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得志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用户5851713301910


有志之士不一定就能“得志”,他还须具备得志的条件。以宋朝为例,士子必须首先参加科举,考取功名,进入仕途;然后还要有人荐举,以利升迁。

荐举制是宋朝的一项重要选官制度,涉及官员差遣、考核、升迁等。在文官体系中处于初等序列的判官、推官、司理、司法参军等属官,以及知县事、县令、主簿、县尉等县级官员,统称为“幕职、州县官”,又称“选人”。

选人只有升改京官后,才能得到升迁中高级官员的机会。不能顺利改官,老死于选人者,比比皆是。而改官,必须通过高级别大臣的荐举方能实现。

太祖、太宗朝,荐举范围主要是幕职、州县官,到真宗朝后,台谏官、学官、武官等均纳入,成为一项常设制度。庆历名臣范仲淹便是在宰相王曾、枢密使晏殊的荐举下入职秘阁校理,成为清耀的馆阁之臣,逐步进入中高级官员行列首先极力举荐王安石的大臣是文坛领袖欧阳修。

欧阳修本不知王安石其人,他的学生曾巩屡次说王安石的文章写得好。曾巩长王安石两岁,二人是同乡,两家还是姻亲。

1042 年,王安石顺利登第,曾巩名落孙山,再考仍不中,于是上书求教欧阳修。欧阳修看了曾巩的文章,认为像“昆仑倾黄河,渺漫盈百川”,与之结为师生关系。

1045 年,欧阳修被贬滁州。两年后,曾巩取道滁州拜谒他,并专门带去王石、王回等人文章,请欧阳修品评。

1054 年,王安石舒州通判任满赴京,听候差遣。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力荐王安石任集贤校理一职。按规定,馆阁之职须经考试任命,由于欧阳修力荐,仁宗决定免试直接授予。但王安石想继续做地方官,力辞不就。后改任群牧判官。

1056 年,欧阳修在《再论水灾状》中对知池州包拯、知襄州张瑰、崇文院检讨吕公著和王安石大加褒扬,举荐说:“太常博士、群牧判官王安石,学问文章,知名当世,守道不苟,自重其身,论议通明,兼有时才之用,所谓无施不可者。”

不久,欧阳修又上《荐王安石吕公著札子》,荐举王安石、吕公著任台谏之职,说:“伏见殿中丞王安石,德行文学,为众所推,守道安贫,刚而不屈……安石久更吏事,兼有时才,曾召试馆职,固辞不就。”

朝廷欲重用二人,但王安石却以祖母年事已高为由推辞。也是在这一年,欧阳修、王安石终于第一次相见,欧阳修四十九岁,王安石三十五岁。欧阳修时任礼部尚书、权知审刑院,王安石为群牧判官。

欧阳修见到王安石,喜欢得不行,他在《赠王介甫》诗中说:“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朱门歌舞争新态,绿绮尘埃试拂弦。常恨闻名不相识,相逢樽酒盍留连。”

欧阳修把王安石比作李白、韩愈,认为后人无法超越。但王安石在《酬永叔见寄》诗中作答说:“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安敢望韩公。”说自己不愿做韩愈那样的文学家,而是希望追循孟子,以仁义之道匡时济世,表达了更为远大的志向。

次年,王安石改知常州,欧阳修亲自为他饯行。这年秋天,欧阳修致书王安石,表达了“自拜别,无日不瞻企”的思念之情,并向王安石推荐吕惠卿。此后二人不断有书信联系。

宰相文彦博也做过王安石的荐主。1051 年春,王安石在鄞县任满,回到京师。文彦博在五月的上疏中向仁宗推荐王安石说:“馆阁之职,士人所欲,而安石恬然自守,未易多得。”后王安石辞试馆职,授为舒州通判。

王安石任群牧判官时,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荐主—世家子弟韩维。

宋人笔记《石林燕语》载:王安石任职群牧司时,吴充与他同僚,韩维任馆职,三人关系很好,“无日不过从”。他们相约,每一两月便一块去洗澡。吴、韩二人每次还给他准备新衣服,王安石洗完后见到新衣服就穿,也不问这衣服到底是谁的。

