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皇位被傳胤禛是否康熙本意?康熙到底想傳位給誰?

杭素文


康熙自己的兒子們哪一個都不能讓自己滿意,對皇子們奪嫡的爭鬥,康熙是樂見其成的,其實也是康熙一手造成的,康熙喜歡的是自己和自己屁股下面的皇位,至於傳位給誰,康熙到死也沒有作出決定,胤禛是靠權謀上位的。

晚年的康熙已經不再是那個雄才偉略的皇帝,了,康熙變得重情感起來,官員貪腐很平常,康熙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治下的官員也是能寬容則寬容,而皇子們的奪嫡之爭也是康熙一手造成的。本來康熙早早就立了胤礽為太子,胤礽也做了幾十年的太子,早就在朝廷建立了自己的勢力,出於帝王心術的需要,康熙怕太子一派勢力過大,就允許其它的皇子參與朝政,以此來平衡太子的勢力。就是這個動作讓其他的皇子有機可乘了,反正大家都在朝中有勢力,誰也不服誰,誰都想做皇帝,把太子幹掉自己就可以上位了,太子呢也想把其他的弟弟幹掉,自然就沒有對手了嘛,太子就可以順利登基了。

康熙的想法很好,只是事情出乎了他的預料,各個皇子結成了三個派系,有太子黨,八爺黨,四爺黨。三個派系為了皇位爭了個你死我活,爭鬥越演越烈。胤礽是明白人,他知道自己不過是康熙的一顆棋子,自己殺掉其他弟弟,康熙肯定是要阻止自己,於其被玩的團團轉,還不如直接幹掉康熙來的直接有效。所以胤礽就謀劃幹掉康熙來繼位,只是胤礽的手段怎麼比的過康熙啊,康熙可是從血海中殺出來才穩定自己的權力的。因此康熙第一廢掉了胤礽的太子之位,康熙就試探讓所有的官員推薦誰當太子,結果有一半以上都支持號稱“賢王”的八阿哥,這就讓康熙很驚訝了,沒想到八爺黨發展的這麼龐大了,如果這樣下去,康熙的權力將不保啊,於是康熙又重新把胤礽再一次的立為太子來平衡八爺黨的勢力。問題是胤礽沒心情去搞垮八爺,他只想如何篡位。結果又因為胤礽策劃謀反的計劃被暴露,胤礽再次被廢掉了。這次康熙徹底的放棄了胤礽,因為胤礽已經沒有了利用的價值了。那如何瓦解八爺黨的勢力啊,那隻好從八爺黨內部瓦解了,於是康熙就開始扶持十四阿哥,讓十四阿哥當出征的大將軍,本來十四阿哥是八爺黨,現在被康熙賦予了兵權自然就想獨立一派啦,八爺黨的勢力也就迎刃而解了。康熙這一切的佈置確實做的很好,只是康熙沒有想到天意弄人,就在十四阿哥出征沒多久,康熙就自己病倒了,後來病情越來越嚴重,康熙也感覺到了可能挺不過去了,可是康熙就是不立太子,他還在猶豫覺得自己還有康復的希望,所以遲遲沒有立遺囑。這個時候一直隱忍暗中發展勢力的四阿哥胤禛出手了,沒有用幾天就讓康熙歸天,自己也登基稱帝了!胤礽出擊的時機把握的很好,如果現在不出手,等到自己的十四弟回來後,胤禛的勢力就比不上十四阿哥了,要知道胤禛比弟弟年齡要大啊,所以胤禛看準時機出手了,成了最後的贏家。

康熙作為一個有作為的皇帝,也許都犯了所有有名皇帝的通病,就是沒有好好處理自己的身後誰繼位的問題,不過康熙的兒子雍正卻做了一個好榜樣,不知泉下有知的康熙是該笑還是該哭呢!


