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存在的夏朝,为何一直寻找不到夏朝都城?

小丸子菲


谁说没有找到“夏朝”都城的,“夏朝”的都城不是早就被证实了的,二里头遗迹就是夏都斟鄩所在地么?也就是我们通俗所说的夏墟。

我们知道“夏朝”曾经有过许多的都城,其中偃师二里头遗址夏墟,就是“夏朝”中晚期时期的都城—斟鄩(zhēn xún),其中《竹书纪年》就记载:“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这说明斟鄩至少是太康、夏羿和夏桀三位帝王的都城所在地。并且它早在1959年的时候就被发现了,是继1928年被证实殷商存在的安阳殷墟发现之后我国最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入选了2004年的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那这个时候就有人问了,既然“夏朝”的都城都发现了,为啥现在还有人不承认“夏朝”的存在呢?

其实这就是很多人对考古判定认知的不足了,非常显然我们已经证实了商朝的存在,那商朝之前中国肯定有人啊,黄河流域也肯定会有人生活啊?但是有人生活的痕迹就可以证明“夏朝”存在么?在考古学上这并不成立。

商朝被证实的最大功臣,其实并不是殷墟的发现,而是甲骨文的发现。甲骨文至今为止依旧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也正是因为甲骨文上有关于商朝的记载,才最终让人们相信了商朝的存在。

换句话说,即使再笨也知道商朝之前肯定还有人类,夏朝之前都还有人类,但问题是这些人类能不能称得上“文明”?我们对于文明最基本的概念就是有文字。

更直白的讲,我们把商朝之前的这段历史称为“夏朝”,既然是一个朝代,朝代的基础就是有文字和政府构成,这是文明的基础。如果没有,那么他只能称为“夏原始部落”,而不能冠以“朝”的称呼。

所以现在的争论并不是夏朝存在与否,而是我们无法去证明“夏部落”可以叫做“夏朝”。也就是说,一天挖不出关于夏朝的文字,那么夏朝就永远不存在,他只能是“夏原始部落”。

如果这都解释不清,还有人说为什么人家西方都承认特洛伊古城,就是不愿意承认我们夏朝,那你真的该把文章多读几遍了。


三观粉碎机


(作者:赵辉)“中华文明史,上下五千年”是每个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是中华民族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屹立世界之林的文化骄傲。但随着近代对历史文明认定标准的变化,夏朝作为中华文明第一个世袭王朝的存在,受到了空前的质疑,中华文明史也因为夏朝都城寻找的未果,目前只能确认为3600年,中华文明史被无奈地缩短了近500年历史。

河南的二里头夏文化遗址,一度被专家认为非常接近夏朝都城,是确定夏朝都城的希望。但进过数十年的考古挖掘研究,最终也只能确认为夏文化遗址。夏朝国都的确认也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未解之谜。

之所以产生目前这种状况,首先是因为二里头夏文化遗址天生的缺陷,与夏朝国都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无法让历史研究专家毫无质疑地进行确认;其次,根本的问题是在寻找夏朝国都的地理位置上,发生了原则性的错误。因为根深蒂固的观念,中华文明的起源被定位于黄河流域或中原以西地区,夏朝国都也就自然地定位在黄河流域范围内寻找,其他地区完全不在夏都的考虑范围内。这种观念上的问题,夏朝在中国地理位置上定位的局限性,使得夏朝国都多年来一直寻找无果,无法认定与确认。

我们先从历史文献记载中,看看夏朝或者华夏王朝的重点统治区域应该在什么范围。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载:“郑于是不敢南面。楚失华夏,则析公之为也。”

《左传》定公十年载,孔丘曰:“士,兵之!两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乱之,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

通过以上两条《左传》的历史记载,我们可以确定四千年前的华夏地区应位于春秋时期的楚国地盘,而且华夏族群与东夷族群是互为一体的关系。这就将二里头遗址完全排除在华夏王朝的中心区域,排除了二里头遗址为夏朝国都的可能性。

