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之前真的还有一个“虞朝”吗?

奥力芙


虞朝的概念是由王树民先生十六年前正式提出的,并发表《夏、商、周之前还有个虞朝》的学术论文,论证虞朝的存在性,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五帝时代——英雄纪元

因为我们所习惯的是“夏商周”的概念,所以觉得这种观点很过于“激进”,就好像发现了宣布发现了失落的文明一样让人难以想象。

但是在很久以前“虞夏商周”的朝代划分几乎是常识性的存在。 据左丘明《国语•周语上》 记载祭公之言:

“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

而在《国语•郑语》中记载史伯之言:

“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

而在战国末期《韩非子•显学》中更记载了“虞”所存在的时期是:

“ 殷、周七百余岁,虞、夏二千余岁……”

其实更准确的讲,虞朝就是“五帝”时代。也就是从黄帝(有熊氏、轩辕氏)到帝舜(《山海经•大荒东经》也作“帝俊”)这一时期。这个时期对五帝的名号已经有了相对完整的记录,普遍的说法: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自近代以来顾颉刚为代表的这些疑古学者一直在批判,认定这个谱系是战国学者把各大家族不同祖先生拉硬扯到一堂。并且指出如果黄帝是第一代的话,那么帝尧就是第三代,帝舜是另外一支,从高阳下来的,属于第九代,大禹这一支也是高阳下来的,属于第五代。难道帝舜的辈分居然比后来的大禹还低?

而这种质疑恰好说明了顾颉刚等寒门出身的知识分子对贵族社会的毫无概念。因为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古人早婚,比如《礼记•文王世子》记载周文王十五岁生周武王;《左传•襄公九年》也有记录:

“国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子,礼也。”

所以只要漫长的祖宗血脉传承不断,过不了几个世纪,同一家族之间的辈分和自然就和年龄之间会拉很大。

而太史公在记录五帝谱系时更是滴水不漏。《史记·五帝本纪》曰:

“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黄帝子),以至舜七世矣。”

这个谱系肯定是非常可靠的 。因为在有文字之前,先民们就是靠着口耳相传才将历史一代代传承下去。对此徐中舒先生曾经说举出一个例子,彝族的酋长们通常可以将几十代的祖先的名号自豪的背出来。而现代的美国印第安人部落的首领们以及韩国两班宗家的子弟也可以将家谱倒背如流。而太史公所采用料是由战国文字书写的《五帝德》、《帝王世纪》等古老史料,皆未遭秦火,故而可信度很高。


陳大舍


先上结论:在文献中,确实有过虞朝的说法,但是对于虞朝概念比较混乱;而且虞朝和夏朝一样,都只是存在于周朝人的观念中,目前都无法得到考古证实的。

我们要讲虞朝,先要讲夏朝。

先秦古书“夏商周”合称的说法很多,比如《论语》就有以下记载: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篇》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八佾篇》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八佾篇》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卫灵公篇》

但最重要的,还是太史公为夏朝作了传记,这是夏朝一份完整的履历表,从此《夏本纪》深入人心,二千年来基本都没有被质疑过。连近代著名的“疑古派”顾颉刚先生也只认为大禹到少康的记载都是神话传说,但并不怀疑夏朝存在,只不过没有文字印证罢了。

1959年徐旭生先生主持发掘二里头遗址,当时普遍认为是早商都城。有趣的是,70年代后期邹衡提出夏都说逐步取代了商都说,到今天似乎普遍认可二里头遗址的发现为夏朝存在提供了考古证据。确实,二里头遗址在时间、空间都与文献的夏代有重合之处,也被认为是“最早的中国”。

但是,对二里头遗址及夏朝的质疑声一直存在。比如今天的二里头考古队队长许宏,主张没有甲骨文一类当时的自证性文书资料出土,不可能解决都邑的族属和王朝归属问题。而外国更是不少学者质疑夏朝存在,如英国学者艾兰和俄罗斯学者刘克甫,理由主要都是认为没有夏文字。

可见,虽然严格来说少了最关键的文字证据,但是确实还有不少证据指向夏朝存在。更重要的是,因为两千多年来的历史记载与文化自豪,我们很难说服自己用严密甚至苛刻的逻辑去损害属于自己两千年的精神财富。这个问题早已经不是历史问题,而是现实问题。

