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請問夏朝有幾代皇帝?

程林4721


由於沒有準確的考古發現印證,夏朝的歷史資料只能通過後人的記載來一看究竟。

在司馬遷的《史記卷二·夏本紀第二》中,記錄有夏朝的帝王世系。

夏后帝啟崩,子帝太康立。...太康崩,弟仲康立,...仲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立少康。帝少康崩,子帝杼立。帝杼崩,子帝槐立。帝槐崩,子帝芒立。帝芒崩,子帝洩立。帝洩崩,子帝不降立。帝不降崩,弟帝扃立。帝扃崩,子帝廑立。帝廑崩,...帝孔甲立,...孔甲崩,子帝皋立。帝皋崩,子帝發立。帝發崩,子帝履癸立,是為桀。

由此可以大致的知曉,在夏朝時期,帝位的繼承會根據需要,在兄弟間或者父子間傳承。前後一共傳承13代16帝。

  • 夏啟,姒(sì)姓,夏朝的建立者,大禹之子。

  • 太康,夏啟之子,曾因失德被流放。

  • 仲康,夏啟之子,太康的兄弟。

  • 相,仲康之子,被東夷部落的后羿奪國。

  • 少康,相之子,從東夷部落的寒浞(zhuó)手中奪回控制權,重新振興夏朝。

  • 杼,少康之子,傳說是戰甲的發明者,在位期間,夏進入鼎盛時期。

  • 槐,予之子,在位期間征服九夷,擴大了夏朝的影響力。

  • 芒,槐之子,

  • 洩,芒之子,在位期間,多次給周圍諸夷封爵,夏朝基本得到周圍部落的認同。

  • 不降,洩之子,在位期間,平定內部叛亂,穩定國內局勢,給之後數代的傳承打下穩定的基礎。

  • 扃(jiōng),洩之子,不降的兄弟,在不降還在位的時候,扃就已經是國相,治國能力出眾,所以在不降死後,由扃繼位,持續穩定的發展夏朝經濟與軍事實力。

  • 廑(qín),扃之子,守成之君,在位期間,遵從其父的各項政策,夏朝國力持續強盛。

  • 孔甲,廑堂兄,在位期間多次出兵周圍部落,又迷信鬼神之說,窮兵黷武,使得夏朝開始走向衰弱。

  • 皋(gāo),孔甲之子,重新按照其祖父廑時期的政策,穩定國內局勢。

  • 發,皋之子,通過提拔關龍逢為相,治國有方,積數代之力,重新讓夏朝崛起。

  • 履癸,發之子,又成桀,是歷史記載中第一個暴君,在他的殘暴統治下,民憤四起,最終被商湯起兵推翻。

總結:通過史書中的記載可知,夏朝一共有過16位帝王,共傳13代。

小川讀歷史


夏朝是我國上古時期的朝代,夏朝(約為前2050年—約前1600年) ,共傳14代17王,約471年,後為商朝所滅。



首先要知道的是:夏朝統治者稱王而不稱帝那麼在這段歷史上夏朝一共有多少位君主呢?   
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朝代 根據史書記載,夏朝是禹的兒子啟廢除了傳統的部落“禪讓”制,殺死益而稱王,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夏禹傳子代替了以前的禪讓制度,由禪讓制變成王位的世襲制。夏朝共傳13代,16王。夏朝其中心區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帶。據說啟死後,太康即位,出現了一時的政權更迭,即所謂“失國”。再經少康中興,重建夏朝。到孔甲統治時,夏朝走向衰落。此後,三傳至桀,夏朝滅亡。約400年,後為商朝所滅。  




夏朝的君主順序分別為:

1、啟——2、太康——3、仲康——4、相——5、少康——6、予——7、槐(芬)——8、芒(荒)——9、洩(世)——10、不降——11、扃(局、禺)——12、胤甲——13、孔甲——14、皋(吳、皋苟)——15、發(發惠)——16、履癸(桀)

