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费孝通:万言弄通中国乡土,一心写出乡村真实

文|墨萱荐书

序言

费孝通先生是我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代表作《乡土中国》成为了社会学的经典,至今,想要研究中国社会的学者,都将这部作品当作重要的参考文献之一。费孝通先生自己在书中说:“这本书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社会描写,而是从现实生活的社会中提炼出来的一些概念。搞清楚“乡土”究竟是什么意思,就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中国社会。”

《乡土中国》|费孝通:万言弄通中国乡土,一心写出乡村真实

乡土中国书影

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换句话说,中国许多的阶层都是从农村分离出去的。那么,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农民逐步形成的一些行为习惯和人际关系,以及农村社会具有的一些特色,就构成了许多阶层,乃至中国社会的根基。

上世纪四十年代,费孝通先生在西南联大任职,教授“乡村社会学”这门课程。但是他不愿意“照本宣科”地为学生授课,而是希望能够和学生一起探索,做一些有意义的内容。他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性研究和社会调查,甚至为了掌握更详实的第一手数据,多次不辞辛劳的奔赴乡间进行考察。最终这些内容经过整理,就成为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由十四篇论文集结而成的《乡土中国》这本书。

《乡土中国》|费孝通:万言弄通中国乡土,一心写出乡村真实

费孝通

熟人社会:“乡土”的形成与发展

很多时候,我们会用“乡巴佬”“土老帽”之类的词语,来嘲讽乡下人,认为他们浑身土气,又傻又落后。但在费孝通先生看来,我们认为乡下人的“土气”,恰恰是他们依靠土地生存最好的证明。

《乡土中国》|费孝通:万言弄通中国乡土,一心写出乡村真实

乡土环境

令人惊奇的是,虽然土地面积在扩大,但他们的劳作模式,却没有发生丝毫地改变。我们甚至可以大胆假设:只要不发生天灾人祸,一代又一代的人都会老死在自己耕种的土地上。

费孝通先生为我们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来佐证这个假设,他说他在靠近蒙古的某个村里落考察时,曾经向一位研究语言的学者请教一个问题,生活在当地的农民们,他们说的语言有没有受蒙古语的影响?这位学者告诉他说:完全没有任何影响,不仅如此,村子里的姓氏也几乎没有发生过变化,就算是挨家挨户查看家谱,来来回回几百年,也只有这几个姓氏。这些人一直在这里生活,没走出去过,也没让“外人”进来过。

于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农耕文明,就被像这样的数不清的乡村和乡民们稳定的延续下来。

《乡土中国》|费孝通:万言弄通中国乡土,一心写出乡村真实

乡村社会剪影

“重复”是中国真正的乡土本色,日复一日的去重复自己上一代,甚至上上一代的生活模式,自给自足,安于现状。费孝通先生给这种生活模式下构成的社会环境取了个名字,叫做“熟人的社会”。

以土地为依托基础,乡土上的人们并不能,其实也不想走出“熟人社会”,因此,过于熟悉的相处,使每个人对彼此都知根知底,那么很多约定俗成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行为,也就随之而来了。

比如,做事不讲法律,只讲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和传统礼仪;路上碰见了,不会先叫一下对方的名字,再问好,而是打个招呼就各忙各的;答应了别人要做什么事情,也从不走签字画押立字据的流程,就单凭本心和互相的信任。中国有句古话叫“父债子还”,在这些乡民们眼里,我答应过的事,如果我没办法兑现,那我的后代就得替我兑现,别管兑现到第几代,总之,只要答应了,我就一定信守诺言。

《乡土中国》|费孝通:万言弄通中国乡土,一心写出乡村真实

熟人社会

慢慢的,这些约定俗称的行为也就逐渐变成了熟人社会的代名词,因此,除了这些以外的其它事务,都对他们来说是无关紧要的,这其中就包括识字。在书里,费孝通先生就讲述了“文字下乡”,也就是由知识分子发起的扫盲运动的故事。发起这场运动的原因不难想象,具有新思想又心怀济世苍生志向的知识分子们,希望通过扫盲,来改变乡下人的愚昧和无知。当然,在彼此互不了解的情况下,扫盲运动的结果也可想而知。用“想当然”的方法去尝试改变自认为的乡下人的“愚”“傻”,简直是天方夜谭。

差序格局:乡土环境中的社会关系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了乡村中重要的社会关系——差序格局,这样的人际关系组成,也是中国社会人际网络组成的基本原则。

《乡土中国》|费孝通:万言弄通中国乡土,一心写出乡村真实

差序格局模型

差序格局,并不是我们字面理解的阶级差异的意思,费孝通先生在书中也没有明确地给“差序格局”下一个定义,他认为这是一种常见但又很复杂的社会关系,不是简单的一个概念就能定义清楚的。

他把这种社会关系分解成了四层问题:

  1. 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是怎么形成的;
  2. 这种以个人为中心的关系网产生的特性是什么;
  3. 处在这种关系网中心的人,又具有怎样的性格;
  4. 如何保持这样的关系网正常运转。

