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到底是怎麼發生的?最終造成了什麼後果?

無人能敵419


用一句話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兩大歐洲利益集團陣營的PK,這場戰爭以虎頭蛇尾的方式結束,為二戰的爆發埋下了隱患。

哪兩個利益集團呢?一個是英法為首的“老牌帝國主義”,另一個是德國為首的“新興小霸”。

英法屬於當時最強大的帝國主義國家,它們霸強了幾百年,香料貿易、茶葉貿易、海盜私掠、奴隸貿易、瓜分殖民地等事兒做盡,雖然歷經坎坷,但20世紀初的英法仍然是地球上的文明霸主,無論經濟實力還是科技、武力、殖民地大小都相當的了不得。

而德國這個“新興小霸”算什麼呢?當時的德國還真就是顆嫩茄子,自神聖羅馬帝國完蛋後,分崩離析的德意志民族一直都處於混亂的分裂狀態,這讓他們失去了很多發展機會,當英法滿地球的燒殺搶掠時,日耳曼人只能幹看著。

所幸德意志民族出了個彪悍的普魯士,他們在拿破崙戰爭中參與幹翻了拿破崙,繼而又和奧地利一起打趴了丹麥,接著普奧戰爭爆發,普魯士成功把奧地利兄弟們踹出局,再接著是普奧戰爭,法國人被普魯士打跪,他們衝進凡爾賽宮對德皇進行了加冕,宣佈成立“德意志帝國”,這才有了統一的德國。

因為乳法乳的比較精彩,普法戰爭之後德國取代了法國,成為“大陸第一”,自此開始了短暫的小霸歷史。德國當年的做派頗有今天美國的模樣,但總體上還比較剋制和親和,儼然一副負責任的大國姿態。

但耍著耍著,德國就開始得意忘形了。

當權勢欲玩夠了以後,德國開始謀求實際的利益,什麼是實際利益呢?當然是原料產地和市場,這是資本主義擴張的原罪,是繞不開的坎兒。

然而原料產地和市場在哪裡呢?不好意思——20世紀初,全世界幾乎都給歐洲老牌列強們瓜分完了,不是成為殖民地,就是變成半殖民地,德國這個缺了考勤的娃兒當然是領不到福利的,能拿得出手的只有青島。

當然,帝國主義們還有另一條完善的解決方案——打!殺!搶!只要把你的拿走了,我不就有了麼?

於是德國很快露出了貪婪的嘴臉,開始滿世界的搞風搞雨,插手國際政治,並謀求整死幾個倒黴蛋,擴大自己的殖民地範圍。

也不看看德國國家背後都是些什麼人?那都是容克地主階級,全是喜歡地皮喜歡的發瘋的土老財。結果德國難看的吃相牽扯了歐洲的政治格局,德國和俄羅斯抱團取暖,共同對德國施壓,還拉了一票“苦德久矣”的阿貓阿狗統一了陣線。

德國當然也不能含糊,他們立馬針鋒相對的拉來奧匈、土耳其、保加利亞、意大利組成了“同盟”,氣焰更加囂張。

英國一瞧,嘿?啥時候德國這麼拽了?於是本來搞“光榮孤立”的英國也摻和進來,還將俄羅斯、法國以及意大利這個“同盟國二五仔”拉進群,秘密搞了個叫《倫敦公約》的密約,以勝利瓜分土地、利益為條件,組成了“協約國”。

實際上這幫協約國的勾當還是1917年蘇聯布爾什維克給抖出來的,不然世人都會給矇在鼓裡。

就這樣,一邊“同盟國”,一邊是“協約國”,兩邊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開疆擴土民族振興稱霸世界升官發財的心思完全蓋過了一切,歐洲列強們頓時好似豬油蒙了心般互相找茬討架打,這時候的歐洲其實已經是堆滿炸藥桶的狀態,就等那一絲引爆的火星。

