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古人是怎么知道黄金贵重的?

远方64407061


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黄金使用历史。

早在商代早期,就有黄金饰品问世。在河南郑州的商代早期墓葬里,就出土有珥形金饰。在河南辉县殷代墓葬和河南安阳小屯殷墟,更是出土的金块、金叶、金箔等物。

说明早在三千余年前的时候,古人就开始发现黄金这样金属,并用之做一些饰品。

这种金光闪闪的金属,自出现就成功吸引了古人的注意力。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出产黄金,《战国策》记载:黄金珠玑犀象出于楚。《管子》称:“楚有汝汉之金”。凭借黄金这个特产,楚国以金为货币,让其他国家羡慕不已。

《汉书》记载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3年)皇帝赏赐黄金100多次,《后汉书》记载东汉(公元25~189年)皇帝赏赐黄金9次。在之后繁盛的唐宋时期,以及商品经济逐渐扩展的明清时期,黄金的更是成为天然的珍贵货币。

那么古人是怎么知道黄金这个东西很珍贵呢?

首先还是因为黄金产量低,物以稀为贵。

从世界历史进程来看,古人开采金矿,都是从采淘砂金开始的。金这种金属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有砂金这种形式存在,其实就是含金的矿层,在河流的自然筛选下,在特定的地形中形成一些富集,古称“河金”或“麸金”。

天然存在的黄金,俗称“狗头金”

古人发现后,就开始有“淘金”这一工作。之后有发现含金之矿层,就有了掘井开采矿层,然后再水冲淘洗的办法。这些工作是很艰苦的,在古代技术条件落后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现代淘金者的简单装备

淘到的金子

唐代刘禹锡有诗:“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提取困难,所以产量低,产出少,就珍贵。

古代珍贵的东西很多,为什么黄金这么出名呢?

还是与黄金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

黄金的密度大,同等体积下质量大,再者延展性好,可以加工成各种精美的饰物。易于分割,这是优质货币必须具有的性质。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磨损,不易氧化或受侵蚀,在土里埋上几千年,出土后灰一吹,照样金光闪闪。

海昏侯墓出土的汉代金饼

马克思曾言: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确实如此,黄金一开始出现并不是货币,但是在世界范围内,都认可黄金作为货币储备的重要作用,这一切都要得益于黄金的全球产量限制和黄金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


历史宝藏


大家好!我身边的好朋友锬锬,本文790字,阅读时间3分钟,感谢您的支持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黄金在古代真的很值钱吗?

说到黄金其实有很多跟黄金相关的习俗和词语,比如说:金玉满堂,一诺千金,一字千金,金榜题名等等。要搞明白黄金在古代值不值钱这个问题,之前呢?我们首先来聊一聊在中国古代所说的“金”到底指的是什么?

首先“金”在不同的朝代,指代的是不同的金属。比如说,在中国的青铜时代亲代表的是铜。而且在东汉时期啊,大家都喜欢用金子来代表钱,一般会明确的表示出给你几钱几两。比如我们前面说到的“一字千金”而这里的“金”代表的是铜钱。而到了元代之后呢?金子就变为了银子其实就是我们说的银。在中国很长一段时期都是处于一个农业国家,那时候的商业并不繁荣,所以说真正的黄金是不被当做很贵重的物品来对待的。通常真正的黄金反而会被做成一些气绝。充当一些一般物品进行售卖。

而黄金真正被中国人认真对待的时候,是在中国的古丝绸之路上。这种来自西域的金币和中国当时的银币一对比起来,就发现出了问题。这种晶灿灿一看就很亮眼的金色钱币,让中国人对自己拿在手里的银子有了新的看法。

在古丝绸之路上,由于丝绸成为了大多数人喜欢而热爱的物品,黄金则被视为了财富宝藏。而相比黄金来说,铜钱绸缎才是在那个时期以及整个中国的历史发展当中重要的大额支付手段。就从汉朝算起到唐朝1000年间。绸缎都是可以成为货币来进行支付和购买。而当时黄金白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升值收藏。

由于货币的固定性导致了黄金一直以来没有成为流通手段,而只是成一种奢侈品得原料而已。就像是你很喜欢拿人民币去购买一些奢侈品一样,而奢侈品却不能变成人民币让大多数人得到享受和使用。

总的来说,这种金灿灿很亮眼的东西,在整个世界范围之内都是非常受欢迎的。当看到他时就知道他非同寻常不一般。而一个又少有很非同寻常的东西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就会知道它很贵重。


LongTime常锬


黄金的贵重地位是由人类来主导的,黄金的优越性是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慢慢的发现的。

