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經濟日報》:山東昌邑眾村“飛地”為啥受“熱捧”

“發展眾村‘飛地’產業園是個雙贏的事。”山東省昌邑市北孟鎮黨委組織委員王豔說。

傳統農業種植模式效益低、規模小,而發展高效農業又存在投入大、資金匱乏的問題,增收難一直是困擾集體經濟薄弱村的老大難問題。去年以來,山東省昌邑市在以農業為主的偏遠鎮,借鑑運用“互聯網眾籌”思維,選取鎮域內社區中心村或經濟基礎較好的村,建設眾村“飛地”農業創業產業園,在探索村集體經濟增收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為確保眾村“飛地”產業園穩妥有序發展,北孟鎮成立了專門的國有公司,由建大棚的村與國有公司簽訂協議,將大棚以每個每年3萬元轉包給公司,作為村集體保底收入。同時,周邊村民到園區承包大棚,不僅自己獲得收益,還給村集體增加收入。

在眾村“飛地”產業園的運營過程中,著重解決好“錢、地、建、管”4個方面的問題:通過藉助政策項目、財政扶持、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20萬元的村投入、有意回報家鄉的桑梓企業或個人援助等渠道籌集資金,引導幫助集體經濟薄弱村到產業園建設冬暖式大棚;堅持依法依規、公開透明原則,通過土地流轉,為“飛地”農業項目建基地、搭平臺;聘請專門公司,組織政府和社會認可度高的單位參加招投標,降低建設成本。每個棚建設成本比單個棚節省1萬元左右。按照標準建設種植大棚、育苗棚、包裝車間,由國有公司配套建設好道路、水電管網等基礎設施;園區內的大棚可由村民出資租賃種植,並加入專業合作社,實行統一供苗、統一供肥、統一供藥、統一指導、統一銷售,打造一個品牌的“五統一品”管理。

“我們普通農戶‘單打獨鬥’搞大棚種植,建設費用高、效益保障難。現在不但可以直接承包園區裡的大棚,還有專業公司幫著管理,別提多省心了!”大棚承包戶劉金山表示,他計劃明年再承包兩個大棚,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

據瞭解,目前山東昌邑已有33個集體經濟薄弱村入園建成大棚49個,平均每個大棚淨收益6.5萬元,村集體平均增收4.5萬元,種植戶人均增收6萬元。隨著眾村“飛地”模式的進一步推廣,昌邑市已全面消除了村集體收入低於3萬元的村,收入5萬元以下的村減少了32%。

昌邑市委組織部副部長王學軍說,下一步將繼續推動更多的薄弱村和村民參與到眾村“飛地”模式中來,大力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斷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讓各方都能從中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