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 食物過敏,這些你都應該瞭解

相信皮膚過敏不管對於成人還是幼兒,不管是到皮膚科看病還是小兒科就診,多數患者應該聽過食物過敏原檢測。那麼,你對這項檢測瞭解多少呢?其實,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聽到食物過敏是通指,因為實際食物過敏的檢測方法包括兩種:食物過敏試驗和食物不耐受試驗。

據統計,人群中有高達50%的人對某些食物產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嬰兒與兒童的發生率比成人高(與胃腸道屏障功能、消化酶的分泌功能有關)。多數食物不耐受的患者表現為胃腸道症狀和皮膚反應。食物過敏和食物不耐受都會出現皮膚不同程度的過敏,因為兩者都是由食物引起的症狀基本相似的表現。但其發病機制卻不盡相同,也恰恰如此,人們對於兩者的認識模糊,也很難正確區分二者。我們今天詳細瞭解一下:

定義:

  • 食物過敏:屬於免疫機制介導的食物不良反應,包括IgE介導的食物過敏與非IgE介導的食物過敏,非IgE介導的食物過敏包括其他免疫球蛋白(如IgG)、免疫複合物或免疫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
  • 食物不耐受:不涉及免疫系統,是非免疫介導的食物不良反應,由諸多因素造成機體消化食物缺陷引起的反應,包括酶異常型、藥理異常型及未確定型。此項採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進行測試,3小時後就可得到結果。該測試結果能顯示受檢者是否對某種食物不耐受以及不耐受程度(輕度、中度或是重度),抽血前可正常飲食,無需特殊要求。
食物過敏,這些你都應該瞭解

引發食物區別:

  • 過敏食物最常見於奶、蛋、花生、堅果、大豆、貝類、魚和小麥,佔據過敏種類的80%以上。有統計,我國幼兒常見食物過敏原為牛奶、雞蛋,而成年人常見食物過敏原為堅果、油料作物(如芝麻、葵花籽)、某些蔬菜水果、海鮮、穀物(如小麥、蕎麥)等。
食物過敏,這些你都應該瞭解

8大食物過敏原

  • 食物不耐受因其介導不同而具有更多的食物種類,目前可作出對牛奶、雞蛋、蔬菜、肉類及水果的多達90餘種物質的食物檢測。有學者研究發現過敏食物敏感度依次為蛋清/蛋黃>牛奶>鱈魚>螃蟹>蝦>大豆>西紅柿和小麥>大米>牛肉>豬肉>蘑菇>玉米,雞肉為陰性。此外,食物不耐受在皮膚病中類型依次為溼疹、皮炎、蕁麻疹。
食物過敏,這些你都應該瞭解

@皮膚科醫生王世寧

如何應對呢?

  • 1、改變飲食--對過敏的食物嚴格忌食,並在症狀消失或改善後,可以嘗試逐漸將其引入正常飲食,同時記錄症狀觀察,而對不耐受食物可剔除或間隔幾天吃一次。數月之後(約6個月),症狀明顯改善,“忌食”過敏原可小心地選擇性少量入食。
  • 2、組分詳細--重新納入應在症狀明顯改善或消失後約6個月後進行,注意有些食物成分中會含有過敏原組分應當忌食,比如巧克力,含有“可可、奶、黃豆”等,葡萄酒含有“葡萄、酵母”等,食品類應看清組成。
此時有話說,海鮮是一個過敏患者無法逾越的鴻溝,那麼吃了海鮮一定是對海鮮過敏嗎?其實不是的。因為真正對海鮮過敏的人,是每次吃都會有反應的,哪怕一丟丟。而有時我們吃了海鮮皮膚紅斑腫脹,很可能是海鮮不新鮮導致的,不新鮮的海鮮會產生大量的組胺成分,組胺,就是造成皮膚風團、瘙癢,甚至心悸、腦殼痛等的“罪魁禍首”。
食物過敏,這些你都應該瞭解

寫在最後

引起過敏症狀的外界因素常常是多重因素,因此詳細詢問病史,並且在實際生活當中查找可能誘發因素極其重要。此外,食物過敏原檢查只是一種篩查檢測,不能完全測定過敏食物的種類及程度。總結4點建議:

1、確定了對某種食物過敏,請及時戒口,當然包括含這種成分的食物。

2.有過敏史的要常備一些抗組胺等抗過敏藥及急救藥。

3、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一定要儘快去醫院急診處理。

4、最後記住一點,聚餐一定詢問是否有某種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這些你都應該瞭解

食物過敏與食物不耐受

參考文獻:

[1].石巖,靳穎,王紅娟,李婷婷,普雄明.3種常見皮膚病患者食物不耐受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誌,2013,29(09):617-618.

[2].食物過敏增多 如何化解“舌尖上的危險”?[J].中國食品學報,2019,19(08):59.

[3]聶澤坤,趙祥傑,楊榮玲,畢豔紅,許寧寧.蝦類過敏原的研究進展[J].輕工科技,2019,35(05):14-15+70.

[4]王雅清,倪皓潔,李華韜,潘童,楊仁迪,傅玲琳,王彥波.食物過敏原檢測技術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科技,2019,40(13):264-27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