最後這個火捻子出現在奧匈帝國,奧匈如今已經不存在了,當年它是個“共主聯邦”,即奧地利和匈牙利王國共認一個皇上。

雙方以萊塔河為界,河東叫“外萊塔尼亞”,也叫“匈牙利聖斯蒂芬王冠所屬各邦”,主要為匈牙利、斯洛伐克、克羅地亞、特蘭西瓦尼亞、斯拉沃尼亞等地。

河西叫“內萊塔尼亞”,全稱“在帝國代表會議中派有代表的諸王國和各邦”,主要是奧地利、加利西亞、波西米亞、西里西亞、卡林西亞、伊斯特利亞、達爾馬提亞等諸國,面臨亞得里亞海。

吉卜力有部動畫片《紅豬》其實就置身於一戰前背景中,該片很明顯已經進入了凝滯的戰前氛圍,實際上意大利早就覬覦亞得里亞海的權益,他們一直希望將地中海周邊化為自己的內海,獲得亞得里亞海區域控制權,這就是意大利進入協約國的條件。

奧匈帝國流年不利,皇子得了精神病自殺,皇位落在狩獵達人“斐迪南大公”身上,這位因打獵搞得耳朵失聰的大公是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的侄子,雖然他也不是什麼明白人,但奧匈帝國已經找不到什麼好接班人了。

斐迪南大公比較倒黴,當時奧匈準備找由頭整治塞爾維亞,此舉卻引發自己國內的民族矛盾,內外萊塔尼亞互相罵的是熱火朝天,於是大公在德國慫恿下準備搞一場旨在“震懾”的軍演,順帶以軍演為幌子搞塞爾維亞,就這樣他來到了薩拉熱窩,繼而夫婦二人在鬧市被一位波斯尼亞青年普林西普拿手槍打死,史稱“薩拉熱窩事件”。

這件事讓老弗朗茨傷透了心,1個月後正式對塞爾維亞宣戰,而自認找到千載難逢機會的德皇,當即興奮的派兵以“幫助奧匈帝國盟友”的名義加入了戰爭。

同盟國們發動了,協約國當然也不會幹看著,它們也一股腦的投身戰爭,將戰爭徹底催化至白熱化。

一戰打到最後,實際上變成了一場誰都打不贏的戰爭,但最終協約國還是熬到了勝利,東線俄羅斯在1916年的“布魯西洛夫攻勢”中,以自身50萬人傷亡的巨大代價,幹掉了近150萬同盟國軍,其中奧匈帝國損失了100多萬,徹底失去了戰鬥能力。

幾乎同時進行的“凡爾登戰役”也打成了絞肉機,法軍殊死頑抗,以54.3萬人的代價,換走了德軍43.3萬人的損失和全盤戰役的失敗,更讓“塹壕戰”成為當時誰都無可奈何的絕望打法。

沒法打下去,戰略也失敗的德國最終還是退兵了,統治階級們選擇了投降服軟結束戰爭,協約國們也樂得就坡下驢早點回去舔傷,於是戰爭虎頭蛇尾的結束了。

之後參戰各國雲集凡爾賽宮,與“巴黎和會”上重新進行了一次利益瓜分,戰敗的德國被削成光棍,奧匈也分崩離析成幾個小國,唯獨土耳其算是一切照舊,直到二戰結束他們都比較老實。

令人憤怒的是,這次帝國主義的分贓大會相當無恥的將“戰勝國”中國的利益給無視了,直接將德國的山東殖民地轉給了日本,此舉引發了著名的“五四運動”。

美國人在中途藉機參加了一戰,並且撈到了相當多的利益,但英、法對美國一直都保持著警惕。美國當時推出了“建立國際聯盟組織”的提案,英法欣然採納,這促成了人類第一個國際合作組織的出現,但“國聯”組成之時英法卻擺了美國 一道,將美國給踢了出去,反倒讓意大利、日本成了常任理事國。

“布魯西洛夫攻勢”後沙俄損失慘重,戰爭讓俄羅斯百業凋敝民怨沸騰,也讓沙皇的統治能力產生了漏洞,這直接導致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崛起,迅速完成了革命大業,建立了蘇聯。

實際上蘇聯的建立是一種時局的側面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戰讓歐洲付出了相當多的鮮血,貴族統治也因為戰爭的犧牲而鬆動,許多王國、貴族都紛紛垮臺,戰後各國民權運動高漲,真正迎來了屬於庶民的時代。


