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都说爱信是“变速箱大佬”,为何本田、日产不使用?

用户67600538


世界排名第一的变速箱就是丰田控股的爱信,爱信变速箱从4挡到8挡都是成熟可靠,丰田旗下的车型基本上都是配备的爱信变速箱。除了供应自家使用,也会卖给其他车企,并非垄断独享。

排名第二的变速箱企业应该是德国的采埃孚,像宝马就全系配备了此变速箱,这些数一数二的变速箱企业说是大佬也不为过,但是同样是日系车,为何日产和本田很少用爱信的变速箱?


竞争关系是不可排除的一大因素,当然了只要有利可图,爱信并非不愿意卖给它们,本田和日产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骄傲,像日产就算不用爱信,它自己也是不会受限制的,因为它旗下也控股了一家非常著名的变速箱企业-捷克特变速箱,不论是AT还是CVT,它都不弱于竞争对手。

本田呢?

本田不光发动机技术牛,变速箱造诣同样不低,它用的是自主研发的变速箱,像CVT无级变速箱等,省油耐用,平顺性好,本田也清楚,如果自己没有强大的变速箱匹配,依赖竞争对手供应,在关键时刻可能会受制于人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大众了。

爱信变速箱传动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换挡速度快,像日产和本田也不是说永远不会,用而是没有必要,日产有自己的变速箱,本田也是自主研发,都能够满足需求,采购竞争对手的变速箱成本肯定高,在竞争时优势就小。


66号车坊


爱信精机最大的股东就是丰田汽车。丰田持有爱信精机22.2的股份,爱信的第二大股东是丰田工业,持有7.68%的股份。可以看出来丰田与爱信的关系,关起门来就是一家人。本田日产等虽然也是日系车,但也是最大的竞争对手。即使爱信卖变速箱给他们,他们也不敢大规模使用。

大众就是前车之鉴。

某车型上市后红的发紫,严重影响了凯美瑞的销量。好办,停供!就说产能不足,正在努力加班赶制。大众吃了一个闷亏后潜心研发双离合变速箱。但是大众低端车型依然采购爱信最便宜的小扭矩6AT变速箱,这款廉价变速箱对外敞开销售,任何车企都可以购买。所以很多国产车也用上了爱信6AT。

除了大众之外,广汽也吃过爱信变速箱供货不足的苦头。

GS8上市后销量节节攀升,隐约对汉兰达有一定的威胁。于是在GS8最火的时候,爱信来个产能不足,停供的把戏。GS8突然就被掐了脖子,节奏被打乱,销量瞬间被扼制。合作伙伴都要捅刀子,何况本田日产等对手。

本田打死也不会采购爱信变速箱的,宁可去采购饱受争议ZF的9AT变速箱。

这款九档变速箱之前口碑很烂,央视315晚会都曝光过其质量问题,路虎与jeep变速箱故障都是9AT惹得货。但是用在冠道上除了几例渗油故障,其他顿挫动力丢失等故障从来没有出现过。可见本田调校功力。本田不仅发动机玩的好,变速箱也不差。本田平行轴变速箱就是一个例子。外加自己研发的CVT变速箱,除了大扭矩高档位变速箱需要采购,其他车型几乎都可以用CVT变速箱来搞定。成本低,传动效率高,平顺。

而日产也是如此。早在1970年,日产、福特、马自达合资成立了一个自动变速箱株式会社,也就是现在的三大变速箱供应商之一:加特可变速箱(JATCO)。所以日产一律CVT变速箱,什么大无级小无级都是JATCO的变速箱。自家货,用着心里踏实。


AUTO老司机


看到这个问题,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丰田是爱信精机的大股东,股份占比22.2%,而丰田又是本田、日产的竞争对手,所以本田、日产不用爱信变速箱。这确实是一个原因,而且还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原因,但不是核心原因。

为什么不是核心原因呢?道理很简单,我自己有,为啥用别人的?