对于“杞人忧天”的成语故事,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时常引用,但对于杞人杞国的来历、故事,却并不为世人熟知。杞国,姒姓,伯爵,周武王克商,求夏禹苗裔,得东楼公,封杞以奉禹祀。杜预曰,杞国本都陈留雍丘县,桓公六年淳于公亡国,杞以并之,迁都淳于(杞始封在雍丘,春秋之前已国于青州而近莒,或由武王改封之),又迁缘陵,襄公二十九年又迁淳于,今河南杞县,即雍丘也,淳于废城,在山东安丘县东北,缘陵故城,在山东尔昌县东南,后为楚所灭。杞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后苗裔也。殷时或封或绝

。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於杞,以奉夏后氏祀。

《国语·周语》称:“有夏虽衰,杞、鄫犹在”;《管子·大匡》记齐桓公语:“夫杞,明王之后也”;《世本·王侯》:“殷汤封夏后于杞,周又封之”;《大戴礼记·少间》:“成汤卒受大命……乃放夏桀,散亡其佐,乃迁姒姓于杞”;《左传》僖公三十一年记“(卫成)公命祀相,宁武子不可,曰,‘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杞、鄫何事?’。

杞人作为夏朝失国后的夏禹后裔,饱受后人的嘲讽排挤,虽然在商朝与周朝时期也被赋予祭祀夏族先人的使命,但立身生存的区域一迁再迁,四处受到排挤。《左传》里有许多关于杞人杞国的记载,参与许多诸侯盟会,但一直处于受歧视的地位,在诸侯列强夹缝中生存。杞人在商周时期的命运,就如夏朝的历史一样,变得扑朔迷离,让今人至今为夏朝的历史、地理位置而头疼不已。但杞人杞国的存在,就是对夏朝历史的肯定,是那些疑古派的人士、否认华夏历史的人氏无法否定的历史事实。《左传》中关于杞人杞国的一些记载,可以为我们寻找夏朝国都,提供一些至关重要的信息。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传】二十三年春,齐侯伐宋,围缗,以讨其不与盟于齐也。十一月,杞成公卒。书曰“子”,杞,夷也。不书名,未同盟也。凡诸侯同盟,死则赴以名,礼也。赴以名,则亦书之,不然则否,辟不敏也。

僖公二十七年:【传】二十七年春,杞桓公来朝,用夷礼,故曰子。公卑杞,杞不共也。夏,齐孝公卒。有齐怨,不废丧纪,礼也。秋,入杞,责无礼也。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晋侯使司马女叔侯来治杞田,弗尽归也。晋悼夫人愠曰:「齐也取货。先君若有知也,不尚取之!」公告叔侯,叔侯曰:「虞、虢、焦、滑、霍、扬、韩、魏,皆姬姓也,晋是以大。若非侵小,将何所取?武、献以下,兼国多矣,谁得治之?杞,夏余也,而即东夷。鲁,周公之后也,而睦于晋。以杞封鲁犹可,而何有焉?鲁之于晋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府无虚月。如是可矣,何必瘠鲁以肥杞?且先君而有知也,毋宁夫人,而焉用老臣?」

从《左传》记载中,这些为数极少的信息中,我们完全可以确认,杞人是夏朝夏禹的嫡系后裔,百分百的东夷部落人,这样建立夏朝的大禹也完全是东夷地区人士;大禹是东夷人,涂山氏族是东夷部落人,那么夏启就是百分百的东夷人。大禹与夏启建立的夏朝国都,位于东夷区域,就是合情合理、理所应当的选择。这样,夏朝的建立与主要统治区域与笔者前期文章的观点,位于东夷部落区域的涂山地区可以得到进一步的确认。而距离涂山北部15公里的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古城镇的古城遗址,就是夏朝大禹建立夏朝国都的合理选择;也是现有条件下,可认定为夏朝国都“华夏城”的最大可能。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第六》中记载:“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证也。涂山之歌曰:

