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6 《我不是药神》启示录:西药这么贵,包治百病的中医药去哪里了?

《我不是药神》成了中国的现象级电影,这个电影之所以引发社会这么大的关注度,除了电影本身好看之外,有关社会医疗改革这种热点话题也是大家感兴趣关键所在。

今天我再从另外一个层面探讨这部电影衍生出来的社会性话题:那就是中医药的问题。

首先我要声明,我不是一个彻底的反对中医药的人。我认为中医药无论在文化层面、精神治疗层面以及某些保健治疗方面还是具有很大的作用和价值的。

《我不是药神》启示录:西药这么贵,包治百病的中医药去哪里了?

就目前的现代医疗体系而言大概分为这么三种治疗方法:

1、精神治疗法,2、物理治疗法,3、药物治疗法。

第一种精神治疗法很简单,其实就是病人本身并不要吃药打针,但是他自己因为生病而内心产生了恐惧和焦虑,所以在这个时候医生往往会给病人开一些类似“安慰剂”的药。这种精神治疗法从古代巫医开始就存在了,这也是目前中医药主要采取的治疗手段,其实就是利用了人类身体自我治愈的特点,但是需要精神配合,也就是所谓的“信则灵”。其实大家不要小看人类的自我治愈能力,人类在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过程,身体的自愈能力可能超出我们自己的想象。你看看大自然中其他动物在没有医药的情况下照样繁衍了亿万年,甚至并人类生命力还顽强,这就是大自然“优胜劣汰”过程中动物自身产生的强大自我治愈能力。

而就算在人类社会已经比较完善发达的现代医疗体系中,这种仅仅需要“精神治疗”病人也能占到一半以上。

第二种物理治疗就是手术为主的物理手段。第三种药物就是吃药为主治疗手段。

《我不是药神》启示录:西药这么贵,包治百病的中医药去哪里了?

​中医药在中国有着大量的市场和信徒,特别越是在卫生医疗不发达的地方中医药越是发达,像苗医药、藏医药这些传统巫医药在现代医疗体系比较的落后地区还是比较普及的。

我不反对中医药的原因主要也是在于这两点:

1、在目前中国现代医疗体系还没有进行全覆盖的情况下,盲目的反对中医药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不用中医药他们能用什么?

如果要找出《我不是药神》里欠缺的东西的话,那就是它没有触及到中医药的话题,这个我相信有它的社会原因,今天我们正好给它补上。

白血病作为一种血液病,并不是现代才有的,不像艾滋病这样的现代传染疾病。从古到今一直都存在,而只不过在19世纪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才给这种血液疾病命名了“白血病”。并且随着西方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西方医药公司耗费50亿美金,花了几十年终于研制出了治疗慢性白血病的“格列卫”。然后在中国的销售价格为2万多到5万左右一盒。

电影中有一个问题就是过度“丑化”了医药公司,当然这也可能是艺术创作需要,毕竟电影中一个反派都没有确实很难。但是在现实中应该说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站在道德层面去谴责这个卖高价的医药公司,就像电影中说的那样:

不是假药贩子拯救了白血病人,而是“格列卫”公司拯救了白血病人。

一家肯花50亿美元,耗费几十年时间去研发一个药物,甚至在这个过程中还培养了好几个诺贝尔科学家的医药公司肯定是伟大的。一个产品的市场定价要符合企业的投入和产出,这是市场逻辑。如果仅仅从道义方面去谴责医药公司定高价,那就没有公司去发明救命药了,而且这种救命药目前来看政府主导是绝对开发不出来,只有可以获得高利润的市场可以。这就是市场伟大的地方,商人因为逐利推动的社会文明进步要远远高过任何一种力量对于社会文明的推动。

《我不是药神》启示录:西药这么贵,包治百病的中医药去哪里了?

​最后,我们终于可以亮出自己的观点了,就是那些传说中的包治百病的神医和中药到底去哪里了?曾经有中医把白血病从传统中医理论进行分析,我给大家摘录一段:“白血病属中医“急劳”、“虚劳”、“温病”等范畴,病因病机为正气不足,毒热内蕴伤血,侵及骨髓,导致阴伤血耗,症见发热,骨痛,出血,贫血,汗多等.……白血病从发生层次上看源于脏腑,生于血液,发于骨髓,期间是传递关系。从致病因素及发病规律的角度看,可总结为湿、热、毒、虚四个字”

这就是中医的问题所在,绕来绕去的把好人都给绕成了白血病,但就是没有提到如何医治。如果有任何中药证明能够治疗白血病有效,那就不仅仅是恩泽华夏的问题了,而是泽被全球的问题,这比什么文化输出都管用,全世界的白血病人估计能都跪朝华夏,都学说中国话。

我们的包治百病的中医药到底在哪里?说到中国武术是假把式,很多人人辩解中国武术以德服人,真正的武术大师都藏在深山老林不出来。中国这么多祖传秘方怎么就没有一个人从深山老林出来拯救一下白血病人呢?还让我们的病人受制于西方制药公司,还要感恩印度仿制药?

至少我们看不到中医药在任何一个致命性的疾病面前所表现出来像传说中应该有的疗效。白血病人不能指望中医药,其他的也不行。

说到底印度仿制药市场为何这么兴盛,而中国却连最基本的仿制药都没有,不得不说对于传统中医药的迷信也是阻碍中国“仿制药”市场的发展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