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请问夏朝有几代皇帝?

程林4721


由于没有准确的考古发现印证,夏朝的历史资料只能通过后人的记载来一看究竟。

在司马迁的《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中,记录有夏朝的帝王世系。

夏后帝启崩,子帝太康立。...太康崩,弟仲康立,...仲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立少康。帝少康崩,子帝杼立。帝杼崩,子帝槐立。帝槐崩,子帝芒立。帝芒崩,子帝泄立。帝泄崩,子帝不降立。帝不降崩,弟帝扃立。帝扃崩,子帝廑立。帝廑崩,...帝孔甲立,...孔甲崩,子帝皋立。帝皋崩,子帝发立。帝发崩,子帝履癸立,是为桀。

由此可以大致的知晓,在夏朝时期,帝位的继承会根据需要,在兄弟间或者父子间传承。前后一共传承13代16帝。

  • 夏启,姒(sì)姓,夏朝的建立者,大禹之子。

  • 太康,夏启之子,曾因失德被流放。

  • 仲康,夏启之子,太康的兄弟。

  • 相,仲康之子,被东夷部落的后羿夺国。

  • 少康,相之子,从东夷部落的寒浞(zhuó)手中夺回控制权,重新振兴夏朝。

  • 杼,少康之子,传说是战甲的发明者,在位期间,夏进入鼎盛时期。

  • 槐,予之子,在位期间征服九夷,扩大了夏朝的影响力。

  • 芒,槐之子,

  • 泄,芒之子,在位期间,多次给周围诸夷封爵,夏朝基本得到周围部落的认同。

  • 不降,泄之子,在位期间,平定内部叛乱,稳定国内局势,给之后数代的传承打下稳定的基础。

  • 扃(jiōng),泄之子,不降的兄弟,在不降还在位的时候,扃就已经是国相,治国能力出众,所以在不降死后,由扃继位,持续稳定的发展夏朝经济与军事实力。

  • 廑(qín),扃之子,守成之君,在位期间,遵从其父的各项政策,夏朝国力持续强盛。

  • 孔甲,廑堂兄,在位期间多次出兵周围部落,又迷信鬼神之说,穷兵黩武,使得夏朝开始走向衰弱。

  • 皋(gāo),孔甲之子,重新按照其祖父廑时期的政策,稳定国内局势。

  • 发,皋之子,通过提拔关龙逢为相,治国有方,积数代之力,重新让夏朝崛起。

  • 履癸,发之子,又成桀,是历史记载中第一个暴君,在他的残暴统治下,民愤四起,最终被商汤起兵推翻。

总结:通过史书中的记载可知,夏朝一共有过16位帝王,共传13代。

小川读历史


夏朝是我国上古时期的朝代,夏朝(约为前2050年—约前1600年) ,共传14代17王,约471年,后为商朝所灭。



首先要知道的是:夏朝统治者称王而不称帝那么在这段历史上夏朝一共有多少位君主呢?   
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 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废除了传统的部落“禅让”制,杀死益而称王,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夏朝共传13代,16王。夏朝其中心区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据说启死后,太康即位,出现了一时的政权更迭,即所谓“失国”。再经少康中兴,重建夏朝。到孔甲统治时,夏朝走向衰落。此后,三传至桀,夏朝灭亡。约400年,后为商朝所灭。  




夏朝的君主顺序分别为:

1、启——2、太康——3、仲康——4、相——5、少康——6、予——7、槐(芬)——8、芒(荒)——9、泄(世)——10、不降——11、扃(局、禺)——12、胤甲——13、孔甲——14、皋(吴、皋苟)——15、发(发惠)——16、履癸(桀)

夏禹在位45年禹姓姒名文命,是黄帝的玄孙。由于治水立了大功,被尊称为“大禹”。他的父亲治水不成而被杀,禹接替治水的工作,采取疏导的方法,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后继舜为帝。称国号“夏后”,故称“夏禹”。他在涂山大会诸侯,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的雏形,禹铸造九鼎,象征九州。虞在位45年死,葬于会稽山。


启在位29年启,姓姒名启,大禹的儿子,大禹死后,启即位为天子,即位后击败有扈氏的反抗,巩固了政权,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


太康在位29年太康,夏启的儿子,继启为王。他生活荒淫,朝政松弛。在他外出打猎时,有穷氏首领后裔乘机入侵,自己作了君长,史称“太康失国”。


仲康在位13年仲康,太康的弟弟。即位后无力恢复夏的天下,这时后裔被他的亲信寒浞杀死。寒浞自立为王。


相在位28年相,仲康的儿子。即位28年后,寒浞攻打他,相被杀。


少康在位21年少康,相的遗腹子。少康时终于推翻了入主夏国四十多年的有穷氏政权,史称“少康中兴”。少康是一位有作为的国王。


杼在位17年杼,少康的儿子。曾参加父亲领导的恢复夏国的战争,并立下许多战功。他发明了甲和矛,并大举征伐东夷,取得胜利。


槐在位44年槐,杼的儿子。他在位时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芒在位18年芒,槐的儿子。他在位时,开始了延续数千年的沉祭(即将祭物沉入黄河企求河神的庇护)。


