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3 一塊值五百美金的蜂窩煤

一塊值五百美金的蜂窩煤

現在的北京古玩城

北京古玩城的前身是“勁松民間藝術品舊貨市場",那時候還沒有三環路,本是一片亂草叢生的荒地。就這麼圍起來,裡面碼著一排排的簡易房子,就好像現在的那些報亭似的。這種鐵皮子房真可謂“冬冷夏熱”,冬天裡面跟冰窖一樣,夏天卻又跟個烤箱似的。所以冬天大多數商戶都燒爐子,就是老北京常用的蜂窩煤爐子。

一塊值五百美金的蜂窩煤

就是這種爐子

這種爐子以前沒有樓房的時候,家家都用,把新煤從爐子頂上,用火筷子放下去,對好火眼,就行了。燒完了再用火筷子把燃燒完了的蜂窩煤夾出來,記住要馬上放到屋子外邊,否則要是乏煤會繼續燃燒,消耗氧氣,使人一氧化碳中毒。

一塊值五百美金的蜂窩煤

這就是蜂窩煤,從左至右依次是新煤、未完全燃燒、燒完了的。

今兒講的事就是這個時候,大概80年代末的冬天的一個下午,天氣非常冷,這家老闆一看沒什麼人,就想收拾收拾打烊了。就到了爐子這,把火撤了,把燒完的蜂窩煤拿出來,扔到外邊,就可以回家了。老闆正用火筷子夾著燒完的煤往屋外走,可巧,這時候棉門簾一掀,進來倆人,一個外國人和一箇中國人,看樣子那個中國人是翻譯。客人進門,老闆肯定招呼客人為先,就順手呀又把那塊蜂窩煤放在已經滅了火的爐子上了。這個外國人環視了一下,什麼都沒看上,一低頭,就看見這塊燒完的蜂窩煤了。先看顏色,粉不粉、黃不黃的,估計像高古的,再看上面還有整齊規律的眼兒,肯定是人工做的,滿足這兩個條件,那就是高古工藝品了。就問老闆價,“How Much?",做生意的,這些英文肯定都明白,也不用翻譯,可說多少合適有些犯難。這時候翻譯也樂了,就跟老闆說,“他非要買,您就報個價。”

一塊值五百美金的蜂窩煤

老闆想了想,就伸出五個手指,向外國人比劃了一下,心想愛給多少給多少。外國人沉吟了一下,就從錢包裡拿出了五百元美金給了老闆,那會五百美金可是非常大的一個數字,這時候老闆反倒不落忍了,說“等回兒,我去給您把東西包一下。”出門就去賣錦盒的鋪子,買了個店裡最貴最華麗的錦盒回來。

一塊值五百美金的蜂窩煤

就差直接用乾隆的包裝盒了

拿兩張宣紙墊好了,把涼了的蜂窩煤端端正正地碼在中間,包好了,再放到錦盒裡。正而重之的兩手捧著交給了老外……

再後來全市場的都知道了,成為了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這個外國人後來也沒出現過,看來也不是行里人。就是不知道這塊蜂窩煤現在流傳到何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