相比之下,唐朝(尧)、虞朝(舜)存在的证据要薄弱很多。毕竟它们出现的时间太晚了,“夏”的出现在商周之际,而“唐”“虞”要到春秋以后了,而且彼此存在严重矛盾,以致太史公也只能以一篇《五帝本纪》概括,把五帝都当作人而非朝代了。

且惟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圣王。——《墨子·明鬼篇》

这里似乎以虞夏为一代,但是已经有两代的趋势了。

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上甲微,能帅契者也,商人报焉;高圉、大王,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国语·鲁语》

这段已经把有虞氏明确为一代了,但是到底包含哪些先王呢,帝喾是不是有虞氏的一代?

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物生者也。夏禹能单平水土,以品处庶类者也。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周弃能播制百谷蔬,以衣食民人者也。——《国语·郑语》

这个虞幕是谁?和虞舜什么关系?

唐、虞之际,于斯为盛。——《论语·泰伯篇》

《泰伯篇》一章历来被认为文义不类,可能是较晚记录,但战国时唐虞合称记载亦不少。

帝尧有唐氏。——《世本》

这样看,帝尧似乎又从虞朝独立出成立了一个唐朝。

殷、周七百余岁,虞、夏二千余岁。——《韩非子·显学》

这里说不但虞朝存在了,甚至有了模糊的断代期。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史记·伯夷列传》引《采薇》

虞朝前面又有个神农,似乎以五帝同为虞朝。

唐尧逊位,虞舜不台。——《史记·太史公自序》

这样唐和虞分开来了,又特指尧和舜一代。

可见,所谓唐朝、虞朝的记载,根本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也没有一套完整的传记,更没有两千年的认同。《史记》只有《五帝本纪》,所以唐一般被认为是尧本人的部落,而虞被认为是舜本人的部落,尽管唐尧、虞舜常常合称,但一般不认为构成前后朝代,也不包含黄帝、颛顼、帝喾三大神。所以童书业先生说:

其实虞盖夏时一部落或氏族耳,本不得为代名,此一氏族部落或盛或衰,且其氏族部落中人或散居各处,其详尚待考证。——《春秋左传研究》

我们不是说夏朝一定存在,只是说今天认可它具有很强的合理性,因为在周朝就已经形成共识了。但夏朝实际上是无法证实的,那么所谓虞朝就更难证实了,连两千年前的太史公都处理不了,现在只留下战国时期一些捕风捉影又充满矛盾的记载,顶多把又一个没有文字自证的陶寺遗址扯进来,今天的人如何写出一篇系统可靠的《虞本纪》呢?


林屋公子


其实我要论述的并不是一个,而是两个——唐朝和虞朝。只不过唐朝更像是奴隶制王朝的前奏,而其制度的成熟阶段是在虞舜统治时期完成的。因此,我认为有虞氏部落是踩在唐尧的努力之上将部落首领统治的系统完善到了一个王朝的程度。我们可以将尧建立的“唐”看作是“唐朝”,但究其对夏、商等王朝的影响,显然更需要重点讨论的是虞朝。我在此也将虞朝看作是中国历史的第一个朝代。

可惜,无论唐朝还是虞朝,其存在与影响力都被弱化了。夏朝的存在都存疑,更别说更早的唐尧虞舜了。虞朝,以及更早的唐朝,被后世升格为了神话,其实实在在的成果化作影子,匍匐在了历史巨人的脚下。

本文就通过影子,通过王朝的影子,将其本体勾勒出来。

第一章 尧挚争权

尧的政权,建立在他哥哥失败的政治生涯之上。

我们常把尧看作是禅让制的先河,他是历史上第一个被详细记载了如何相中继承人,又将大权让出的君主。他也因此成为后世君王心中的偶像。后世如王莽、曹丕、司马炎之流在篡权夺位之前通常要假惺惺地将这个过程演一演。

