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濟南選出“第一樹王”,1400年前就被隋文帝冊封為靈神鬆

濟南歷史悠久,古樹名木眾多,要說第一樹王,當屬柳埠四門塔旁邊,歷經2000年風霜依然枝繁葉茂的九頂鬆了。這第一樹王可不是我信口開河,而是有官方確認的。2019年12月30日,濟南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在千佛山風景名勝區服務中心召開濟南市“十大樹王”評選媒體通氣會,通報濟南市“十大樹王”評選活動情況。經相關單位擇優推薦、專家確定入圍名單、網絡投票、專家考評等環節,從樹木種類、樹木年齡、生長地點、景觀效果、文化內涵、科研價值及網絡投票等方面綜合評價,九頂松被評為“十大樹王”之首。

濟南選出“第一樹王”,1400年前就被隋文帝冊封為靈神松

九頂松又名“千歲松”,植於東漢時期,樹齡已經有近2000年了,位於四門塔北鄰。名為松,實際是柏樹。樹圍5.5米,頂端分生9股粗壯的巨枝。雖過千年高齡,仍枝葉茂盛,蔥籠疊翠。為什麼不叫柏樹,而稱“松”呢,據說是因咱們山東人把“柏”讀“bei”音,而古人忌“悲”,所以就改名叫“松”了。

九頂松可以不一般,據說隋文帝曾經到此樹下許願,因此樹有就個巨枝,寓意九五之尊,後來隋文帝楊堅做了皇帝之後,公元583年,冊封九頂松為“靈神松”,並把此地的寺廟朗公寺改名為“神通寺”,表彰該樹的神奇與靈驗。所以一直到現在,都有很多人前來膜拜祈福,景區內常有繞著樹身轉圈許願的遊客,據說圍著九頂松正三週反三週轉圈,就能心想事成。

濟南選出“第一樹王”,1400年前就被隋文帝冊封為靈神松

九頂松的名字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這棵原來就高大挺拔的柏樹上,不知哪年哪月,從遠方飛來一隻五彩繽紛的鳳凰,落下而息。黎明時候,寺廟的和尚敲響了寺內的巨鍾,洪亮的鐘聲驚飛了鳳凰。因鳳凰起飛時用力過猛,蹬斷了粗大的樹幹。人們看看這折斷的樹幹無不驚歎惋惜,可誰也沒料到,只隔了一夜,這棵樹竟從折斷的地方長出9股粗大的枝杈,而且挺拔蒼勁,茂密蔥蘢,人們從此稱之為“九頂松”。“古塔松風”為濟南十六景之一。


濟南選出“第一樹王”,1400年前就被隋文帝冊封為靈神松

九頂松與四門塔相依,見證了悠久的歲月,四門塔是中國現存唯一的隋代石塔,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單層庭閣式石塔,這也是上了中學歷史課本的。四門塔原屬神通寺,該寺始建於前秦皇始元年(351年),是山東境內最早的寺廟,東晉是著名高僧郎公和尚在此做主持,因此被稱為朗公寺,後來隋文帝下旨改名為神通寺。現在存有隋代的四門塔,唐代的千佛崖和龍虎塔,唐以後的主要遺蹟有元、明、清代的碑刻、故墓、塔林、湧泉、瀑布,態遊基地。1961年,國務院首批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e\u001d�ՄE�\u00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