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傅佩榮:什麼人適合學道德經?給學習道德經的年輕人一個忠告

年紀太小的人,太早接觸《道德經》《莊子》,到底好不好呢?

以我的建議,年輕的孩子最好不要學道家。

三種人是可以學道家的:

第一種人,是老人。

像老子一樣,年紀很大了,你一念老子的書,就覺得“於我心有慼慼焉”,知道“金玉滿堂,莫之能守”,知道說要“報怨以德”,別人對你不好,你要對他好。

這都是老子的原話,像這種話年輕人聽不下去,老年人一聽就懂。

第二種人,是倒黴失意的人。

一輩子倒黴,在社會底層,聽到道家的話覺得很受用,為什麼?我剛剛唸的那一句,“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很多倒黴的人都喜歡,看到別人得意,心裡想說沒關係,反正將來大家都差不多。

道家的智慧有些跟佛學是相通的,比如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我們一般的常識,這種話在道里面就很簡單了,確實是這樣子,本來就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這本來是一句常識的話。

想通的話,你對於很多人間的事情就容易放開。


傅佩榮:什麼人適合學道德經?給學習道德經的年輕人一個忠告

第三種人,就是特別聰明的人。

我今天講《道德經》,很多朋友來聽,我都把他列為第三種人,就是特別聰明的人。

真的是特別聰明,所以你說你的孩子十歲也學《道德經》,你可以把他列為第三種人。

但是年輕的朋友要記得,在大學畢業之前,《道德經》只能學,最好別懂,最好別用。

因為你真的懂了用了,你幹嘛要考大學啊?

因為考大學之後進入社會也要奮鬥,我現在不考大學,在社會上也是奮鬥。

大學四年能不能念得好,能不能考得上,還很難說,那我還考幹什麼?

所以年輕人太早念道家,他沒有那種生活的體驗來對照,唸了之後不見得有益。

這就是我為什麼說,40歲以前要學儒家,40歲以後要學道家。

學儒家之後才知道在家裡怎麼跟父母相處,在學校跟同學、老師怎麼互動,在社會上怎麼奮鬥,怎麼跟老闆、同事好好相處。這是儒家,教你怎麼處世。

40歲以後是中年,中年一定要學道家。為什麼?

人到中年,已經看到這個世界上很多現象,善沒有善報,惡沒有惡報,既沒有公理,也沒有正義,那請問你為什麼還要奮鬥?

你學了道家之後就放開了,知道說原來是個整體,在整體裡面根本就沒有得失成敗的問題,也沒有來來去去的問題。

從道來看的話,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個整體。所以你到中年的時候學道家,有這樣的一種體驗,叫做“啟明”,就是從道的角度來看一切,對於自己現在的處境,就是一笑置之。


傅佩榮:什麼人適合學道德經?給學習道德經的年輕人一個忠告

這就是老子說的,認知第一層就是區分,但是很可惜,很多人一輩子都在區分裡面,沒有離開這個層次;

第二層就到了避難,很多人很厲害,他在社會上很少惹到什麼災難,因為他看得很清楚,知道說你現在很得意,將來會有困難;

第三層最好,是到啟明,已經可以慢慢到不動心了,看所有的情況,都是用平常心去看待它。

認知是人類生命不可或缺的,但是可能帶來後面的慾望,慾望造成困擾。

所以老子常講這種話: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知道停止,就不會有什麼危險。這都是從這一方面引申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