当然了,我们不会认为刘婴、刘协、曹奂是心甘情愿地将皇位交给上面那三位,也不会轻易相信历史上真有高尚到会把王权让出去的人。

因为一旦拥有了权力,权力就成了你生命的必需品。失去权力,意味着死。

我问你,你愿意为了道德与信念将自己所有财产放弃掉吗?文艺青年会说,能。

我问你,你愿意为了道德与信念将自己的生命放弃掉吗?最坚定的信仰者或许都会说,我得想一想。

这就是自古以来“禅让制”备受质疑的原因。

我们先来看看今天的主角,挚。

挚是帝喾的长子。与尧同父异母。关于帝喾的女人们和儿子们,在古籍中是有记载的。

帝喾卜其四妃之子,而皆有天下。上妃,有邰氏之女也,曰姜嫄氏 ,产后稷 ;次妃,有娀氏之女也,曰简狄氏 ,产卨;次妃,曰陈丰氏 ,产帝尧 ;次妃,曰娵訾氏 ,产帝挚。——《大戴礼记》

在这里简单解析一下:

帝喾与姜嫄氏之子后稷乃周族始祖,与简狄氏之子卨为商族始祖,与陈丰氏之子为尧,与娵訾氏之子为挚。

当然,这部分记载后人附会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夏后氏禹、启父子废禅让开世袭,虽说是翻开了中国历史开天辟地的新一页,但后世文人墨客总喜欢在道德上谴责一下。若这段记载是真实的,夏朝等于是暴君颛顼的后代取代了正统的帝喾一脉(包括有虞氏的祖先穷蝉也是颛顼的后代,是颛顼的儿子),然后卨一脉(商族)重新夺回天下,而在其不得民心时,兄弟部落后稷一脉(周族)顺应天意,取代了卨后代的统治地位。中国的上古史可以概括为帝喾的几个儿子共分天下,被颛顼的后代硬插了一脚,又被撵走了。剩下的后代先后称霸天下。

这实在是太戏剧化了,此类记载恐怕与帝喾在商族宗教里被神话为天帝不无关系。颛顼是帝喾的伯父,按理说这两个也是一家子,同族不同系。叔侄二人的后代在上古历史中缠斗不停。虞朝和夏朝的存在都是颛顼一脉雄起的结果。

由此在这里我们可以插一句:夏朝肯定不是虚构的。如果中国上古史从虞朝,乃至唐朝开始算,删掉夏朝等于把颛顼一脉的历史给删掉一块儿。我们不能仅从政权传承的角度进行分析。一方面夏、商、周三朝究竟是并存还是更替现在还未有结论(我个人倾向于前者),一方面,中国上古时代帝王血统的派系不可忽视。我们不能仅从阅读感知上夏朝与商朝太像就怀疑夏朝的真实性。史书不是小说,不可忽略了古王族血统在历史中的作用。

也因此,从谱系传承上看,挚和尧之间的矛盾是纯粹的家族内部矛盾,无论谁上台,都可视为正统。他们之间倒还有可能产生禅让。



《史记》的描述得比较简单,我们除了能看出对人物的褒贬评价外,看不出其他:

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而帝放勋立,是为帝尧。——司马迁,《史记》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如果挚是主动交出权力的,不至于会在书中被抹黑。司马迁轻描淡写地写了“不善”两个字。具体如何?司马迁在他手头上的史料中是看过的,却没有写出来。皇甫谧在他的《帝王世纪》里完整地描述了一个禅让的过程:

帝挚之母,于四人中,班最下。而挚于兄弟最长,得登帝位。封异母弟放勋为唐侯。挚在位九年,政微弱。而唐侯德盛,诸侯归之。挚服其义,乃率群臣造唐而致禅。唐侯自知有天命,乃受禅,乃封挚于高辛。——皇甫谧,《帝王世纪》

在这里皇甫谧提出了原因,“政微弱”,同时还点明了尧的状态,“唐侯德盛”。此时已经出现了地方政权势力及威望超过部落联盟首领的情况。挚对尧很服,于是率领群臣到了尧的封地,要将权力禅让给尧。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挚的政治智慧,很识时务地交出了权力。但代价也是很明显的——将自己的势力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是非常劳民伤财的。上古史中只要带有权力下降性质的“封”或“改封”一般相当于流放。