人类在进化中从最初的以物易物,发明了货币的概念。最初的货币是贝壳、羽毛,还有用过牲畜的。后来人们发现这些东西并不适合做货币。比如贝壳之所以被当做货币,是最初比较稀少,人类获取到的贝壳很少,而贝壳又有比较漂亮的外观。

随着人类生产力的进步,对于贝壳的获取越来越容易,贝壳变的越来越常见了。而且这些东西还容易损坏,不好保存,这时候它就不适合来充当货币了,羽毛和牲畜也是一样的道理。

人类就开始慢慢的用其他的东西来代替,比如刚发明织布的时候,还用布来当货币。

后来人类就发现了金属的优越性,容易保存,还可以打造成各种形状等等。后来慢慢的在金属中发现了铜,它的优点非常多,很适合当做货币。被当做货币的贵金属都有几个共同的特点,一个是比较少。二是容易保存,不会腐蚀变质。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漂亮。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成,人类能开采的金属也越来越多,人类发现了黄金和白银。尤其是黄金,它独特的颜色非常招人喜欢,人们便把黄金打造成各种装饰品。

纵观各国的历史,人类对黄金的利用,最早都是用来做饰品的。

因为金矿比较少,开采难度也比较大,所以价值就慢慢的得到了提现,变的越来越贵重。


漂浮菌


其实我的一个观点是,黄金之所以贵重,是自古以来我们约定俗成的一个价值衡量单位而已。就像现在的钱币和曾经的贝壳,他们的价值不在于他们本身,而在于我们这个社会群体赋予在他们身上的意义——货币。

他们的价值在于可以用来衡量世间万物的价值,而并非本身的价值。

而黄金为什么恰好就成为衡量这一切的标准呢?

我认为是:

  1. 物理性质稳定,长期保存不容易氧化变质。

  2. 质地、色泽的原因,容易被大家接受

  3. 获得方式不容易,不管是自然界本身的含量,还是提取的方式,都相应的不那么简单。

当然,可能还会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我没考虑到,希望大家补全!

我们人类不偏不倚的选择了黄金,除了中国,世界上其他的国家也是如此,大家约定俗成的让这种东西成为价值衡量的单位!

当然,也有可能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希望大家好好生活,好好爱人~


Severus林茂


黄金的化学性质极其稳定,在自然界中很难被氧化,所以多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说,自然界中存在着天然的黄金,不需要经过冶炼。

例如,我们常用的成语“披沙拣金”,就是指从沙子里淘出天然的金粒。当年美国西部有很多淘金者,也是为了淘到自然的黄金。

那么,为什么黄金这么贵重呢?

因为黄金有很多优良特性:

性质稳定、存量稀少、易于分割、便于储存。

黄金满足了一般等价物(也就是货币)的一切性质,在没有中央银行发行纸币的古代,黄金就是最好的货币。

因此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梦露居士


首先黄金很好看。

然后黄金很稳定,不容易生锈,不容易被腐蚀。

然后黄金又比较软,打薄片,打首饰非常方便。

最后黄金很少,物以稀为贵。如果有一天全世界的铁矿都变成金矿,马上金价就会掉下来。


平阳侯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黄金作为贵重物品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公认的,从出现开始一直到今天,一直延续了它的贵重属性,这可以说是独一无二。如果总结历史上曾经出现的贵重物品特性,会发现它们有很多共性。

第一就是稀缺性,稀缺但是不能太稀缺,必须要有一定规模让人可以发现利用。黄金由于在地壳里含量稀少,稀缺性就一直延续下来。而历史上有很多阶段性稀缺的东西,比如说玻璃,比如说瓷器,比如说铝。这些东西都曾经在某一阶段某一地区特别稀缺,特别珍贵,后来由于技术储量等原因,变得不再珍贵。但是黄金不一样,从古至今就一直保持了它的稀缺性。

第二就是稳定性,这个稳定性一是体现在它本身性质稳定,二就是要成分构成外部表现稳定。黄金的稳定性就不必说了,到哪都是金黄色有光泽,自然条件下基本不会腐蚀。像其他东西呢,比如说玻璃都有透明的特性,陶瓷都有坚硬光洁的特性,铝都有轻巧银白的特性。如果黄金不是稳定的,比如有的黄有的绿有的蓝,那也不会被人重视。

第三就是加工方面的优异性能,人类利用的金属有不少,比如金银铜,加工银子吧,过一阵子就会发黑,加工铜器吧,时间久了就会生绿锈,只有金子,不管怎么加工,放置多久,永远都是黄澄澄,闪闪发光的。再一个金子很软,易于切割打薄。而且黄金特别重,拿在手里特别有分量有质感。就这样,大家越来越发现了金子的好处。

