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中華神盾”052C被韓國認為戰力平平,雷達較弱海紅旗9性能一般

“中華神盾”的肇始——052C導彈驅逐艦

“中華神盾”052C被韓國認為戰力平平,雷達較弱海紅旗9性能一般

在21世紀初期,中國海軍在江南造船廠開始同時建造4艘軍艦。這4艘中,有2艘是配置較為低端的052B型導彈驅逐艦,只配備2座俄羅斯單臂發射“施基利”防空導彈,總備彈48枚。近程防空系統為首度裝艦的2門730型近程防禦武器系統,有1具跟蹤雷達以及1套光電跟蹤系統,位於艦橋後部的前桅兩側舷各1門。反潛裝備包括三聯裝反潛魚雷系統以及6管反潛火箭發射器。前桅頂部裝備與現代級驅逐艦相同的俄製MR-750A“頂板”三座標雷達,天線背靠背傾斜安裝。

“中華神盾”052C被韓國認為戰力平平,雷達較弱海紅旗9性能一般

而另外2艘軍艦的配置卻是當時全所未見的,從外觀上就可以看到艦橋上巨大的相控陣雷達,以及甲板上像“左輪手槍”一樣的垂髮裝置。這就是中國海軍自己的第一代“中華神盾”艦——052C型導彈驅逐艦。北約代號“旅洋-II級”。這也是中國海軍之前計劃在052B上就實現的想法,因為研製進度落後,而不得已推後到了052C上才全面實現了“相控陣+垂髮系統”的“國際標準配置”。可以說,052B是中國海軍當時為了應對較為急迫的現實需求,而引進現成的裝備而建造的過渡性艦艇,這從其建造2艘就停止可以看出。而052C才是中國海軍需要在新世紀重點發展的導彈驅逐艦型號!

“中華神盾”052C被韓國認為戰力平平,雷達較弱海紅旗9性能一般

雖然為了節約經費和時間,052C並沒有從零開始設計,而是沿用了052B的艦體設計而加以改進。但是這些改動從2艦外形看來,還是比較巨大的。052C因為考慮了隱身需求,而把全艦上層建築進行了封閉處理,左右兩舷幾乎沒有開口;艦體橫向剖面也變成了V型,艦橋因為要安裝4面相控陣雷達天線的需求而進行了加高。此舉也導致了全艦的尺寸有所放大,關聯的滿載排水量也增大到接近6500噸的水平,一舉成為我國海軍當時的第一主力戰艦。

“中華神盾”052C被韓國認為戰力平平,雷達較弱海紅旗9性能一般

而成就052C“中華神盾”美名的3D有源相控陣雷達——346“海之星”,則是一款我國軍工科研人員研製可以媲美美國AN/SPY-1無源相控陣雷達(“宙斯盾”系統的核心雷達)的力作。該款天線我們從外部看是呈現圓弧的外觀,但其實這不過是雷達外部防護罩,內部是用於雷達陣面電子元件冷卻的靜壓箱,天線本身是平的,這個“不美觀”的設計也會導致戰鬥時增大雷達的受損幾率,但在052D採用的346A型雷達上得到了完美解決。而346型相控陣雷達的研製成功,也使得中國擁有了一款可以進行對空搜索、對海搜索、對空引導、目標指示、同時多目標跟蹤功能的國際先進水平相控陣雷達。

“中華神盾”的核心:346有緣相控陣雷達、海紅旗-9防空導彈

“中華神盾”052C被韓國認為戰力平平,雷達較弱海紅旗9性能一般

346雷達作為我國第一款有源相控陣雷達,其結構採用8面體向上15度安裝,4面雷達採用向中心線45度夾角進行安裝陣面,與美國伯克級驅逐艦相似。但346型雷達的主要問題就是安裝位置過低,而這將影響其最大平面搜索距離;而且因為後方兩面雷達並沒有進行特別加高,這也會導致雷達波束下沿被船尾甲板上的建築物所遮擋,影響後方低空目標的搜索。而美國伯克級驅逐艦和日本愛宕級驅逐艦則把尾部雷達面板都進行了加高,避免了之一問題。

