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6 為什麼以前冬天炒煤炭股,現在改炒天然氣股了?

以前的A股一到冬天都炒作煤炭股,現在則是一到冬天就炒作天然氣股票。

天然氣在常規能源裡屬優質能源,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僅是煤炭的40%,其他汙染物幾乎沒有。

近年來華北地區都在搞煤改氣,主要原因就是霧霾太嚴重,促使政府加強了調整能源結構的決心。所以,文件裡的提法變化很大,大力減少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反之是提高天然氣、核能、風能等清潔能源的比重。

今天,國務院發文促進天然氣發展,將加大勘探開發力度。天然氣板塊集體高開。貴州燃氣、惠博普強勢漲停,長春燃氣、新疆火炬、中天能源、大通燃氣、新疆浩源等個股均有上漲。

我覺得,有一個板塊在下半年的確定性很高,那就是天然氣。

我們先覆盤2017年天然氣的行情。2017年天然氣需求受到壓制,9月以後LNG價格出現快速上漲,全國市場均價由約3500元/噸,一路暴漲至2017年12月,突破10000元。

伴隨著LNG價格暴漲,在LNG上漲最快的12月份,天然氣上游和下游公司在股價上都有表現。

進入2018年以來,伴隨供暖季結束,LNG價格出現回落,但2018年上半年整體價格水平相較於去年同期仍有大幅增長,2018H1 LNG市場價均價為4321元,同比增長34%,整體呈現淡季不淡態勢。

供需缺口測算:2018年,預計全年天然氣供需缺口較2017年增大,表明2018年全年較2017年供需更為緊張。

18-19年採暖季,今年採暖季供需缺口有望高達95億立方米,較去年增加近50億立方米。

在天然氣需求快速增長的大背景之下,2018年大概率在冬季再次造成LNG價格上漲。

天然氣的供給端分為兩部分:國產和進口。國產包括國產陸上氣和國產海上氣。國產氣產量受整體儲量以及開採能力制約,我國天然氣儲量較低,勘探難度高。供給端產量增速緩慢,主要在中西部的新疆、四川和山西。

從進口端來看,短期內我國天然氣管道運輸能力有限。

進口包括進口管道氣和進口LNG 。其中進口管道氣主要來源是中亞(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塔、烏茲別克斯坦)、緬甸。隨著中俄管道線正在建設,未來俄羅斯將成為我國重要管道氣進口國。進口LNG主要需要考慮我國LNG接收站的接收能力。

而且,進口管道氣受長約合同制約,氣源也會受限,如中緬120億立方米,實際運輸能力僅為27.5%,緬甸主要氣源輸送給泰國;如土庫曼斯坦減少對於我國的氣源供給。

從需求端來看“煤改氣”政策在未來5年內是天然氣需求維持高速增長的重要推手。環保趨嚴倒逼清潔能源的消費進程加速,天然氣相較於替代能源開始具備優勢。

另外,天然氣價格走勢與原油價格走勢一致,地緣政治推送油價上漲,當前正處中高油價時代,天然氣價格將獲得支撐。

未來國內天然氣需求提升是大勢所趨,整個行業將進入黃金髮展時期,建議關注天然氣全產業鏈投資機會。

投資方向:

1、華魯恆升、華誼集團、陽煤化工。邏輯:供給收縮疊加成本推動,助推產品漲價。

2、藍焰控股(煤層氣龍頭)

新奧股份(甲醇漲價,煤制氣即將投產)

廣匯能源(LNG接收站將貢獻利潤)

新天然氣(佈局稀缺煤層氣資產)

中天能源(受益LNG價格上漲)

為什麼以前冬天炒煤炭股,現在改炒天然氣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