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新冠病毒對教培行業有什麼樣的影響?

淡墨雨濃


說說我的看法,其實在過去這段時間,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看法也在發生改變,最終結果也要從變量中去尋找答案。

疫情剛開始

疫情剛開始,第一反應就是會停課,會影響現金流,部分靠現金流運轉的機構會面臨巨大沖擊,行業會洗牌。

線上授課平臺雖然不夠完善,但是在一年多甚至兩年前就已經有很多公司在做了(哪怕是傳統在線會議公司的授課模塊),所以到底會如何還是並不知曉。

轉到線上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簡直是崩潰的,所以服務器各種卡、各種崩,家長和體驗的感覺極其不好。

沒轉線上的機構還好,雖然要繼續承受房租和人員基本工資,但是至少沒有退費的,相反是很多轉線上的機構,因為服務及教師線上授課經驗的問題,造成大量退費,可謂雪上加霜,同時也加劇了現金流斷裂的風險。

此時的感受是線下機構越來越難過,線上機構雖然在讀學生增加,但大都是靠免費手段,而服務器的卡頓給家長和學生的體驗並不好,一旦疫情解除,這些學生不一定會留住。

轉到線上第二階段

線上授課平臺逐漸穩定,老師經驗逐漸增加,開始有部分家長感覺線上還好,後面疫情結束之後,會不會有部分學生留在線上不願意下來呢?

後來跟一些朋友交流,雖然不是大多數,但是也卻碎存在這種情況。

當時的感受是本次疫情確實是給網校打了一個大大的廣告,讓幾乎所有家長都體驗了一下網絡授課的感覺。

公立學校停課不停學

公立學校的停課不停學,直接造成結果是孩子每天面對顯示屏上網課,目前好多家長對網絡授課已經開始厭煩甚至麻木。

我的觀點

一場戰役,大浪淘沙。

不論是線下機構的堅持與倒閉,還是線上教育的優勢與劣處,本次疫情幾乎將培訓機構的課程、教師能力、運營情況暴露無疑,最終培訓行業的市場份額會向頭部機構集中,很多中小機構會越來越難熬。


教培行業於盼


一是在線教育可能大規模興起。

由於疫情的影響,在線教育的優勢進一步凸顯,無論新型辦學機構還是傳統辦學機構如全日制大中學,教學雙方越來越適應各類線上教育的互動形式,從而有可能使在線教育成為主流教育模式之一。

此前很多下沉市場的用戶不論怎麼宣傳,都不會選擇在線教育。但現在學生和家長別無選擇,免費課的門檻又很低,將促進下沉市場上的家長嘗試在線教育。

此次疫情的爆發,讓大家再一次切身體驗到了數字化內容傳播的時效性,以及通過移動終端進行數字化內容獲取和學習的便捷、高效。因此這次疫情有助於在線教育的滲透率提升,尤其是在廣大下沉市場。

隨著疫情的發展,短期線下中小教培機構影響巨大,中長期將加速提升在線滲透率。長遠來看,師資、教研、運營等教育核心環節的深耕仍是企業競爭的關鍵。原本扮演者輔助角色的在線教育將逐漸成為舞臺的主角。

二是加快線下培訓轉型線上

經歷此次疫情,大部分培訓機構機構想到的補救措施,排名第一的就是增加線上教學,後面依次是遠程辦公、創新產品服務、申請貸款補貼紓困資金等、促銷營銷、降薪裁員、沒有措施、退出忍痛止損等。

最近幾年線下培訓機構紛紛轉型線上,教育培訓巨頭新東方集團加碼新東方網校、好未來旗下學而思推出學而思網校等,在頭部機構打通線上線下佈局線上教育的同時,其他機構也都在轉型拓展線上業務。

因此新形勢下,必然加快線上和線下的整合,雙方快速查漏補缺,填補自己的空缺和短板,在未來擁有成熟的技術和完善的教學教研體系的機構將引領整個行業,固步自封的機構將逐漸本淘汰。


默漠前行


在這場疫情面前,沒有哪個人、哪個部門、哪個行業能夠安然無恙,獨善其身!對教培行業產生一定的影響也是必然的。

教培行業,是國家大力培養技能型人才背景下發展起來的,是知識教育與技能培訓相結合的產物。教育培訓以其專業化、技能突出、校企對接、方式靈等為特點,以社會化辦學為主流形式。上有國策扶持,下有崗位剛需。

疫情影響教培功能。教培突出其技能培訓,技能培訓以實操為主,實操以線下現場培訓為主。疫情制約實操教學,教培的主要功能無法踐行,動搖了教培的根基。

疫情增加了教培成本。因其社會辦學特點,場所、設備、教員等多為租借、聘用,疫情影響了正常運轉,自然會影響生源,生源是教培生命線。因此,此次疫情無疑會增加教培成本,會造成學員流失,從而影響到教培的生態。

疫情促使教培自新。疫情打破了教培傳統培訓模式,必然促使自身改革。比如,在知識教學版塊,可嘗試運用線上教學,把過去邊學邊練轉變成學後再練。這就要求提高培訓的信息化教學硬件,對培訓教員進行新形勢下的崗位培訓。

疫情嚴峻,對教培的影響是重大的:智者會視之為身自新契機,庸者順其自然或坐以待毖!






老樵


疫情對教培行業的影響,遠遠不止最近幾個月,而可能是一次大洗牌。

傳統網校都在趁火打劫,線下機構如果不主動求變,只能任人宰割。疫情結束後部分在線學生迴流週期也會比較長,有些甚至會永久性轉到線上。所以疫情對行業形態的影響可能是非常深遠的,說是一次洗牌都不為過。

機構在危機前的應對能力和舉措也會被家長暗自打分,行成品牌印象。正如一位朋友,也是一個諮詢公司創始人所說,應變不足的機構可能會面臨行業出局風險,無論現在他們有多大規模,多好的口碑。因為沒有那個機構敢說自己半年不給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客戶仍然會忠誠於你.。

所以對線下普通機構來說,錯過這個階段的主動求變,不僅僅是錯過了一個春季和暑期,很可能錯過了一次千載難逢的逆襲機遇,甚至被淘汰出局。而地區龍頭有機會進一步擴大地區影響力,通過自己本地化教研的優勢,進一步擴大品牌效應,佔據未來一兩年內的品牌影響力制高點。

總結:危機面前,既分高下,也分生死。

而線上教學對絕大多數中小機構來說,是個全新的領域,不僅是買套教學設備的事,靠譜的線上教學平臺,專業的技術維護,成熟的體系化的內容,全新的運營,甚至要自己打臉為線上教學效果站隊宣傳的文案,老師怎麼備課,怎麼教學互動,班容量設多大,課後如何跟進等等。

所以,做不做線上不是問題,問題是如何做線上培訓。


朱鋒博


眾所周知,新冠病毒對傳統行業全部都是有影響的,甚至包括部分電商。有粉絲但是部分地區發不了貨及不能第一時間安排生產產品上線等。線下教培行業也不例外,房租壓力,員工工資等,甚至有可能還有退費問題。

當然,如果是線上另當別論。



芳姐聊親子


在線教育模式的改變肯定會有,另外管理層面會對培訓機構的運行模式、健康管理等方面也會有所要求跟側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