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有不快活,只是未读苏东坡”,是什么意思?

liujinda22


1 这句话什么意思?

简言之,谁也惨不过苏东坡。

换言之,不快活,读读苏东坡,便有了力量。

是苏东坡,而不是苏轼。

2 苏轼何时成了苏东坡?

那一定是关乎苏轼命运的重要转折点。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到湖北黄州,任团练副使一职,官微薪少,死里逃生,心情抑郁,苏轼便闲了下来,建雪堂,开垦东坡,自耕自足,于是戏称为“苏东坡”。

在此之前,苏轼做官也有屡受排挤,但不至于送命,这一次却真的伤了心了。

自此,苏轼儒家的济世思想开始向苏东坡道家的致虚守静转变。

这一变化,才有了人人敬仰的苏东坡。

3

苏东坡真的很惨,然苏东坡也真的强大,是后天磨炼的强大。

因与王安石新党变法政见不一,自请出京,任杭州通判,疏浚西湖,筑堤建坝,三潭映月,苏公堤才是闻名天下的美景。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艳抹总相宜。”这句诗的背后是苏东坡默默的作为。

因与司马光旧党政见不一,苏东坡一贬再贬,直到海南儋州荒远边地,然依旧生活得有滋有味,风生水起。办学堂,改民风,拿出俸金修路。甚至筑房置田,意欲海南终老。

“日啖茘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是苏东坡在困境之中的洒脱旷达。


好不容易熬到新皇登基,想起他来了,诏他回京,却死在了回京的路上。

这样的不幸很多很多,然命运的悲惨总在苏东坡的手上神奇的开出美丽的花来。

他人眼中的苟且耻辱苏东坡总能过成了诗情画意。

除了做官,样样都行。书法,“宋四家”之一,《黄州寒食诗帖》“天下第三行书”,绘画,音律,美食,无一不通,样样都精。

爱吃的诗人,总能将柴米油盐过成诗的样子。

4 为何如此被虐,还不轻言放弃?

做官不顺,窝囊活着,不如游山玩水,惬意一生。

依苏轼的名气,完全不成问题,然苏东坡依旧哭着,乐着,在官途上坚持着。

相比之下,陶渊明是懦弱的,不高兴就回家种地了。

李白是不负责任的,不乐意就游山玩水了。

苏东坡却是个智者,世界在他心里永远是美的。

渴望官途显达,“何日功成名逐了,还乡。”

现实却一再残忍,“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唯一不变的,永远的洒脱旷达,苦中作乐,甘之如饴。

“青蓑黄箬裳衣。红酒白鱼暮归。归暮。长笛一声何处。”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5 对理想的坚持是苏东坡一生坚忍不拔的意志。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东坡)

如此说,也如此做。

对理想的坚持,数一是杜甫,数二是苏东坡。

杜甫最苦,连诗都是苦涩的,苏东坡也苦,可诗却是美的。

苏东坡的人格魁力是大于其诗的。

生活得不快活,读读苏东坡,不是苏东坡过得比谁都惨,而是我们能从苏东坡身上获取强大的力量,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逆而不屈,笑看风雨。

千年过后,再谈苏东坡,除了他的诗词书画艺术外,更赏识的是他的精神力量与人格魅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黄庭坚评其:“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

钱穆评价其:“苏东坡诗之伟大,因他一辈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过...但在他处艰难的环境中,人格是伟大的。”


一绿浮芳


苏轼的一生,经历三次在朝、三次外任、三次被贬,还有其他数不清的不如意与挫折,但他却从来没有被这些“黑暗的力量”所打倒、所击垮,恰恰相反,每当凄厉悲凉之情来袭时,他都能很快镇定心志,化解悲哀,“快乐”地面对挫折,让我们看到一个潇洒、豁达,甚至有些顽皮的苏东坡。


因此世人感叹:“人生若有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是告诉人们,人生没有一帆风顺,应该学习苏东坡,不管境遇如何,都应该做一个制造快乐的人,能够放下过去、面对现实、享受当下。

乐天性情

被贬黄州时,苏轼喝酒后到家已是三更,家童早已酣睡。苏东坡多次敲门都没回应。他只好跑去江边听了一夜水声。写了那首著名的《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太守看到这词立马吓坏了。江海寄余生,这不是自杀吗!他赶紧上马,直奔东坡住所。到了住所一看,发现老苏正鼾声如雷。

被贬儋州时,苏轼已经62岁,花甲之年黄土半截埋人了,而且儋州“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但是孤独的他也依然笑面人生,苦中寻乐。办起学堂,教起了书。培养出了海南历史上第一位举人——姜唐佐,第一位进士——符确。1094年,苏东坡被流放到瘴气横行的惠州。朋友们纷纷写信来安慰他。他却回信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这句话,简直就是为苏东坡量身定做的。