泄在位21年泄,芒的儿子,他在位时,正式赐封九夷各部诸侯爵位。


不降在位59年不降,泄的儿子。在位59年后,让位与其弟扃。


扃在位21年扃,不降的弟弟。


廑在位21年廑,扃的儿子。他在位时,夏国开始衰落。


孔甲在位31年孔甲,不降的儿子。司马迁说“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可见孔甲是一位胡作非为的残暴昏君。


皋在位11年皋,孔甲的儿子。


发在位11年发,皋的儿子。他在位时,各方诸侯已经不来朝贺了,夏国进一步衰落。

桀在位52年桀,发的儿子。是历史上有名的残暴之君。穷奢极欲,暴虐嗜杀,终于被商汤所灭,结束了长达近500年的夏朝时期。



知识圈app


夏朝有十七代君王。

第一代:禹(姓姒,字高(密),是黄帝的玄孙,史称大禹,夏朝开国君王)

第二代:姒启(禹的儿子,夏朝第二任君王)

第三代:姒太康(姒启长子,夏朝第三任君主)

第四代:姒中康(姒启之子,太康之弟,夏朝第四任君王)

第五代:姒相(姒中康之子,夏朝第五代君王)

第六代:姒少康(又名杜康,姒相之子,夏朝第六代君王)

第七代:姒杼(姒少康之子,夏朝第七任君王)

第八代:姒槐(姒杼之子,夏朝第八任君王)

第九代:姒芒(又名帝芒,姒槐之子,夏朝第九代君王)

第十代:姒泄(姒芒之子,夏朝第十代君王)

第十一代:姒不降(姒泄之子,夏朝第十一代君王)

第十二代:姒扃(姒泄之子,夏朝第十二代君王)

第十三代:姒廑(姒扃之子,夏朝第十三代君王)

第十四代:姒孔甲(姒扃侄子,姒廑的堂兄弟,夏朝第十四代君王)

第十五代:姒皋(姒孔甲之子,夏朝第十五代君王)

第十六代:姒发(姒皋之子,夏朝第十六代君王)

第十七代:桀(姒发之子,夏朝第十七代君王)

没有用皇帝来称呼他们,是因为皇帝是秦朝以后的事情,故称君王。


转瞬落尘


夏朝的统治者不能叫皇帝(皇帝的称谓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充其量只能叫王,实际上是部落联盟的首领。按照2000年公布的《夏商周年表》,夏朝约在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之间,自禹到桀,共传14世17王,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父死子继,兼有兄终弟及的家族世袭制度。

这17王依次是: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癸(桀)。如果仅仅是列举几个名字,大家对夏朝的认识可能还比较空泛,我就大概讲讲他们的世袭过程和其中的几位名王吧。

夏是有十几个大小近亲部落组成的,和夏结盟的还有一些远亲部落和东夷部落,按照传统,部落联盟首领应由夷和夏轮流担任。大禹的事迹不必说了,因为治水的功绩当上了首领。

禹年老时,本来是东夷部落首领皋陶继任,但皋陶却先于禹而死,于是选定东夷的伯益代替皋陶做禹的继承人。等到禹死后,夏部落并不拥戴伯益,而共推禹子启为王,开始了夏王朝的“家天下”。

启据说也比较能干,但贤德远不如尧、舜、禹,喜欢饮酒、打猎、歌舞。

继启为王的太康不爱过问政事,引起了百姓怨恨。东夷有穷氏的后羿趁机起兵攻夏,自己当王。后来羿的亲信寒浞攻杀后羿,还杀死了仲康的儿子相。

相的儿子少康投奔有虞氏,伺机复国,最后集合一些亲信部落,灭掉寒浞,恢复并巩固了夏朝,史称“少康中兴”。

少康的儿子杼也是个有为之君。他在攻打寒浞的过程中立了大功,继位后又征伐东夷,一直打到东海。自杼之后,东夷各部落陆续归附夏朝。

孔甲继位后,夏朝开始衰落。传说中有孔甲养龙的故事,说是天上降下一雌一雄两条龙,孔甲不知如何饲养它们。一个叫刘累的人会饲养,孔甲就委托他养龙。后来雌龙死了,刘累隐瞒不报,还将龙肉煮了献给孔甲吃。不知底细的孔甲后来要求再吃这种食物,刘累害怕就逃走了。