夏禹在位45年禹姓姒名文命,是黃帝的玄孫。由於治水立了大功,被尊稱為“大禹”。他的父親治水不成而被殺,禹接替治水的工作,採取疏導的方法,經過十三年的努力,終於成功。後繼舜為帝。稱國號“夏後”,故稱“夏禹”。他在塗山大會諸侯,建立了奴隸制國家的雛形,禹鑄造九鼎,象徵九州。虞在位45年死,葬於會稽山。


啟在位29年啟,姓姒名啟,大禹的兒子,大禹死後,啟即位為天子,即位後擊敗有扈氏的反抗,鞏固了政權,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的國家。


太康在位29年太康,夏啟的兒子,繼啟為王。他生活荒淫,朝政鬆弛。在他外出打獵時,有窮氏首領後裔乘機入侵,自己作了君長,史稱“太康失國”。


仲康在位13年仲康,太康的弟弟。即位後無力恢復夏的天下,這時後裔被他的親信寒浞殺死。寒浞自立為王。


相在位28年相,仲康的兒子。即位28年後,寒浞攻打他,相被殺。


少康在位21年少康,相的遺腹子。少康時終於推翻了入主夏國四十多年的有窮氏政權,史稱“少康中興”。少康是一位有作為的國王。


杼在位17年杼,少康的兒子。曾參加父親領導的恢復夏國的戰爭,並立下許多戰功。他發明了甲和矛,並大舉征伐東夷,取得勝利。


槐在位44年槐,杼的兒子。他在位時社會經濟有所發展。


芒在位18年芒,槐的兒子。他在位時,開始了延續數千年的沉祭(即將祭物沉入黃河企求河神的庇護)。


洩在位21年洩,芒的兒子,他在位時,正式賜封九夷各部諸侯爵位。


不降在位59年不降,洩的兒子。在位59年後,讓位與其弟扃。


扃在位21年扃,不降的弟弟。


廑在位21年廑,扃的兒子。他在位時,夏國開始衰落。


孔甲在位31年孔甲,不降的兒子。司馬遷說“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亂”,可見孔甲是一位胡作非為的殘暴昏君。


皋在位11年皋,孔甲的兒子。


發在位11年發,皋的兒子。他在位時,各方諸侯已經不來朝賀了,夏國進一步衰落。

桀在位52年桀,發的兒子。是歷史上有名的殘暴之君。窮奢極欲,暴虐嗜殺,終於被商湯所滅,結束了長達近500年的夏朝時期。



知識圈app


夏朝有十七代君王。

第一代:禹(姓姒,字高(密),是黃帝的玄孫,史稱大禹,夏朝開國君王)

第二代:姒啟(禹的兒子,夏朝第二任君王)

第三代:姒太康(姒啟長子,夏朝第三任君主)

第四代:姒中康(姒啟之子,太康之弟,夏朝第四任君王)

第五代:姒相(姒中康之子,夏朝第五代君王)

第六代:姒少康(又名杜康,姒相之子,夏朝第六代君王)

第七代:姒杼(姒少康之子,夏朝第七任君王)

第八代:姒槐(姒杼之子,夏朝第八任君王)

第九代:姒芒(又名帝芒,姒槐之子,夏朝第九代君王)

第十代:姒洩(姒芒之子,夏朝第十代君王)

第十一代:姒不降(姒洩之子,夏朝第十一代君王)

第十二代:姒扃(姒洩之子,夏朝第十二代君王)

第十三代:姒廑(姒扃之子,夏朝第十三代君王)

第十四代:姒孔甲(姒扃侄子,姒廑的堂兄弟,夏朝第十四代君王)

第十五代:姒皋(姒孔甲之子,夏朝第十五代君王)

第十六代:姒發(姒皋之子,夏朝第十六代君王)

第十七代:桀(姒發之子,夏朝第十七代君王)

沒有用皇帝來稱呼他們,是因為皇帝是秦朝以後的事情,故稱君王。


轉瞬落塵


夏朝的統治者不能叫皇帝(皇帝的稱謂是從秦始皇開始的),充其量只能叫王,實際上是部落聯盟的首領。按照2000年公佈的《夏商周年表》,夏朝約在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之間,自禹到桀,共傳14世17王,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父死子繼,兼有兄終弟及的家族世襲制度。