不过我在读这段史料时,脑袋里却浮现出了这样一幅场景:

挚无比谦逊地请求尧出山治国,身后跟着无数眼神里充满渴求和野心的大臣。场面很和谐,除了挚的脖子上架着好几把刀。

总之,权力落到了尧的手中。尧接受禅让,开启了一个很有王朝味道的时代——唐朝。他的儿子是被奉为围棋始祖的丹朱。尧是有想法将位置传给丹朱的,可惜后来发生了“尧幽囚”的惨剧。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尧的评价是非常高的:

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

能看出,尧将自己治国手段出现了“思想控制”的倾向。后世的儒家和墨家皆奉其为圣人,认为其提出了伦理道德的概念。这是有文字记载的中国人创造一种“宗教等价物”的早期尝试,在史料中看到这一点,甚是兴奋。自夏商时代对宗教的探索后,“宗教等价物”的探索在周朝最终成型,并进入了百家争鸣的大高潮。

尧的归宿是禅让,这是传统史学的认知。但在《竹书纪年》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更血淋淋的版本。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竹书纪年》

这段写得非常露骨的了,舜不仅囚禁了尧,还把他儿子也囚禁了!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自唐朝(李渊建立的那个唐朝)开始,就有李白“尧幽囚,舜野死”的说法。可见对于政治的认识,从过去到现在都是没有变过的。舜夺位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虞朝!

第二章 虞朝及有虞氏部落的脉络



将虞朝看作是正史王朝一部分的论调自古有之。只不过大多是出现在诸子百家的哲学古籍中,故将其当作是一种政治学或哲学的概念,而非历史事实。我们能看到的是,有虞氏部落成为部落联盟领袖,建立虞朝,是在舜时候的事情,也只延续了舜一朝。到了舜的儿子商均那里时,虽然有虞氏部落还是有着能左右政局的强大力量,但远远不能称之为是一个王朝。夏后氏部落的崛起是有虞氏完全不能阻挡的,也是有虞氏遭到迫害的开端。

我们要想讨论虞朝,势必要理顺有虞氏部落的脉络。需从舜开始向前找。

通过那张世系图,我们能看出舜所在的这一脉人物还挺多。这是源于《史记》的描述。

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

而且横向来看,他的辈分是很低的。他的竞争对手丹朱的辈分相当于他的曾祖。包括后来夏王朝建立者启的辈分也跟他曾祖辈持平。司马迁说得很委婉,舜的祖辈从穷蝉到他自己,一直是“庶人”。说白了,非官方记载,不保证其准确性。也有人说上古人物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部落。这个问题一直是众说纷纭的,毕竟历史太远了。但从夏、商、周,乃至五帝(中后期为唐、虞)皆为平行存在,各个割据势力争权的思路来看,或许勉强解释得通。在这一点上,各位不必纠结。

舜的故事,或者说家事,大家从小就听过。他生活在一个他继母、弟弟、父亲都想弄死他的家庭里,通过房上点火和石封井口等方式对舜进行了不成功的谋杀。我不太理解那个时候的人对自己的亲人为何会这么狠。当然,如果是争权夺位的话,估计还不够狠。

舜的血统其实非常高贵,而且就后来有虞氏部落的强大影响力来看,司马迁说“皆微为庶人”是很奇怪的。《史记》一书带有很强的文学性,以此来衬托舜的宽容与美德倒也无可厚非。但我们不禁要问,真实的历史是怎样的?如果舜的祖辈皆“庶人”,那么长久以来统治有虞氏部落的人到底是谁呢?

