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還有多少當年一起打拚的兄弟?

你身邊,還有多少當年一起打拼的兄弟?

阿里巴巴“十八羅漢”

很多偉大的公司,都始於一個簡陋的草創班子。不過,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總有一批元老要被陸續淘汰。

其實很多時候,這種所謂的“兔死狗烹”,都是企業發展的迫不得已。

在篡位之前,楊堅與很多大佬一樣,組建了一支由親戚、老同學、老同事為主的草創班底——楊堅矯詔輔政之時,身邊幾無援黨。當時有一位老友提醒他說:“公無黨,譬如水間一堵牆,大危矣。”在這種情況下,楊堅迅速培植黨羽親信,拉攏意見領袖,孤立打擊頑固分子。於是,只用了大半年時間,便站穩了腳跟。

581年二月,楊堅稱帝,正式創立隋朝集團。順利度過了草創期的楊堅,接下來,需要重新調整人才戰略。

你身邊,還有多少當年一起打拼的兄弟?

“高捧”元老

楊堅稱帝后,首先將一批德高望重的開國元老,提拔為三師(即太師、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等。不過到了隋朝,“三師三公”已經沒什麼實際權力,相當於現在企業的名譽主席、高級顧問等等。

當時,楊堅下詔給幷州州長李穆,讓他進京受封。他在詔書裡寫道:“您是我父親的老朋友,而且對我一路幫扶,恩重如山……”這話一點兒不為過,當初楊堅入朝輔政,尉遲迥起兵討伐,李穆這支重要的力量成為雙方都爭取的對象。可以說李穆的支持讓楊堅有了很大的勝算。

李穆入朝後,楊堅任命李穆為太師,從此只稱他官銜,不再呼其名字;對於李穆的子孫,包括還在吃奶的,全部加授五品以上官職。以至於李穆一門,就有一百多個五品以上的官員。

李穆年過古稀,上疏請求退休,楊堅拒絕說:“姜子牙以八十歲的高齡輔佐姬昌;張蒼白髮滿頭,還當著西漢王朝的宰相。像您這種蓋世英才,不能受到常規限制。”

話雖這麼說,但高捧之後又來了一句但是:但是念於李穆年邁,特許他以後不用參加朝會,國家有大事時,派使節前往李家諮詢意見。

嚴懲刺頭

楊堅登基之前作為輔政大臣,曾得到皇宮禁衛官盧賁的大力支持。

楊堅稱帝后,任命盧賁為齊州州長。但盧賁在職期間,被控訴在大饑饉時禁止人民買賣糧食,被剝奪了官位。後來楊堅打算重新啟用他,並讓他再主持―個州,沒想到盧賁傲慢無禮,口出怨言,令楊堅大為憤怒,遂永不錄用。

當時有人為他說情:“這批人都有開國之功,雖然性情陰險,行為浮躁,但仍不應捨棄。

楊堅說:“當初沒有盧賁、劉昉、鄭譯的幫助,我不會有今天的地位。但是,這幫人反覆無常,狡獪諂媚,胡作非為。我本誠心誠意地治理帝國,沒想到劉昉謀反,鄭譯施用巫蠱,而盧賁呢,我任命他當官,他態度傲慢,不任命他當官,他又充滿怨恨。是他自己把自己給淘汰了,並不是我把他捨棄了。大家看到這種情形,總認為我待功臣太沒有情義,事實上並不如此。”

從此,盧賁賦閒在家,直到逝世。

當初陪著楊堅一起謀劃大計、顛覆時代的人,似乎越來越少。有人說楊堅薄情寡義,有人說楊堅過河拆橋。但是平心而論,如果留下這批元老,會讓團隊變得更好嗎?恐怕未必。因為他們當中,有的人能力跟不上了,有的人價值觀不合了,有的人成了公司發展的絆腳石。

你身邊,還有多少當年一起打拼的兄弟?

那麼公司進入發展期,需要的是什麼樣的人呢?

吸納賢才

得到楊堅重用和提拔的,不只是那些一路旗幟鮮明跟他走的人。美陽公蘇威便是一個例外。

你身邊,還有多少當年一起打拼的兄弟?

蘇威,名門之後,才學過人,做事嚴謹。為逃避政治漩渦,他常年隱居山寺。在楊堅還是北周丞相之時,便聽說了蘇威的名望,於是召他入府。二人相見,交談甚歡,誰料一個多月後,蘇威聽說北周皇帝禪讓的議論後不辭而別,逃回故鄉。有人勸楊堅把他追回來,楊堅說:“既然他不想和我一起創天下,那就別勉強了,讓他走吧。”

後來楊堅登基稱帝,竟然不計前嫌,再次徵召蘇威,拜他為太常卿、太子少保,追贈他的父親為邳國公,食邑三千戶,讓蘇威承襲。不久又讓他兼任納言、吏部尚書。蘇威上表辭讓,隋文帝下詔說:“船大要多載物,馬快要跑的遠,你嘛,也要能者多擔!”蘇威這才停止推辭。由此可見楊堅對蘇威的信任。

蘇威在位期間盡忠職守,“雖或小事必固爭之,時人以為無大臣之體”。有一次,朝中一位大臣無意中觸怒楊堅。楊堅下詔要將此朝臣當廷處死,甚至要親自動手去殺他。蘇威見狀,立刻不管不顧地擋住文帝的去路。楊堅繞開他,不料蘇威竟又迎上去“遮止”擋駕,氣得他最後一摔袖子,回了宮。過了很久,楊堅召來蘇威,道歉說:“你能如此,我就再沒有憂慮!”並賜給他名馬兩匹,錢十餘萬。鑑於他的忠直守法,特意讓他兼任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一時間,蘇威身兼五職,榮寵備至。

楊堅在位期間,內有高熲、李德林出謀,外有楊素、韓擒虎、賀若弼征戰,選拔人才有牛弘,外交往來有長孫晟,紀律監察有蘇威、趙綽。這樣一個高端且全方位的人員配置,讓楊堅統治下的隋朝一往無前。

打江山與坐江山的常常不是同一撥人,放之公司亦然。

你身邊,還有多少當年一起打拼的兄弟?

戴爾公司在1984年創立,在發展初期,公司還在風險頗高的階段,所以戴爾會甄選具有高度冒險性格而又變通能力強的人。在財務、製造、信息技術等方面,當然會延聘專業人士負責,不過在其他領域的人事聘用上,有比較自由的空間。

在經過幾年的高速發展之後,到了1992年年底,這個以1000美元起家的公司收入已經超過20億美元,但公司的基礎架構仍是一家五億美元公司的規模。不僅硬件系統早已超過原本的生產能力,更為迫切的是,公司裡遠沒有曾經營過價值超過20億美元公司的人。戴爾公司從只涉及一兩個市場的簡單行業起家,進而擴大為全面性的企業,有了更多產品出路和地區。但當時乃至很長一段時間內,戴爾公司並不瞭解其他產業的經濟形態,也沒有現成的系統來管理和監督。戴爾不斷花錢,獲利率卻在下降,而且存貸和應收賬也越來越多。

於是,戴爾挖來了新的高級管理人才來匹配當時的戴爾公司。

創業就像長征,你無法預料接下來的困難。在征途中,有人會掉隊,也永遠會有更合適的人加入進來。

你身邊,還有多少當年一起打拼的兄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