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印度青年250美元創業,38年後利潤50億美元,曾提名為總統侯選人

畢業於印度理工大學的穆爾蒂絕對是印度IT行業年輕人的榜樣。

印度青年250美元創業,38年後利潤50億美元,曾提名為總統侯選人

印孚瑟斯創始人納拉亞納·穆爾蒂

他和尼勒卡尼創立的公司叫印孚瑟斯技術公司,位於有“印度硅谷”之稱的班加羅爾。這是一座內部有320萬平米的超大型建築。

從遠處看,它很像法國盧浮宮博物館似的玻璃金字塔形。

印度青年250美元創業,38年後利潤50億美元,曾提名為總統侯選人

法國盧浮宮博物館似的玻璃金字塔

宇宙航天站似的自助食堂;

印度青年250美元創業,38年後利潤50億美元,曾提名為總統侯選人

宇宙航天站似的自助食堂

與髒亂差的印度相比,這裡簡直就是世外桃源。

印孚瑟斯公司大約有10萬人,其中93%都是軟件工程師,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26歲,是一個充滿朝氣和活力的群體。

印度青年250美元創業,38年後利潤50億美元,曾提名為總統侯選人

印度班加羅爾

印孚瑟斯除了在班加羅爾,在印度國內其他地方還擁有11家分公司,在世界各地擁有將近50家分公司。客戶企業有500餘家,都是世界上最頂尖的公司,像美國的蘋果、微軟,中國的華為。行業種類也涉及航空、運輸、保險、流通和能源等多個領域。

2016年她實現營收95億,利潤50億。這家公司曾被印度前總理瓦傑帕伊稱為“印度的輝煌成長象徵”。公司的創始人穆爾蒂曾被提名為印度新總統侯選人。

印度青年250美元創業,38年後利潤50億美元,曾提名為總統侯選人

印孚瑟斯的“電子城”主園區標誌性的“洗衣機”建築

穆爾蒂畢業於印度最牛的大學印度理工學院。

印度理工學院有多牛呢?印度理工學院被美國硅谷稱為印度人才的金礦。像我們熟知的英特爾奔騰處理器就是印度理工大學出生的彼諾爾·達姆開發的。

1975年,穆爾蒂從美國硅谷回國,當時在美國工作的印度理工大學畢業的同事都認為穆爾蒂瘋了。

穆爾蒂回國之後,一邊在一家小公司上班,一邊計劃著創業,直到另一位同樣來自印度理工大學的年輕人相遇之後,他覺得和這個年輕人志趣相投,大有相見恨晚之感,於是決定聯手創業。那一年是1981年。

印度青年250美元創業,38年後利潤50億美元,曾提名為總統侯選人

印度理工學院

這個年輕人叫南丹·尼勒卡尼。

和穆爾蒂一起創業的小夥伴都是貧困階層出身,既沒有關係,也沒有資金,於是他們東拼西湊,籌借了一筆資金,只有區區250美元

1981年1月,穆爾蒂將自己的公寓作為辦公室,開始了印孚瑟斯技術公司的生產。

穆爾蒂說:

“我們都出生於貧困家庭,所以必須努力奮鬥;讓我們能夠出人頭地只有知識。”

創業光有一腔熱情是遠遠不夠的,現實是殘酷的。

印度政府的拖拉懶散是聞名世界的。在公寓裡接一部電話,要去政府跑12趟,購進一臺電腦要去政府跑15趟,第一年,他們幾乎時間都去跑政府獲得各種各樣的許可。

印度青年250美元創業,38年後利潤50億美元,曾提名為總統侯選人

班加羅爾的中央商務區

在這種情況下,穆爾蒂公司10年幾乎沒有獲得任何收益。

1991年,他們終於迎來了轉機,而這個轉機來自遙遠的美國。

當時美國倡導實驗了“信息高速公路”計劃,這個計劃旨在全美鋪設光纖高速公路,構築高速信息網絡,提高產業能力,從而改變人們的生活質量。

與此同時,美國迎來了第一次IT浪潮,對計算機軟件的需求急速增加。穆爾蒂抓住了這次機遇,印孚瑟斯在美國的東海岸波士頓建立了第一家駐外辦事處,開始開展軟件開發承包業務。

印度青年250美元創業,38年後利潤50億美元,曾提名為總統侯選人

硅谷高科技公司

讓印孚瑟斯聲名鵲起的是“千年蟲”問題。乘著IT浪潮迅猛發展壯大的印孚瑟斯於1999年營業額首次超過1億美元,2000年為2億美元,2001年以破竹之勢達到了4億美元,而到了2007年,竟然突破了30億美元。