每个人都不可能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人,在我们的身上一定有各种各样的标签。比如,你是一个父亲,但你也是一个儿子,你是一个丈夫,你也是一个长辈……这些身份标签,便是你与人,与社会的联系,但无论是哪种身份,你和所有人之间的联系,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然后再向外不断的辐射,最后形成一个庞大的社会关系网。

《乡土中国》|费孝通:万言弄通中国乡土,一心写出乡村真实

家族关系图

那么我们又是怎么以自己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呢?这其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关系,那就是夫妻关系。一男一女,因为婚姻走到了一起,那么在离婚还不流行的年代,他们就是彼此要陪伴到老也是互相最亲近的人。结婚以后,关系开始向两个方向进行辐射,一是进行传宗接代,生养孩子,二是结识妻子或者丈夫家里的各种亲戚朋友。就这样,在以自我为中心丢出来一块石头以后,一圈圈波纹散开,一个大家族就诞生了,进而一个村落也诞生了,一张庞大的社会关系网,也就编织成了。

核心人物的贫富与社会地位直接决定了关系网的大小。如果有一位亲戚是位高权重或者非富即贵的话,那我绞尽脑汁也得跟你扯上点儿关系,不管是远近亲疏,哪怕是连辈分都分不清前后,也要勇敢得扑上去。

《乡土中国》|费孝通:万言弄通中国乡土,一心写出乡村真实

大观园平面图

比如《红楼梦》中的贾府,一个大观园里居然能住着各式各样的亲戚。林黛玉是贾宝玉的姑表妹,薛宝钗是贾宝玉的姨表姐,除了这两位关系近些的亲戚外,再向外延伸一些,还有薛宝钗的堂妹薛宝琴,邢夫人的侄女岫烟等等,也都借着各种关系住进了大观园里。可是当贾府抄家没落的时候,这些人便树倒猢狲散,各自奔前程去了。

不单单是在一个家族,一个村子里也是如此。越是富有的人家,越有群众号召力,越是贫困的人家,就越人力单薄,就连婚丧嫁娶,来帮忙的邻居都少得可怜。这种以个人为中心的关系网,所产生的特性,不仅是传统的乡土社会里有,即便是在今天的社会中,也很常见。

《乡土中国》|费孝通:万言弄通中国乡土,一心写出乡村真实

乡村社会关系

如何保持这样的关系网正常运转?想要在一个“熟人的社会”中保障关系网的正常运转,靠西洋传过来的法律是没用的,最有用的办法是依靠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和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费孝通先生为这种规矩和传统起了个总结性的名称,叫做“礼治秩序”。

需要强调的是,“礼治”不同于人治,“人治”是一个人或者极少数人掌握了所有的社会权力,进而再通过法律、军事等手段来进行统制,再极端一点来看,接近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独裁统治,一家独大。而礼治则不然,简单说,就是用礼数来管理日常的生活秩序,约束人们的行为。

《乡土中国》|费孝通:万言弄通中国乡土,一心写出乡村真实

费孝通手迹

费孝通先生在某个村子里考察时,就见到过这样一件案子。一位农夫发现自己的妻子与其他男子有染,盛怒之下,他打伤了那个男子。按照当时现行的法律条文来说,农夫怀疑妻子出轨,但没有详实的证据,而且还打伤了人,这种行为是有罪的,而他的妻子和那位男子,没有任何罪责。这样一来,白白受了侮辱的人反倒是过错方,而本来就做了坏事的败类,却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但如果按照村民们推崇的乡土礼制来看,肯定是农夫没错,打折他们的腿也是应该的。所以说,“礼治”这个词的落脚点是在“礼”字上,出轨了就该被打,品行不端,就该接受惩罚。我们今天常说的一个词叫“合情合理”,这个“理”是道理的理,但在乡土社会中,它指的就是符合传统道德约束的“礼”。维持礼治的的手段,不在于至高无上的法律,而仅仅在于自己的良心。

费孝通先生解释说,法治推行之所以不够顺畅,主要原因是当时的中国正处在乡土社会的蜕变过程中:一方面,同时期的西方文化,不断的被知识分子引进中国社会,而另一方面,传统的乡土社会延续“礼制”的习惯又过于根深蒂固,那时候的法律条文又恰恰是从西方国家直接借鉴而来的。

在一个知识分子都没有足够了解的“乡土社会”里,仅凭一腔要改革的热血去推行这套生搬硬套得来的现行法,肯定是行不通的。

四种权力成为维系乡土社会关系正常运转的稳定器

任何一种社会关系的运行,都需要有权力作为保障和维系。即便是在传统中国乡土社会中也不例外,而且在不同的时期,需要不同的权力作为保障。费孝通先生通过长期的社会考察发现,乡土社会中长期存在着四种根深蒂固的权力,它们共同作用于乡村之间,维系着社会关系的正常运转。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这四种权力,分别是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和时势权力。