今天,当我们念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再一次领略到了苏东坡诗歌的豪情,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我要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大的快乐。

生活情趣

苏东坡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在中国历史上,还找不到谁的生活能比他更丰富精彩,还找不到谁能比他更善于发掘生活的快乐。


而创作来源于生活,热爱生活的人往往懂得享受生活,正如《煮肉歌》里的“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北宋时,达官贵人一般只吃羊肉不吃猪肉。苏轼被贬黄州,囊中羞涩,买不起羊肉。便打起猪肉的主意。他慧眼识珠,让生活充满惊喜。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既凸显了怡然自得的苏轼情怀,又向世人展现了慢火细烹且为乐的一种小资的生活情趣,这道家喻户晓的苏轼名菜蕴含的不仅仅是生活的哲理,更是苏东坡勤政爱民的人格魅力的体现,口口东坡肉,淡淡苏轼情。

或许今人不见古时月,但今月曾经照古人,每当我们品尝着这道颇具风味的“东坡肉”,流连于其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的口感,那时的古人是否也与我们一样细火慢烹且为乐,怡然自得月下情?然而美酒佳肴、月下小酌,举杯对饮,人生也不过如此啊!

因为爱吃,所以爱生命、爱生活,正如他在《老饕赋》中说的那样:“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将一日三餐吃出了趣味,吃出了沧桑流变,这也是一种境界!

儿女情长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苏轼原配夫人王弗去世十年后,在密州的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为她写下的千古第一悼亡词。每次读它都感受到浓浓的爱意和伤感。王弗嫁到苏家时才十六岁,红袖添香,是苏东坡的伴读良友,可惜二十七岁便去世了,化为苏东坡感情极深处的悲思。同过患难,却无法共赴生死,款款深情,如幽咽泉流,却又让人艰难呼吸,难以逃避。

对于苏轼,我们好像早就习惯了他的豪放、乐天,“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里卷平岗”是何等的豪爽,“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何曾的洒脱,却不曾想,他竟也有年年断肠的殇。

从苏轼身上我们看到,他将达观自我、超然物外的旷逸气质,热爱生活、诙谐天真的盎然情趣,闲适优雅、从容不迫的潇洒风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终于成就了一个可爱的苏东坡、伟大的苏东坡,成一个千百年来百姓心目中永恒不朽的苏东坡。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人生若有不快活,只是未读苏东坡”,这是真心话,意思是如果觉得人生活得郁闷,那就应该去读读苏老夫子的文字,读读他这个人,你就会觉得你的那一点郁闷算个球,能比苏东坡的人生更跌宕起伏吗?怎么咱们就不能像他老人家对人生多一点乐观、旷达的境界呢?

苏东坡放在咱们整个历史长河中,都是独一无二的斜杠男神,都是杠杠的斜杠,一点不带含糊的。究竟有多少斜杠?咱们还是听听林语堂先生是怎么说的: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注一下:林先生这段话,是他的《苏东坡传》序言中的一段,原先是英文,后来不同的翻译版本词语会不同。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这一句,也有翻译成“不可救药的乐天派”的版本,似乎更生动传神。

咱们看一个人是不是乐观,是不是一个真正的乐天派,就要看他在逆境时秉持的人生态度,顺境时的嘻嘻哈哈一般人都能做得到。

苏东坡是说不尽的,咱们就简单说说他的三次逆境。逆境中的心态、境界也说不尽,咱们就说说他在逆境中是怎样一个乐观的吃货。因为,人在逆境中往往茶不思饭不想,能吃得香,并且还颇有研究,形成诗文,那不是乐观又是什么呢?

苏东坡被贬谪到黄州,红烧肉便横空而出。在宋朝,猪肉是属于穷人的食材,一般有条件的以羊肉为主。苏东坡在黄州吃不起羊肉,便常去市场购买猪肉,回来切成方块,辅以作料,然后上锅烧煮。为此他还写过一首名为《猪肉颂》的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其中“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便是“东坡肉”的烹饪方法了。

苏东坡贬谪到惠州,第一次吃上当地的特产——荔枝,由衷爱上了它。他在《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诗中赞美荔枝“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枝为先驱。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从此,荔枝多次出现在他的诗文中,例如,《新年五首》中“荔子几时熟,花头今已繁”,《食荔枝二首》中“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几乎就是惠州荔枝最好的广告语,为后人熟知。能在苦涩的遭遇里,体味到荔枝的甜美,并且极尽赞美之词,这样的人怎么都不会被生活的困境打倒。

