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以“民族資產解凍”騙650萬元,海南75歲老人兩次入獄被判無期

導語:60歲退休的黎錦芳,本可安享晚年卻偏要投機取巧觸及法律底線,花甲之年導演傳銷騙局被抓後,不思進取,出獄後繼續行騙,最終以75歲高齡二度鋃鐺入獄,被判終生監禁!

前些年,社會上瘋傳“民族資產解凍”的流言,刺激著夢想發財者的神經,使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步入圈套,落入陷阱。僅海南、廣西兩地受騙者達千餘人,被騙金額高達650萬餘元。

此案由海南省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審查並向法院提起公訴,2019年10月19日,一審法院以被告人黎錦芳犯詐騙罪,判處其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以“民族資產解凍”騙650萬元,海南75歲老人兩次入獄被判無期

黎錦芳照片


退休回家欲發橫財

黎錦芳是廣西岑溪市歸義鎮金雞村人,從一家鋼鐵廠退休後,總想再找機會幹一番“大事業”。他聽到一則關於“民族資產解凍”的虛假信息。經過一番打探,黎錦芳找到了民族資產解凍組織——國際三聯公司香港總部寧波分部廣西南寧總公司(以下簡稱國際三聯公司)。

這家公司開設在香港,老闆叫王某朋,主要從事房地產投資、辦廠開礦等業務。很快,黎錦芳成了“民族資產解凍組織”的會員,並掛名在這家公司上班,主要負責向社會群眾籌款搞投資。

他發現通過向群眾講解投資回報率的方式很難奏效,反覆思忖後,他用“民族資產解凍”的套路,引入了傳銷手段,發展會員壯大隊伍。

黎錦芳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先後在廣西和海南屯昌、定安縣等地發展了一批會員。他深知“要想抓鳥就得編籠,要想抓魚就得織網”的道理,想出了一個採用軍銜制交費升級的運作模式。

據偵查機關依法扣押的“注意事項”文件證實,交費升級的運作模式是:公司等級由低到高分別是會員、管理人員、特級管理人員、少尉、中尉、上尉、大尉、少校、中校、上校、大校、准將、少將,這樣層層進行升級,最高級別是少將,到了少將後就不用交任何費用了。黎錦芳是少將級別。

案發後,據同案人邱世德(已判刑)供述,自己在2010年初經譚可相(已故)介紹加入國際三聯公司,他從國際三聯公司海口分公司的會員組長做起,最後晉升為少將級別。

國際三聯公司海口分公司分八個組,共有828名會員。海南八個組分別向組內的會員收取身份“升級”的費用;然後將這些費用全部給邱世德,由邱世德負責將這些費用通過郵政銀行匯款的方式匯往黎錦芳的賬戶。接下來黎錦芳就會佈置下次收取費用的任務,邱世德等八人就回到海南各自向會員收取費用。

黎錦芳一再說收取的費用就是用來運作、解凍“民族資產”並籌辦國際三聯公司海南分公司的。直到後來大家才知道,黎錦芳收取的錢並沒有上繳到國際三聯公司,而是被他用於招商引資、辦工廠或者自己揮霍了。邱世德自己不但成為受害人,也不知不覺地成了黎錦芳詐騙犯罪的幫兇。

2003年,黎錦芳因“民族資產解凍”詐騙案被廣西壯族自治區平南縣法院判刑,於2011年刑滿釋放。

那麼,黎錦芳入獄期間,他怎麼在廣西、海南兩地發展“民族資產解凍”組織的會員呢?據知情人披露,黎錦芳第一次被抓之後,便通過前來探視他的忠實會員給海南“民族資產解凍”負責人譚可相、邱世德傳去密旨:“一切按計劃辦,往後我集中時間、精力投入民族解凍具體運作事宜,望譚、邱二人盡心竭力,壯大隊伍。”這樣,黎錦芳被捕判刑的事被捂得嚴嚴實實,會員及組織的管理人員一概不知。會員發展,收費、提級晉銜也正常進行。


以“民族資產解凍”騙650萬元,海南75歲老人兩次入獄被判無期


受騙會員死心塌地等回報

黎錦芳2011年出獄時,已是近70歲的人,他深知時間對自己的重要性,他更堅信“錢在週轉中升值,人在冒險中發財”。

邱世德交代:“我從2011年至2016年收取海南地區的會費、升級費等大約43萬元,分27次通過銀行匯給了黎錦芳。在這期間,黎錦芳沒有跟我們說過收取的錢用於招商引資、辦工廠等,只說交錢用於升級、籌辦國際三聯公司海南分公司。他還經常開導我們管理人員說,參與‘民族資產解凍’項目一是為國家做貢獻,二是為自己將來獲取經濟利益,三是為後輩兒孫們聚集財富。這種一舉三得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儘管黎錦芳常用花言巧語穩定人心,矇騙會員及管理人員,但如此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交費,卻得不到任何好處,個別管理人員不免生出疑心,說一些消極洩氣的話。這事傳到黎錦芳耳中,他很快採取了對策。