“中華神盾”052C被韓國認為戰力平平,雷達較弱海紅旗9性能一般

而與“中華神盾”346“海之星”有源相控陣雷達搭檔的,就是中國海軍現在中程防空導彈的明星——海紅旗-9。海紅旗-9是從陸基紅旗-9型防空導彈衍生來的。但在052C第一批剛剛下水時,不僅相控陣雷達沒有完成全部測試,就連海紅旗-9也沒有進行最終測試,這也許是中國裝備發展史上唯一的一次吧。但也可以看出當時我國所面對的國際形勢有多麼惡劣,052C簡直是在拼了命的在向著服役奔去。海紅旗-9據推測,性能介於俄羅斯S-300艦載型和美國“標準-2ER”型之間,是一款優秀的第三代防空導彈。在安裝到052C上時,我國自行研發的垂髮系統還沒有成功,所以採用了俄羅斯“左輪”式發射系統,但經過我國改進後,海紅旗-9不像俄羅斯那樣所有導彈共用一個發射口,而是每一枚海紅旗-9單獨使用一個發射口,與美國Mk-41垂髮系統類似。

“中華神盾”052C被韓國認為戰力平平,雷達較弱海紅旗9性能一般

海紅旗-9彈長6.8米,彈徑0.47米,攔截飛機最大射程為150公里左右,而攔截導彈大概有25公里;最小射程在5-20公里之間。攔截高度在20米到25000米。但因為我國安裝在052C上的H/AJK03型垂髮系統並沒有考慮通用性,完全是針對海紅旗-9而設計的,並不能兼容其他導彈,而且佔地位置較大,這也導致在052C上安裝8組48個發射單元需要分散在前甲板和後甲板機庫旁2個位置,佔用了較大的艦體空間。雖然海紅旗-9採用了冷發射模式,最大限度的確保了安全性,但是為了防止導彈被彈出彈倉後無法在空中順利點火而掉落在甲板上,8組垂直髮射倉都是以向外傾斜5度進行安裝的,保證即便導彈沒有點火也會掉落海中,而不會對艦體造成損傷。

“中華神盾”052C被韓國認為戰力平平,雷達較弱海紅旗9性能一般

在動力方面,引進自烏克蘭的GT-25000燃氣渦輪機因為單體尺寸較大,就造成了在052C上安裝的尷尬局面:安裝2座的話就只能把排水量限制在7000噸以下;而裝備4座則會佔用很大的艙室面積,同時造成052C的排水量逼近萬噸!於是在參考歐洲國家的小型相控陣雷達軍艦的設計經驗,決定採用2座燃氣輪機,建造排水量不超過7000噸的052C型“中華神盾”艦。但排水量的限制,最終也影響到了相控陣雷達的設計和安裝高度上。因為有源相控陣雷達運行需要充沛的電力供應,而其冷卻系統的功耗也很高,並且為了良好的雷達視線,應該提高雷達陣面的安裝高度,而這也會增加排水量。但在052C整體排水量被限定後,346相控陣雷達的性能指標也只能跟隨降低,甚至犧牲了後部2個陣面的安裝高度,就為了不增加上層建築的重量而超出額定排水量。

052C被052擊沉,韓國認為其戰力平平

“中華神盾”052C被韓國認為戰力平平,雷達較弱海紅旗9性能一般

2014年中國海軍組織了一次“機動六號”外海演習,當時三大艦隊動用了18艘各型主戰艦艇、21架作戰飛機進行對抗演練。以052C“鄭州”號驅逐艦為核心的紅方編隊共有9艘戰艦,其中包括“泰州”號導彈驅逐艦(俄製956EM型\\“現代”級)、“武漢”號(052B型)導彈驅逐艦、“玉林”、“柳州”號導彈護衛艦“舟山”號導彈護衛艦、“益陽”號導彈護衛艦(054A型)、“千島湖”號綜合補給艦、“北極星”號電子偵察船等。這個配置可以說十分齊備和豪華了,但是在對抗藍軍的“戰鬥”中,結果卻令人大感意外:052C“鄭州”號導彈驅逐艦被052型“哈爾濱”艦的“鷹擊-83”反艦導彈擊沉!雖然這一次被“擊沉”的最大原因還是052C作為一款定位於區域防空的戰艦,被推到了艦隊指揮的位置上,導致其害怕被提前發現而未能提前使用相控陣雷達,並且擔任中近程防護的054A型導彈護衛艦也沒有給予052C一個安全的環境。

“中華神盾”052C被韓國認為戰力平平,雷達較弱海紅旗9性能一般

但在後來韓國媒體也對052C的實戰性能提出了質疑,認為052C因為動力系統限制,不得已採用了世界同級軍艦中最小的艦體設計,導致與當時中國周邊的日本“金剛”級等的巨大差距,並且在防空方面因為海紅旗-9性能並不突出,這就造成了052C在面對南海諸國時會面臨較大的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