我们沿着舜这条血脉向上追,最早可追至颛顼。

颛顼在上古史中不算什么正面形象。他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尝试“创造”新宗教控制民众,却完全失败的人(重点是失败)。别说跟尧和商族比,跟孔甲比也是差了许多。并且颛顼统治的手段是比较残暴的,与其争权的共工氏遭到野蛮打压。在古籍中这段被描述得极具神话色彩:

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列子·汤问》

看来共工氏的这场动乱影响不小。

颛顼死后化作“鱼妇”的丑恶形象继续苟存,他的儿子们在古籍中的形象也都不怎么好。在蔡邕(此人是著名才女蔡文姬的父亲)的《独断》中,对颛顼的一系列儿子有段怪异的描述:



帝颛顼有三子,生而亡去为鬼。其一者居江水,是为瘟鬼;其一者居弱水,是为魍魉;其一者居人宫室枢隅处,善惊小儿。——蔡邕,《独断》

颛顼身后丑恶,自己的儿子们也是一副妖魔鬼怪的形象。著名的“魍魉”就是其儿子。还有一位儿子梼杌,也是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

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诎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狠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左传》

那关于舜的直系祖先穷蝉的记载呢?或者,我们还有一个问题,作为孕育出领袖后代舜的穷蝉,与他几个凶神恶煞的兄弟比起来,到底有什么特质呢?

这一点,我们不得而知。上古时代的资料实在是太少。但袁轲先生对神话的研究却给了我们一些提示。

颛顼有子曰犁,为祝融,祀以为灶神。——《周礼》

袁珂先生认为这个颛顼的儿子,就是穷蝉。他是从图腾的角度入手的。穷蝉的“蝉”,并非夏天在树上叫的知了,而是指“灶牛”,即我们所说的蟑螂。这种灶台上常见的小动物在古代被视为有灵性的,成为了图腾崇拜的一个类别。所谓蝉图腾其实就是蟑螂。

从这里,我们或许可以做一个猜测。颛顼在古籍中经常被混淆为祝融,这里在提到穷蝉(姑且这么认为吧)时也提到了祝融。我们或许可以认为所谓“祝融”并不单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古代的一种官职。他极有可能是一种神官,是颛顼创作宗教不成功的产物。穷蝉继承了这点,同时也继承了颛顼的权力。

虽然这种“权力”伴随着颛顼遗传下来的残暴的特性。史学家们对这种火一样暴烈的治国方式不太敢恭维。看舜囚禁了尧父子的作风,这种暴力的基因或许还在影响着他的行事风格。不过历史上对舜的评价是很高的。因为从尧的时代开始,赏罚,特别是刑罚,已经系统化了。有专门的人来制定和裁决。

这个人就是传奇名臣——皋陶。

皋陶在中国历史上绝对是个神奇的存在。不仅其自身身居重位,执掌刑罚,其子伯益还差点成为部落联盟的领袖。自古以来前朝之臣是很难在今朝生存的,就算生存下来,往往也会背上坏名声。但皋陶不仅生存得很好,还与尧、舜、禹并称为上古“四圣”。

唯一的解释是,历代统治者对于皋陶的才华都有着迫切的需求。尧的时代,中原大地刚刚经历了一位神一样的君王帝喾,需要比较系统具体的刑罚来维持统治。舜的时代,以祖宗暴政为鉴,需要一种更开明也更服众的方式取代原先过于主观的刑罚评判。而禹的时代,需要一个历代执掌司法的人来让自己的权力合法化,也为后世开创家天下提供基础。



皋陶被追认为李唐王室的祖先,也是中国的司法之祖。

舜的时代结束于一场不明不白的死亡,即“舜野死”。在他死后,禹和他的夏后氏登上了舞台,历史也开始进入夏朝的前奏。在夏朝历史中,有虞氏依然不断出现。不管是被全族流放的商均,还是为落难的夏朝王族少康提供庇护的虞思,都能看出,这个王朝像是影子一样,从未给离开过权力风暴的核心。

目前有据可考的有虞氏的传承是周朝诸侯国陈国的第一位国君胡公满。上古时代的虞朝,以“陈国”的方式,在中原大地上延续了下来。这张图里仅列举出历史上有记载的有虞氏后代。有缺失,至虞阏父(遏父)时已为三十二世孙。此图中出现的几位有虞氏后人名讳出自《左传》。

箕伯、直柄、虞遂、伯戏,其相胡公大姬,已在齐矣!——《左传》

中国上古史本身就是充满争议的,但也因此而魅力十足。没有争议的历史,不是真正的历史。虞朝,以尧的唐朝为基础,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对夏、商、周三朝有着极深的影响。同时,那些已经化作点点墨迹的君王们,也奠定了我们对历史的理解方式——

