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天然氣管道對中俄都是大成果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昨天正式開通運營,這是中俄進一步加強經濟合作的大事件,對俄羅斯能源出口的多元化和中國能源進口的多元化都具有很積極的意義。這是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向經貿領域推進的又一成果。

天然氣管道對中俄都是大成果

這條輸氣管道總長8000多公里,是當今世界最長的天然氣輸氣管道。圍繞它的建設光是談判就進行了18年,而能夠在之後的這些年裡迅速結出果實,顯然受到了中俄戰略互信不斷加強的鼓勵和呼應。中俄黑龍江大橋、同江大橋都已合龍,即將通車,這一切並非孤立、偶然的。

比鄰的中俄一個是世界最大能源消費市場,一個是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之一,而之前俄羅斯天然氣在中國的市場消費中佔比很小,當然是不正常的。

東線管道滿負荷運轉後,每年能向中國輸送380億立方米天然氣,它將佔到中國2018年天然氣消費量的14%和當年進口量的約28%,這將強有力地幫助中國將雞蛋放到更多籃子裡。

俄羅斯天然氣過去基本都向歐洲出口,市場過於單一。在天然氣的賣方市場時代,俄羅斯的出口不用發愁。但美國頁岩氣的大規模開採及全球能源結構快速變化逐漸塑造了一個買方市場,加上西方對俄製裁至今沒有取消,俄對歐出口天然氣面臨新的情況。開闢中國市場將極大改善俄羅斯的對歐談判地位。

這是典型的中俄雙贏合作。中俄的戰略性互補關係有著廣大的延伸面,兩國加強合作既創造出大量直接利益,又常常對兩國開展第三方合作起到積極的槓桿作用。這樣的效應是極其廣泛的,有些當時就很突出,有些可能過一段時間才能顯現出來。

鄰國,又是兩個都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大國能夠形成中俄這樣的全面戰略協作,實屬兩國和兩國人民之大幸。“遠交近攻”是地緣政治的慣常模式之一,世界上的很多國家都掉入了這個模式,亞洲地區的這種情況尤其明顯。今天的中俄關系則成為令人眼前一亮的典範。

隨著政治互信的不斷強化,中俄的經貿合作會有更大空間可以開拓。天然氣管道以及界河上的大橋只是中俄全方位合作的“基礎設施建設”,它們會在兩國民間帶動很長的合作鏈。這一切很可能會對整個地區的地緣經濟產生格局性影響,並且釋放更加豐富的意義。

這條天然氣管道將對沿線的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它會帶動俄羅斯一側所經地區的經濟活力,在中國這邊,很多城市將使用上來自俄羅斯的清潔能源,讓中國東北和東部地區的環保建設更有保障。

中國正在大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這一思想拿到國際上,就是要最大化地推動國家間的平等互利合作。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就是一條服務於兩國人民利益的跨國工程,它從頭到尾繫著的都是兩國人民的福祉。這個世界的跨國管線和道路、界河上的橋樑應當越來越多,妨礙建設它們的那些思維到了走進歷史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