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水滸傳》武松打虎

事件:武松打虎

地點:陽穀縣景陽岡

《水滸傳》武松打虎

背景:武松陸續吃了十八碗酒,四斤熟牛肉。原著中有這麼一句“再篩了六碗酒與武松吃了,前後共吃了十五碗酒”,很多人說這裡有爭議,從上面細數下來一共吃了十八碗沒錯,為何施耐庵最後又說了個十五碗酒,難道是作者筆誤,我理解的是最開始的三碗作者沒有算,因為“三碗不過崗”盡人皆知,店小二也說“若是過往客人到此,只吃三碗,更不再問”,也就是說給客人最多倒三碗酒是酒店規矩,也可以說是約定俗成的,不在其數。去除那三碗,武松喝了十五碗酒,所以作者說“前後共吃了十五碗”,而不是說“攏共吃了十五碗”,所以說,武松喝了十八碗沒有爭議。

緣由:武松不聽店小二勸告。“前車倒了千千輛,後車過了亦如然。分明指與平川路,卻把忠言當惡言”。用現在話說就是“聽人勸,吃飽飯”

《水滸傳》武松打虎

打虎經過:

武松見一塊光撻撻(ta)大青石,把那哨棒放在一邊,放翻身體,卻待要睡,只見發起一陣狂風來,只聽得亂樹背後撲的跳出一隻吊睛白額大蟲來。武松見了叫聲:“呵呀!”從青石上翻身下來,便拿了哨棒在手。那大蟲又飢又渴,把兩隻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撲,從半空中躥將下來。說時遲那時快,武松見大蟲撲來,只一閃,閃在大蟲背後。那大蟲背後看人最難,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只一躲,躲在一邊。大蟲見掀他不著,把鐵棒也似虎尾倒豎起來,只一剪。武松又閃在一邊。原來那大蟲拿人,只是一撲,一掀,一剪,三般提不找時,氣性先自沒了一半。那大蟲又剪不著,一兜兜回來。武松見大蟲翻身回來,雙手掄起梢棒,盡平生力氣,只一棒,從半空中劈將下來。只聽得一聲響。定睛一看,一棒劈不著大蟲,原來慌了,正打在枯樹上,把梢棒折做兩截,只拿一半在手裡。那大蟲咆哮,性發起來,翻身又只一撲,撲將來。武松只一跳,卻退了十步遠。那大蟲卻好把兩隻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將半截棒丟在一邊,兩隻手就勢把大蟲頂花皮疙瘩地揪住,一按按將下來。那大蟲急要掙扎,早沒了力氣。被武松盡氣力按住,把只腳望大蟲面門上,眼睛裡只顧亂踢。那大蟲咆哮起來,把身底下爬起兩堆黃泥,做了一個土坑。武松把大蟲嘴直按下黃泥坑裡,左手緊緊揪住頂花皮,偷出右手來,提起鐵錘般大小的拳頭,盡平生之力,只顧打。打的五七十拳,那大蟲眼裡、口裡、鼻子裡、耳朵裡都迸出血來。沒一頓飯的功夫,一頓拳腳,打的那大蟲動彈不得,又怕大蟲不死,拿了半截梢棒又大了一回。

《水滸傳》武松打虎

武松下崗遇到兩個獵戶。獵戶說:“如今景陽岡有一隻極大地大蟲,夜夜出來傷人,只我們獵戶也折了七八個,過往客人不計其數。那業畜勢大,難近的他,誰敢向前……”從獵戶口中得知,那大蟲身材極大,勢大近不得身,害人無數,非常兇猛。所以並不是大蟲太菜了,而是武松太猛了。所以很多人都懷疑武松正能打死老虎嗎?

我們且看快活林那段。武松和施恩來到天王堂門口大石獅子前。施恩說:“三五百斤石頭,如何輕視的他”,武松笑道:“小管營也信真個拿不起來?你眾人且躲開,看武松拿一拿。”武松把上半截衣服脫了,拴在腰裡,把那石墩只一抱,輕輕地抱將起來。雙手把石墩只一撇,撲的打下地裡一尺來深。眾囚徒見了,皆盡駭然。武松再把右手去地裡一提,提將起來,往空中之一擲,擲起離地一丈來高。武松雙手只一接,接來輕輕放在原舊安處,回過身來,面上不紅,心頭不跳,口裡不喘。施恩近前抱住武松便拜:“兄長非凡人也!真天神!”,眾囚徒一起拜道:“真神人也”。

《水滸傳》武松打虎

看這身腱子肉

看到這裡,武松有如此神力,赤手空拳打死老虎也不足為奇了。也只有武松這樣的神人才能辦出這樣的事,你想老虎作為森林之王單打獨鬥能力最強,連獅子都不是對手。

《水滸傳》武松打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