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援鄂醫護日記

新華社長春1月31日電(記者趙丹丹)“別叫我天使,因為我沒有翅膀!別稱我英雄,因為我也心存畏懼!沒有大道理,也沒有豪言壯語,這是職責所在!”……

近日,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援鄂醫療隊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區院區迅速投入抗疫戰鬥。

——“岳父,您一定能理解我的選擇吧!”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援鄂醫療隊領隊、重症監護室醫生王廣

“我覺得特別對不起岳父,也對不起家人,在他們最需要我的時候,沒能在身邊,這會是我一輩子的憾事。”從幾天異常忙碌狀態中剛緩過神兒的王廣,坐在駐地賓館床頭,翻看著手機裡和岳父的合影,他再次紅了眼眶。

對48歲的王廣來說,今年春節太難忘,也太難過。年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然來襲,作為有著18年重症醫學工作經歷的一線醫務工作者,王廣忙得腳不沾地。偏偏此時,得過腦血栓的岳父病情惡化,住進了醫院重症監護室。很難從工作崗位上抽身的王廣,將病重的岳父託付給了同事。

大年初一,醫院選派人員參加援鄂醫療隊的消息傳來,王廣陷入了深深的糾結中:是救死扶傷,還是“孝”字當先?他悄悄把自己的“為難”說給病床上的岳父聽。當說到“作為醫生,尤其是重症醫學醫生,前方很需要我”時,意識不太清醒的岳父眼睛眨動了幾下。王廣說,以他對岳父的瞭解,他覺得岳父是鼓勵他舍小家為大家。

王廣剛剛抵達武漢5小時,岳父便離開了人世。得到消息的一刻,王廣落淚了,歉意像潮水一樣湧上心頭。

“雖有遺憾,但不後悔。疫情面前,我們是戰士;守護生命,抗擊疫情,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和使命。我想,天堂中的岳父會理解和支持我的選擇。”王廣站在窗前,仰頭望向蒼穹,深情敬禮……

——“姑娘,你還會再來嗎?”“一定會的!”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ICU護理平臺護士徐藝純

第一天上前線,我要照料的是確診或疑似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共26人,包括1名危重患者。

“一名患者病情危重,誰能來護理?”交班的老師問道。“我能,我就是重症護士!”我主動請纓。

這位重症患者是一個65歲的大爺,不能離開高濃度吸氧面罩,稍微動一下便會呼吸困難。

看著一口未動的午飯,我問:“大爺,你怎麼不吃飯呢?”“不想吃,太難受。”大爺說。“吃完飯還需要吃藥呢,不吃藥病怎麼能好呢?”我勸他。見他勉強點點頭,我馬上把已經涼了的面熱好,放到他床邊,可大爺剛吃了兩口便上不來氣。

“我喂您吃吧。”我提議。“不用,不用。”大爺有點不好意思。我再三勸他,方才答應。

吃過飯後,大爺又不好意思地跟我說想要小便。用完尿壺後,我正要拿去倒,“先別去倒了,等滿了一起倒吧,省得總得麻煩你。”大爺說。我笑了,聽到大爺如此為我著想,心裡忽然暖洋洋的。

接下來的6個小時中,我根據醫囑給大爺做了一些處置。被防護服層層包裹的我,身上早就被汗浸溼了。米水未進,因為想盡量避免去廁所。

“姑娘,你還會再來嗎?”臨到下班時,大爺不捨地問我。“一定會的!”我說。看著大爺期待的眼神,疲憊、汗水在這一刻都化為烏有,一切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把車儘可能開得再近一些吧,東西太沉了,你們的手是用來救更多病人的!”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呼吸科第二護理組護士鍾心

下午1點,醫院生活照顧組與後勤保障組成員一行8人,全副武裝,來到駐地附近大超市,採購生活物資。暖貼、臉盆、洗衣液、香皂、衣服架、指甲刀、馬桶墊……滿滿九大購物車,每一種都是大家精心挑選,只為讓奔赴前線的同志們沒有任何後顧之憂。

回來的路上,司機師傅對我們說,“讓我把車儘可能開得離你們住的地方再近一些吧,東西太沉了,你們的手是用來救更多病人的!”樸實的話語不禁讓我淚眼模糊……

車窗外,武漢街道上行人寥寥,氣溫稍涼,但道路兩旁仍是綠意盎然,生機勃勃。我想,這就是武漢頑強的生命力,我們的這場戰役一定會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