苏东坡被贬海南时,曾自述“吾谪海南,尽卖酒器,以供衣食”。可见苏东坡当时手头上多么缺钱,他还具体写诗具体描述道:“五日一见花猪肉,十日一遇黄鸡粥。土人顿顿食薯芋,荐以薰鼠烧蝙蝠。旧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虾蟆缘习俗。”相隔数日才能吃到肉、鸡,薯芋成为日常粮食,连老鼠、蝙蝠与虾蟆都可以拿来吃。

苏东坡起初刚来海南,也曾有悲观情绪上演,认为自己命途坎坷,事实也是如此。但乐天派苏东坡随后也明白了,生活就如同食物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诠释方法,是苦是甜,属得属失,只在于个人的看法。苏东坡逐渐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开始接受海南的生活,从他的《和陶西田获早稻》便可清晰了解,诗云:“早韭欲争春,晚菘先破寒。人间无正味,美好出艰难。”也就是说,艰苦的劳动也是可以创造出美好的食物,人生也不正如此吗?

有位女士失恋了,打电话给大才子黄霑,流露出轻生的念头。黄霑也没劝她,只请她吃饭,席间有一条昂贵的清蒸苏眉鱼,女士吃的时候像变了一个人,津津有味。人世间有这么好吃的东西,死了多可惜!黄霑用一条鱼,更确切地说是用他的智慧留住一条生命。

很显然,千古难寻的苏东坡,非黄霑请吃的这位女士可比,但其中的道理并无二致。苏东坡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是一个极其讲究的吃货,仅从这个人生侧面就能看出他有多乐观,多旷达,他给我们的启示有多大。


麻辣一加一


苏轼一生大半辈子都混在官场,却很少沾染官场恶习,不善于官场经营,也不贪图富贵。反而是书生意气多点,直男的个性使他经常得罪人。

有一次苏轼上朝回来,拍拍自己的大肚皮,问家里人:我这里装的是什么?下人们奉迎道:老爷肚子里装的都是学问!苏轼笑而不语,看看王朝云。王朝云嗔道:你啊,一肚子的不合时宜。苏轼哈哈大笑:知我者,朝云也。

一个不合时宜的人混在官场,难免会遭人排挤,所以他的做官生涯是一贬再贬。俗话说:得意时看人品,失意时看行为。只有在失意中,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

苏轼很多闲情逸致的作品,都是在他被贬生涯中写出来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句很多人都喜欢挂在嘴上,人生在世谁不经历风雨,再回忆都不值一提。“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对名利的淡薄。

最苦的时候是被贬到岭南,那时是南蛮之地,几千里,只有重刑犯才会贬到那里。苏轼还写出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你说是流放,他还不想回来了。

苏轼除了他过人的才华之外,还有就是他一辈子豁达的人生,历来被后人所喜爱。豁达的人自然有他的小资情调,他还写了一个赏心十六事,我的动态里有,有兴趣可以翻来看看。


半亩禾苗



一说苏东坡,记忆深刻且犹新的是东坡先生与佛印禅师的禅头公案,

苏轼作了一首偈子使人送于佛印禅师,禅师打开一看:八风吹不动,稳坐紫金台。

随即在上面批个“屁”字,寄回!苏轼看了,立刻火起,亲自驾船要讨公道。见到佛印,开口便道,“大胆老和尚你为何在我偈子上批个“屁”字。

佛印笑说:东坡先生,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嘛,为何,一“屁”字就过江来了。苏轼羞愧。

又一次,说是,佛印与苏轼二人打坐,期间,苏轼看佛印坐姿不端,自己坐的很端正,就开口意在难为佛印而对佛印说,“老师傅你看我坐着像什么?”

佛印,曰,一尊佛。

东坡暗笑。说,但是你的坐姿东倒西歪像一堆牛屎哎。

佛印说,心中有佛看你是佛,你心中有屎看我是屎。

苏东坡哑然。


可见苏轼一生是深受禅学影响的一代文学大家,从他的作品处处也可见。苏轼,号东坡居士,东坡先生一生起落颠簸,坎坎坷坷,或源于此二者影响,使他对人生体悟的通透淋漓,快意人生,其词豪迈爽快,词句读之令人畅快,也不乏给人各种人生的感悟:

且看,老苏呀,往赤壁边傲立凌然一站开口便吟道,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读之,眼前是不是油然升起了那豪迈壮观的画面,

