。

各人均想:“過去的確是錯怪了蕭峰。但他父子同體,是老子作的惡,怪在兒子頭上,也沒甚麼不該。”(節選42章)

曾有天龍八部書評:無人不冤,有情皆孽。命運如此擺弄,英雄又如何?每每讀到此處,或悲或痛或怒或哀直從心底升騰而起,感嘆人生於天地之間,與螻蟻何異?頂天立地只是一部分人的自嗨罷了。

其三,生於契丹而長於漢人之手,與契丹有血緣之親,與漢人有教導之義,養育之恩,朋友之義。然契丹漢人雙方對戈,喬峰夾在中間難於中立,喬大俠的矛盾性正在於此。

何謂俠?敝屣榮華,浮雲生死,此身何懼?雁門關外,英雄一怒,一己之力教單于折箭,六軍辟易,保一方安定。

喬大俠可以不死嗎?我希望可以。

假若喬峰隱居避世,天下又有何人敢逼迫於他?如此,然喬大俠何在?

雖是小說,但對於如此結局,我想不出比金庸先生更好的結局。





小黑評熱點


喬峰是註定了的悲劇人物,無論怎麼做都無法改變。個人認為如果非要改變,除非當初在雁門關,他爹蕭遠山抱著他一起跳崖,那時候他最好是死了的好,這樣也就一了百了。可他偏偏又沒死,這就註定了他活著就是個悲劇,無法改變。理由有以下幾點!

第一,喬峰身世註定悲劇。剛才說了,如果當時喬峰死了也就一了百了,可偏偏沒有死,不僅沒有死還被少林玄慈,丐幫幫主汪劍通等一群江湖上有很大威望的人給救了,而救他的這些人正是他的殺父仇人。我們都知道父母之仇不共戴天。這就意味著有一天喬峰可能會知道真像,註定了要報仇!

第二,當時所處的環境和時代就註定喬峰是悲劇人物。喬峰原名蕭峰,是契丹人。但是喬峰是被漢人所收養並撫養長大的,當時“宋”,“遼”兩國開戰,所以在當時因為喬峰的“身份特殊”,就註定了他會被人誤以為“會背叛大宋”。當他回到遼國做了南院大王,最後宋、遼兩國開戰在所難免。喬峰進入了兩難,一邊是自己出生的國家,另一邊則是養育自己的國家,自己實不願看到兩國開戰。所以在這“兩難”當中喬峰只能選擇自盡,把所有罪孽一肩擔了,用自己一人之死換取兩國“百年好合”。

第三,喬峰武藝高強。喬峰越是武藝高強,本事能耐越大,知道他身世的這些人越是暗中防著他。也正因為如此,汪劍通在把丐幫幫主之位傳給他的時候還秘密寫了一封“密信”,目的就是要防他。如果喬峰武功低微,也沒什麼本事,則又會被人所看不起。原因很簡單,白白浪費了爹媽給的一副男兒身,對不起爹媽,而且少林玄慈,丐幫幫主汪劍通都教你武藝,你也一樣對不起他們。所以喬峰無論怎麼做都註定是悲劇。

第四,在喬峰身份被公開以後,他爹蕭遠山其實沒有死。繼續出來殺人報仇,而這筆帳又得算在喬峰頭上,導致了他成為武林公敵。在聚賢莊他打死了多少昔日好友,最大的悲劇莫過於失手打死“阿朱”,這是喬峰最大的悲劇。

所以,個人認為喬峰悲劇是命中註定的,無法更改。像蕭峰這樣的人,一生光明磊落,為人豪爽,有名族大義的人,最終落得這樣的下場,著實讓人痛心。我們骨子裡就認為,好人應當有好報,可偏偏是這樣的“大好人”卻被命運捉弄。也體現了人是無法和命運做鬥爭的,但又不得不跟命運抗衡,人在和命運做鬥爭的過程當中實現了人性的昇華,實現了人格的偉大。我是張小凡,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歡迎各位大俠交流關注謝謝。





張小凡說


我覺得喬峰的悲劇不在於他本身,而是他的身世他的父親。

喬峰一生有情有義,為情堅貞,為國忠誠,人生坎坷悲壯,胸襟氣吞山河,提倡人道和平,為拯救世人而自我毀滅,是一個心繫蒼生、悲天憫人、思想境界超越國界和民族的悲劇英雄。

他生於遼國,長於大宋,實為契丹人。少為奸人所害,骨肉分離,寄養於少室山下喬三槐家中,取名喬峰。師從少林和丐幫,武功卓絕,與姑蘇慕容復並稱為“北喬峰南慕容”,成為江湖年輕高手中的雙峰。執掌丐幫八年,率領部眾以輔翼北宋、抗擊外敵為己任,成為叱吒風雲、領袖群倫的武學高手。