——成王,败寇。

就像我们甩不掉自己的影子,只要一拿起史书,就永远离不开这个定律。


晓木曰兮历史系Ljl


夏朝不是凭空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之前一定还有历史。如果“尧舜禹”的传承是真实的,那夏朝的奠基者(注意不是第一任天子)禹传承于舜,而舜又传承于尧,题主问的那个虞朝,指的正是舜所建立的“王朝”。而尧统治时期则被称为唐朝(注意不是李渊建立的唐朝),两个朝代并称为“唐虞”。

且不说关于这一段时期的历史文献是不是真实靠谱,就算尧舜禹三人都是信史,仅仅一个首领所管辖的部落联合体,你好意思称之为“王朝”吗?的确,中国的国家制度在尧舜二人手中得到了极大的细化,依不同职务而任命的官员也初具体系,但硬要将其定义为“王朝”,未免太小题大做了。

应当说,尧舜二位君主统治的世代,中国的“王朝”正在成型中,最终于启手中得到了升华,建立了夏朝。从逻辑上讲,夏朝是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有人可能会问,如果夏朝是世袭王朝,那将虞朝定义为禅让王朝有什么不可以?如果按这个定义,那尧禅位于舜,两人统治世代也是一个王朝,而不应当分为唐朝和虞朝。只是,这种定义有什么意义呢?中国第一个朝代就是夏(其实夏的存在尚有争议)。中国历史很悠久,但不能因为这种悠久,就人为地安插一些朝代,这反而有损于华夏文化的自信。


隐语




有些专家学者提出:在古代夏朝以前还有一个朝代是虞,虞朝只能是人们的推断,依据是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而从商代到现在,也就是四千年左右,那么还有一千多年,又是什么朝代呢?所以,就有人作出了夏朝之前的虞朝的推断,并将虞朝古都估计在现今的浙江、江苏、安徽和江西范围内的300公里范围内。



也有人说,虞不能算是一个朝代,而只是一个部落联盟,部落联盟间选举一个带头的部落首领,这就是最先的禅让制,到夏启改制之后才成为家天下,启是政变结束有虞朝选举禅让的制度。其实,历史上有没有存在夏朝都还是一个谜团,因夏朝也没有可靠的文字记载流传至今,最远的可考文字记载只可追溯到商朝。



也有史学家认为,春秋以前的文献中追述古史最早只到夏禹,周以前的朝代只有夏、殷二代,虞代是墨家为宣传禅让说而添加出来的。因此,夏朝以前到底还有没有一个朝代虞,此观点到目前还没有下定论。就是这一千多年的历史,目前仍没有文字记载,现今的历史学家、地理学家以及考古学家也没有证据证明虞朝的存在。虞朝之说的论点如果确立,那么中国的历史就要改写。


罗盘高人


虞不是一个朝代,夏也不是。有虞氏、夏后氏辍以氏字其是氏族部落,这与殷人、周人不同,后者已经是国家。虞即驺虞,是一个月兽(考证起来比较麻烦,此处从略),换言之,虞是一个以月为象征的部族集团;夏即夏日之日,是一个以太阳为象征的部族集团。这也就是华夏族,华即月华。她们是同时并存的胞族。从这种意义上说,虞夏都不是国家,不是王朝


卜浍


成鸠氏经过一番积累,发展出了一个有虞氏、又叫虞朝,《礼记·王制》云:“有虞氏皇而祭。”——里面的皇字很象形,就是大王的头上带着良渚的三叉形羽冠,见本号之前的文章,皇字即起源于良渚的越人。虞字就是吴的意思,良渚即位于吴越之地。《韩非子·显学》说“殷、周七百余岁,虞、夏二千余岁”,由此推断,虞朝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良渚,但势力在不断扩张。

虞朝也有好几个出色的领袖,例如幕,他是帝舜的先祖,依稀见于史籍的一角。《国语》上说:“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又云“虞幕能听协风,以成物乐生者也”。说的意思是,幕是有虞氏的老大,他发展物候历法,推动农业生产。实际上,幕只是继承了成鸠氏的技能。

