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年分春夏秋冬,茶分寒熱溫涼

年分春夏秋冬,茶分寒熱溫涼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而茶葉也有寒、熱、溫、涼性味之別。

因此,應儘量做到飲茶不與四時同。

年分春夏秋冬,茶分寒熱溫涼

春飲花茶長精神

花茶具有理氣、開鬱、祛穢、和中作用,有利於散發積聚在人體內的冬季寒邪,消除“春困”和排除“春愁”。

常見的菊花茶能抑制多種病菌,增強微血管彈性,減慢心率,降低血壓和膽固醇。同時,可疏風清熱、平肝明目、利咽止痛消腫;茉莉花茶則有理氣寬中、健脾安神、化溼止痢、和胃止痛的良好效果;桂花茶具有解毒、芳香避穢、除口臭、提神解渴、消炎祛痰、治牙痛、滋潤肌膚、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金銀花茶能清熱解毒、涼血止痢、利尿養肝。

泡飲花茶,應用初沸開水稍涼至90℃左右沖泡,隨即蓋上杯蓋,以防香氣散失。2~3分鐘後,即可品飲。

年分春夏秋冬,茶分寒熱溫涼

夏飲綠茶好清涼

夏三月,以飲性味苦寒的綠茶為宜。綠茶可以祛火、生津止渴、消食化痰,對口腔和輕度胃潰瘍有加速癒合的作用。而且它還具有降血脂、防血管硬化等藥用價值。夏日常飲,能清熱降火,消暑止渴,強身健體。

沖泡綠茶,只取90℃開水泡之。高級綠茶和細嫩的名茶,其芽葉細嫩,香氣也多為低沸點的清香型,用80℃開水沖泡即可。沖泡時不必蓋上杯蓋,以免產生熱悶氣,影響茶湯的鮮爽度。

年分春夏秋冬,茶分寒熱溫涼

秋飲青茶可潤燥

秋三月,人們易覺皮膚、鼻腔、咽喉等處十分乾燥,這時宜飲用青茶。

青茶,又稱烏龍茶,屬半發酵茶。這類茶色澤青褐,既有綠茶的清香和天然花香,又有紅茶醇厚的滋味,爽口回甘。其性不寒不熱,溫熱適中,可潤養肌膚,潤喉利咽,益肺養陰,最宜於金秋保健。

沖泡烏龍茶需100℃沸水,泡後片刻將茶壺裡的茶水倒入茶杯裡,品時香氣濃郁,齒頰留香。

年分春夏秋冬,茶分寒熱溫涼

冬飲紅茶暖心田

冬三月,天寒地凍,人體新陳代謝低緩。因而冬天喝茶以紅茶為上品。紅茶甘溫,可養人體陽氣,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糖,可增熱暖腹,增強人體的抗寒能力,還可助消化,去油膩。

沖泡紅茶,宜用剛煮沸的水沖泡,並加以杯蓋,以免釋放香味。也可將紅茶加糖、奶、芝麻飲用的習慣,這樣既能溫中和胃,又可增添營養,強身健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