韩维来自显赫的韩氏家族。当时,民间流传一句话说:做大官的,不是姓韩的,就是姓吕的。

韩氏家族的族长是韩亿,他是真定人,科举及第后被宰相王旦召为快婿,官至大理寺丞、参知政事。

韩亿教子有方,八个儿子都做了朝廷重臣,其中,第三子韩绛、第五子韩维、第六子韩缜先后做到宰相。世人把韩亿与他的这三子称为“四韩”。与“四韩”并提的是“三吕”,即吕夷简、吕公弼、吕公著父子。

吕氏家族祖籍山东莱州,吕夷简的伯父吕蒙正是太祖朝宰相。吕夷简在仁宗朝三度拜相,他的次子吕公弼官至枢密副使,另一子吕公著在哲宗朝做到了宰相。

韩维以父荫为官,欧阳修举荐他知太常礼院,1059 年出判泾州。又回京任淮南郡王府记室参军,当淮南郡王的老师。这位淮南郡王不是别人,正是后来的神宗赵顼。王安石后来得遇神宗,便是由韩维举荐的。

从嘉祐三年(1058)十月任三司度支判官,到嘉祐八年(1063)八月近五年间,王安石回到京师任职,延续了与韩维的友谊,因他与韩维、司马光、吕公著交往密切,被时人称为“嘉祐四友”。

《宋史·王安石传》称,王安石进京时,因为没有家族背景和政治根基,有意通过结交韩氏、吕氏兄弟,引起最高当局的注意和赏识。

韩维确实为王安石步入朝廷中枢起到了关键作用。但王安石在嘉祐年间便能预测这些交友若干年后有用于仕途,显得牵强。

众多史料显示,“嘉祐四友”中,王安石的才华最为突出,名声最大,为众人所折服。实际的情况,或许不是王安石有意结交韩氏、吕氏兄弟,而是韩氏、吕氏兄弟有意结交王安石。

1060 年,仁宗同时任司马光、王安石同修起居注。二人均力辞不受。王安石上章请辞七次,不肯受命。司马光也先后辞了五次。仁宗不许,二人只得受命。嘉祐年间,官员辞官已非个别现象,而是一种独特的官场文化。

仁宗对辞官行为暗含鼓励,目的是想激励辞让士风,反对“奔竞”、跑官恶习。在《辞修起居注第四状》中,司马光说:“王安石文辞宏富,当世少伦,四方士大夫,素所推服,授以此职,犹恳恻固让,终不肯为,如臣空疏,何足称道,比于安石,相去远甚,乃敢不自愧耻,以当非常之命乎?”

又说:“使臣之才,得及安石一二,则臣闻命之日,受而不辞。”司马光以才识不如王安石为由辞官,足见王安石在他心目中的分量。

至于王安石为何与韩氏、吕氏兄弟交好,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王安石与韩绛、韩缜、吕公著是庆历二年(1042)的同榜进士。唐宋时,科举同时及第的称为“同年”。宋人有强烈的同年观念。

宋初名臣柳开在给同年李巨源的信中就说:“同时登第者,指呼为同年。其情爱相视如兄弟,以至子孙累代,莫不为昵比。”

当然,同年只是为相交提供了条件、契机,真正要成为好友、知己,还需彼此性情相投,心意相通,相互欣赏。王安石先是与韩绛、韩缜交好,继而与韩维结成挚友。

今天的成功学认为,一个人如果在人生、事业上屡遇贵人,说明这个人不仅学识与能力有过人之处,而且情商很高。王安石后来位极人臣,并不偶然。


我是Jason


凡是穿过黑暗的沼泽地的人,才能看透生命的真谛,看穿世间的很多真相,才算是真正的成功的人生。

正所谓:成熟在逆境,醒悟在绝境。

真正的英雄,一生必然经历过两个阶段,第一个是逆境,第二个是绝境。

在我们奋斗的过程中,上天总会安排一些意想不到的事发生,它让我们措手不及,这个叫逆境。

在我们快取得成功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件大的困难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如临大敌,必须拼尽全力跨过去才能成功,这叫绝境。

但凡能走出这两次困难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人生!