這17王依次是:禹-啟-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洩-不降-扃-廑-孔甲-皋-發-癸(桀)。如果僅僅是列舉幾個名字,大家對夏朝的認識可能還比較空泛,我就大概講講他們的世襲過程和其中的幾位名王吧。

夏是有十幾個大小近親部落組成的,和夏結盟的還有一些遠親部落和東夷部落,按照傳統,部落聯盟首領應由夷和夏輪流擔任。大禹的事蹟不必說了,因為治水的功績當上了首領。

禹年老時,本來是東夷部落首領皋陶繼任,但皋陶卻先於禹而死,於是選定東夷的伯益代替皋陶做禹的繼承人。等到禹死後,夏部落並不擁戴伯益,而共推禹子啟為王,開始了夏王朝的“家天下”。

啟據說也比較能幹,但賢德遠不如堯、舜、禹,喜歡飲酒、打獵、歌舞。

繼啟為王的太康不愛過問政事,引起了百姓怨恨。東夷有窮氏的后羿趁機起兵攻夏,自己當王。後來羿的親信寒浞攻殺后羿,還殺死了仲康的兒子相。

相的兒子少康投奔有虞氏,伺機復國,最後集合一些親信部落,滅掉寒浞,恢復並鞏固了夏朝,史稱“少康中興”。

少康的兒子杼也是個有為之君。他在攻打寒浞的過程中立了大功,繼位後又征伐東夷,一直打到東海。自杼之後,東夷各部落陸續歸附夏朝。

孔甲繼位後,夏朝開始衰落。傳說中有孔甲養龍的故事,說是天上降下一雌一雄兩條龍,孔甲不知如何飼養它們。一個叫劉累的人會飼養,孔甲就委託他養龍。後來雌龍死了,劉累隱瞞不報,還將龍肉煮了獻給孔甲吃。不知底細的孔甲後來要求再吃這種食物,劉累害怕就逃走了。

夏朝末代君主桀暴虐不仁,沉迷聲色,不理朝政,不恤民力,百姓怨恨,群臣離心。東方的商族領袖成湯起兵討伐,擊潰夏朝軍隊。夏桀被放逐於南巢(今安徽巢縣),夏朝至此滅亡。


如果大家喜歡我的回答,請順便關注我的帳號“聽三哥說歷史”,更多內容為您呈現。


聽三哥說歷史


我是沫白,我來回答。

夏朝(約公元前2146年-公元前1675年)始於夏禹,終於桀,共流傳17代。

傳說中,黃河決堤,百姓苦不堪言。大禹接替了父親的工作,開始整治黃河水患。曾三顧家門而不入,經過他的不斷努力,黃河水患最終治癒。而他也獲得了人民的擁護,當上了皇帝,成為夏朝的開國皇帝。


夏桀,帝發之子,雖文武雙全,但卻是夏朝有名的暴君,荒淫無度。,忍無可忍的人民開始反抗。商湯在名相伊尹策劃下起兵伐桀。最終,夏桀被放逐於南陽,夏朝滅亡。


沫白讀史


大禹治水之後,成為了接任舜的下一位領袖,禪讓給禹的舜是據說按照血統來說是黃帝的第八代傳人,而有意思的是,大禹也是黃帝的第八代傳人。



禹的父親是鯀,鯀受舜的命令治水,用了九年的時間也未能消除水患而被處死,治水的任務就交給了禹。禹吸取父親鯀的經驗教訓,改堵為疏,“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經過十三年的努力,終於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氾濫的災禍。傳說禹新婚後不久就離開家外出治水,由於形勢嚴峻,開山導流刻不容緩,三過家門而不入。人們為表達對禹的感激之情,尊稱他為“大禹”。



即位之後,“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確定了自己的權威,這次與眾諸侯之會也被視為夏王朝建立的標誌性事件。塗山之會後,禹將準備將各方諸侯進獻之物鑄造成九個大鼎,分別象徵當時的九州,即冀州鼎、兗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鼎上鑄著各州的山川名物、禽異獸。其中豫州鼎為中央大鼎,豫州即為中央樞紐。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陽城,藉以顯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一統。從此九鼎繼而成為“天命”之所在,是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