《乡土中国》|费孝通:万言弄通中国乡土,一心写出乡村真实

乡土权力系统笔记

首先是“横暴权力”,我们从字面上便能看出这种权力所具有的冲突性和激烈性。掌握这种权力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比如皇上,要么是战争中的胜利方。在一个做事情只讲求传统礼制和规矩的乡土社会中,这种权力是最容易产生的。费孝通先生在另一部著作《皇权与绅权》中提到的“皇权”就是非常典型的横暴权力。

这是一项至高无上,且独一无二的权力,有了这份权力,简直是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越是在动荡的时期,横暴权力的作用就越明显,谁的实力最充足,谁就能掌握主动权。如果说,手握权力的人,是为了稳定大局,使国家走向更好的局面,那么利用这份权力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滥用这种权力的话,那就会激化矛盾,造成更剧烈的社会动荡。

《乡土中国》|费孝通:万言弄通中国乡土,一心写出乡村真实

乡村社会

第二种权力是“同意权力”这是一种温和的权力,它的产生和发展就和横暴权力不同了,这种权力不需要国家的强制力作为实施的基础,而是人们根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分工,所达成的一种共识。比如一些公共事务需要大家合力去完成,如果他人没有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好,就会影响整件事务的发展,自己的利益也会受到影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和这位没完成工作的人协商一下,但这种协商不是强制性实施的,而是谈判。简单来说就是,双方可以通过协商,在不破坏对方底线的基础上达成最终的共识。

同意权力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利益之争。一件事情既然需要双方协商,那么大多数情况下它有两种可能:要么是一方觉得自己吃亏了,要么是双方都觉得利益分配不均。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同意权力出马。其实放眼去看,无论是在乡土社会,还是在今天这个飞速发展的的社会,“同意权力”的形式应该是受欢迎度更高的一种,毕竟“依法治国、依法办事”是时代的主题,乡土和现代的延续性在“同意权力”上体现出来了。

《乡土中国》|费孝通:万言弄通中国乡土,一心写出乡村真实

长老权力

有一种权力是专门为乡土社会量身定制的,这就是我们要提到的第三种权力,长老权力。

“长老”两个字明确地表达出这项权力的持有者和使用者,也就是德高望重的长者。这个人不仅社会地位要显著,生活阅历也要丰富,见多识广,走南闯北,积攒了一肚子的经验。这样,一旦村子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位“长者”单凭自己的世故圆滑,就能给出处理意见。

他们的意见在很大程度上就代表着权威,久而久之,就和我们刚才提到的“熟人社会”里约定俗成的规矩一样,只要以后发生此类的事宜,就按照“长者”说的这个标准来处理。

当然,“长者”们给予的这个标准,也不完全就是他们的个人经验,他们会综合比对流传下来的乡间习俗和传统,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他们个人的主观想法,就基本成型了。一般来讲,只要符合乡土社会的基本传统礼仪道德,就不会有很大的问题。至于惩罚措施,还是以批评教育为主,除非真是闯了滔天大祸,罪不可恕。

《乡土中国》|费孝通:万言弄通中国乡土,一心写出乡村真实

时势造英雄

在最后,费孝通先生还提到了一种不是很常见的权力,叫做“时势权力”我们在之前说到,对于生活在乡土社会的村民们来说,土地是赖以生存的基础,不再颠沛流离,力求安稳的生活才是最大的心愿。而时势权力,恰好就是和迁徙有关。

一般来说,乡土社会中是极少会出现“迁徙”的,一旦出现,必然是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变动,例如战乱、洪水等等,这和横暴权力产生的背景在某些地方有点近似。比如在王朝更替时,必然会引发普通民众内心的一些忐忑,只是连大字都不认识一箩筐的他们,又怎么会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会如何?但是,如果在这种时候,有谁能跳出来稳定民心,谁就是真正的英雄,所以,中国有一句俗语叫做“时势造就英雄”。越是去做没人做过,没人敢做的事,就越容易成为焦点,一旦做成功了,就会引发全社会的追捧和热潮,这个人在接受众星捧月般的赞扬时,他手中掌握的,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说的时势权力。但是对于乡土中国来说,几千年来,虽然王朝更迭,但和平年代总归还是要多一些的,一个由几百年连姓氏都没变化的小村庄们组成的乡土社会,是不需要也不喜欢出现太多的“乱世英雄”的,毕竟自给自足,壮大门楣才是他们愿意延续的生活。

墨萱总结:

《乡土中国》中谈到的“乡土”其实是一种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在中国广大乡村非常常见,但却极少被人认真的谈起或者论证。费孝通先生通过自己大量的社会调查,附加上生动的例子,将乡土社会中所包含的“熟人的社会”“差序格局”“维持乡土社会正常运行的四种权力”等,较为普遍的社会关系一一进行解释。

《乡土中国》虽然是费孝通先生考察当时乡村的社会生活、生产状况所总结出来的内容,但是书中的内容并没有因为时代前进而失去意义,相反,在今天,国家大力改革农村运行模式,新政策与旧传统相互碰撞的背景下,而变得更具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M].商务印书馆,梁治平, 2013

[2]乡土中国[M].上海人民出版社,费孝通, 2013

[3]国史大纲[M].商务印书馆,钱穆著, 2010

[4]人情与面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黄光国, 20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