接着,悠游吧,泛舟赤壁,东坡看着江色夜景,天上一轮圆月,那个情调难以言传啊,大概只有老苏表达出来了:“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嘱客,诵明月之诗,……月出东山,徘徊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于是饮酒甚, 扣舷而歌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东坡似乎该是醉中美了自己,说了多美的景色,

时钟滴滴答答,转眼,许是半夜酒醒,许是江露渐凉,终勾引了东坡的心情忽然冷落下来,又悟了,看,话不得不出了口,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所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大自然如此美妙,老苏倒似也有吃不了兜着走的一念嘛?可是他醒悟啦,这是想带走带不走哎。

老苏不但会安慰自己,也会安慰一样的如己的人,中秋月圆,孤苦伶仃。东坡寂寞,寂寞,望着明月,吟者留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没有风雨,人生与咸鱼有啥区别,老苏看得明白呢,是体悟透了,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好吧,许是为了洗个免费澡,许是为了看彩虹,绿荫小道,鸟鸣花香,边走边哼着,刹那间,闷雷一声,狂风四起,黑云滚滚,他的妈呀,这不是扫他的好心情吗?同行五六人,一股烟往前跑去了。就在这时,雨如瓢泼,但见,老苏,仰脸,哈哈一笑,那雨水从脸庞上瀑布般的往下滚,胡子下成一水注,抹了把脸,低头看看地上黄水四滚,然后,复见他又抬头看看天,哈哈又一笑,干干脆脆的吟道:“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藜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豁达自然,乐观通透成这样的。这也没谁了,

一句,谁怕?

哎幺幺,这么个东坡,可爱狂放的让人牙根痒痒,嗨嗨,这是多么自在快活,抱着闪电跳个舞,伴着雷声吟首诗,这就是东坡……



正升级中


且不说他的(大江东去),(老夫聊发少年狂),更不论他的(十年生死两茫茫)。

且不说他是擎天bo玉柱,架海紫金梁,更不论他的泥泞拄柺抗浊浪。

且不说他生活的窘迫,逍遥的自乐,更不论他的八风吹不动。

且不说他的苏堤,红烧肉,更不论他的传说去年一滴相思泪。

只说他是旷世的奇才,他不是世俗中人,若论他的本真,他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人,何来不快乐之有啊!


登泰山而晓鲁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是我今天早上路上开车同时听一些音频时听到的,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哪个夜晚没有月亮?哪里又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了两个像你与我这样的清闲人罢了。

夜游承天寺的两个人是苏轼和张怀民,承天寺在现在的湖北黄冈,当时叫“黄州”。苏轼和张怀民都是被贬官到黄州的。起因是乌台诗案。而乌台诗案其实只是北宋神宗年间新旧党争的一次交锋而已,苏轼则做了党争的牺牲品。

苏轼这一生,可以说是高开低走。那个“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中的“苏老泉”就是一门三父子里的苏洵,可谓大器晚成。苏轼则二十岁的时候随父亲和弟弟苏辙一起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就能名声大噪,得到当时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誉和极度推崇。

苏轼的人生一直比较不顺利。初成名时母亲病故回乡守丧;丧期毕再参加科考入了仕,三年京察后刚还朝又遇父丧再回乡守孝。等到苏轼孝期满了重新出仕正是王安石变法的开始。苏轼不赞同新法,新党视苏轼为敌,苏轼被排挤出朝廷。

人到中年四十三岁的苏轼在湖州知府任上因一封给皇帝的谢表而被新党攻击,说他妄自尊大、衔怨怀怒、包藏祸心等冠以诸多罪名,于是苏轼被押解进京陷入党争,成了新法执行矛盾中的替罪羊还差点丢了命。写《记承天寺夜游》时的苏轼正是大难不死刚捡了条命回来被贬到黄州当团练副使。区区一个小吏的职位对于大才子来说已经是相当委屈。《记承天寺夜游》文章非常简短,但心态平和,不失进取之心,如果在充分了解了作者及当时历史背景情况下读此文真能让人潸然泪下,心情激荡 ,倍受鼓舞。

苏轼的诗词文章里既体现了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安然淡泊,又能在困境中孜孜以求并不消极颓废。游于物外无所往而不乐的态度正是千百年来后人对于这位大文豪感佩喜欢之处。


沅汰


推荐一本书,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读完后你就明白为什么“人生若有不快活,只是未读苏东坡”了。

提起苏东坡,一般人能想到的也就是苏东坡的词写的真好,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周郎赤壁……好多苏东坡的诗词写的真叫一个绝啊。

但苏东坡难道就是一个“纯”文人吗?难道就是一个“纯”写诗词的人吗?别说,还真不是。我们普通人所知道的苏东坡,仅仅是他面貌的一部分。苏东坡,其实不是我们眼中的那个苏东坡。