本田、日产但凡在变速箱方面有些落后,多多少少都会采购一些爱信变速箱的,但事实不是这样。就拿大众来说,最擅长的也就DSG了,而且也不是特别厉害,所以时不时的整点爱信6AT/8AT。为啥呢?自己会点,但不咋厉害,又不愿受制于人,所以硬着头皮尽量用自己的DSG,成本还能低一大截呢,实在不行才配点爱信AT,大众有时候也挺无奈。

本田、日产就不同了,在变速箱方面的造诣可比大众高多了,甚至可以和爱信叫板。

世界三大自动变速箱公司分别为德国采埃孚、日本爱信、日本JATCO捷特科,采埃孚最有名的就是ZF8AT,宝马、路虎,很多豪华车都在使用。爱信最火爆的是6AT,现在猛推8AT,这个有专利期保护,利润也高,实际没比6AT强多少。捷特科主打CVT,AT方面也有点造诣,日产途达匹配的就是它家的7AT,换挡逻辑、稳定性、耐用性、经济性都还不错。

日产是捷特科的大股东,这个有些人也很清楚,既然这样,日产还有必要使用爱信变速箱吗?

丰田、日产都有浓郁的商人气息,技术搞得好,生意做得更好。论做生意,本田比它俩可差远了。说白了,本田就一偏执的技术控,不光发动机搞的好,变速箱也非常厉害。不过本田的套路一般人看不懂,从来都不按规矩出牌。爱信搞的是行星齿轮AT,本田搞的是平行轴AT,我有一台2013年的CRV,匹配的就是平行轴5AT,除了二档升三档有点小小的顿挫,别的一点问题都没有,也非常好用。

再说说本田的CVT,别人家的CVT钢带基本都由博士、舍弗勒提供,它却自己鼓捣出来,而且还非常耐用,谁听说本田的CVT会轻易出问题?要么说本田偏执呢,总能干出别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而且干的还有模有样。

不止这些,本田还搞出了世界上首款横置前驱10AT,同时也是世界上齿比范围最宽的量产变速器,体积小、重量轻、承受扭矩大。平行轴的缺点就是体积大,档位多了,就不能采用这种结构了。至于本田10AT到底怎么搞出来的,改天再详细说吧,反正挺逗的。

本田偏执,特爱搞技术,而且经常搞出一些看似非主流的技术,却能压倒主流的技术。所以,不管是从本田的性格特征考虑,还是从它的技术实力考虑,本田都不会使用爱信。当然,本田也有糗的时候,比如从采埃孚采购的ZF9AT,就有点失手,估计以后更谨慎了,喜欢什么,自己搞。


还有一个原因

本田、日产主要匹配CVT,成本低、节油、平顺,虽比不了AT的输出质感,但比较丝滑的输出也比较讨人喜欢,尤其在普通家用车上,省心、顺手就行,而且现在的CVT也相当稳定了。爱信的优势其实还是AT,在CVT方面的造诣也不算突出,与本田CVT、捷特科比较并没有优势。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日产、本田也不具备采购爱信变速箱的可能性。


总结:

第一个原因:本田不使用爱信变速箱是因为自己拥有成熟、靠谱、先进的变速箱,不管是CVT,还是AT,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日产不使用爱信变速箱是因为捷特科可以提供出色的CVT变速箱。

第二个原因:它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本田、日产肯定不愿意受制于人,也不愿意增加额外成本,然后丰田内心深处也不愿意提供,尤其技术比较领先的变速箱,一方面涉及到技术泄密的问题,另外一个就是与发动机之间还存在一个匹配、调校的问题,同样涉及到技术指标,事实上,它们之间并没有特别深入的沟通与合作,还是以对立为主。

第三个原因:爱信的优势是AT,而本田、日产主要匹配的是CVT,从这个角度看,根本就不具备使用的可能性。


客观汽车


这是傻瓜问题,为什么不用,爱信不买给本田和日产,因为是丰田控股,是丰田公司,你如果是丰田高管,你会卖给你的竞争对手吗?看看今天本田和日产有多惨,日产天籁有2.0T发动机,可是没有理想变速箱,只能配CVT,本田冠道1.5T发动机仍然使用CVT,那么重的车,使用CVT已是无赖之举,2.0T只能使用采挨9AT变速箱,可是这个9AT早就在其他车型上爆露严重问题,但是采挨只卖9AT,不卖成熟可靠8AT给本田,就是让你本田当小白鼠,他们好收数据,今后改正,本田很无赖,只能接受,所以丰田不可能把爱信AT变速箱卖给和自己三分天下,本田和日产,就像华为不可能把麒麟芯片卖给小米一样。