身世揭秘後,主動退位。尋求身世期間,結識大理皇子段譽和少林僧人虛竹,三人義結金蘭。得遇紅顏知己阿朱,受康敏詭計不幸誤殺。帶領阿紫北向治病,途中結識了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襄助義兄遼道宗耶律洪基平息叛亂,拜南院大王,加封楚王。後來阻止並脅迫遼道宗耶律洪基下令“終生不許遼軍一兵一卒越過宋遼疆界”,締造兩國數十年和平。之後,以斷箭自盡於雁門關外。

我想喬峰若是沒有這些所謂的身世之謎,他一定能成為功成名就的英雄。但是年少輝煌的喬峰有一個蕭遠山這樣的父親,在喬峰費盡千辛萬苦尋找身世並且蒙受不白之冤之時,蕭遠山殺了人就栽贓到喬峰身上。直到少室山下蕭遠山和慕容博現身揭破三十年前的那場冤殺,彼時喬峰已是遼國的南院大王。

即便這時候眾人已經直到喬峰是被冤枉的也佩服他的為人,但是身世之別已經是天然的分別,中原的人無法全新接納他,遼國的人對他也有擔心,同樣作為遼宋之子的喬峰也無可奈何,最後只能落個不得善終的結局。

我開始想如果喬峰能夠早點和蕭遠山相認,也沒辦法改變,畢竟作為這樣的身世,喬峰對於遼宋兩國的情況都很為難,這些事在他未出生就已經發生了,他也無法改編。


鳳吟


天龍八部中說起蕭峰,他是當之無愧的大英雄,蕭峰為人光明磊落,重情重義,胸襟寬廣,能做到這樣的一個人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在江湖上令人敬佩的好漢。可是由於自己的身份,遭到了有心人的陷害,可謂是悲慘的一生,最終在雁門關自殺,實在是令人惋惜。大英雄蕭峰,必死無疑,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結局,為什麼要這樣說呢?我們來分析一下就知道了。

蕭峰的一生是非常悲慘。蕭峰的父親蕭遠山是遼國軍隊的一個教頭,因當年的帶頭大哥誤信了他人的消息,蕭峰一家慘遭毒害,最後只有蕭遠山和蕭峰活了下來。我們都知道當年的帶頭大哥就是少林寺方丈玄慈大師,玄慈大師也是非常善良的,於是他把還是嬰兒的蕭峰教給了喬三槐夫婦收養,並取名為喬峰。因為當年中原武林的這些高手因誤信慕容博家傳的消息,殺害了蕭峰一家,於是對蕭峰也是很照顧。

蕭峰在七歲的時候就拜了少林寺的玄苦大師為師,並且跟著玄苦大師學藝,在蕭峰十六歲的時候,他被汪劍通收做了徒弟,由於蕭峰天資聰慧,是一個練武奇才,而且蕭峰的人品也是非常好的,於是他就把蕭峰當做了丐幫的繼承人來進行培養,教誨了蕭峰很多的上乘武功,其中就包括了天龍八部喝打狗棍法。喬峰在丐幫的那麼多年也是為丐幫立下了汗馬功勞。並且一直幫助大宋抵抗西夏和大遼。

蕭峰在當丐幫幫主期間,可以說是叱吒風雲,丐幫成為了武林的第一大幫派,武林中人也是對蕭峰也是非常的佩服的,在江湖上被稱為北喬峰。後來蕭峰遭到了被人的陷害,被揭秘了自己是契丹人的身份,迫使他沒有辦法在丐幫帶下去,他只好踏上了尋找自己的身世之路。可是他一路上都是遭到了別人打陷害,最悲慘的莫過於就是自己親手殺死了自己最愛的人阿朱。

後來蕭峰實在是沒有辦法在江湖上立足,於是他去了雁門關,並結識了大遼皇帝耶律洪基,因為他立下了功勞做了南院的大王。後來耶律洪基讓蕭峰打大宋,蕭峰不打,被耶律洪基關了起來,後來是他的兄弟救了他,並且感到了雁門關。他脅迫耶律洪基,並且逼他發誓不準攻打大宋。

蕭峰為了天下百姓的蒼生,他不顧一切的想要阻止戰爭的發生,他本來是契丹人,他不但沒有幫助契丹打大宋,反而是幫助大宋求情。蕭峰可以說是背叛了自己民族,他是一個大英雄,他唯有一死,也許這就是一位大英雄最後的結局。








