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正道集團投資新能源汽車,大家看好不?

亞東81240626


早在2008年,正道集團就開始研製開發增程式汽車,並且還表示過對純電動車型並不看好的觀點。正道認為電動汽車在電量耗盡後面臨著難以及時解決的續航問題,因此無法完成長途旅行,而增程式汽車在燃料與電量用盡後只需要補充燃料就可以繼續行駛,足以完成超長距離的行駛。正道集團希望用增程式汽車解決新能源汽車充電難、續航里程短的難題,而在其產品規劃中,正道品牌全系列汽車陣容無一例外都是增程式汽車,包含十二款車型,涵蓋轎車、SUV、MPV、超跑、皮卡等多個類別,可謂“押寶”增程式汽車

2017款雪佛蘭Volt

而說起增程式汽車,就不得不提到雪佛蘭Volt。作為增程式汽車的先驅,Volt早在2007年1月就發佈了,2011年也開始引入國內。資料顯示2017款Volt在經濟模式下,34L左右的燃油可供行駛約640km,而其售價只有4萬美元。2017款Volt採用了18.4kW·h鋰電池,而與之不同的是,正道汽車採用了石墨烯電池的動力組合。石墨烯電池的能量密度是傳統鋰電池的5~10倍,還能實現10~15分鐘超快速充電,電池壽命更是長達10年。倘若正道量產車上真的成功應用石墨烯電池,續航更長將真的成為現實。但是,成本問題以及技術問題的解決與否我們不得而知,而在此次北京車展上官方更是對石墨烯電池隻字未提。此外,即使是對於比亞迪而言,儘管在石墨烯電池技術領域進行了很多研發和測試工作,擁有一定的技術儲備,但由於其量產難度較大,也是暫不考慮石墨烯電池方案。而且,最容易忽視的一個問題是,這1000km的續航與電池有關,更於燃料有關,但是正道並沒有給出這1000km消耗了多少燃料與多少儲備電量。正道的算盤是什麼我們不得而知,只是如此這般含糊不清表達更像是在“畫餅充飢”。

前有狼後有虎,正道的未來何去何從?

處在這個大變革的時代,任何一家汽車企業都不想被時代拋棄。2008年起步的正道,前有一大批傳統車企紛紛開展新能源業務,後有跨界資本抱團進入新能源領域。擺在正道面前的難題,不只是與競爭對手的賽跑,還有與時間的賽跑。

比亞迪全新一代唐(插電混動)

三年,這是正道官方公佈的量產時間。據悉,正道集團正在全國各地落實建立生產基地,首個基地的量產預計將在2020年實現,也就是說以上看到的車型最早也要在2020年投放市場。而早在去年上海車展發佈的三款車型至今沒有看到他們的任何影子,依舊停留在概念車階段。從市場反應速度這個層面來說,正道已然落後蔚來與威馬等造車新勢力一大截了,更不用說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和吉利新能源等擁有傳統造車背景的新能源車企了。

蔚來ES8(純電動)

目前來說,選擇新能源汽車者主要分為這兩類:一種是互聯網出行公司,另一種是一線城市的個人用戶。對於互聯網出行公司而言,低成本是他們最關注的部分,顯然,比亞迪、北汽新能源與吉利新能源都是很好的選擇;對於一線城市個人用戶而言,無非就是解決限牌的問題,而這些用戶的購買力往往又比較強,蔚來瞄準的也正是這類用戶,再高端一點的則有特斯拉(特斯拉MODEL 3的橫空出世更在降低門檻了)。而最近殺出來的黑馬——威馬汽車也是引起了足夠的關注度。今年1月份,威馬汽車獲得了生產資質,而其產品售價讓競爭對手們“不寒而慄”,這樣的企業是奔著普及電動車而來的,而且極大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對於蔚來而言,憑藉高格調的營銷策略、Formula E的參與以及中國大學生電動方程式的冠名贊助,其收穫了一大批忠實粉絲。而對於正道而言,產品力空有數據而無法驗證,品牌力恐怕也只有“仰融”二字了。

那麼,正道集團在仰融的帶領下是將重現昔日的汽車帝國?還是終將在“汽車革命”的浪潮中湮滅呢?


二師兄玩車
























如果太陽能車不算新能源車的話,我看好電動車項目,有太陽能車,太陽能車要比傳統新能源車好。


蒼穹新能源


正道的所謂新能源車其實並不新,只是變個法子的老能源車,不過是將大功率直接驅動車子變成充電電池加一個小功率內燃發電機給電池補充充電的車而已,這技術也應該在淘汰之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