有挡CVT变速箱发明人


说爱信是变速箱大佬这个没疑问,大众、宝马、奔驰、标志、马自达以及我们部分自主品牌汽车也会用到爱信变速箱。爱信作为丰田的子品牌,丰田和雷克萨斯几乎全部使用爱信变速箱。爱信变速箱优势非常明显,质量稳定可靠,换挡逻辑聪明,燃油经济性好,价格便宜等等。既然爱信变速箱这么好,同为日系车的日产和本田为啥不用呢?

不用肯定有不用的道理,原因很简单。日产、本田有足够好的变速箱,为啥要用丰田的呢?搞不好被掐了脖子,很丢人的。大众出过丑,给其他车企也上了一课,不要依赖任何人,没有靠得住合作伙伴。

世界三大变速箱厂,除了爱信还有采埃孚和捷克特。捷克特与日产的关系,与爱信和丰田的关系一样。捷克特是世界三大变速箱厂之一,实力毋庸置疑,是日产的子品牌,自然日产有捷克特变速箱的优先使用权。这叫做肥水不流外人田,有啥不好理解的呢?捷克特在CVT变速箱领域很有造诣,目前日产旗下所有自动挡汽车均搭载CVT变速箱。结构简单,技术成熟,动力输出平顺,舒适性非常高。

世界超级变速箱厂与本田没什么关系,为啥本田却不用爱信变速箱呢?事实上本田不仅不用爱信变速箱,也不用捷克特变速箱,只有一款9AT变速箱使用的是采埃孚的。本田被称作是黑科技,技术宅,造变速箱也是高手。事实上本田是全能型车企,摩托车、汽车小儿科,飞机早已实现商业化。本田平行轴变速箱硬是绕过了丰田AT变速箱的专利,就像是本田混动绕过丰田混动取得同样成果一样,没有本田做不到的,只是想不想的问题。除了平行轴变速箱,本田的CVT变速箱同样可靠耐用。不要觉得本田造不了AT产品,北美雅阁搭载的10AT变速箱真是没有几家能够做出来的。

其实造车与赚钱一样,谁有也不如自己有。日产、本田自己有足够优秀的变速箱为啥去用别人的呢?如是而已。





小强说说车


目前公认的全球三大变速箱品牌是:德国采埃孚、日本爱信和日本捷特科。另外比较有名的是摩比斯、艾里逊、博格华纳和格特拉克等等,它们都是全球知名的变速箱生产企业。

爱信精机是全球500强企业,世界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涉及五金、机电、机械设备等产品,丰田参股公司,所以丰田有自家的变速箱也没必要用别人的。采埃孚8AT闻名于世,欧洲汽车零部件最大供应商,8AT也多用于高端车型中,其后来的9AT虽然备受吐槽但技术仍全球领先。捷特科是日产控股,主打CVT市场,全球70%的CVT变速箱都是有捷特科提供或者合资生产。

了解爱信AW和捷特科后大家应该能看出点眉目了,没错,既然大家都是竞争对手肯定有技术封锁和专利壁垒。而你想要我的货可以,要么高价来买,要么掏专利费,要么完全按照我的要求来,总之就是完全失去自主权,自己造个车瞎忙活没利润最后让别人赚钱,放谁都不愿意。丰田和日产就是这个局面,自己支持自己的控股公司,不仅随心所欲更重要的是可以控制成本。当然爱信也有CVT,捷特科也有4AT和6AT,只不过自己的弱项在强项面前容易被忽略。爱信AW并不是不卖货或者故意排斥本田、日产,雪铁龙、马自达、福特、三菱、铃木等很多品牌都用爱信变速箱。日产不用是因为人家有捷特科这个基友,凭借捷特科在CVT技术上的造诣基本能应付90%以上日产车型。“本田技研”不用的原因是本田一向不愿在技术面前向别人低头(说难听点就是控制成本)。“技术宅”就是这么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毕竟家用车层面本田还能应付也没必要向两位大佬低头。
总之,丰田、本田、日产基本都用的是自家的变速箱,控制成本最重要。但是也不要忽略自家产品更兼容自家产品,考虑到动力总成平衡调教和优秀的整车性能发挥,用别人的也不一定比用自己的得心应手。