王司徒軍武百科


資本主義國家如果需要發展,市場經濟是必不可缺少的,但市場是有限的,經濟是無限的,多國如果爭奪一處市場,就有可能發生一場大戰。

非洲殖民地的探索

最初資本主義國家認準了非洲這一塊富饒的土地,但由於非洲的地形、氣候變化等因素,阻止了列強對非洲的進一步探索,直至1870以後,隨著探險隊對非洲的探索,世界上捲起了一波瓜分非洲的浪潮,大約20年左右的時間,非洲就已被列強瓜分完畢。

非洲被列強瓜分後,還是滿足不了列強的貪婪,又把殖民的目光放在了世界上,19世紀末,世界基本上被西方列強瓜分,最終形成了英、法、美等世界性質的大國,這時美國,德國,日本這三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已經超過英國,對世界殖民地的分配不滿,想發動一場戰爭來重新瓜分世界。

歡喜冤家:法與德

法國與德國是一對冤家,在歷史上發生過多次戰爭,兩國互相仇視對方,在外交、軍事加強防範,防止偷襲。

同盟三國的建立

德國為了應付多年的冤家,利用奧匈帝國與俄國的關係在1879年與奧匈帝國簽訂同盟條約,又在1882年利用法國和意大利突尼斯殖民地的戰爭,與意大利簽訂了同盟條約,最後德國把意大利和奧匈帝國聚在一起,簽訂了針對法、俄的條約《三國同盟條約》,這就是最初的同盟國。

協約三國的建立

三國同盟建立後,法國和俄國越走越近,兩國關係進入甜蜜期,共同的利益和戰略為兩國打下了良好的聯盟基礎,最終在1892年簽訂了《法俄軍事協定草案》,規定一方受到同盟國的打擊後,另一方必須支援參戰,但由於我方簽訂的才兩個國家,軍力懸殊,法國只能給外交上實行"光榮孤立"的英國發起結盟,此時的英國也想遏制德國的發展,為了共同的利益在1904年與法國簽訂了《英法協約》,又在1907年與俄國簽訂了《英俄條約》,協約三國誕生了。

歐洲兩大軍事集團

一戰的兩大軍事集團的建立,不管是在軍事還是其它方面都勢均力敵,在歐洲的戰場上互相對峙,只差一個引線來引燃這個定時炸彈。

一戰導火線——薩拉熱窩事件

奧匈帝國為了巴爾幹擴張問題,在1914年6月28日在薩拉熱窩舉行軍事演習,以塞爾維亞為假想作為敵人,此舉動惹怒了塞爾維亞青年愛國者,被塞爾維亞愛國者刺殺身亡,引起了世界不小的轟動,歷史記載為薩拉熱窩事件。

7月23日,奧匈帝國就薩拉熱窩事件給塞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牒,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發動戰爭,引發世界第一次大戰。

因巴爾幹問題俄國率先宣佈處於戰爭狀態,在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發動戰爭後,數天時間內,英、法、德也宣佈參與戰爭,戰爭在歐洲全面爆發。

戰爭結果

第一次世界大戰共有33個國家加入戰爭,涉及15億人口,佔比當時世界4/3人口,戰爭造成1000萬人口死亡,2000萬人傷殘,經濟總損失高達3000多億美元,歐洲主要戰場損失慘重,西歐戰後衰落,個別國家解體獨立,在亞洲,非洲等殖民地民族獨立達到高潮,西方國家所爭取的殖民地被沉重的打擊。

戰爭從來沒有得利者,列強所爭取的殖民體系至戰爭所得,也至戰爭所摧毀。



遊了看


歷史上有列寧和威爾遜兩種觀點,個人覺得結合起來才是完整的答案

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因,主要有兩種史學觀點。一種是由列寧總結的,帝國主義列強瓜分完全世界後,列強間力量對比的變化,導致分贓不均,由此引發戰爭。後起國家德國崛起後,發現殖民地太少,渴望從英法殖民地大國手中奪取殖民地。這種觀點也普遍被馬克思主義史學所接受,這種解釋也可以解答為什麼一戰主要參戰國首腦宣佈戰爭爆發以後,各國民眾反而是最狂熱歡呼的那群人,因為他們以為跟以前的殖民地戰爭沒多少區別,渴望通過戰爭,掠奪對方財富和殖民地,從而改變自己的人生。德皇威廉二世宣戰之後,德國民眾喜大普奔,高舉皇帝畫像歡呼雀躍。

