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離家遠工資高”和“離家近工資低”,你會選哪個?


“如果有兩份工作,一份工作是離家遠,但工資高;一份是離家近,但是工資低,你會選哪個?”


朋友語蓉,生活在四線城市,去年懷孕,因孕期激素導致身體反應嘔吐嚴重,在婆婆和老公的勸說下辭去了工作。


從孕期到哺乳期,整整休息了一年,現在的她想重返職場。


投遞一波簡歷後,有兩家公司都給了她offer,一份是月薪4000,有雙休,但是離家卻有1小時的路程;而另外一份工作月薪是3500,是單休,但離家只有十分鐘。


“離家遠工資高”和“離家近工資低”,你會選哪個?


她問我應該如何選擇?我沒有直接回答她。


因為,對於每個人來說選擇都是不一樣的,關鍵是在於自己更想要的是什麼。


有的人在乎的是薪酬,有的人在乎的是時間自由,有的人在乎的家庭...


而選擇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看個人職業需求是什麼。


“離家遠工資高”和“離家近工資低”,你會選哪個?




選擇前,問一下自己的職業價值觀是什麼?


“離家遠工資高”和“離家近工資低”,你會選哪個?


在現代社會工作中,人們越來越注重工作是否符合自己的職業價值觀。


雖然在工作的早期會忽視這個問題,因為薪酬、工作環境等因為被迫選擇剛開始的職業。


但是在工作時間長了以後,也會逐漸在乎個人的職業價值觀。


因為工作中工作能力和適應能力都可以培養,但是價值觀卻不行。


價值觀是人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如果工作的性質與個人價值觀是相悖,就會容易導致頻繁的跳槽,不清楚自己的職業定位。


那麼,什麼是職業價值觀呢?簡單地說,就是在工作中你看重的是什麼?


工作中,我們常見的幾種職業價值觀:


  • 工資高、福利好工作環境舒適
  • 自由度高
  • 離家近
  • 培訓機會多
  • 晉升空間大
  • 工作壓力小
  • 工作穩定有保障
  • 社會地位高、受尊敬
  • 發揮個人特長
  • 社會貢獻大

......


以上列舉出來的都是工作比較常見的職業價值觀,但還有一些職業價值觀是自己比較注重的。


如果想了解自己職業價值觀是什麼,可以找一張紙,將自己工作中比較注重的價值觀全部寫出來。


對職業價值觀進行排序,按照權重打分,就能知道自己注重的職業價值觀是什麼了。


所以,在選擇工作的時候,我們可以結合自己的職業價值觀來進行選擇。


那我們分析一下這兩份工作有什麼利弊。


“離家遠工資高”和“離家近工資低”,你會選哪個?


01、“月薪4000雙休,離家1小時路程”

“月薪4000雙休,離家1小時路程”,這份工作工資高、休假多,但是離家遠。


這份工作的優勢是薪資高,但是比另外一份工作只多了500塊錢。


從薪酬角度來看,其實工資也沒有高到哪裡去。


還有就是雙休,休假時間多,自己有充足的時間休息或者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並且陪伴年幼的孩子。


但是離家太遠了,1個多小時,每天上下班花在路上的時間太多,這點其實要根據所在城市地點來看。


如果是生活在三四線城市,上班花費1個小時,確實上班距離有點遠。


但如果是在一二線城市的話,那麼,這個距離相對來說是很正常的。


因為,在一二線城市花費1-2個小時上班都是非常正常的。


02、“月薪3500單休,離家十分鐘”


“月薪3500單休,離家十分鐘”,這份工作離家近,但是工資低、休假少。


這份工作的劣勢恰恰和第一份工作相反。


工資低是劣勢,但是和第一份工作相比起來其實也相差不了多少。


還有就是單休,時間相對沒有那麼多、那麼自由。


而且是離家近的,如果對於有孩子的人來說,還是比較看重離家近這一點的。


其實兩份工作各有利與弊。


最主要的是我們最看重的是什麼?是工資高、休假多?還是離家近?...


如果不清楚個人職業價值觀的小夥伴,可以按照我以上說的方法,對自己的價值觀做一個權重對比,找到個人職業需求。


“離家遠工資高”和“離家近工資低”,你會選哪個?




