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內部文件流出,揭示了樓市的“雙重風險”!

作者 劉曉博


5月10日,“中國房地產報”的官方微信發佈了一篇題為“長沙住宅告急僅夠賣2.8個月,湖南省住建廳函告國土廳快供地”的報道。

內部文件流出,揭示了樓市的“雙重風險”!

上圖:相關報道截屏。

文章裡披露的“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的一份文件,透露了中國樓市目前面臨的共性問題,或者說是“雙重風險”。

我們先來看看這份文件的截屏:

內部文件流出,揭示了樓市的“雙重風險”!

內部文件流出,揭示了樓市的“雙重風險”!

重點在第二頁,也就是截至2018年3月湖南各市州中心城區、各縣市商品房庫存“去化週期表”。

遺憾的,“中國房地產報”只披露了附件的第一頁,所以我們只能看到4個地級市的整體情況,其他城市看不到。

所謂“去化週期”,是指以當前銷售速度,“辦理了預售證或現房銷售的商品房”多少個月才能賣完。

我們先看錶格的“住宅”一欄,就會發現中國樓市的“第一個風險”:由於住宅去庫存“用力過猛”,很多城市都出現了“房子不夠賣”的情況,如果沒有限購政策,房價可能在搶購潮中失控。

2016年9月30日起,樓市政策逐步進入“緊縮期”之後,相當一批人認為,政府之所以出臺嚴厲的限購、限貸、限價、限售政策,主要是擔心樓市上漲太猛,出現崩潰,要鎖定樓市。

我之前在專欄裡多次提出:恰恰相反!由於2015年12月以後的去庫存政策太生猛,在很多地方都出現了“商品住宅”不夠賣的情況。根據國家住建部的標準,“去化週期”(或消化週期)12個月到18個月,是正常情況。如果去化週期位於“6到12個月”之間,需要增加土地供應(房子有建設週期)。如果小於“6個月”,則需要亮起紅燈,意味著供不應求。這時候,需要加快供地節奏。

在很多熱點城市,都出現了住宅“去化週期”低於6個月的“緊急情況”。從上述表格裡我們可以看到,韶山市的商品住宅只購賣1.1個月,湘鄉市只夠賣1.5個月,茶陵縣只夠賣1.4個月,長沙中心城區只夠賣2.8個月。而且表格裡涉及的市縣,絕大多數都低於6個月。

內部文件流出,揭示了樓市的“雙重風險”!

上圖是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截至2018年3月末的全國商品房庫存情況。同時,統計局還公佈說,今年1到3月共銷售商品房3億平方米,但沒有公佈具體構成情況,一般來說,住宅佔其中的70%以上。

這樣我們可以算出來,全國商品房的平均“去化週期”是5.7個月。其中,住宅的去化週期或許不到4個月。

也就是說,全國的商品住宅普遍面臨“不夠賣”的情況(少數城市例外)。而湖南的內部文件,正好印證了這一點。

我們再看錶格里紅色的一欄,也就是“非住宅”的去化週期,你就會發現另外一個世界:令人震撼的庫存!

這就是我標題裡說的“雙重風險”的第二個風險:非住宅的巨大庫存和投資陷阱!

“非住宅”包括商鋪、寫字樓、公寓。在湖南這些城市裡,沒有一個城市的非住宅去化週期小於12個月的。

衡陽市南嶽區的“非住宅”去化週期竟然長達136.7個月,韶山市高達134個月,株洲市中心城區高達73.6個月。平均計算,湖南整體的“非住宅”去化週期當在40個月以上。

應該說,這是非常令人恐懼的數字。這不僅僅是湖南的情況,也是全國的情況。比如深圳,住宅非常稀缺,但“非住宅”尤其是寫字樓去化週期也長達數年。

為什麼中國城市化過程中,普遍出現了住宅稀缺、非住宅供應嚴重過剩的情況?說到底,還是因為地方政府過分追求GDP。

中國的地方政府,都是“經營型政府”。由於房地產稅尚未開徵,所以住宅能給政府帶來的收入,主要在賣地、賣房階段,持有階段不產生稅收。但“非住宅”就不同,進駐的是商家,會帶來持續的稅收。

中國的政府官員和官方經濟學家,常常在各種場合非常焦慮地談到“城市的產業空心化問題”,表示堅決不學習香港。對於普通人來說,聽到這些觀點,往往“敬佩之情猶如長江之水滔滔不絕”,覺得他們真的是居安思危。

其實,中國幾乎所有的城市,在“產業空心化焦慮症”作用下,規劃了大量的非住宅,嚴重擠壓住宅。最終,讓大城市住宅變得稀缺、價格飆升,新增人口只能大量居住在郊外。而市中心由於大量規劃非住宅,造成城市空心化。最終,職住分離,通勤時間大增,交通擁堵變得難以解決。

真正高效率的城市,應該多中心化、職住(住宅、非住宅)平衡。但遺憾的是,中國幾乎所有的大城市都“職住失衡”,而官員和專家仍然憂心忡忡地擔心“產業空心化”,上述情況看起來將長期存在。

湖南的數據,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樓市的另一個風險——非住宅的高庫存,最終將讓一些開發商資金鍊斷裂,讓很多城市變得低效。而對於投資者來說,買“非住宅”要非常小心。一不留神,你就落入陷阱裡!

記住下列原則:

普通地級市、縣級市、縣城的寫字樓基本上不能碰,購物中心的“場內鋪”也非常容易套人。酒店式商務公寓,也不是好的資產。

即便在北上廣深這類城市,非住宅也陷阱很多,買不好就是坑。具體到一線城市,非住宅裡“居住型商務公寓”是相對稀缺的,寫字樓、購物中心的商鋪、酒店式公寓也是過剩的。至於辦公樓違規改建的“居住型商務公寓”,要慎重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