歷史神秘人282698251


皇三子胤祉和皇十四子胤禎之間搖擺:


皇十四子胤禎,皇四子胤禛是同母兄弟。

康熙五十七年,準噶爾部進犯西藏,康熙任命胤禎為撫遠大將軍,以天子親征的規格代表皇帝統率大軍,遠征西藏。

康熙為胤禎的西征之師舉行了隆重的歡送儀式,還降旨青海蒙古王公,說“爾等或軍務,或鉅細事項,均應謹遵大將軍王指示,如能誠意奮勉,既與我當面訓示無異”


胤禎平定西藏叛亂之後,奉命回京述職。到京後,宗室、輔國公阿布蘭特地出班跪接,這在以前是沒有先例的,有一些封疆大吏在奏摺中將“大將軍王”四字抬寫,與皇帝並列,說明這些官員也已經把胤禎作為未來的皇帝看待。如果胤禎不是康熙心目中的皇位繼承人,康熙對這種寫法一定會嚴加申斥,但事實上他並未提出異議,似乎已經默認了胤禎的地位。


皇三子胤祉是文武全才:文學、書法、騎射等在眾皇子中都是極為突出的。康熙晚年離京外出,胤祉經常隨行;如果胤祉留京,那麼都是以胤祉為首率眾值守京城。


《康熙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書中胤祉單獨給康熙上的秘折有124份,而胤禛僅2份,胤禛即後來的雍正。


康熙六十大壽,普天同慶。而康熙到了三皇子胤祉的熙春園,參加了胤祉給舉辦的壽筵。


在康熙人生的最後十年,康熙9次接受了祝壽,其中七八次都是在胤祉的熙春園過壽。這個熙春園據論證就是清華大學的清華園,而胤祉就是首位主人。


康熙十分喜歡這熙春園,為園題過五塊匾額,後來上位的雍正和乾隆抹殺了熙春園與胤祉的信息。


綜上所述胤祉在康熙晚年是很受倚重,可惜沒有確定下來他為皇太子。


陳說紅樓


具體傳給誰,這個是沒有一個定論的,只是更多的輿論指向了四阿哥胤禛。

很多人認為遺詔可以蓋棺定論,其實不然。

康熙怎麼死的?猝死的。這個過程發生了什麼,沒有任何人知道。


遺詔誰寫的?張廷玉。誰宣佈的?隆科多。

張廷玉跟隆科多這倆,就是胤禛的狗腿子,製作遺詔的過程,沒有任何人看見。

所以偽造遺詔的可能性特別大,有人說分滿蒙兩種文字,增加了作偽的難度,這個對於胤禛來說根本就不是問題。

改十四為於四,也沒有任何必要。

不過從康熙的安排上來看,他傳位於四阿哥的可能性還是最大的。

胤禛帝位的競爭者:老大、老二、老八、老十四。

前面這倆已經廢了,老八半殘。

我們來看十四阿哥,十四當時為大將軍王,手握重兵,可是他在哪?

西北。

康熙身體已經不好了,召還之後,又把他趕回了西北,這裡面的用意已經很明顯。

如果作為繼承者來培養,那麼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這時候他更應該注重繼承者在京師的安排,以防不測,而不是讓他跑的遠遠的。



