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火箭VS爵士,勇士VS鵜鶘,系列賽總結 火勇前瞻預告

火箭VS爵士 系列賽總結

火箭VS爵士,勇士VS鵜鶘,系列賽總結 火勇前瞻預告

如果NBA是錄播,那麼沒有比克里斯保羅追逐西決地板更好的NBA劇本了,MVP以22投15鐵的方式配合出演,而保羅41+7+10的數據都如此玄學,冥冥中自有炮意,休斯頓5月8日,有關西決的一切話題終結於此,祝賀CP3,用最英雄的方式踏上西決地板。

這輪系列賽,爵士在手中資源能力範圍內,可能已經做到了最好。爵士進攻資源匱乏的問題,不只是盧比奧受傷的原因,他們本身陣容配置就過於傾向防守,常見的進攻端優質資源,爵士基本都沒有:

1.射手數量不夠。爵士首發陣容只有英格爾斯一個理論上穩定的三分射手,米切爾的定點效率也不錯,但投射起伏較大,羅伊斯-奧尼爾也不怎麼樣,費沃斯的三分基本是有當沒有了。與火箭這輪系列賽,克勞德、伯克斯、艾克薩姆的投籃手感倒是都超出了預期水平,但也不足以改變火箭的防守。其實爵士應該早一點嘗試把克勞德拿到首發,把費沃斯作為替補中鋒使用,讓首發的空間再好一點。

2.沒有低位單打手。爵士一堆壯漢找不出一個能在低位一對一懲罰火箭無限換防的內線出來,單純靠假掩護提前拆的無球戰術,很難打出穩定輸出。

3.沒有戰術型無球大戰。類似科沃爾、雷迪克這種跑動能力強,可以無球利用掩護開發進攻的移動炮臺,爵士也沒有。這種類型的球員,只要有一個,帶來的空間和戰術價值相當於有兩個射手。

最讓爵士難受的,還是火箭的無限換防,以及首發陣容防守弱點少——火箭首發不是沒有防守弱點,比如哈登防無球、哈登防面框、低位打保羅、低位打阿里扎都可以利用,但爵士本身沒有低位資源,戰術型無球大神也沒有,唯一能針對的就是哈登防面框這一點,米切爾和英格爾斯的確很努力在這方面做文章,可爵士本身不好的陣容空間,導致即使突破了哈登還要面對火箭大量協防,就算爵士射手們超常發揮投進了不少懲罰性三分,卡佩拉的護框依然迴避不了,而米切爾和英格爾斯又都沒有哈登那麼強的給內線喂空接球的能力,對卡佩拉的護框基本給不出懲罰。

但爵士還是能贏下一場,G5也打出了懸念,靠的是什麼呢?

G2大家都知道,爵士靠假掩護提前拆打了火箭一個措手不及,這也是我們在前瞻裡預料過爵士可能會打的戰術,但我們也知道,這種戰術維持不了穩定輸出。

爵士進攻能續上,主要靠的是強突輪轉階段火箭的幾個錯位點,以及幾個運動能力超強的後場推反擊的能力。這輪系列賽,火箭在銜接段沒打過爵士,有兩個人的在場數據非常難看:

火箭VS爵士,勇士VS鵜鶘,系列賽總結 火勇前瞻預告

爵士的陣地進攻基本就靠這兩個人活著了。安德森跌出輪換後,爵士找內內也比較多。常規賽的時候,我寫火箭角色球員報告時說,內內的換防彈性不錯。當時有球迷提醒我說,內叔這賽季下滑挺大的,當時我還覺得內內常規賽可能比較養生,季後賽應該問題不大,但從這輪系列賽看,內內現在大防小的確不如過去了,也可能是爵士這幾個持球手的運動能力太好,突破不好防,但從卡佩拉的防守效果看,內內與卡佩拉的差距比上個賽季要明顯多了。

爵士本身不是一支喜歡打快節奏的球隊,不強調轉換,喜歡落下來打陣地。但與火箭這輪系列賽,實在是陣地戰缺少進攻武器,被逼的愣是場均打了19.7次轉換,他們常規賽場均只有14.5次。

爵士基本上把他們能力範圍內,能抓住的火箭防守弱點都抓住了,然而就是這樣,最終交出的進攻成績也只有百回合99.1分。米切爾以31.5%的回合佔有率拿到了44.9%的真實命中率,球權扛了不少,但效率不佳,爵士想把系列賽打出懸念,可能需要米切爾至少打出35%的回合佔有率,55%以上的真實命中率,當然,我們不能過高要求一名新秀,以他們自己的陣容配置,以及火箭的防守策略,其實不太適合米切爾這種突破+幹拔三分打法的單打手——這種情況,最適合的球員其實是科比。

