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天津名人录丨北宋开国功臣——赵普

天津名人录丨北宋开国功臣——赵普

赵普

赵普(922—992)字则平,幽州蓟县(今天津市蓟县)人,北宋宰相,开国功臣。

公元964年任宰相,赵普协助太祖筹划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


宋初名臣赵普一生曾先后三次做宰相,从政五十年。可其实,赵普的仕途却一波三折,并不顺利。很多人说赵普不学无术,儒家经典《论语》也就只读了一半,那身为一国宰相的赵普难道读书只是摆摆样子,真的就只读了半部论语就能治理天下了吗?


赵普本人为官期间精通吏道,官场的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可起初他并不是一个很懂得学术的人。赵普原本是淮南滁州的一名乡村教师。直到五代后期,赵普在滁州乡下对村里的学童教书,授课的范围想必也不出《论语》,自己只知道《论语》,也就不足为奇了。


公元956年,为了争夺淮南江北地区,后周大将赵匡胤率领大军与南唐守军在滁州打了一场恶仗。这场战争由于得到了赵普的“襄赞定策”,赵匡胤大获全胜,这为他日后的帝业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从此以后,赵普便被赵匡胤视作心腹,始终追随这赵匡胤建功立业。宋朝建立后,赵普参与制定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又辅助宋太祖赵匡胤统一了南中国,为大宋王朝立下卓越的功勋。到了宋乾德二年(964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


在民间的一些记载中,都说宰相赵普不学无术。有一次,宋太祖问群臣:“男尊女卑,可为何男子都要行跪礼,而女子却不跪?”赵普支吾半天也答不上来。老宰相相王溥的儿子王贻孙回答说:“过去男女都行跪礼,但是到了武则天当上皇帝以后,抬高了女子身份,女子才拜而不跪了。”这让赵普羞愧得无地自容。还有一次,宋太祖看到一面铜镜,背面刻有“乾德四年铸”五字,就询问赵普。赵普端详半天,不知端底,只好请翰林学士窦仪来解释。宋太祖只得感叹道:“宰相须用读书人。”


据文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记载:“上每劝以读书,普遂手不释卷。”在《玉壶清话》中也记载:“卿苦不读书,今学臣角立,隽轨高驾,卿得无愧乎? ”书中宋太祖赵匡胤指责赵普不爱读书,而赵普身边的大臣都是一些饱学之士,可自己只会当官,肚子里却没有多少学问,难道心里不惭愧吗?


北宋初年之所以要实行“文臣治国”。是因为在五代时期,主弱臣强,掌握重兵的将领左右政局,这会对皇位构成非常大的威胁。赵匡胤以此起家,深知其中的隐患。皇上赵匡胤多次劝赵普要好好读书,赵普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君臣上下对他的轻视。赵普自从听了皇上的劝告以后,从此便手不释卷。


《宋史.赵普传》中记载,赵普一下班回家,就关上屋门,打开它的书箱来读书学习。大家对赵普所读的书也很感兴趣,在赵普年老体衰病逝死以后,大家打开他的书箱看看箱子里究竟有些什么书,就只发现了《论语》这一部书。那赵普难道每天就只读这一部《论语》吗?


赵普死后,宋太宗赵匡义为他立了神道碑---“太宗皇帝御制太师魏国公尚书令真定王神道碑”,并且亲自在碑中题字。所题之字对赵普一生的评价非常高,碑中所写道:“性本俊迈,幼不好学。及至晚岁,酷爱读书。经史百家,常存几案,强记默识,经目谙心。硕学老儒,宛有不及。既博达于古今,尤雅善于谈谐。”在宋太宗笔下的赵普,早年不爱读书。至其晚年手不释卷,博通经史百家,没有他不读的,最后甚至达到“硕学老儒,宛有不及”,老年后的赵普,文化修养大有提高。甚至那些读了一辈子书的读书人在某些知识方面还赶不上赵普。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所著,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儒家经典,在我国古代的读书人当中非常普及,在唐代以前长期作为儿童启蒙课本使用,直到南宋以后,《论语》的地位才空前提高,成为科举的必考内容,读书人甚至可以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关于“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曾有这样一个故事。“


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学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论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赵普一生曾经三次做宰相,在他第二次做宰相的时候,正是宋太宗赵匡义时期。


他一担任宰相,就有很多人老攻击他,说他是山东人,不爱读书,所学的也就是一部《论语》而已。宋太宗赵匡义便问赵普是不是这样。赵普很生气,回答道:“不错,我平生所知道的知识,都在《论语》里,我用《论语》的一半辅佐太祖平定了天下,我也能用另一半来辅佐您,保证天下的太平。”赵普的这个回答多半带有心中的怨恨,这便是我们熟知的“半部论语治天下”话的由来。后人往往把赵普的这一句牢骚话断章取义了。


其实,从宋太祖赵匡胤发出“宰相需用读书人的”乾德四年(966年)到宋太宗赵匡义的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赵普第二次为相的这段期间,已经经历了十五年的时间,赵普在这十五年的时间里,一直手不释卷的读书,说赵普仅读过半部《论语》,显然是不可信的。

赵普终年七十一岁,在他生前所参与制订的重要方针和政策,一直影响着宋朝三百年的统治和国运。他勤奋读书的事迹,始终激励着我们后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