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為什麼考研複試越來越難?網友:如果簡單反而不正常!

網友一:

考研進入複試的名額並不是和招收人數一樣,而是多於招收人數,所以複試是要刷人的。複試分為面試和筆試,面試時主要把英語準備好,提前準備好英語的自我介紹,面試問題不大,也就是說面試分數差距比較小。複試的筆試成績,主要是專業課的考試,而專業課的知識點是目標院校出的,肯定和你平時學校學習的知識點有差距,所以要把書的知識點複習完全。

而且考研的學校是會照顧自己學校的學生的,你認為很偏很難得題目,也許他們不這麼認為。不過要想在複試中取得好成績,就好好複習,可以買點複習資料,作為參考,會有較好的效果。

網友二:

考研複試,不是水平測試,而是選拔性的考核

面對考研複試筆試,考生要明白一個道理,參加複試的考生中,一定會有人被淘汰!

如果出題都很容易,都在考生意料之中的話,對考生來講,好像是好事,可是,如果成績都好,怎麼選拔?

不給考生出難題,結果就是考生給學校出難題!

學校不會那麼傻,一定會想辦法在出題的時候多費點腦筋,這才能檢驗出考生的水平,也方便學校進行選擇。

所以,複試的時候有難度,是完全正常

偏,複習到了,就不存在偏

現在學生學習,很喜歡找重點學習,考試的時候了,也同樣劃重點,學重點,考重點。

如此,一旦出現,不在他重點裡頭的內容,不就是偏了嗎?

這樣的偏,也許是偏,更多的時候不是偏。

出題,就應該出在意料之中,預料之外。

而且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考研的學生,基本上到了大三,連課都不好好聽了。成了專業考研的人,而學校的課程真的就那麼沒用嗎?

而所謂的這些偏,完全有可能,就在這些課堂上。

學習不只是死記硬背,有很多知識是需要“悟”。

或者說,學習就需要有“盤他”的精神,不斷的反覆,不留死角

。那麼,哪裡還有什麼偏的問題呢?

為什麼說跨專業考試比較難?

就因為跨專業,學表皮容易;但他們缺少一個悟的過程,缺少潤的過程。

對他們來說,考題出偏了,是很容易做到的。

網友三:

複試時筆試題很難,這很正常,如果簡單反而不正常了呢,為什麼這麼說呢?

能夠進入複試的學生,已經是通過了初試的檢測,從眾多的報考學生中脫穎而出,從一定意義來說,進入複試的學生在專業課理論基礎上應該更加的完善一些,於是複試中的院校試題更偏難一些。

同時,還有一點必須注意到的是,大多數高校複試都是差額複試,因此必須淘汰表現不好的學生,而複試中的筆試題便是淘汰這些學生的方式之一,只有試題難才會有很明顯的分數差,這樣也不會產生因一分的差距而淘汰的現象。

此外,院校的試題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本院的碩士導師出題,而試題的難度和試題的類型也會體現出學校的治學態度和水平,所以很多高校的複試題都比較專業,有的還是最新的學術動態,這對於大學生來說一定有難度。

所以不要抱怨試題的難度,這都是徒勞的,只有筆試成績考到60分以上才會有機會通過複試,才有機會被順利的錄取。建議你認真複習,以超強的專業素養戰勝筆試。

網友四:

其實考研複試變難不只是筆試部分,面試部分也變得更加規範,形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1.教育部兩次發文與個別招生單位的初試試卷搞混

關於2019年複試工作,教育部已多次發文強調必須嚴厲抓好2019年考研複試和調劑相關工作,確保各招生單位考研複試和調劑工作的順利開展。在這些舉措中包括複試面試的過程中全程錄音錄像,對複試面試小組的成員要求也做出了規範。可見覆試的面試是越來越規範了,這樣對於考生來說也是一件公平的事情。

此外,在2019年考研初試的時候,出現了個別招生單位將專業課試卷發錯的情況,儘管這些招生單位已對相關人員進行了處理,但也對其它招生單位敲響了警鐘。因此在複試環節,無論外語筆試還是專業課筆試,在試題設置上都會稍加一些難度,並且更加規範。

2.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中各個招生項目的佔比

目前碩士研究生的招生項目有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等等類型。前者又包括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通過下圖可以發現每一年考研的報考人數增長很快,而錄取人數卻在緩慢增長。但仍然在擴招。依據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到,到2020年在學研究生的數目將達到290萬人。因此,擴招還會繼續。

但是擴招的同時,保研的比例在逐年增加,這為統考的考生又增加了一部分壓力。考研的競爭仍然是很激烈的,最近三年的報錄比在緩慢增加。但是具體到每一個招生單位,每一年的招生計劃不會有太大的變化,而且還要考慮非全日制的考生,因此複試合格線會劃得低一些,讓更多的人進入複試。

但是招生單位也要保證招生質量的,因此只能通過複試來選擇一部分考生上全日制碩士,接下來再選擇一部分考生讀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也即面試和筆試部分。要想在筆試上淘汰掉一部分人,只能通過試題的難度來體現。

其實最近幾年考研的難度確實越來越難了,以前還聽到只要初試過了複試就沒問題,但是現在即使初試高分的考生在複試中也有被淘汰的可能。因此,複試的備考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當然了這也很考驗每一個本科在讀的考生的專業基本功,學習遠不止課本中的知識

網友五:

考研複試專業筆試環節的試題難度有提升,很正常!

初試的自主命題環節難度大的話,會被考生和家長罵的,如"故意壓低考生初試分數",將招生指標留給調劑生源。是不是?因此,大部分院校的初試試題難度適中,做到篩選的初衷,也儘量保障努力的考生能過國家線,不至於一年時間被耽擱。

複試和初試不同,最終確定學院期望的優質生源,且作為綜合選拔的一部分,必須拉開彼此間的分差,便於複試中優秀考生有機會"逆襲"。在小西看來,這個是比較合理、公平的複試模式。試題如果過於簡單,或者還是初試一樣的應試題型,如名詞解釋等根本無法考核出考生的專業能力。以小西的學科為例,考研複試的專業筆試更講究學科內專業知識的融合和對學科前沿的掌握,甚至有出卷的導師說部分題他也沒有標準答案,就想看考生的思路。

對於跨學科考研的學生來說,複試的專業筆試是最難的,初試能高分的考生往往在這個環節得分不高,影響最終的錄取。這也是跨專業考研難的原因之一呢。或者說,不少考生複習沒有到位,找不到複試中專業筆試的原題(學校研究生院沒有出售),遇到題很不習慣,覺得"很偏'。建議可以找往年的同學問問題型和考核內容,提前做好準備。

最後,小編想說在綜合面試環節中的提問,涉及到專業方面的會更難更偏,邏輯思維、應變能力同樣是考官考核的重點。加油!

本文由番薯姐姐綜合整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