第一,“杂牌”军苏东坡

苏东坡除了会写诗词,还是一位书法家。在古代,文人参加科举考试,书法是必须过关的,苏东坡也不例外。同时,苏东坡还是一个画家。

琴棋书画不仅仅是检验青楼女子才艺双全的标准,更是普通文人才子必备的技能。苏东坡作为当时杰出的文人青年,必然也是作的一手好画。

第二,开挂的苏东坡

下面要说的苏东坡,就开始开挂了。苏东坡是一个工程师。不管你去没去过杭州,西湖上有个苏堤和白堤,总知道吧。苏堤就是苏东坡主持修建的,白堤是白居易主持修建的。
苏东坡是个瑜伽爱好者,而且还是个佛教徒。佛家有禅宗、密宗之分,其中有一支就是修炼瑜伽的,希望达到身心轻盈。而苏东坡修炼的正是如此,有意思吧,这在普通的书籍上看不到吧。

苏东坡喜欢喝酒,而且到了嗜酒的地步,平时不喝酒就不舒服,要不然他也写不出那么多流传千古的名诗词,这都是“酒后助性”的结果。

苏东坡当过很多官儿,比如做个地方的长官、皇帝的秘书、管理过法庭、还有事没事参同僚一本。苏东坡基本把整个朝代里的官都体验了一把。

更有意思的是,以上说的,还不是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生性爱自由,是个乐天派,所以才有“人生若有不快活,只是未读苏东坡”。

还等什么,赶紧去读这本书吧。不要说是千城告诉你的哦!


我是千城,谢谢你读到最后,觉得有用就点赞、留个言吧!

公众号:千城撩书。一起读书,打开新的世界。

千城Slash


意思是苏东坡是最悲惨痛苦的人,他这一生从眉山到开封做官,屡遭南迁,官场上尽受排挤。可他是一个天生的乐天派,别人不能承受的失败,在他那里都是哈哈一笑。前几日我去一个旧书摊子上寻找书籍,和卖书的老翁谈了一会,正好有一本苏东坡的书。卖书翁说:一门三苏,才气太高了,遮掩了政治上的光芒,仁宗皇帝读了苏轼苏辙的文章说,为后世儿孙选了两个宰相。就是因为文采出众,受到压迫。

苏轼1037年出生,活了64岁,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在宋仁宗嘉祐二年的时侯进士及第。从此以后开始走向仕途,之后的30多年时间里,他始终在激烈的新党和旧党的争斗当中得不到片刻的安宁,政治的漩涡把他转晕了,硬生生的折磨致死。

东坡早期由于“庆历新政”的影响,有要求改革政治的意向,对乡绅豪强兼并的局面并不是很满意,提出了“变政易令”对当时的一些财政空虚,军队战斗力不强,贪官污吏的政治积弊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接着到了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对来势凶猛,操之过急的新法有些不同意的态度,开始提出反对有所指责,被赶出朝廷,出任杭州通判。他曾经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被贬黄州做了团练副使,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宋哲宗继位的时候,太皇太后高氏当政,重新启用旧党,苏轼奉诏还朝,官封龙图阁学士。在苏东坡任职地方官的时候,看到新法对老百姓确实有相应的好处,不适宜全盘废除,从而又受到了以程颐一派旧党的攻击。

苏东坡这种对新法前后不一致的态度,正是宋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在他这个敏感正直的文学家思想中 的反映。元祐八年哲宗亲政,再度启用新党,苏东坡又受到了新党的排挤,一下子给贬谪到海南岛去了,宋徽宗赵佶即位的时候,遇到赦免北归,第二年病死在常州。

我很喜欢苏东坡,也是一个东坡迷,他的诗词文章大多数能够背诵。今天就给大家聊这么多。下期再会!


art严玊


“人生若有不快活,只因未读苏东坡”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随遇而安,要以一颗平常的心去看待事物。要处事淡然,为人低调。但并不是听之任之,而是要放下心中的执念与不甘。

得不到是因为不属于你,放不下是因为你不甘心。静下心来想想,还是按自己的规则活着自然些,失去所爱固然伤心,但失去不爱自己的人,又有什么可惜?

若问人生几何,莫过岁月蹉跎。青丝化作白发,依旧人海漂泊。看惯城市高楼,方知苦海回头。喧哗闹市车流,静待归鸟溪流。仕途花好月圆,终归恬静淡然。

时间一直向前走,没有尽头,却又路口。朋友,请记住,放下并不等于放弃。凡事淡然面对,泰然处之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