平凡人和英雄的区别就在于,英雄在逆境中悟到了真理,看透了规律和真相,从而抓住了机遇,并踏实真正的道路,进而在人生的绝境中,拼搏厮杀,绝处逢生,创造出奇迹。

而平凡人在逆境中选择了随波逐流,在绝境中选择了放弃。

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人在顺境中,总是会不断的丧失斗志,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脱敏,甚至钝化,生命中最昂贵的豪迈与激情,也在一点点丢失!

而人在逆境中,最容易不断反思自己,不断的反问自己:究竟哪里做的不够好?究竟自己哪里出了问题?如何才能改变现状,从而一天比一天强大。





高七七


得志的前提条件是什么,首先先了解得志的意思,

得志[dé zhì]:指实现志愿;名利欲望得到满足。

然而前提是什么,比如说

1:事业有成

什么叫事业有成,最标准最俗的说法就是:就是要看自己是否能赚得到钱,当下能不能赚到金钱,已经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了。

钱是这个世界的通行证,能赚到金钱可以说成功人士 事业有成,我们说谁成功,就看他们谁有钱,比如:马云就很成功,因为马云很有钱。

也许也有人说,吃饱喝好穿暖就行,但是没钱,连看个病都费劲,虽然话糙,但是理不糙。

2:家庭和睦 婚姻美满

婚姻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话题,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使人如沐春风,不幸的婚姻则让人饱受创伤,

最美满的婚姻无非是妻贤夫无祸,父慈子女孝,家无人的离散,欢乐天伦乐。

婚姻里两个人时刻能感受到被爱,被满足,互相珍惜,互相包容,这当然就是最幸福美满的婚姻。美满的婚姻是执子之手,久处不厌。美满的婚姻是相隔万里,我也想看到你。美满的婚姻是有多少利益摆在我眼前,但我的心中只有你。美满婚姻是你在哪儿,家就在哪儿。说到底,美满的婚姻中最吵闹闹,争执不下但彼此不离不弃。这种爱情细水长流,云淡风轻,却是最温馨甜蜜的。

以上只是个人见解,如不对之处,还望海涵。





迷人小番茄


得才即得志,才能加身,取志无愧,正道应此。贬义的得志,是以他力呈威,不入论言



真语清风


这个词可以理解为欲望,事业或或名利,是属于梦想和机遇的范畴内。但若事与愿违,人生也可以"不得志",就像世人无不追求成功与名利但不代表所有人都成功、也不代表所有人都能实现"梦",但却可换另种心境,另种活法,另种自我要求标准去生活。世人多浮躁,盲目追求所谓的"成功",所谓的"暴富",无非就是多金或名利嘛。而所在的职位或点可以理解为"工作",就是为给人带来"金"的一个条件,它无非就是人生活精彩的主旋律,包括所谓的炫富实则都与他人无关,生活就是千种姿态,万般展现,而所有的追求到或获得只是看跟是否满意程度有关。有的人生命旅程显得轰轰烈烈,有的人平淡如水,有的人殷实或以丰盈的羽翼去生活,而这一切真的只是生活或活着的姿态而已。


无极Angela晓倩


斗志!坚韧不拨,在逆境中能闯出生路。这个得志有一定的贬意,我认为得志就是成功,理想的实现!


用户422438875148配配


一、你要有一个属于你机会。现在的社会机会很多,可是不是每一个机会都会适合你,还有一个更关键的就是要你可以把握的,也就是说你买得起"票"的。二、要有一个贵人。也就是一个赏识你的、可以提携你的人。三、努力。我们无论是干事业,还是在打工、上班都要努力的,如果你是很认真负责的话


哈皮放映机


什么是得志?欲望利益得到满足。

得志前提条件: (1)事业有成,(2)家庭美满幸福。


东方京川


"得志"的前提条件就是拼搏、奋斗、成功,没有经过一番艰苦奋斗的努力过程就成不了功,不成功就根本谈不上“得志"的享受!

由于时间关系,不能作详细阐述,只能说说它的核心论点,谢谢!


安居乐业807


技多不压身!还要会处理人际关系,会来事,但又不油头滑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