但是這種解釋有很多史實無法很好的解釋,按照列寧的說法,帝國主義列強間最主要矛盾應該是英德矛盾。然而德國在一戰前可以說是小心翼翼的避開與英國發生戰爭行為,包括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中主動退步認慫,多次表達希望和英國結盟的意願,德國的宣戰更多像是被英國下套。德皇威廉在向法國俄國宣戰前,曾詢問過英國對此的態度,然而英國沒有任何表態,反而在四天後對德宣戰。英國更像是下套,想借機打掉對自己世界霸主地位構成挑戰的德國。

所以有了美國總統威爾遜的解釋,僵硬的外交政策核落後的溝通手段造成的戰略誤判,這種史學觀點被西方國家所接受。先回顧第一次世界大戰各國宣戰順序,導火索是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在波斯尼亞首府薩達熱窩被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刺殺,7月23日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牒,7月28日對塞爾維亞宣戰。作為塞爾維亞保護國的俄國隨後要求奧匈帝國撤回軍隊,被拒絕後俄國在7月30日宣佈戰爭總動員。接著德國向俄國提出要求撤回戰爭總動員令,被拒絕同時法國在7月31日也宣佈戰爭總動員。8月1日德國向俄國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8月3日德國向法國宣戰,而英國在8月4日對德宣戰。

英國皇家海軍1914年閱艦式,戰艦遮天蔽日,但此次閱艦式皇家海軍還只是出動其一半的主力艦,這也是為什麼德國海軍要被嚇的當支“存在艦隊”。

按照列寧解釋的話,矛盾最大的英德兩國,反而是第一波宣戰潮中最後宣戰的。英法兩國達成的軍事同盟性質的“摯誠協定”簽訂時並沒有公開宣佈,實質上屬於密約,德國在對法國宣戰前並未知曉。英國在德國對法國宣戰後再掏出這個條約對德宣戰,可以說是把德國坑的不輕。

另一方面,直接導火索德國對俄國宣戰則是因為德國和俄國對“戰爭總動員”的理解不同。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眼中,宣佈戰爭動員令屬於外交威脅手段,其目的在於迫使奧匈帝國讓步,尼古拉二世在宣佈完戰爭動員令後,俄國並沒有真正開始戰爭總動員,沙皇先是回去睡覺,第二天又跑去打獵。

沙皇尼古拉二世,英皇喬治五世和德皇威廉二世,這三個互為表兄弟

而在德國眼中,俄國宣佈戰爭動員令就是宣戰的標誌,其制定“史裡芬計劃”這一戰爭計劃時,認為俄國國土廣闊,人口眾多,難以短時間徹底擊敗,但是俄國基礎設施落後,將軍隊集結武裝完畢並運送到德國邊境,至少需要兩到三個月時間。所以德國的戰爭計劃是,利用這段時間差,集結全部力量,先在西線對法國取得一場決定性勝利,將法國打敗,然後軍隊調轉回東線去擊敗俄國。所以史裡芬計劃設計的啟動時間節點就是俄國進行戰爭總動員的時間,而這尼古拉二世並未知曉。

所以個人覺得兩種觀點應該結合起來,列寧的觀點是本質原因,而威爾遜的觀點解釋了戰爭爆發順序。但同時英國實際上在一戰爆發有很大的推手作用,如果英國公開其與法國的同盟協定,恐怕德國並不敢主動宣戰。德國在20世紀初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迅速崛起,其工業發展對英國經濟構成很大沖擊,英國社會和民眾普遍對德國有著反感和敵視情緒,所以精心設計了這個“圈套”想要一舉剪除掉德國這個潛在競爭對手。

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現在有個國家也有著非常強烈的這種情緒,其對於二號位置“霸權挑戰者”的敵視和恐懼心理有過之而無不及,其國內民眾和媒體的各種仇視和煽動言論愈演愈烈,把其國內種種問題都甩鍋給對方。這個國家就是美國,這個二號位置的“霸權挑戰者”必須要高度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