防守端,爵士沿襲了江湖上流行的中鋒收籃下等哈登的防守策略,從頭貫徹到尾,雖然最開始的幾場被哈登出色的手感,以及配合卡佩拉抄後門的戰術打的有點懷疑人生,但後面幾場哈登手感下滑,爵士又增加了側翼回收卡住卡佩拉的力度,這種防守策略開始顯示作用,火箭最終交出53.1%的籃下命中率是爵士可以接受的數據。

然而,火箭夏季的兩筆引援讓系列賽變得有驚無險。聖保羅爸爸的殺人中距離是剋制一切護框壁壘的最佳武器,總是在底角被放空的塔克,兩個底角三分合計19中10,在塔克打中鋒的陣容裡,他也用外拆三分懲罰了爵士,成為火箭這輪系列賽表現最突出的側翼球員。

總體上,爵士對火箭的防守還是成功的,火箭百回合得109分比他們常規賽要少3.2分——這已經是全聯盟防守最強的球隊之一給出的成績單,可見火箭火力之兇猛。

受傷的米切爾說,他不想這樣就結束,讓我想起櫻木花道的第一場練習賽,輸給陵南後還在叫嚷著傳球啊,輸給海南後的淚灑賽場。櫻木比米切爾幸運,一場練習賽的輸贏根本不重要,而預選賽輸給海南,他們依然還有出線希望,可爵士已經沒有了再打G6的資格,沒有盧比奧,中途又失去攻防兩端表現出色的艾克薩姆,G5第四節米切爾不甘心的受傷下場,爵士打光了最後一刻子彈,雖敗猶榮。

可米切爾還是比櫻木幸運,雖然他們都是賽場新人,但米切爾再過5個月就會重新踏上征程,他的未來不可限量,而我們用整個青春也沒能等來全國大賽的動畫版,以及主人公們下一季的征程。

勇士VS鵜鶘 系列賽總結

火箭VS爵士,勇士VS鵜鶘,系列賽總結 火勇前瞻預告

相比爵士防守盡力,進攻無力的掙扎,鵜鶘對勇士,其實比爵士對火箭要更有周旋的餘地——他們進攻端有濃眉這個對位優勢點。

但鵜鶘的表現有點令人意外。他們對勇士的進攻效率只有98.5,還不如缺兵少將,進攻風格被火箭完克的爵士。防守效率106.8反倒是有點出人意料,濃眉的大範圍協防能力的確對勇士擋拆戰術起到了限制作用,但還有一個原因是,結合出手難度和出手位置來看,勇士這輪系列賽本該投出更好的投籃效率。

鵜鶘防不住勇士,是一個開賽前大部分專家公認的情況。後場和側翼身高太矮,杜蘭特和湯神這兩個點對位對不上,是鵜鶘系列賽被動的原罪。

可是,從數據上反映來看,勇士贏下系列賽最核心的原因好像不在這。勇士的繞掩護接球投籃效率只有每回合0.989分,比常規賽每回合1.131分要低不少,這個大家都知道,這輪湯神的手感不好;面框單打每回合0.686分,這可能是小樣本下的意外,杜蘭特這輪系列賽有打鐵的場次;擋拆持球每回合0.64分,鍋是庫裡的,復出後庫裡持球投的狀態不好。

真正反映勇士身高優勢的是杜蘭特那些背身打小個,勇士這輪系列賽背身單打效率每回合1.2分,但低位本來就是勇士進攻佔比不高的項目。其實勇士這輪系列賽陣地戰進攻效率並不高,每回合0.922分遠低於常規賽的每回合1.012分,其實勇士與馬刺的系列賽,陣地戰每回合0.949分,效率也不高,但那輪系列賽前場籃板搶的多,導致進攻回合多,走的是量。

勇士贏球真正的關鍵是防守支持下的轉換進攻,這輪系列賽每場要打多達21.4次的轉換進攻,效率達到了每回合1.252分。勇士的轉換進攻從來都是全聯盟最難防的,而鵜鶘自己的進攻打不好,又給了勇士太多打轉換的機會——說白了,鵜鶘最主要的還是沒把進攻打好,導致了攻防兩端全潰,比分被拉開基本都是自己屢屢打不進,然後勇士一波反擊就被帶走了。

鵜鶘的進攻為什麼打不好呢?