其次,給十四阿哥供應糧草的是年羹堯,年羹堯是胤禛的人,這極有可能就是給胤禛預留的制衡措施,以防十四阿哥不服,揮兵北上。

所以老十四基本是被排除在外的。

老八雖然還有餘力,但康熙明面上表示過不會立他,他沒有任何機會。

斃鷹事件,康熙說了這麼一句話:自此朕與胤禩,父子之恩絕矣。

綜合來看,立胤禛應該確為康熙本意,只是遺詔的真偽,就有待商榷了。


浮沉於史


康熙傳位給四阿哥胤禛我認為是康熙的本意,在眾多的皇阿哥中,以八爺為首的黨羽遍佈朝野,十四阿哥是和四阿哥一母同胞的兄弟,雖然立場不同,但是也是在爭奪皇位,四阿哥和十三阿哥關係最好,康熙最恨的就是黨爭,太子兩度被廢掉,很大原因也是因為黨爭,以索額圖為首的太子黨,以及明珠為首的大阿哥黨爭的水深火熱,康熙生平最恨黨爭,太子黨和大阿哥黨震動朝野,相繼垮臺,而後再也沒有立太子,一是為了保護這位皇位繼承人,二是平衡朝野,三是在考驗中意的人選,四阿哥的性格堅忍而暗藏雄心,在康熙交代的事情中都很出色的完成,又得罪了朝中許多大臣,康熙看重的就是四阿哥不爭即是爭的性格,八阿哥素有八賢王之稱,朝中上下都是八阿哥的人,康熙最恨搞派系所以不可能傳位給八阿哥,而十四阿哥雖說被封為大將軍王但是並沒有領政才能,更何況十四阿哥與八阿哥關係太近,康熙應該是持否定態度的,在眾多大臣中隆科多是很關鍵的人物,康熙為了給四阿哥上位掃平障礙,起用隆科多重用隆科多就是為了出其不意的讓皇位順利過度。所以我認為四阿哥繼位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黃立清3



牽著你的手和你一起看月光


誠邀,如題。關於雍正帝的即位,歷來都是各種野史小說最為感興趣的話題,史書記載,由於康熙帝突然暴斃,眾大臣根據遺旨立胤禛為帝,改元雍正,然而康熙是否真的是想要傳位於四爺,歷史上卻爭論不一,有人說康熙本來打算傳為給十四子,只不過胤禛手上掌握京城和紫禁城部隊,於是篡改遺詔,自立為帝,還有人說康熙就是被雍正所殺,正是公說公有理。那麼皇位傳給胤禛到底是不是康熙的本意呢?

據史書記載,公元1722年,滿清歷史上最有作為的康熙大帝病逝於北京暢春園內。駕崩前,康熙命令由提督九門,衛戍京師的雍正的舅舅,理藩院尚書、步軍統領隆科多傳旨“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於是胤禛即位,即雍正皇帝。

實際上民間傳說的康熙原本傳位十四子胤禵的說法並不可信

傳說雍正改了遺詔,把“傳位十四皇子”改成了“傳位於四皇子”,但是當時清朝內宮事務一般用滿文,因而康熙的遺詔一定的有滿文版別,皇四子胤禛不行能以漢文的方法篡改滿文的遺詔。而且漢字的於當時沒有簡體字,應該是「於」,不可能被篡改。

而且胤禛也有即位的優勢

在康熙病重之時,胤禛奉命代替皇帝祭天!注意,代替皇帝,這是隻有太子儲君能有的權力,康熙下這個命令就可以看出其對雍正的信任,而且康熙把負責京城安全和部隊的九門提督一職位交給支持胤禛的隆科多,這還不足以看出康熙的用心嗎?最主要的是當時太子已被廢,大阿哥被圈禁。八阿哥被康熙打壓,十四阿哥領兵在外,康熙這樣做擺明是為胤禛的登基做好了一系列預備,是以胤禛即位的合法性小編以為還是很大的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關於雍正繼承皇位,野史中的傳說不少,諸如“傳位於四子”“傳位十四子”之說更是近乎家喻戶曉。似乎雍正就是一個弒父篡位、十惡不赦之徒。實際上,稍有常識之人都知道,中國古代的“於”字一般寫作“於”,將“十”字加兩筆變成“於”之說根本站不住腳。更何況,清朝的傳位詔書都是由滿漢兩種文字組成,即便漢文“於”字可以以“於”替代,滿文也絕對無法篡改。



康熙的傳位詔書一式四份,現在就收藏在臺灣故宮博物院、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和遼寧省檔案館內,滿漢雙語對照,一目瞭然,根本不存在前面所說的可能性。當然,有人會說,遺詔這種東西和雍正之後的密詔不同,並不是皇帝親手書寫,而是由皇帝口述、他人代筆而成。雍正利用其他手段篡位成功之後,父親的玉璽再自己手中,雍正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從容做出一份“合法”的遺詔,這種說法的可能性倒是真實存在。但是,史籍記載,雍正是康熙駕崩當日在暢春園奉康熙遺詔即位的。換句話說,遺詔出現和雍正即位是前後的關係,並不是雍正即位之後才公佈的遺詔。在這樣的情況下,雍正面對眾多兄弟的虎視眈眈,在康熙去世之後極短的時間裡造出一份假的遺詔,理論上比較困難。當然,這種可能性並不能完全排除。更何況,從李世民開啟在任皇帝“指導”史官工作的先例之後,實錄也已然失去了原本“實”的意義。此外,由於目前保存於兩岸的康熙遺詔滿文部分的繼位人描述局部缺如,而且缺如的部分幾乎在同一位置,不得不讓人產生太多的遐想。