除了價值觀外,還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除了價值觀以外,你還需要考慮的問題就是,你選擇的工作和你的職業目標的粘性有多強?


任何一份工作都離開個人目標,都是圍繞其目標來發展的。


“離家遠工資高”和“離家近工資低”,你會選哪個?


01、是否符合個人職業目標?

所謂職業目標,是指個人在選定的職業領域內未來時點上所要達到的具體目標是什麼。


它包括短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


職業發展目標依賴於你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在職業生涯規劃中,你在3年、5年、10年、以及更長遠的想達成的目標是什麼。


所以近期的目標都需要圍繞長遠目標進行規劃,也就是你3-5年的目標能否成為你未來10年目標的基石,奠定基礎,職業的發展一定是一步一個階梯來走的。


而你所選擇的工作能否支撐你或者幫助你實現職業目標呢?


如4000元的工作,雖然離家遠,但是它能提供你實現職業目標的資源,如培訓機會、學習機會、人脈關係等等。


那麼,你還會在乎上下班的那1個小時的車程嗎?


我想如果你想朝著你的目標行走,會克服任何困難。


所以,第一個我們需要考慮的是,這份工作能否給我提供職業目標實現的資源支持。


如果不能,我是不是要去找到能夠幫助我實現職業目標的資源的平臺呢?


02、是否是自己喜歡的?


“離家遠工資高”和“離家近工資低”,你會選哪個?


如果一份工作不是自己喜歡的,那麼即使工資高、工作少、離家近,可能短時間內會滿足你個人物質方面的需求。


但從長遠來看,如果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是會感到非常不開心,也會容易出現職業倦怠期,會影響到個人職業的發展。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當一個人對某件事有了興趣以後,學習動機成就感就會很強。


學習動力比較充足,對工作比較容易上手,而且具有滿腔熱情,比較不容易出現職業倦怠期。


譬如3500元的工資,即使離家近,但是你每天做得非常不開心,那還不如選擇離家遠但是是自己喜歡的工作呢。


所以,需要考慮的是第二個因素就是,這份工作是否是自己喜歡的。


03、是否是自己擅長的?


“離家遠工資高”和“離家近工資低”,你會選哪個?


一份再完美的工作,如果不是你擅長的領域,你無法承擔也是做不了這份工作的。


所以,你還需要考慮是否是你擅長的。


簡單地說,就是是否具備知識和技能。


也就是我的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能否足夠支撐我完成我的工作或達到工作的標準。


如果都不能的話,那通過學習能否達到呢?


所以,一份工作能否用到個人知識和技能很重要,也是個人能否勝任工作的關鍵所在,更是能夠創造業績的核心所在。


04、是否受環境影響?



“離家遠工資高”和“離家近工資低”,你會選哪個?


這裡受環境的影響主要是包含兩個方面:家庭和行業環境。


家庭方面:


這個可能是很多已婚人士會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在工作和家庭之間,個人的側重點是什麼。


因為,對於大部分職場人士來說,不可能做到事業和家庭的平衡。


如果注重家庭多一些,那麼可以考慮選擇3500元的工作,留下多餘的時間照顧家庭。


如果想要注重個人職業發展,學習更多的東西,可以選擇4000元的工作。


行業方面:


除了家庭環境因素外,還需要考慮的是行業環境因素。


有可能4000元的工作因地理位置因素,在行業領域內會發展得比較好。


而3500元的工作可能會因其他方面因素,在行業環境或未來發展趨勢並沒有那麼好。


所以,行業環境因素也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最後,我們選擇工作的前提一定是圍繞你的職業定位和目標來抉擇的。


當你自己有了準確的職業定位以後,在選擇工作的時候就知道適合還是不適合自己。


無論是擇業還是就業,問問自己以上幾個問題,我相信你一定會找到自己的答案。


-END-

作者:王丹豔,意得首席諮詢顧問、CCDM中國職業規劃師、BSC高級職業規劃師、美國舒伯學派職業規劃師、8年以上企業項目管理、5年以上企業培訓講師、多平臺職場領域人氣作者、註冊國際心理諮詢師(CIPC)。專注職場領域,實現個人成長。

歡迎關注:意得職業諮詢王丹豔,分享更多職場領域成長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