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戴森球,人类文明发展的逻辑必然产物

60年代,人类开始意识到能源危机;

70年代,人类开始意识到污染危机;

80年代,人类开始意识到生态危机;

90年代,人类开始意识到气候危机;00年代,人类开始意识到恐怖危机;

10年代,人来开始意识到智能危机;

20年代,什么危机将会更多地被人类关注到?

生化危机?或者还是能源、污染、生态、气候、恐怖、智能一起爆发的危机?

其实,无论是什么样的危机,这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而言,那都是难以消除,甚至是无法消除的。

如果你有思考过这几种危机,也许你就有可能会意识到,越是发现得快的危机,它就越是能关乎到文明的生存发展。

人类文明的发展,只有到了某一个程度,然后相应的危机才会被显现出来,比如说智能危机,在文明还没有进入电力时代之前,它是不可能存在的。

戴森球,人类文明发展的逻辑必然产物

​ 而电力时代要得以发生,那么它就必须要有一个工业时代的基础,可是工业时代的发生呢?那是要建立在能源的基础上的。

所以说,能源才是文明得以发展的基础,没有能源的存在,人类文明最多只能永远地停留在工业时代以前。

今天跟大家聊的不是文明,不是危机,也不是能源,而是戴森球。

戴森球,人类文明发展的逻辑必然产物

说到戴森球,稍微对它有点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它实际上就是一个专为科技文明的生存发展而收集恒星能源的工具。

它是弗里曼·戴森在1960年就提出的一种理论,是宇宙文明发展所需要的能源需求的逻辑必然。

以戴森的这个理论来看的话,未来的人类文明,若能完全地挺过文明发展过程中所爆发出来的各种危机,那么人类建造大量的卫星来收集太阳能将会成为未来的一种理论上的必然。

戴森球,人类文明发展的逻辑必然产物

也许有人会说,地球上有大片没有被利用的土地沙漠,甚至是海洋等,我们在那些地方安装太阳能装置来收集能量,这难道不比未来要花大成本去建造卫星来收集太阳能要靠谱得多吗?

实际上,当我们人类把地球上积攒了几千万年,几亿年的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消耗完了之后,依靠摆铺到沙漠,海洋,甚至是其他一些草原上的太阳能装置所能收集到的能量看来,在未来什么设备运作都需要电的情况下,这也只不过是起到一个缓解的作用而已。

况且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地球生态问题,在沙漠中放置大量的太阳能装置,也许不会对地球生态产生什么大影响,但是如果放到草原的话,那就会大大压缩很多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

而如果是摆铺到海面上的话,不说对水温洋流生态造成的影响了,就单说,海水受热蒸发,然后凝聚成雨落回地面的这一循环来看,它对陆地生态的影响就是毁灭性的了。

既然,不能跟地球本身的生态抢夺太阳能,那么戴森球就必然会成为未来要走的路吗?

说实在的,戴森球这条路,在理论上是要走的,但实际上根本就走不通。

未来的人类文明没办法建造戴森球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就是能源本身的问题。

发射太阳能板去环绕太阳,这本身就是一个极为耗能,但能量回收速度却又是极慢的工程。

你要等它回本,也就是等它给地球收集到的能量能抵消掉把它发送去环绕太阳的能量,那都不知道要花多少年了。

况且,要等到它真正的盈利,能给地球带来纯收入的能量的时候,或许它们早因长久运行而出现破损等的问题也就会大批量的出现了吧,到时大批量的维修,那不见得会比把它能发送上天的能量能少多少。

因此,在能源的成本及回报速度上,这就是一个难以让人承受的问题了。

即便是这样,但很多人还是会认为,至少这个方向是对的,符合人类文明的发展逻辑,可这确实也未必,甚至是很难实现。

就拿现在的气候危机来说,虽然每个国家都能意识到它的对未来爆发所存在的灾难性有多大,但最后却因利益以及公平性等各种问题而导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气候大会谈不下去。

这说明了在人类的整体上虽是有着大概的正确方向,但要想解决这内部的矛盾,这本就是一个异常艰巨的问题。

戴森球,人类文明发展的逻辑必然产物

对于戴森球的建造,从个体的集体利益的角度去考量,那无疑是比气候减排协议更难以做到的事实,况且减排只是一种约束,而戴森球却是一个很强实弹,但却难以得到回报的巨大项目。

况且拿大量的能源来发射火箭,这还不如先拿来运行各种设备来享受生活要实际得多呢。

事关人类未来命运的问题,或许你会认为这种说法荒唐,但实际上,人性就是这样,虽然大家都知道建造戴森球是为了未来,可你没理由不让现在的我们享受生活啊。

所以就目前来看,人类在能源的问题上早已经走进了一个死胡同里面了。未来的文明也许会停滞,甚至是倒退。

因为当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即将被耗光了的时候,不说人类要建造什么戴森球了,就算只是发送一颗功能性卫星都不会那么容易了。

这就更不用说什么未来的太空移民了,因为人类至始至终都很有可能出不了这个地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