雖然遺詔的真實性要打一定的折扣,但是從其他方面來看,康熙傳位於雍正應當說還是出於康熙的本意。為什麼這麼說呢?還要從康熙晚年的人事安排來分析。康熙第一次廢太子之時,因為長子胤禔暗示父親康熙要殺掉廢太子胤礽而被康熙革爵囚禁,喪失了皇位繼承資格。三子胤祉告發長兄胤禔以巫蠱之法魘陣次兄胤礽,雖然事後得到了父親康熙的表揚並晉升親王,卻因此被康熙認定“兄弟不睦、覬覦儲位”,從內心否決了他的位繼承資格。再之後,私下結黨的八子胤禩妄圖利用群臣舉薦謀取儲位。加之胤禔倒臺尚沒有被囚禁之前,為了自身利益轉而向父親康熙推薦和自己關係密切的胤禩,犯了康熙的忌。最終,胤禩遭到父親康熙的訓斥,並被公開否決了皇位繼承資格。數年之後的“斃鷹事件”又雪上加霜,胤禩徹底失去了皇位繼承資格。



實際上,到了康熙晚年,可能成為康熙心中即位人選的只有一母同胞的雍正兄弟。但是,康熙的一個舉動,反映了他內心的屬意。那就是康熙五十七年封胤禎(雍正即位後為避帝諱更名允禵)為大將軍王,領兵西征。賦予兵權,看起來似乎康熙更加屬意這個兒子。但是,細想想,如果康熙真的有意讓十四子即位,為什麼要把他支那麼遠?一旦京師有變,很容易被其他人搞成既成事實,胤禎鞭長莫及。同時,還有一個細節,那就是康熙把軍隊交給胤禎的同時,卻把後勤供給交給了雍正。一支後援補給被對手控制的軍隊,等於就是一隻死老虎,別說是武力奪權,活下去都很難。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可以看得出康熙有意傳位雍正。那就是康熙晚年把步軍統領(九門提督)一職交給了隆科多。隆科多雖然不是雍正的親舅舅,但是有雍正的嫡母兼養母孝懿仁皇后佟佳氏這一層關係,投資雍正,彼時對於隆科多而言,獲利要更大。同時,隆科多與雍正的私人關係似乎也更加親近一些。康熙敢於把京師防務交給和雍正親近之人,也足以說明問題了。如果康熙無意傳位雍正,他大可以把步軍統領一職交給其他人,豈不是可以省下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綜上所述,應當說康熙還是有意讓雍正即位的。個人也認為,雍正即位或許有謀,但更多的還是陽謀而不是陰謀。至於遺詔問題,或許康熙只是口述傳位,並沒有留下文字的東西,後來雍正為了彰顯合法性而搞出來的。又或許就是真的,確實部分的確是因為保存原因造成了。畢竟過去將近三百年了,很多東西或許將永遠成為迷案了。


農民工歪說歷史


在我看來,康熙傳位給雍正應該是康熙的本意!因為在兩度廢太子的過程中,康熙大帝也是看出來太子確實不是一位合格的皇位繼承人!

而廢了又立,也是為了更好的觀察其他位皇子的表現,在期間以八王爺為主的集團,嚴重威脅了皇權,這是任何一位皇帝不想看到的!
而雍正的隱忍有耐心,也迎合了康熙的心意,因而在他即位之後,與他爭天下的其他阿哥們,心裡肯定是不服氣的,也就會出現各種野史小說,汙衊當朝天子!


康熙傳位給雍正的原因,一說還因雍正的兒子弘曆,特別討康熙喜愛,也位雍正能繼承皇位加分不少!