旋转的方向盘


丰田,本田,日产三剑客虽然对外统称为日系车,但是他们之间仍然存在着合作和竞争的关系。这三家公司在发动机领域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布局,都已经有了自己完备的独立的设计研发,生产能力。在变速箱领域,也逐渐的向自主生产设计以及完善自身生产线而努力。

早期,在我国国产车刚刚起步发展的时候,为了降低国产车的竞争力,日系的变速箱根本不会供应给国产车,也就是说你有钱我也不会卖给你,当时国产车只能使用落后的4AT、AMT、手动变速箱,而在那个时候,6AT对我国产车型来说只能是一个梦,当然,到现在来说,随着国内双离合、CVT变速箱大面积普及,国内的一些变速箱厂也有了自己自主知识产权的AT变速箱,再加上AT变速箱已经发展到9AT、10AT,现在6AT才下放给国产车型。

在一手炮制了“汉兰达爬坡门“后,德国大众也曾经一度被爱信卡了脖子,理由就是”产能不足“,于是大众下决心发展双离合。

日本国内的车企存在竞争关系

对于日本国内各个车企来说,可以共同制定标准,可以共同形成零部件供应产业联盟,但是其内部也是存在竞争关系,日本三强之间并不是表面上那么风平浪静,从最初在日本本土进行竞争,现在到了国际上也存在竞争,有利益就有竞争这句话一点不差,哪个厂家都不想被汽车的关键部件“卡了脖子”因此无论是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斯巴鲁在不同的时期都在不约而同的对变速箱技术进行布局。

丰田===日本爱信精机公司:

在1969年日本爱信株式会社和博格华纳两个公司在一起合资创办了日本爱信精机,专门生产变速箱,丰田控股22.2%,因此爱信生产的变速箱自然是丰田御用的。爱信变速箱驰名世界,自然不可能只供应给丰田自己,世界上的德系、美系、法系车型大多数产品,特别是中低端车型都和爱信形成了合作供应的关系。此外,爱信也供给日本的一些中小品牌,比如铃木。在德国大众自己研发双离合以前,其中低端的变速箱也是一直采用爱信的6AT,高端采用采埃孚的8AT。

日产==捷特科(JATCO)株式会社

爱信是丰田控股,捷特科则被日产公司控股,成立于1967年的日产日本捷特科(JATCO)株式会社,是世界三大变速箱供商之一。日产、马自达、福特是其主要的控股股东,主要研发CVT变速箱,顺便说一句,日产的CVT技术主要来自与斯巴鲁,在1990年,斯巴鲁把其第一代的电控CVT

技术卖给了捷特科,捷特科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发展、研发,目前,广泛供应给日产、三菱以及国内的一些品牌,年供货量在500万台以上。

本田===独立自主设计

和丰田与日产成立控股合资公司不同,技术为先的本田走了一个不同的路:全部自主生产,实际上本田本来就是一个技术控,我有技术我怕谁,无论是在发动机领域还是变速箱领域,本田一直坚持独立设计、独立研发、自主生产的方式,于是,在本田有了自己的CVT、AT、平行轴AT、横置10AT、还有基于嫁接技术带有液力变矩器的DCT,这些变速箱在一个公司能够同时开发,充分证明本田的技术的确是实至名归。甚至CVT的钢带本田都要自己生产。

竞争和合作,是目前世界车企的两大方向,不仅仅是日本车企,实际上世界上各大车企都在进行布局,一般配件可以合作,关键部件绝不受制于人,特别是对于变速箱技术来说,自己的亲儿子才用的最舒服!


众口说车


丰田的变速箱用爱信,日产的变速箱用加特可,技术控本田的变速箱属于自主研发。

爱信变速箱确实好,确实占据了变速箱的半壁江山,但爱信是丰田公司控股的,不是谁想用就能用的。所以日本三大巨头两田一产只有丰田在用爱信变速箱。








北海TOP


爱信到底是不是变速箱大佬?