兩個關鍵字:放空;協防

勇士無限換防的防守體系,最怕兩種人——一種是低位怪獸;一種是面框單打手。拆解掩護之後逼迫單打,一對一能力強到可以改變勇士的防守,進攻就好打了。

鵜鶘有兩個人符合這個條件——濃眉和霍勒迪。但濃眉不是典型的低位怪獸,濃眉的低位很多都是偽背身,他其實是個無球打法為主的內線,但也沒關係,他的能力已經超出了限定進攻類型的程度,勇士如果一對一防他,只有追夢可以限制一下濃眉的效率,其他人都做不到——追夢這輪系列賽一對一防濃眉之好,也超出了我們以往的印象。

至於霍勒迪,他是一個終結能力超強,但投射不夠穩定的持球手,相比歐文、哈登這種全面型單打手,勇士並不足夠怕他,勇士對付他的辦法是杜蘭特對霍勒迪,格林對濃眉,霍勒迪與濃眉擋拆選擇換防,這樣大打小和小打大都沒有錯位,再加上霍勒迪投射不夠穩定,在他擋拆找庫裡時勇士也可以選擇繞防。

但即使這樣,霍勒迪和濃眉也不該分別只交出53.8%和53.3%的真實命中率,遠低於他們的常規賽水準。關鍵原因就是鵜鶘陣容裡隆多和希爾兩個投射能力有限的球員太拖空間,導致球隊協防壓力太大。

當然,你可以說,隆多和希爾在進攻端都給出了放空回應——前者這輪系列賽三分命中率41.7%,後者有一場連中三元。問題是,兩個人一共就進了9個三分球,加一起場均不到2個,這個損失勇士給得起,他們也完全沒能讓勇士改變防守策略,即使剛投進三分,勇士對他們出手依然不理不睬。

對於鵜鶘來說,他們也不好做其他選擇。隆多作為轉換進攻推進器,陣地戰跑無球戰術很重要的潤滑劑,希爾則是鵜鶘少有的體型正常的側翼,輪轉階段上場加強防守也很重要——畢竟鵜鶘能用的球員也不多。

但G5下半場,鵜鶘還是隻用了3分鐘隆多,G5第四節,鵜鶘擺出霍勒迪+克拉克+摩爾+米羅蒂奇+濃眉這套陣容後,進攻效率達到了128.8,追分勢頭很猛,當然也和勇士最後打的比較鬆懈有關。實際上,鵜鶘這套空間出色的陣容在常規賽用了44分鐘,進攻效率就有121.9,效果就非常好,但這套陣容顯然也不像能長期使用的陣容。

今年的季後賽,應該讓鵜鶘好好思考一下,未來陣容的配置問題了。坐擁濃眉+米羅蒂奇這樣聯盟裡少見的超強進攻內線組合,加上攻防全面的霍勒迪,以這三個人為核心架構建隊,鵜鶘在未來實力差不了。其他球員要如何配置,還是需要鵜鶘認真思考,引入體型正常的3D側翼是首要任務,考神的續約也是一個難題。

從鵜鶘與開拓者系列賽後,一直有球迷問有關隆多的問題,我當時說,還不是評價的時候——不合時宜的情況下給情懷球星負面評價,往往是找噴。現在我大致說一下吧:

有球迷問我隆多是不是聯盟防守最好的控衛,以及隆多+霍勒迪是不是聯盟防守最佳的後場組合——隆多防守真實正負值排控衛第46,跟利拉德的排名比較接近,霍勒迪排第4。如果你覺得防守真實正負值反映不了全部,那麼鵜鶘對位策略一般這麼做——給霍勒迪分一個最高的或者最強的(杜蘭特、利拉德),給摩爾分剩下兩個進攻相對比較強的(庫裡、CJ麥科勒姆),給隆多剩下的(特納、湯神)。

更多的還是不說了,總而言之,情懷是一碼,能力是一碼,還是要分開吹。


火箭VS爵士,勇士VS鵜鶘,系列賽總結 火勇前瞻預告

最後說一點勇士與火箭系列賽前瞻的事。預計可能會寫兩到三期,題目可能會叫天外飛仙與劍神一笑——其實很早就把題目和構架想好了,現在要做的是整理兩支球隊這賽季的數據,回看交戰錄像,要好好準備一下,不會馬上就發,還是請大家耐心等一下。我知道你們很著急,但現在只能說一點,常規賽交戰的結果沒有意義,不要拿火箭2-1勇士作為參考,實際上,火箭與勇士的常規賽交戰淨勝分,勇士是贏分的,就算拋開哈登和杜蘭特沒有參加的第二場,勇士也沒輸多少,第一場和第三場都是五五開的比賽。最沒有意義的就是這個比分結果,但比賽本身的過程很有價值,從比賽中找到彼此針對的方式,對位剋制關係非常重要,我已經把第三場看了三遍,從中還是能發現不少問題,但這輪系列賽的前瞻還是非常難做,因為兩支球隊最核心的問題是輪轉球員變了——勇士這邊被虐最慘,但雙方交戰出場時間極多的麥考已經在輪轉之外了(但不排除科爾在他傷愈後再次使用);火箭這邊被虐最慘,雙方交戰出場時間極多的安德森也調出輪轉了(火箭這賽季最英明的變陣就是塔克進首發,拿掉安德森)。

詳細的內容,還是給我一點時間吧,總而言之,很多事情沒有那麼想當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