2012年12月,邱世德成為海口分公司的負責人,黎錦芳開始為他支付生活費、電話費、餐費、房租費共計37192元。2016年2月5日,春節的前一天,黎錦芳將15000元匯給了邱世德,告訴邱這是上級發的春節紅包。對此,邱世德興奮不已。每次他和其他組長去廣西南寧找黎錦芳開會,全程花銷由黎錦芳支付,這些小恩小惠堅定了邱世德等人的信心。

不僅如此,黎錦芳還給邱世德一定數額的報賬權。除了春節前給大家發紅包外,邱世德也給組長們報銷100元的電話費。每次到廣西南寧開會每人大概要花費五六千元,這些錢都由邱世德找黎錦芳報銷。

只有少數會員在中途產生疑慮並退會。本案證人許某表示:“2015年9月的一天,他們聚在屯城鎮君子閣的一個包廂內開會。有人拿出兩份資料,其中有一份是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披露的‘民族資產解凍’進行詐騙的資料,上面說的案例與黎錦芳、邱世德等人搞的‘民族資產解凍’及國際三聯公司的模式是一樣的。”

許某當時就覺得“民族資產解凍”和“國際三聯公司”是騙人的。他考慮退出來,但被邱世德勸阻了。當時屯昌縣有兩個人退出來,退了600多元。會員退會之事,很快傳到了黎錦芳耳中,為維持其騙局不會生變,黎錦芳指令邱世德要想辦法力阻今後不發生會員退會之事。

就這樣,會員及管理人員在年復一年中,苦等著分紅、給車、給房、發橫財的承諾早日兌現。然而,他們最終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以“民族資產解凍”騙650萬元,海南75歲老人兩次入獄被判無期

坐收漁利最終樂極生悲

根據群眾舉報,警方經過長時間的摸排調查,2017年7月3日在廣西岑溪市慶豐街二樓出租屋內將黎錦芳抓獲,同時,扣押並凍結黎錦芳控制的其侄子黎某某名下郵政儲蓄銀行卡內50萬元,扣押黎錦芳現金8514元及兩部手機。2017年8月9日,經屯昌縣人民檢察院批准,黎錦芳被公安機關執行逮捕。

此案偵查終結後,於2019年1月24日移送海南省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審查並向法院提出公訴。2019年3月4日,法院開庭審理此案。

檢察機關指控:被告人黎錦芳在廣西和海南屯昌、定安等地,以投錢成為“民族資產解凍”會員並以虛假的高額回報不斷誘騙會員投錢進行升級及繳納各種費用的方式進行詐騙。2003年,黎錦芳因民族資產解凍一案鋃鐺入獄,2011年刑滿釋放。黎錦芳仍不思悔改,又以“國際三聯公司”為幌子,繼續在上述地區對2166人次(部分受害人為一人交多人的錢)行騙,總共詐騙金額6592715元。

庭審中,黎錦芳辯稱:“那些錢是群眾自願交給我的投資款,不是詐騙,只是我沒有把錢用於投資上面。”

法院認為,雖然被告人黎錦芳是75週歲以上的老人,但考慮本案造成的嚴重後果,社會危害性及主觀惡性等因素,依法對黎錦芳不予從輕處罰。因此,辯護人提出被告人系75週歲以上的老人犯罪,依法應從輕處罰的辯護意見不成立,不予採納。

公訴機關指控黎錦芳犯罪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罪名成立。

2019年10月19日,法院做出一審判決:被告人黎錦芳犯詐騙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偵查機關凍結黎錦芳控制的其侄子黎某某名下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卡50萬元予以沒收,上繳國庫;扣押現金8514元予以沒收,上繳國庫;被告人黎錦芳詐騙錢款6592715元予以追繳,依法返還給被害人。

鏈接:“民族資產解凍”騙局真相

打著“民族資產解凍”的旗號進行詐騙已經是流傳多年的騙局,犯罪分子偽造中華民族資產解凍最高管理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銀行辦公廳、紅十字基金會、財政廳、部隊、國際總部等文件、印章、批覆、照片、會議精神等。(本文轉自防騙大數據:FPData)

組織詐騙團伙進行運作,冒充民族資產“守庫老人”的後代,利用老人們愛國的熱情、善良的心理、掙錢的渴望,編造一本萬利、一夜暴富的誘惑謊言,誘騙不明真相的人上當。

特別提醒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老年人,請不要再相信該類騙局,一定要提高警惕,擦亮雙眼,莫貪不義之財,以避免遭受不應有的經濟損失。

(本文除被告人外,其餘均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