第四就是金子有可能是人类最早发现利用的金属,因为黄金化学性质太稳定了,自然界里大多都是单质形式存在,人们发现金子可能就是现成的,闪闪发光的一块,发现的早自然资格老,也最受重视了。

第五是我猜测的原因,就是金子漂亮。可能人类因为掌握了使用火的方法,对闪闪发光的东西总是抱有极大的兴趣和好感。这金子就是闪闪发光的,而且与火一样是黄色,自然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

在对待黄金的态度上,全世界人是惊人的一致啊。比如说古埃及有个特别出名的黄金面具,是在法老图坦卡蒙墓里发现的,特别的精美漂亮,距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而我国在2010年江苏考古发现了21枚金币,确定是楚国的货币,名字取郢爱,距今也有两千三百多年历史了。

在我国古代,由于黄金储量和开采限制,并没有当作最主要货币流通,但一直都是最珍贵的货币和物品,主要被皇家官府采用,寻常百姓根本接触不到。

到了近现代,黄金可以大规模开采了,地位更加巩固。美国在二战以后就是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和接近四分之三的黄金储备在全球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称之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现在铺天盖地的黄金首饰更不用说,大量的白金首饰也是以黄金为基础制造的。黄金的地位已经是不可动摇了。


一览众河小


物以稀为贵!

这还得从伟人的那句至理名言“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说起,这话里面藏着自然辩证的大智慧,货币社会发文明发展的后天概念。


而金银则在“货币”这种概念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于自然界之中了,不管有没有“货币”概念的出现,金银都会很可观的躺在那里。(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而货币天然是金银,是说的人类社会商品经济发展起来以后,金银开始并不是作为“货币”出现,而是商品,在成千上万或者说琳琅满目商品中的一员。

交易的次数多了,时间久了人们就发现了以物易物贸易的不足,那就是你拿的物品可能是别人暂时不需要的,也就是说今天不需要,但明天可能需要,但是这种物品又不便储存,有个保质期啥的,或者说以物易物的参与者急需要通过交换,很可能不止一次,来获得自己最急迫最需要的物品。


这时候对于“一般等价物”,也就是一种商品可以折换任何东西,至少说比一种要多的东西,这种“一般等价物”,从目前的考古发掘中,贝壳、羊皮甚至说铜、斧头都充当过类似的角色。

但人们很快又发现,很多东西价值不大,需要很多来交换,这在物质匮乏、生产落后的年代,想要大量获得某种物品本来就不现实;还有一些太过笨重,不方便携带,如果用这些物品当货币,也不方便。

开始金银可能只是发生在一些人或着一些地区的商品贸易之中,善于总结的人们很快就发现,金银比其他东西一是价值大、但体积小,便于携带,于是金银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现象便愈发频繁。

日积月累,直到金银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也就出现了。


历史三日谈


黄金在作为货币之前,是有使用价值的,也就是说黄金本身就是有价值的,这和纸币是不一样的。

人们最开始是以物易物,你给我一只羊,我给你十只鹅,但毕竟不方便,所以人们使用过贝壳作为货币。

金矿的意思是,可以直接开挖,而且黄金比较容易提炼,更重要的是黄金不是那么硬,也不是那么软,刚刚好。于是可以制造各种形状的首饰、器皿,这些首饰都是有价值可以卖的,买来的首饰不喜欢还可以重新融化打造自己喜欢的样式,久而久之,人们就拿黄金来买东西,于是黄金就变成了货币。

其它金属要么太硬,交易的时候不容易切割,要么容易生锈,要么储量太大,所以历史就选择了黄金作为货币。


刘权林


古人判定某个物品是否有价值,是通过开采难度和稀缺性决定的,并不是通过法律或皇权规定等主观条件判断某种物品是否贵重。


最典型的例子是在某个时期,铝制品比黄金可贵重多了,当时只有皇宫和达官贵人才用的起,并不是因为当时的皇权或法律等原因制定它为贵金属,而是因为那时候开采与提炼铝的难度太大了,并且制造的成本远远大于黄金等其他金属制品,所以在当时是最贵重的物品之一。


判断一个物品是否贵重,同样也适用于现代,只要其有稀缺性与实用性这两个属性,大多都有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就是这个道理。


给你讲个例子,拿破仑有个皇冠就是铝做的,在当时的铝皇冠因为造价成本高所以值不少钱;放在现在如果保存完好,因其有历史价值和稀缺性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如果把它打碎回炉制造成其他铝制品,那就基本上不值几个钱了。


至于古人如何发现和提炼黄金,建议你搜索下专业的文献,本人不了解这方面,就不多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