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眼鏡蛇機動小兒科:有推力矢量,殲20戰翻F-22不是夢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眼鏡蛇機動

,這是俄羅斯蘇-27戰鬥機的招牌表演動作,操作步驟就是瘋狂拉桿,呼啦抬頭,然後自動恢復,非常有視覺衝擊力。看蘇27飛行表演,眼鏡蛇表演都讓人心動,最近幾年有了蘇-35眼鏡蛇機動還升級了,無限制眼鏡蛇機動。

眼鏡蛇機動小兒科:有推力矢量,殲20戰翻F-22不是夢

一直都有一個疑惑,那就是眼鏡蛇機動在實戰當中真的有用嗎?

其實眼鏡蛇機動是“非法”操作,設計師在設計蘇27的時候嚴格限定了飛機的迎角,最大不許超過26度,眼鏡蛇機動如何來的,就是試飛員普加喬夫,拉桿動作過大,超出限制之後的意外驚喜,本來以為飛機要失控,準備跳傘,最終發現蘇27,自帶救命屬性,飛機能自動恢復平飛狀態,這就由非法操作轉正規動作。

於是乎,眼鏡蛇機動同時又叫做“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雖然說眼鏡蛇機動轉正了,但是實際上,眼鏡蛇機動所需要的條件是非常苛刻的。

眼鏡蛇機動小兒科:有推力矢量,殲20戰翻F-22不是夢

根據李中華試飛員在《飛行力學》上的文章指出,“飛行員在開始機動之前,應檢查是否具有如下的進入條件:高度(h)為 1,000~11,200m,速度(v)為 310~420km/h,俯仰角(θ)為 22°~24°,發動機轉速(n1)為 53%~99%,剩餘油量為 1,220~4,775kg(對應的重心位置為 36%bA)。”

一旦超出這個範圍,做這個動作的飛機就有可能出現各種安全隱患。顯然,實戰中不可能會給飛機這麼湊巧的條件來做標準的眼鏡蛇機動。

尤其是一旦在速度過高的情況下強行進行眼鏡蛇機動,飛機結構強度就會吃不消,會直接空中解體。在蘇27試驗機試飛階段曾經發生過,高速飛行,輕輕一拉桿,飛機四分五裂,人機俱滅。

眼鏡蛇機動小兒科:有推力矢量,殲20戰翻F-22不是夢

同時,進入纏鬥的戰鬥機想要保持優勢,搶先佔位,速度就不能過低,需要保持在800-1200千米每小時,但是在這種時候,眼鏡蛇機動是做不出來的。上面中國試飛員也說過,想要眼鏡蛇機動,速度必須在500千米/小時以下。

那麼眼鏡蛇機動就真的這麼毫無用處了嗎?那倒也不是。胸口碎大石有沒有意義?後空翻有沒有意義?沒有人打架的時候會真的後空翻,但是會後空翻的人在能力上絕對比不會後空翻的人強。這一點在飛機上也是一樣的,眼鏡蛇機動的出現不是說真的有飛機在實戰中會去做這個動作,而是這種戰術動作為空戰提供了全新的姿態。

每種戰鬥機在空戰時候都可能發生各種意外情況,某些時候敵人咬尾很近的時候,採用眼鏡蛇機動類似的減速動作可以改變敵我態勢。劃重點哦,是採用與眼鏡蛇機動類似的減速動作,不是眼鏡蛇機動!

眼鏡蛇機動小兒科:有推力矢量,殲20戰翻F-22不是夢

從本質來看,這也是一種減弱可控版的眼鏡蛇機動,不過速度限制小得多,可以在高亞音速做這個動作,唯一的缺點是,動作要有隱蔽性和突然性,假如讓敵人有準備,那就妥妥的死定了。其實這就牽涉到一個戰鬥機空戰的問題,普通的戰術,就是靠站位發射武器,為此需要拼速度,拼高度,這也是飛機典型設計點之一。但是空戰也很複雜,不是所有時候都拼速度,拼高度,有時候會翻過來。拼減速度,拼滾轉,這就是俗稱的角度機動。減速度快,有時候也是某些戰鬥機的殺手鐧,讓敵人猝不及防衝到前面。

眼鏡蛇機動小兒科:有推力矢量,殲20戰翻F-22不是夢

我國飛行員最近年也開發挖掘戰鬥機的減速性能,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次,一對一空戰對抗,侯兵林處在極為不利的防禦位置。面對緊追而來的“勁敵”,只見他收油門、放減速板、急劇拉桿,操縱飛機進入失速臨界狀態。很顯然,這個特技飛行動作讓對手猝不及防:前一刻還在侯兵林機後瞄準,後一刻就變成了被瞄準對象。態勢即刻反轉,侯兵林成功佔據有利進攻態勢。“只有飛過臨界點,才能真正摸準戰機脾性,從而能抓住失速前的那一秒進行操控,讓脫韁的野馬變得溫順聽話。”今年年初被評為“全軍軍事訓練先進個人”的侯兵林這樣告訴記者。

眼鏡蛇機動小兒科:有推力矢量,殲20戰翻F-22不是夢

從四代機開始,普遍採用推力矢量技術,眼鏡蛇機動已經過時,可以做到完全無憂慮操縱,飛行員可以完全放開飛,假如自己認為戰術動作合理,能贏對手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