愛奇一影視


郭靖被人們尊稱為“武林第一俠士”,因為他胸懷寬廣,以及全身心投入保衛家國之中。不過人們公認的金書第一豪情萬丈之大俠仍然是蕭峰,題主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很悲傷的,因為蕭峰無論怎樣做都逃避不了悲傷的結局。

一、 有情皆孽 無人不悲

天龍八部是金庸先生塑造人物形象最多的一部小說,但是一個悲傷的事情是整部天龍有情皆孽,無人不悲。事情就是這樣子的,任何人都改變不了這個結局,所以題主的問題是不成立的,蕭峰無論怎樣做,都是要以悲而收尾的,要不就成了天龍中唯一違背金庸先生的主角。

看天龍中的眾多小人物,遊坦之,嶽老三,段正淳的女人們,天龍中的大人物鳩摩智,段正淳,慕容復無人不悲,整部天龍是以悲傷為基點的,是一個人不可以逆轉的,蕭峰作為義薄雲天的丐幫幫主,不悲不可能。

二、悲傷的愛情

在天龍三兄弟中,蕭峰是最悲慘的一個男主角,就連他的愛情也是那麼的悲傷。四海列國,千秋萬代,就只有一個阿朱。蕭峰就就愛那麼一個阿朱,至死不渝海枯石爛的愛,可是最後卻親手死在自己的手裡。

蕭峰由於被康敏誤導了,認為段正淳正是兇手,子償父債這一次卻用到了女償父債身上,阿朱喬裝打扮成了段正淳,死在了自己心愛的男人蕭峰掌下,他們兩個人的愛情,終究也成了一場虛無縹緲而幻滅美好的夢。

三、悲傷的身世

除了悲傷的愛情之外,更悲傷的還是他的身世。第八代丐幫幫主蕭峰帶領丐幫蒸蒸日上,抗遼抗金贏得了江湖上的一片美好聲譽。

可是命運就偏偏喜歡和蕭峰開玩笑,他的真實身份是契丹人,引起了江湖的仇視,即使四大惡人惡貫滿盈,人們也置之不理,只糾結於蕭峰的身份不放。民族矛盾的積怨和丐幫幫主的身份,積壓在蕭峰一個人身上,這換做是誰都承受不了的,最後他只能選擇自盡。

蕭峰在我看來是天龍中最悲情的人那一個人物,但同時也是最讓我們欽佩的那一個人物,蕭峰在那個時代中猶如一個標杆,指引著丐幫,指引著人們前進,那今天蕭峰的精神依然在影響著我。


微光人文


其實,喬峰的悲慘結局是註定的了,是金庸老爺子在思考了儒釋道精神之後得出的人生態度,在《書劍恩仇錄》中,借乾隆送陳家洛佩玉上之刻著這麼一句話: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就是儒家的中庸思想的體現,翻譯成現代語就是:太過於深情的感情雙方一般都不會長久,太過於自尊自強就會有恥辱的結局。唯有謙謙君子般溫潤如玉謙和待人方能保全長久。



這就是體現了金庸的武林觀世界觀,這也是金老爺子中庸思想的體現,人只有平淡如水不爭強好勝方能明哲保身,要知道天不喜歡太過於強大自大的東西。天下第一的李元霸也就是因為太過於無敵了居然向上天挑戰所以慘死於自己的鐵錘之下。

喬峰的悲慘結局正是:情深不壽,強極則辱的深刻詮釋。

英雄配美女是我們對於英雄的歸宿是最好的期許。一身正氣,英氣逼人的大英雄喬峰和溫婉如玉心地善良的阿朱是何等的恩愛,可謂天造地設的一雙,這就是“情深”的表現。而阿朱被喬峰誤殺,恩怨情仇灰飛煙滅,塞上牛羊再也等不到這一對神仙眷侶了,可謂是“不壽”。


喬峰武功高強,憑藉絕技降龍十八掌橫行天下難覓敵手,可謂之“強”。太過於剛強則要經受凌辱,誤解!背上一身罪名的喬峰最後自殺身亡就是“強極則辱”的最好表現!

那麼既然喬峰的結局是註定的,有什麼辦法避免這種悲慘的結局嗎?