虞朝后来到了陈地,晋平公问太史赵曰:“陈遂亡乎,对曰陈颛顼之族,陈氏得政于齐,乃卒亡,自幕至于瞽叟无违命,舜重之以明德”。

宋朝罗泌在《路史·余论七》记述了一个“吕梁碑”,碑文道:“舜祖幕,幕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乔牛,乔牛生瞽叟,瞽叟产舜,命禹行水道吕梁”。

下面这几个应该是定都陈地之后的虞朝首领——

《左传·哀公元年》: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鄩,灭夏后相,后缗方娠,逃山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惎浇能戒之。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

《左传·昭公三年》,叔向曰:齐其何如。晏子曰:此季世也,吾弗知齐其为陈氏矣……箕伯、直柄、虞遂、伯戏,其相胡公、大姬已在齐矣。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

这个碑文最大的亮点是,没有说舜出自黄帝。常看我们“基因看历史”号的读者都知道,五帝同源说是大一统后的产物,把所有牛逼的人物都归为一体了。但是这个在考古上、基因上是站不住脚的,从基因上来说,就算是同一个姓氏的人,都有非常多个不同的祖先。又说帝舜出自颛顼,但颛顼为黄帝一脉,黄帝起源于西北,与东南的良渚不同。而帝舜的陈姓后人,经过基因检测发现,O1a的比例偏高,说明帝舜和良渚为一脉,故不采纳出自颛顼说,虞朝的总体世系为:

成鸠氏...幕——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重华(舜)——商均……虞思……箕伯……直柄……虞遂……伯戏……虞阏父——胡公满。

话说到了良渚后期,约4000多年前地球出现小冰期,全球气候进入一个寒冷时期,气候恶化,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变率较大,大规模的洪水进入良渚,良渚文化毁于海侵。于是成鸠氏、虞朝的人民,纷纷外逃,一些跑去华中,一些挥军北上。帝舜那支就是北上了,帝舜进入中原之后,把自己的祖先出处附会到了黄帝世系里面去,因为黄帝一系是中原争霸的胜利者,攀附能使帝舜显得血统纯正,增加政治话语权。

当时北方几个大的部族,组成了一个部落联盟,定期推举精英来担任“武林盟主”,相当于现在的联合国主席。黄帝的嫡系后裔是颛顼一系,颛顼一系把“武林盟主”传到了帝尧。代表东夷势力的舜,日益坐大,他动用东夷军队“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可见,舜通过软禁帝尧、流放帝尧的儿子丹朱到南方,取得了“武林盟主”的宝座。

不久,中国再次被海侵困扰,西北崛起的大禹善于治水,因治水获得了很高的名望,帝舜迫于舆论的压力,名义上把大位传给了禹,但让伯益继续控制陶寺。之后舜决定去追击丹朱势力,顺便向南方发展,舜一口气杀到了长沙零陵界,可能因为水土不服,舜很快便病卒。大禹的儿子启看在眼里,他马上从石峁杀向陶寺,打败了伯益,中国从此进入了夏朝。

伯益虽然败下阵来,但他的后裔创立了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赵国,赵姓的O1a非常高频,此是后话。伯益有一个后裔叫恶来,据说是大力士,能够力博猛兽,成为勇猛的代言人,后世要赞扬猛将,便称“古之恶来",可以说,恶来继承了祖先成鸠氏的勇敢好战。

良渚文化是一种扩张型的战斗文化,他的辐射范围遍及大半个中国,西北及甘青,南至赣粤,莫不受其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良渚文化对中原的华夏文化有直接的影响,其文化内涵直接注入夏商周三代的文明,至今人们还流传着“三皇”的传说。


基因看历史


首先,夏朝是否曾一统江山,值得商榷。在考古中和史记上都存疑。正因为后世史记和现代史学界认为,夏朝是华夏奴隶社会的开端。而让学界步入认知和研究的泥潭。根本是找不到合理可靠的认据。