1999年3月,印孚瑟斯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並且在2006年成為進入納斯達克排名100強的首個印度企業。印孚瑟斯上市7年後,已經躋身亞馬遜、蘋果、谷歌、英特爾、微軟等國際知名高科技技術行列。

即使不是財閥出身,也能夠白手起家。

這是穆爾蒂以他自己的創業經歷告訴我們的一條真理。穆爾蒂說:“印孚瑟斯公司一直健康發展,我們就是秉承一個理念:就是必須招比我們自己更優秀的人才。”

對於絕大數的我們來說,把孩子培養成成材才是最重要的。

印度青年250美元創業,38年後利潤50億美元,曾提名為總統侯選人

印孚瑟斯邁索爾培訓園區的圖書館

印度和我們一樣,有著4000多年的文明,都非常重視家庭教育。印度家庭教育更側重於數學教育。

印度很多家長認為:“計算能使大腦得到充分鍛鍊,會數學的話,其他事情也會了。

他們還認為,讓孩子從小養成對數學的興趣僅僅靠學校是不夠的。良好的家庭啟蒙教育才是成功的關鍵。學生們下午放學後就和家長在一起,經過家長和學校共同努力,才會讓孩子們開始喜歡上數學。

印度家庭的生活氛圍是這樣的:飯後,他們就玩數學遊戲。

印度青年250美元創業,38年後利潤50億美元,曾提名為總統侯選人

晚餐之後,印度一家人玩數學遊戲

即使孩子一個人獨處,與他相伴的依然是數學遊戲:

印度青年250美元創業,38年後利潤50億美元,曾提名為總統侯選人

簡單的數獨遊戲。3d 插圖

在印度即使吃點心和用餐都是寶貴的學習時間。比如一個小學三年的學生,即使吃一個蘋果,孩子的媽媽都會這樣引導:

把蘋果切成兩半叫做?

二分之一。

是的,那麼再切兩半叫做?

四分之一。
……

再比如,父親拿出今天要吃的麵包,他會這樣詢問孩子:今天有9個麵包,每個人能分到幾個呢?

父母會一邊切面包,一邊和孩子們進行計算有關的會話。在生活中不斷學習,也許正是印度人用數學武裝大腦的方式。

如今,印度數學的巨大價值已經在世界範圍內得到廣泛認可,在歐洲、美國、東南亞,不斷掀起學習印度數學的熱潮。印度數學之所以廣受歡迎,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能輕巧地為人們開啟智慧之門。

印度青年250美元創業,38年後利潤50億美元,曾提名為總統侯選人

印度數學風靡世界

數學上鍛鍊思維的體操,學好數學,將讓人受益一生,尤其今天我們在高考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數學更是決定一個學生能否考上大學,或者上什麼檔次大學的關鍵學科。

我有一個學生,就因為數學好,本科考入了天津大學,取得了在美國密歇根大學“直博”的資格。

這本《印度數學與孫子算經》融合了中印兩國數學的精華,使孩子不僅能從中印數學中繼承思維法寶,提升邏輯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計算能力,還能領略中印兩國的傳統文化。

閱讀本書,兒童能啟發思維,培養學習興趣,中小學生能增強對應用數學的理解,讓數學不再抽象。

比如像書中這兩張內頁對於題目的解答:17×23=?

如果按照我們老師教的方法,是否要列豎式,並且小學低年級學生常常因為“進十”的問題,常常算錯,但是如果掌握了書中教給的方法,解答是不是就輕鬆了!

印度青年250美元創業,38年後利潤50億美元,曾提名為總統侯選人

對於這種算法的解題原理,書中也把它揭示出來了,這是不是又和初中“因式分解”的知識聯繫起來了。試想,這樣的學生到了初中,有了這樣的數學思想,是不是很容易就理解了“因式分解”的方法和原理?

印度青年250美元創業,38年後利潤50億美元,曾提名為總統侯選人

而像這種印度這種“古老的結網計數法”那純粹是親子游戲。

印度青年250美元創業,38年後利潤50億美元,曾提名為總統侯選人

印度青年250美元創業,38年後利潤50億美元,曾提名為總統侯選人

這種解法,既有趣,又便於孩子從小就把數與形結合起來,對於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真是再好不過的途徑了。

《印度數學與孫子算經》印製典雅、莊重、美觀:

印度青年250美元創業,38年後利潤50億美元,曾提名為總統侯選人

內頁簡介呈現:

印度青年250美元創業,38年後利潤50億美元,曾提名為總統侯選人

印度青年250美元創業,38年後利潤50億美元,曾提名為總統侯選人

培養創造力,鍛鍊注意力,提高運算能力,培養學習數學興趣,《印度數學與孫子算經》就夠了。需要的點擊下面商品卡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