在《天龍八部》既然喬峰的命運是註定的,是金庸提現情深不壽,強則必辱之精神大義的榜樣也就不存在能逃脫這個悲慘的結局了,換一句話說如果喬峰跟阿朱能一起在塞上牧羊放馬過著神仙眷侶的生活的話就不是喬峰的性格了,不再是為國為民為義為情而不顧一切的“俠之大者”了!所以,命運如此,喬峰無論如何也逃脫不了這個悲慘的宿命!除非他不是喬峰。

總結:在《功夫》電影裡面三大高手臨終前對包租公說的那段話一樣: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你逃是逃不過去的!。有些人生來的使命就是匡扶正義,捨生成仁的。打敗火雲邪神的“那個誰”是這樣,喬峰也是這樣。


竹林論風月


喬峰的結局是有必然性的,是不可能更改的,如果可以更改,那就不是喬峰了。

他悲劇的根源是當時的民族矛盾,我們漢族跟當時的契丹是有深仇的,所以當他的身份被馬伕人揭發之後,就註定他在中原無法立足。即便是當時的丐幫幫主,在去世時都專門留下書信,防止喬峰有異心,要知道喬峰是他看著長大的,如此親厚的關係,也消弭不了對他異族身份的顧忌,足以說明問題。

馬伕人只因為喬峰不稀罕她就設下毒計,方方面面都安排好了,不給喬峰辯解的機會,加上喬峰的父親偏激衝動,殺了喬峰的養父母以及師傅,還有那麼多的知情人。這些罪名都算到了喬峰頭上,任喬峰如何解釋都沒用,所以他被迫離開中原是必然的。

阿朱的出現,原本是可以溫暖喬峰的心,可以讓他脫離這場苦海,去塞外過安定生活,扭轉自己的悲劇人生。然而阿朱死了,還是死在了喬峰手上,在阿朱去世的那一刻,喬峰也就死了。

後來喬峰做了遼國南院大王,本不是他願意做的,他照顧阿紫,也是因為阿朱的託付。事實上在阿朱死後,喬峰近乎於行屍走肉一般活著。直到阿紫傷好了,眼睛也好了,也阻止了遼國對宋朝的侵略,什麼事都了了,也就隨阿朱去了。

喬峰是重情重義的人,因為是這樣的性格,所以他的最終結局,也就是註定的,誰都更改不了。除非當年他沒遇上阿朱,或者說沒有愛上阿朱。

再或者接受馬伕人的情意?若當真是那樣,還不如死的好。


燈閱泰山


喬峰的命運是從馬伕人康敏那裡開始發生變化的,康敏對喬峰一見鍾情,怎料喬峰對康敏都沒正眼看過,這對於閱男無數的康敏來說是奇恥大辱,因此因愛生恨,展開了對喬峰一系列的報復,導致了喬峰悲劇的一生。所以要為了避免悲劇,一開始就從了馬伕人,就沒有後來的事了。當然這是開玩笑的,真這麼做了就不是喬峰了。



金剪刀阿肖


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我感覺是最出彩的一部,完美的詮釋“俠”的定義——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喬峰(蕭峰)大俠處事恩怨分明,對君忠肝義膽,對朋友義薄雲天,對愛人忠貞不渝!喬大俠雖為契丹人,但卻長在中土,對中土的感情不言而喻。喬大俠在迴歸大遼做了南院大王之後,大遼皇帝讓他帶兵南下徵宋,喬大俠為了大宋大遼兩國百姓免於戰火,在兩軍陣前挾持了自己的皇帝,最終用自殺換得兩國免於戰火。其實喬峰完全可以如楊過一樣攜小龍女隱居山林,但他沒有,他是真的漢子,真正的俠者。他的死雖然悲慘,但也壯哉!




小輝侃電影


喬峰是契丹人,卻在漢人的教育下長大,忠孝節義樣樣不缺。然後又跟意圖反抗契丹統治的女真首領完顏阿骨打為友。

喬峰的悲劇來自兩個部分,一個是為報父仇打死自己心愛的阿朱。一個是以漢人俠士的思考模式當上了遼國的南院大王。

喬峰的忠孝節義教育極為成功,或許是因為他的師傅對他有愧,又怕他報仇,完美的塑造他的忠義價值觀。如果喬峰不開始尋找真相,放棄追尋殺父之仇,或許下場不會這麼悲慘。

但是不可能,他受到的教育完美的引導他一步一步走向悲劇。然後作者很殘忍的先予後取。讓他喜歡上阿朱,又奪他所愛。如果他不堅信需要報父仇,他不會打死阿朱。這是性格造就命運其一。

如果喬峰認真當蕭峰,以自身血統為傲,攻伐宋朝,當好南院大王,那他會在漢人歷史遺臭萬年,因為漢人養大了這匹白眼狼。

如果喬峰認真當喬峰,他需要帶領武林高手刺殺契丹皇帝耶律洪基,然後被同族人視為遼奸,也永遠得不到漢人的認同,因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喬峰在國家忠誠之中混亂了。而他又因為跟耶律洪基的兄弟義氣成就高位,喬峰最後犧牲自己,換來遼宋的和平是必然的選擇。這是性格造就命運其二。

喬峰的命運,在他被收養的那一刻就決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