1969年5月爱信Warner株式会社成立,同年11月向丰田汽车工业供应AT变速箱,接下来几年,市场逐步扩大,三菱、五十铃、沃尔沃(瑞典)也都成了它的客户。

1975年10月,爱信AT的产量突破100万台大关。1984年6月,欧宝、马自达也成了它的客户。

三年后的1987年6月,AT变速箱产量累计达到1000万台,12年的时间,每年都是近百万的产量,可见,爱信的变速箱还是备受欢迎。

接下来的十几年,可谓顺风顺水,不断的发展客户,不断的增加产量,2003年1月,AT变速箱的产量累计达到了5000万台,大概用了16年,平均年产量达到300万级别。

就是这么神的存在,你以为故事结束了吗?其实并没有,接下来的十几年,又发展了客户,又获得了技术奖项,转眼间来到2012年,2012年12月,AT变速箱累计生产达到1亿台,平均年产量达到了500万级别。

横向对比下,2017年4月27日,JATCO加特可的AT&CVT变速箱累计生产达到1亿台,虽然比爱信晚了五年,但也算是后起之秀了。

采埃孚数据没找到,自动略过。

但就产量和市场占有率而言,爱信确实称得上变速箱大佬。

就技术而言,每家有每家的特长,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了,但就稳定性而言,爱信也算得上老大级别的。

那这么好的变速箱,为啥本田和日产不用呢?

我个人认为,可能是技术壁垒和企业规划原因。

变速箱是汽车的三大件之一,用人家的就得交专利费,这可不是一比小的费用。没有研发能力的企业,只能是被牵着鼻子走。

但本田和日产,不是没有研发能力,早期的时候只是起步晚点,发展慢点,但不代没潜力。所以肯定不能跟小白企业同日而语。

日产早期也参股成立了JATCO,研发能力也是可以的,上面的产量数据就说明了一切。

日产既然有自己的嫡系变速箱军团,肯定是优先使用自己的,但现在工业都进入了全球工业时代,供应链供应网是必然的,日产也有可能使用爱信的。假如日产发现自己的发动机跟爱信的变速箱的组合更有市场,你觉得日产会不会舍弃那点专利费,而毅然而然选择爱信呢?肯定会!市场决定一切!

但是日产不会让这样的情况一直下去,所以从企业规划而言,肯定是鞭策JATCO变得更好更匹配,摆脱对爱信的依赖,也就是摆脱对丰田的依赖,所以你现在看到的局面就是现在这样,爱信再好,毕竟不是自己的队友,肯定也不会选择去用。

用三国演义哲学解释就是,当你不行的时候,需要结盟,当你变强的时候,可以自立门户了。

但这解释放到本田这里,就有点牵强了,本田很有个性,技术控,我能搞定的事情,虽然艰难点,还是自己去完成。所以自己去研发变速箱,虽然本田抛过橄榄枝给ZF,但是跟发动机匹配起来,总是不顺畅。于是,坚定了自己研发的信念。

根据现代工业的发展经验,应该是把研发、生产等环节分给不同的团队或机构才能降低成本,但日本企业反而将三大件尽量的集合在本集团下,比如丰田控股爱信,是因为三大件需要匹配,分散给别的企业,或者别的团队,才是增加成本。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长远看,本田、日产都会建立自己的变速箱机构!


行走的糖果


爱信的变速箱很牛,但是它越牛,本田、日产就越不想使用,因为啥呢?因为爱信跟丰田的关系太近了,而丰田、本田、日产相互之间,是各自最大的竞争对手。

我们看一下爱信精机的前三大股东,分别是丰田汽车、丰田工业和电装。前面两个不用说,看名字就知道了,后面这家不叫丰田,但也是丰田控股的,所以爱信其实就是丰田的企业。

丰田、本田、日产虽然说是日系三强,但是不管北美市场、中国市场,还是本土市场(日本),在日系汽车品牌最大的三个市场,这三家的产品都是直接竞争,比跟其他厂家相比更加激烈。

竞争是一方面,如果自己不行,竞争对手的东西也要用。日产用过爱信的变速箱,本田也用过加特可的变速箱。你像苹果现在没有5G芯片,华为要是给它用,它肯定高高兴兴的接受。现在本田、日产自己的变速箱技术都比较强,他们不用爱信的变速箱很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