禹死後由益接帝位,史記裡記載三年後益主動讓位給禹的兒子啟,“三年之喪畢,益讓帝禹之子啟,而闢居箕山之陽。”也有說法是啟殺死了益之後登上帝位。但無論過程如何,結果就是三皇五帝時期部落推舉首領公天下被世襲罔替的家天下所取代了。啟即位後,有扈氏起兵反抗,被啟消滅,其他諸侯自此臣服,“天下鹹朝”。



自禹算起,夏共經歷了十七任帝王,包括禹、啟、太康、中康(太康的弟弟)、相、少康、予、槐、芒、洩、不降、扃(jiōng)、廑(qín )、孔甲(不降的兒子)、皋、發、履癸(lǚ guǐ),履癸就是桀,夏朝最後一位帝王。


戴老師講歷史


一個也冇,三皇在前,五帝緊隨,夏朝稱後,商朝稱王,至我大秦,方有始帝。



大秦武王嬴蕩


夏朝(約為前2050年—約前1600年)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朝代。根據史書記載,夏朝是禹的兒子啟廢除了傳統的部落“禪讓”制,殺死益而稱王,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夏禹傳子代替了以前的禪讓制度,由禪讓制變成王位的世襲制。夏朝共傳13代,17王。夏朝其中心區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帶。據說啟死後,太康即位,出現了一時的政權更迭,即所謂“失國”。再經少康中興,重建夏朝。到孔甲統治時,夏朝走向衰落。此後,三傳至桀,夏朝滅亡。約400年,後為商朝所滅。由於夏朝沒有文字直接流傳下來,所以,長期以來對其瞭解還主要依賴古代文獻的記載,包括夏朝的國王、官吏、軍隊以及刑獄情況。現代以來,河南省偃師縣二里頭村遺址中大型宮殿、墓葬以及許多青銅器的出土,則從一個側面揭示了作為奴隸制的夏朝的政治、經濟及社會文化、生活等等方面的情況。夏朝都城的變更夏朝都城幾經變更。斟鄩 洛陽偃師二里頭 太康、仲康、孔甲、帝皋、夏桀 前2070年—前1600年夏世系夏朝君主於古籍中被稱為後、夏後、夏后氏,亦有稱之為帝者。自啟至桀凡十三代,十六傳,歷四百七十二年(一說四百三十二年),是為後人所推算。如夏代的開始從夏禹算起,自禹至履癸(桀),共十四代、十七王,前後經過了五百餘年。 1.大禹  2.啟  3.太康  4.仲康  5.相  6.少康  7.杼 8.槐  9.芒(荒) 10.洩(世) 11.不降  2.扃(局、禺) 13.僅、廑、堇(胤甲)  14.孔甲 15.皋(吳、皋苟) 16.發(發惠) 17.履癸(桀、傑)(即我們所熟知的夏桀)

x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遊戲總監


這個問題問得有點失敗,準確來說,夏朝沒有一個皇帝。因為夏朝的“元首”不叫皇帝,在位時稱“後”,(沒錯是後,皇后的後,但是指的卻是夏朝最有權勢的男人),死了以後,稱“帝”,皇帝這個令中國歷史上無數有野心的權臣和平民百姓無限神往的稱呼,開始於一代猛人秦始皇。在嬴政之前,沒有皇帝這個稱號。

一般來說,夏朝傳了十四代,有十七個“後”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少康,因為他締造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興”盛世——少康中興。

少康即位後封賞功臣,剷除奸佞,重振朝綱,重新鞏固了夏朝政權。他吸取了太康、后羿和寒浞的教訓,勤政愛民,大力發展農耕,使夏朝一度出現了繁榮局面。

少康在位21年,致力於華夏內部的團結和農業生產的發展,天下安定。唐太宗李世民論及古今政體時說:“歷代中興之言,以少康為冠。”(洛陽晚報 張寶峰)


洛陽晚報



夏朝有幾個皇帝? 咱們也別絕對地說,夏朝的時候只稱王不稱帝。問題在於,現在還沒有發現夏朝的文字,如果哪天真的發現了,而且裡面記載大禹稱帝,豈不那個?😊

的確,商和周,都是隻稱王不稱帝。這是由甲骨文、金文和眾多的周代文獻證明了的。可問題又來了,“三皇五帝”在那裡擺著,而且都是在夏朝之前呢!