夏朝末代君主桀暴虐不仁,沉迷声色,不理朝政,不恤民力,百姓怨恨,群臣离心。东方的商族领袖成汤起兵讨伐,击溃夏朝军队。夏桀被放逐于南巢(今安徽巢县),夏朝至此灭亡。


如果大家喜欢我的回答,请顺便关注我的帐号“听三哥说历史”,更多内容为您呈现。


听三哥说历史


我是沫白,我来回答。

夏朝(约公元前2146年-公元前1675年)始于夏禹,终于桀,共流传17代。

传说中,黄河决堤,百姓苦不堪言。大禹接替了父亲的工作,开始整治黄河水患。曾三顾家门而不入,经过他的不断努力,黄河水患最终治愈。而他也获得了人民的拥护,当上了皇帝,成为夏朝的开国皇帝。


夏桀,帝发之子,虽文武双全,但却是夏朝有名的暴君,荒淫无度。,忍无可忍的人民开始反抗。商汤在名相伊尹策划下起兵伐桀。最终,夏桀被放逐于南阳,夏朝灭亡。


沫白读史


大禹治水之后,成为了接任舜的下一位领袖,禅让给禹的舜是据说按照血统来说是黄帝的第八代传人,而有意思的是,大禹也是黄帝的第八代传人。



禹的父亲是鲧,鲧受舜的命令治水,用了九年的时间也未能消除水患而被处死,治水的任务就交给了禹。禹吸取父亲鲧的经验教训,改堵为疏,“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传说禹新婚后不久就离开家外出治水,由于形势严峻,开山导流刻不容缓,三过家门而不入。人们为表达对禹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为“大禹”。



即位之后,“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确定了自己的权威,这次与众诸侯之会也被视为夏王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涂山之会后,禹将准备将各方诸侯进献之物铸造成九个大鼎,分别象征当时的九州,即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鼎上铸着各州的山川名物、禽异兽。其中豫州鼎为中央大鼎,豫州即为中央枢纽。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阳城,借以显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一统。从此九鼎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禹死后由益接帝位,史记里记载三年后益主动让位给禹的儿子启,“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也有说法是启杀死了益之后登上帝位。但无论过程如何,结果就是三皇五帝时期部落推举首领公天下被世袭罔替的家天下所取代了。启即位后,有扈氏起兵反抗,被启消灭,其他诸侯自此臣服,“天下咸朝”。



自禹算起,夏共经历了十七任帝王,包括禹、启、太康、中康(太康的弟弟)、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jiōng)、廑(qín )、孔甲(不降的儿子)、皋、发、履癸(lǚ guǐ),履癸就是桀,夏朝最后一位帝王。


戴老师讲历史


一个也冇,三皇在前,五帝紧随,夏朝称后,商朝称王,至我大秦,方有始帝。



大秦武王嬴荡


夏朝(约为前2050年—约前1600年)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废除了传统的部落“禅让”制,杀死益而称王,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夏朝共传13代,17王。夏朝其中心区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据说启死后,太康即位,出现了一时的政权更迭,即所谓“失国”。再经少康中兴,重建夏朝。到孔甲统治时,夏朝走向衰落。此后,三传至桀,夏朝灭亡。约400年,后为商朝所灭。由于夏朝没有文字直接流传下来,所以,长期以来对其了解还主要依赖古代文献的记载,包括夏朝的国王、官吏、军队以及刑狱情况。现代以来,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遗址中大型宫殿、墓葬以及许多青铜器的出土,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作为奴隶制的夏朝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生活等等方面的情况。夏朝都城的变更夏朝都城几经变更。斟鄩 洛阳偃师二里头 太康、仲康、孔甲、帝皋、夏桀 前2070年—前1600年夏世系夏朝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四百七十二年(一说四百三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如夏代的开始从夏禹算起,自禹至履癸(桀),共十四代、十七王,前后经过了五百余年。 1.大禹  2.启  3.太康  4.仲康  5.相  6.少康  7.杼 8.槐  9.芒(荒) 10.泄(世) 11.不降  2.扃(局、禺) 13.仅、廑、堇(胤甲)  14.孔甲 15.皋(吴、皋苟) 16.发(发惠) 17.履癸(桀、杰)(即我们所熟知的夏桀)

x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游戏总监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失败,准确来说,夏朝没有一个皇帝。因为夏朝的“元首”不叫皇帝,在位时称“后”,(没错是后,皇后的后,但是指的却是夏朝最有权势的男人),死了以后,称“帝”,皇帝这个令中国历史上无数有野心的权臣和平民百姓无限神往的称呼,开始于一代猛人秦始皇。在嬴政之前,没有皇帝这个称号。