绥绥白狐,九尾痝痝。

我家嘉夷,来宾为王。

成家成室,我造彼昌

天人之际,于兹则行。

明矣哉!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取辛壬癸甲,禹行。十月,女娇生子启。启生不见父,昼夕呱呱啼泣。”

在这首历史记载的中国最早的诗歌《涂山氏歌》中,更是明确了来到涂山氏族,并娶了涂山氏女女娇的大禹,在涂山“成家成室”,是东夷人的骄傲,将会成为新的王者。涂山氏族在大禹建立治水功绩与树立德行威信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华夏王朝中“华”所代表的族群。而大禹王位的传位者虞舜,也是历史记载确认的东夷部落人士。《离娄下·第一章 》 孟子曰:“

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而在距离怀远涂山西南45公里的淮南市区,一个与虞舜毫无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的城市,竟然有一处名称为“舜耕山”的地方,这个地名存在,是否隐藏一段中国远古文明被曲解的历史?东夷部落的虞舜传位于东夷部落的大禹,不仅是对大禹治水建立的不世之功的肯定,也是对东夷部落在中华文明发展中做出的重要贡献的肯定与延续。这是否也是中华文明发展初期,地域文化传承的一种表现呢?

东夷部落的虞舜与大禹的夏朝,连续统治了中华文明启始阶段的王朝,那么中华历史的发展史与文明发展过程可能就需要重新书写,这将是中国史学界的一个艰难抉择。而寻找夏朝国都的工作重点,将不得不转移到淮河流域的涂山地区,否则寻找确定夏朝国都的问题解决将会遥遥无期。(作者:赵辉)


诗经研究


夏朝的都城不是二里头,那里是中原原始部落的小村子,也是夏人抓取奴隶的牧场。真正的都城是夏墟,21世纪初刚刚发现。夏朝作为羽蛇神少昊在第四文明纪元建立的超文明帝国,其发达的科技令人震惊,虽然表面建筑毁于史前核战争,地下文物依然让现代人感到毛骨悚然。出土破解的夏朝史书显示了200多夏朝勇士靠先进科技征服埃及并在原始的新大陆非洲建立殖民地,并向夏输送奴隶和财富。还有夏朝舰队远征南美,在墨西哥建立总督府,用印第安人的血献祭羽蛇,以及夏朝反抗外星殖民侵略的战斗。


超甲巡2


夏朝都城可不一定是在根据后人想象推测的位置上。那时候强调什么?应该是生存最需要的东西。第二,就是夏朝是昏君主被杀,改朝换代的。是不是当时的胜利者认为该地不吉利之类,统统放把火烧了?所以没有地面上的任何蛛丝马迹?而且很多年都不在那个地方搞建设。逆古人风水找找?第三,是不是都城也都是中国农耕文明,就是说在城里也种庄稼,至少门前屋后种菜,跟西方所谓的标准或后来考古发现的都城不太一样?大而不集中且很少量的贵族建设被斥为不祥之地?第四,司马迁史记记载也应该有不翔之处。也或是被骗后人编撰掩盖真相?总之如果有,就一定是惊人的发现。


涵剑涛


我看了中国通史,这部纪录片,我说说自己的见解吧!首先夏朝是存在的,二里头也说明了这一点!现在最重要的是在于:朝。一个朝代要有政府,还要有自己的文明!中国现在最早的文字是商朝的甲骨文,夏在商之前。而现在的人没有发现属于夏朝的文字,这就出问题了!二里头遗址只是说明了,这里曾经有个都城!但是没办法说明这是个朝代的都城还是只是一个部落的都成!


辣条先森


别说夏朝都城了,阿房宫也不见了,杭州雷峰塔实际上原来的也塌了。关键的是文字的破解,否则,找到了也会以为是其他遗址。秦始皇那时候统一文字,夏朝的文字估计每个村子都不一样,破解纯粹靠运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