這個事,不妨從漢字文獻學角度,探尋一下“皇”、“帝”和“皇帝”的原意和來由。

先說“皇”。

“皇”的本意,是飾羽之冠——五彩鳥羽做裝飾的帽子。最早是上古時代祭祀時用。能戴這個帽子的,必定是領祭的部落首領或部落聯盟首領。因此,才有了隧人、伏羲、神農這“三皇”。

後來,“皇”又有了“自上覆下”以及“廣大”的引申義之意。“三皇”就不僅僅是祭祀的領祭人了,還有了統領和權威的意義。

再說“帝”。

《禮記》說:“帝,天帝也”。《荀子》亦說:“帝,天神也”。 《禮記》又說:“先祖所自出”——先祖為感天而生,先祖就是天。

在上古時代,祭天就是祭先祖。反過來說,祭先祖也就是祭天。

據漢以來的各代大學者考證,最早的時候,“帝”、“奠”、“天”同發一音。

在古代,柴必合束方始用之。東漢大學問家鄭玄的《禮記・月令》注說:木“大者可析謂之薪,小者合束謂之柴。”帝字以束柴象形,以表示燔柴祭天之義——在部落氏族時代,畢竟太不發達,祭祀的形式和用品皆甚簡陋,有束柴可用,也只能是氏族部落首領或部族聯盟首領才能做到的了。

“帝”字之初文,其本義為祭天。 在氏族社會,祭天叫作帝,而主持祭天之禮的部落聯盟首領也稱為帝。所以,才有了黃帝、帝嚳、顓頊、帝堯、帝舜的“五帝”之稱。 最後說“皇帝”。

戰國末年,秦王嬴政在前王打下的堅實基礎上,翦滅群雄,統一中國。他覺得,自己的功勞遠勝之前的三皇五帝,所以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

由此看來,夏朝君主有可能稱“皇帝”,但可能性不大——因為夏朝面積有限、實力有限、發達水平也有限。

會不會不稱“皇帝”,而稱“皇”或“帝”呢?在沒發現夏朝文字的情況下,僅憑推測,可能性也不大。 有兩方面原因。

第一,中國的原始“宗教”是祖先崇拜,這是和對“天帝”、神靈的崇拜結合在一起的。這從甲骨文、金文,以及周代諸多文獻記載都可以明顯看出來。

夏,在商周之前,商周的觀念,與夏代是傳承關係。商周認為,“三皇五帝”是先祖和聖賢,這很大程度上來自夏代。所以,夏朝君主不太可能自稱“皇”或“帝”。

第二,考古學發現,中國新石器時代自距今10000年前後的發展,是連續的、多發的,但在距今4000年以前,曾有一個明顯的衰落期,很可能是因為鼠疫等傳染病的傳入造成。但是,文化傳承沒有間斷,在距今4000年左右,在中原地區異軍突起,這恰恰是夏朝。雖然異軍突起,畢竟大受挫折,這個時候,夏代君王稱“皇”稱“帝”的可能性也是不大。 夏朝,屬於上古史中“古國”的晚期和“王國”時代的早期,其君王,稱王的可能性更大。

學者們對於夏朝君王的排序,有明確意見——

學者認為,大禹的後半生,是夏朝的第一任君王。

夏朝各代君王是——

早期:大禹、夏啟、太康、中康、帝相(包括后羿和寒浞)時期,約131年,即公元前2024-前1893年(或者公元前2043-前1912年);

中期:少康、帝予(杼)、帝槐(芬)、帝芒、帝洩時期,約150年,即公元前1893-前1743年 (或者公元前1912-前1762年);

晚期是:帝不降、帝扃、帝廑、孔甲、帝皋、帝發、履癸(夏桀)時期,約190年,即公元前1743-前1553年(或者公元前1762一前1572年)。

夏朝總共471年,十五代,十七王。 學者對此進行了考證,與文獻記載以及實際上的30年為一代是相吻合的。(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