其次,从夏朝疆域图和相关历史资料和历史人文特征上分析,同夏朝并存的应该有“虞朝”,同时还有商朝、周朝的发源氏族部落。


在禹州九州图中,夏朝的疆域只是“豫州”区域。从人文特质上看,禹贡九州图在大禹时代,是九大氏族部落的疆域图,而“夏”称为朝代也是后世给予的冠名,启在禹后,成为“夏”的封地主也无可厚非。而后世和现代学者研究断夏商周朝代,都是根据孔子《春秋》、司马迁《史记》等史学记载为依据。在孔子时已经过技术处理,后世也不断遵循《春秋》记史的“大义微言”原则进行不断的清理和撰纂。而最早文字的史记魏国竹简《竹书纪年》成了野史。根据《竹书纪年》记载,实质上,夏禹之后华夏大地已经没有“天下共主”。分裂为各氏族部落诸候国、封地国,就如西周末年,形成的“春秋五霸”时代。夏朝时期,实为“九州分治”时代。


所以,在夏朝之前的“五帝”时代称为“共主时代”,唐虞作为天下共主,无论正史和野史都有记载,无可非疑。而夏朝后一样并存,也是可以推理。而周朝的先祖“殷”一样在夏朝时有自己部落的独立领地“雍州”。


大哉传媒


这里需要澄清一个观念,就是把中国古人的史学和现在西方的史学分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按西方现在的史学以出土文物支撑朝代认定,只承认我们最早的朝代是商朝,也就是夏朝他们都不承认,那讨论虞朝就是多此一举。按中国古代的史学,唐虞夏都不必说,之前更古老的还有还有三皇五帝。个人比较相信自己老祖宗的那一套,五帝中 黄帝有《黄帝内经》,伏羲有八卦和易,神农有《神农本草》传世,这不是史料证据又是什么?一定要出土宫殿和文字才算吗?考虑到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其实不止五千年,按三皇五帝更古,所谓四大文明古国只剩中国还有不断绝的文化传承,考虑到经过上万年的地理地貌变迁,古迹和古文字的遗失就不算什么了,代代相传的神话不也是一种可参考史料吗?但这个并不被西方主流史学承认,他们依旧认定我们中国从商朝开始,因为发现了殷墟遗址,发现了甲骨文。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不喜勿喷。


天边的一团云


夏朝是否存在目前还处于蒙眬含混的交着状态,夏之前,岂非更加?

所谓虞朝是指三皇当中的舜帝当政的王朝,与尧帝的唐朝相对应。虞朝就是所谓“三皇五帝”的时期。

这个时期真的在历史存在吗?这个问题本世纪的历史界基本上持否定态度。顾颉刚先生早就在解放前的《古史辨》第七册,有与杨向奎先生合著的《三皇考》长文,煌煌十八万字,详尽地考证了三皇之说的由来,至今史学界仍无推翻其结论之反证材料。其中说:

“三皇是战国末的时势造成功的,至秦而见于政府的文告,至汉而成为国家的宗教。他们是介于神与人之间的人物,自初有此说时直至纬书,此义未尝改变。自从王莾们厕三皇于经(《周礼》)和传(《左传》中所说的‘三坟’),他们的名称始确立了。”

《三皇考》前有童书业先生的序言。童先生在此亦举出若干铁证:

“‘皇’字在战国以前只当它形容词和副词用,偶然也作动词,或是有人用它作名字;绝没有用作一种阶位的名词的。战国以后,本来用以称呼上帝的‘帝’字已用作人王的位号,便改用了训美大而又惯用作天神的形容词的‘皇’字来称呼上帝了。在《楚辞》里我们首先看到‘东皇太一’和‘上皇’‘西皇’‘后皇’等名词。到战国之末,‘皇’又化为人了。《吕氏春秋》和《庄子》告诉我们一个人帝的‘三皇’。秦王政统一天下,命丞相御史等讲帝号,臣下奏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这就是我们最先知道的‘三皇’的名号。”

总之,到目前为止,现存的上古文献以及相关出土材料中,没有直接肯定三皇为中国实际上出现过的上古皇帝。从而,所谓的虞朝,就不能令人放心肯定了。这个问题最终还是要交给史学界,凭材料去验证的,不能凭远离事实时空、没有半点实物标本的传统传说去确信。古人写书,以为都是记录得真实的,那你就幼稚了,都有目的的好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