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4 窦婴之死:是高估了自己能力而惹祸上身

导语:汉武帝时期有十几任丞相,半数被杀,而窦婴则是第一个。汉武帝后期几乎没人愿意做丞相,小心谨慎的公孙贺被提拔为丞相时都连连拒绝,可见汉武帝时期的丞相并不好当。而窦婴这个丞相的死又是一件青天大冤案,汉朝前期倒是出了不少冤案,晁错削藩冤死,韩信的死也是个迷,而窦婴的死思前想后也是有不合逻辑之处的。

窦婴之死:是高估了自己能力而惹祸上身

汉武帝

窦婴是功臣,因景帝时期破齐国之乱而被封为魏其侯,到汉武帝时期被命为丞相,其实算得上是一个德高权重的人物,在朝中也是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为什么会说他是冤死的呢?

就窦婴来讲,此时伴君如伴虎并不是多么大的威胁,因为汉武帝是器重他的,甚至是向着他的,最主要的影响还是因为在朝中得罪了惹不起的人,站错了边。这人便是田蚡,王太后的弟弟,本来田蚡和他并没有什么恩怨,两人也是井水不犯河水,可是处于两人中间的灌夫将两人联系起来。

窦婴之死:是高估了自己能力而惹祸上身

窦婴 剧照

原本的情况是田蚡与灌夫之间有着化解不开的矛盾,但是待灌夫得罪田蚡多次被抓入狱后,窦婴却因为极力救助灌夫而把自己给搭进去了,所谓得不偿失大概就是这个理,尔后更严重的事情接踵而至,他因伪造遗诏罪而处于死刑。

整个事情的发展牵扯到了宫中的两大巨头,汉武帝和王太后,然后朝中有大臣韩安国出面,最后三人的矛盾就以窦婴的死亡而收尾。其实整个事件中,窦婴一直都是充当的一个拯救者的角色,过于重义气,却没想预料失策,搭上自己。

使酒骂座

田蚡与灌夫两个人本就有很大的矛盾,但是由于两人都互相握有对方把柄所以暂时讲和,讲和不久后,田蚡就奉太后之命举行婚宴,而王太后要求京城的权贵都去参加,所以灌夫其实并不想去和死对头碰面,特别是在酒席上,因为他们俩之间就有过在酒席上起争执的时候。加上窦婴硬拉着灌夫出席,灌夫只得去,而他害怕的事情果然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窦婴之死:是高估了自己能力而惹祸上身

田蚡

事情发生在敬酒的阶段,当田蚡敬酒时,参与的人都站起来表示尊敬,到了灌夫敬酒,田蚡以及大部分人都只是坐着,只有少部分人站起来,更让他无法忍受的是他的弟弟竟然在和程不识耳语。这下灌夫忍不了了,开口就骂他弟弟灌贤,又连着程不识一起给骂了,虽然骂得不难听,也让灌贤低下了头。

本以为这件事就算了,但是田蚡却没有放过灌夫,说程不识与飞将军李广齐名,灌夫没有资格骂他,窦婴此时劝着灌夫但是灌夫誓死不低头,借着酒劲又说就算杀了他也不认识李广和程不识。这回事情可就闹大了,本来两人还算是表面上的和解,现在看来又撕破了脸皮。

田蚡抓着灌夫这事不放,以不尊李广和王太后为由,把他送进牢里,连灌夫一家的人都被逮捕了。

窦婴救灌夫

灌夫初入狱时,窦婴尝试过用金钱将灌夫赎出,未果。于是窦婴向汉武帝报告,认为灌夫是酒后失言,而汉武帝其实也觉得如此,只是他一人妄不敢做定夺,因为毕竟是得罪王太后的事,所以汉武帝就弄了一个群臣辩论,想的就是利用群臣的压力让王太后松口,汉武帝向着窦婴却又不能独断解决,只得如此。

辩论是主角当然是窦婴和田蚡。窦婴说灌夫是酒后失言,田蚡说灌夫试图谋反,群臣没人发声,只有韩安国出面,说窦婴也对,田蚡也没有错,让皇帝自行评判,这样一来就把压力又施加给了汉武帝,而汉武帝又无从下手,总的解释权完全归王太后所有。

窦婴之死:是高估了自己能力而惹祸上身

韩安国 剧照

而这场辩论的结果并不是非常的重要,重要的是,窦婴因此而跟田蚡结上了仇,想象一下,一个奋力挽救你的仇人的人,你恐怕不会抱有好感,所以呢,当窦婴跟田蚡结上梁子的时候,窦婴也就卷入了这场漩涡之中,窦婴自己其实是清楚自己会有损失,而他觉得最大的损失不过是封的魏其侯被罢免而已,所以他也就没在怕的,可殊不知,更加严重的事情在后边儿等着他,是他始料未及的事情,也就是他自己的底牌出了问题。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最终,迫于王太后的压力,汉武帝不得不逮捕了窦婴,而在牢里的窦婴此时还觉得自己手里有一张能够保命的底牌。

窦婴之死:是高估了自己能力而惹祸上身

王太后 剧照

窦婴托自己家人上报汉武帝,说汉景帝留有遗诏给他。其实遗诏的作用是当窦婴见不了皇帝的时候可以通过遗诏面见皇帝,但是当汉武帝派人去查档案,查的人说并没有关于窦婴的遗诏,暗示窦婴的遗诏没有存档。当时的遗诏都是一式两份,一份给当事人,一份留在宫里存档,而现在只有窦婴有一份盖章的遗诏,意思不言而喻。

窦婴伪造了遗诏

伪造遗诏在当时是要判死罪的,所以窦婴难以逃脱。而窦婴自己也没有辩解的机会,他到底有没有伪造遗诏,历史没有记载,但是从记载了的信息来看,窦婴并非是有欺君之意的人,况且他是一个功臣,他犯不着伪造遗诏,他自己恐怕也没有料到最后是以这样"喜剧"的方式收场,所以到底是有人从中作梗还是窦婴昧了良心,没有准话。

结语:窦婴之死,简单点来说,是高估了自己能力,他原本以为自己能够在保灌夫的前提下还能全身而退,但是事情发展脱离了他的掌控范围。窦婴是冤死,主要还是从窦婴本没有罪名却惹祸上身,还有关于先帝的遗诏是否是窦婴伪造,历史没有给我们一个准确的回答,而我们根据窦婴所做之事表现出的性格和品德猜测或者说是推测,想为窦婴开脱罪名,我们以今人的思想去推测古代的事迹,缺乏各种资料和信息,但也无法阻止我们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