一般来说,夏朝传了十四代,有十七个“后”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少康,因为他缔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兴”盛世——少康中兴。

少康即位后封赏功臣,铲除奸佞,重振朝纲,重新巩固了夏朝政权。他吸取了太康、后羿和寒浞的教训,勤政爱民,大力发展农耕,使夏朝一度出现了繁荣局面。

少康在位21年,致力于华夏内部的团结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天下安定。唐太宗李世民论及古今政体时说:“历代中兴之言,以少康为冠。”(洛阳晚报 张宝峰)


洛阳晚报



夏朝有几个皇帝? 咱们也别绝对地说,夏朝的时候只称王不称帝。问题在于,现在还没有发现夏朝的文字,如果哪天真的发现了,而且里面记载大禹称帝,岂不那个?😊

的确,商和周,都是只称王不称帝。这是由甲骨文、金文和众多的周代文献证明了的。可问题又来了,“三皇五帝”在那里摆着,而且都是在夏朝之前呢!

这个事,不妨从汉字文献学角度,探寻一下“皇”、“帝”和“皇帝”的原意和来由。

先说“皇”。

“皇”的本意,是饰羽之冠——五彩鸟羽做装饰的帽子。最早是上古时代祭祀时用。能戴这个帽子的,必定是领祭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因此,才有了隧人、伏羲、神农这“三皇”。

后来,“皇”又有了“自上覆下”以及“广大”的引申义之意。“三皇”就不仅仅是祭祀的领祭人了,还有了统领和权威的意义。

再说“帝”。

《礼记》说:“帝,天帝也”。《荀子》亦说:“帝,天神也”。 《礼记》又说:“先祖所自出”——先祖为感天而生,先祖就是天。

在上古时代,祭天就是祭先祖。反过来说,祭先祖也就是祭天。

据汉以来的各代大学者考证,最早的时候,“帝”、“奠”、“天”同发一音。

在古代,柴必合束方始用之。东汉大学问家郑玄的《礼记・月令》注说:木“大者可析谓之薪,小者合束谓之柴。”帝字以束柴象形,以表示燔柴祭天之义——在部落氏族时代,毕竟太不发达,祭祀的形式和用品皆甚简陋,有束柴可用,也只能是氏族部落首领或部族联盟首领才能做到的了。

“帝”字之初文,其本义为祭天。 在氏族社会,祭天叫作帝,而主持祭天之礼的部落联盟首领也称为帝。所以,才有了黄帝、帝喾、颛顼、帝尧、帝舜的“五帝”之称。 最后说“皇帝”。

战国末年,秦王嬴政在前王打下的坚实基础上,翦灭群雄,统一中国。他觉得,自己的功劳远胜之前的三皇五帝,所以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

由此看来,夏朝君主有可能称“皇帝”,但可能性不大——因为夏朝面积有限、实力有限、发达水平也有限。

会不会不称“皇帝”,而称“皇”或“帝”呢?在没发现夏朝文字的情况下,仅凭推测,可能性也不大。 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中国的原始“宗教”是祖先崇拜,这是和对“天帝”、神灵的崇拜结合在一起的。这从甲骨文、金文,以及周代诸多文献记载都可以明显看出来。

夏,在商周之前,商周的观念,与夏代是传承关系。商周认为,“三皇五帝”是先祖和圣贤,这很大程度上来自夏代。所以,夏朝君主不太可能自称“皇”或“帝”。

第二,考古学发现,中国新石器时代自距今10000年前后的发展,是连续的、多发的,但在距今4000年以前,曾有一个明显的衰落期,很可能是因为鼠疫等传染病的传入造成。但是,文化传承没有间断,在距今4000年左右,在中原地区异军突起,这恰恰是夏朝。虽然异军突起,毕竟大受挫折,这个时候,夏代君王称“皇”称“帝”的可能性也是不大。 夏朝,属于上古史中“古国”的晚期和“王国”时代的早期,其君王,称王的可能性更大。

学者们对于夏朝君王的排序,有明确意见——

学者认为,大禹的后半生,是夏朝的第一任君王。

夏朝各代君王是——

早期:大禹、夏启、太康、中康、帝相(包括后羿和寒浞)时期,约131年,即公元前2024-前1893年(或者公元前2043-前1912年);

中期:少康、帝予(杼)、帝槐(芬)、帝芒、帝泄时期,约150年,即公元前1893-前1743年 (或者公元前1912-前1762年);

晚期是:帝不降、帝扃、帝廑、孔甲、帝皋、帝发、履癸(夏桀)时期,约190年,即公元前1743-前1553年(或者公元前1762一前1572年)。

夏朝总共471年,十五代,十七王。 学者对此进行了考证,与文献记载以及实际上的30年为一代是相吻合的。(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