當然,種種都是猜測,最終雍正繼承了皇位,成為合法繼承人,繼而有後來的康乾盛世,我想也正是康熙希望看到的吧!


奮鬥小強說歷史


雍正是否正常繼位一直是一個謎,雍正在位時候,弄了一本《大義覺迷錄》,讓曾經反對過他的曾靜一直去傳播。這本書裡面把他在繼位過程中,幾個兄弟如何殘害他的過程全寫出來了,但結果卻是讓人覺得有些欲蓋彌彰,所以到了乾隆帝繼位,立馬把這本書銷燬了。

民間有關於康熙皇帝原本打算把皇位傳給十四子,但是被隆科多篡改繳詔,改為傳位於四子。這個傳說基本是虛構的,很容易就能辨識,因為漢字繁體於的寫法是於,除非康熙老爺子穿越了,能寫簡體字,同時大家都寫簡體字才有機會。另外,清朝的詔書都是用漢文和滿文分別書寫的,即便是改了漢文詔書,滿文詔書你怎麼改?

現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用漢文和滿文分別寫的2份康熙皇帝詔書,詔書上寫著:“雍親王皇四子胤禎,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所以從這個角度,雍正繼位好像是康熙的意思。


但是雍正繼位在史學界尚存幾個疑點,這幾疑點讓人覺得雍正的繼位似乎不是來的那麼正當!

疑點一,就是前文提到的,《大義覺迷錄》記載了大量九王奪嫡的細節,但是在表述上讓人總覺得是欲蓋彌彰。正如後世的史學家所說,既然你是正當繼位,怎麼還要弄這麼一本書去解釋你怎麼獲得皇帝位的?


疑點二,關於清西陵的,大家知道,雍正之前的清代皇帝比如順治帝、康熙帝都是葬在清東陵,雍正獨葬在清西陵。並且清西陵就是從雍正開始的。這個與中國古代的葬制“子隨父葬”相悖。是什麼讓康熙雍正父子“黃泉不相見”?估計也是有某些不為人知的原因。


疑點三,也是最大的疑點,就是在繼位的當天,康熙皇帝是去世之後,由隆科多口述的康熙遺詔傳位於雍正。而康熙去世當天,根據記載,雍正前後進出暢春園好多次,為什麼康熙健在時候沒有把傳位的詔書宣佈?而是等死後讓隆科多來宣佈?關鍵是當時隆科多管轄的步兵統領衙門封閉了京城九門,軍隊對京城進行了戒嚴。如果是正常的繼位,又怎麼會封閉九門?


所以關於雍正繼位,雖然不是民間傳說的把十字改為於字那麼簡單,但是史學界還是在各種史料中找到了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雍正皇帝的皇位恐怕也並非詔書上寫的那麼簡單。不過話說回來,不管是否帝位來的正當,雍正在位10多年,革新了吏治,對康乾盛世也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並且初步奠定了對西北的軍事優勢,為乾隆帝徹底解決西北問題打下了良好基礎。


圍嶺山上的山文居士


現在民間的一般傳說是要傳位給十四阿哥。但是雍正篡改遺照,把傳位於十四阿哥,改成了傳位於四阿哥。但是這個明顯是不靠譜的。

如果瞭解古代封賞習慣的話,一眼就能看出這個破綻。

古代在給一個人封賞,或者處罰的時候。一般都會把原因寫下來,如果是當皇帝,肯定要寫一個孝道是跑不了,天子聰穎也得有,為人賢明更是跑不了。

前面一大圈子都在誇十四阿哥,最後突然改成傳位於四阿哥,這顯然是蠢的不能再蠢的做法。

然後清朝的詔書一般是滿漢蒙三種文字寫的,篡改一份並沒有什麼用處。

太子都被廢了,自然是不可能的。老八和他的黨羽也是不可能的,因為在康熙打獵的時候,這幾個人居然偷窺康熙的帳篷。老大是和太子一起被擼的,自然也不可能。成年的皇子,雍正和十四阿哥幾率其實是最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