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為什麼早期的佛經,寧願口傳心授,也不願意寫成文字版的呢67

大家好,我是善文忠,歡迎您繼續關注咱們的佛教史,希望你點擊關注和留言。

咱們將用三篇文章來介紹佛經的問題,有好多朋友有個疑問,為什麼佛經原本是沒有文本的?為什麼前兩次結集大多是對一下,而不是記錄下來?還有為什麼文字佛經出現的那麼晚,是不是假的?今天咱們就探討一下這些問題。

為什麼早期的佛經,寧願口傳心授,也不願意寫成文字版的呢67


上一篇講的是佛教高僧大帝須長老幫助國王,打贏了和陀密羅人的戰爭,也說了斯里蘭卡佛教史上的第一次分裂,就是分裂成大寺派和無畏山派。在這次戰爭之中,佛教自身通過這次事件,也發生了一次非常重要的改變。改變就是比較完整的正式的文字版佛經出現。咱們說一下,佛經記錄的演變過程。

大家知道,佛陀時代,佛法是口耳相傳的,不立文字。並且幾百年近千年後這個習慣還在,可見是多麼的根深蒂固。咱們東晉時期的高僧法顯,去印度求法的時候就遇到了這個問題。這已經是公元3-4世紀的事情了。距離佛陀時代已經近一千年了。法顯最想求的是戒律,他想找一個戒律文本,把它翻譯過來帶回去進行傳播,但是在北印度遊歷的時候,發現當地的僧人對於戒律,仍然採用口耳相傳的方式進行的,這就讓法顯很鬱悶。

這可怎麼辦?要是複製粘貼,你好歹給我個藍本呀!現在好,必須從頭聽,從頭背,這可要了命了。全靠人傳人,這效率實在是太低了。別說法顯鬱悶,咱們今天的人,也很難理解印度人的這個套路。

解開第一個疑惑,因為文字不成熟的原因嗎?

因為我們中國這書寫的大國,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事件和思想成果的傳統。口說無憑,立字為證。如果要確認一個事情的話,有一個起碼的標準,就是白紙黑字寫下來。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不是因為印度的文字系統不發達呀?這個真不是,在距離今天,四五千年之前的哈拉帕文明的時候,就已經有早期的文字出現,比甲骨文還要早一些。

為什麼早期的佛經,寧願口傳心授,也不願意寫成文字版的呢67

哈拉帕文明


他們的文字系統是很成熟的,但是人家就是不想寫。他們的傳統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咱們從三個方面講一下。

第一個原因,對領悟效果的追求

咱們小時候,上學學習文科的時候,是不是都有非常痛苦的回憶,背誦課文。每一個小夥伴是不是都印象深刻?這個過程難受糾結,想必記憶猶新?可是話說回來了,如果你真的把一篇課文背誦下來了,你是不是記憶就更深刻了?領會的程度是不是相對來講就更深了?

為什麼早期的佛經,寧願口傳心授,也不願意寫成文字版的呢67

誦經


有人說,我們的知識不用背,只要從網上一搜,啥都有了。其實對於知識和文化的學習和傳承,一個知識領域或者一個文化體系逐漸熟悉和掌握的過程,就是你對於檢索工具,逐步拋棄的過程。你對檢索工具越依賴,那說明你對這門知識掌握的程度越淺。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我們都離不開搜索引擎,甚至有人認為,不用學習,上網搜一下不就完了嗎?說這話的人該拉出去槍斃5分鐘,完全是胡說八道。

第一,如果你對一門知識十分陌生的話,你連關鍵詞都不知道,還想通過搜索的方式掌握一門學科,那真是痴人說夢。

第二,搜索出來的東西都是碎片化,是單點的知識,完全不繫統,如果想真正的掌握某一類知識,光靠這種單點的累積是不行的,必須要系統化,否則你這個知識體系就是拿火柴棍搭起來的。因此不能把學習知識的成功寄託在搜索引擎上。

你說我不光搜,我還看書行不行?從某種意義上說,書籍是一種更加完備和健全的檢索工具,他最大的優勢就在於系統性和思考深度,搭建一個成體系的知識框架的同時,也方便你實時查閱,找錯糾偏。

但是如果你把有關的書不僅都看了,而且都背下來了,那領悟效果是不是就更好了?一切都在腦子裡,想什麼時候調用就什麼時候調用,想怎麼排列組合就能怎麼排列組合,這個效果才是最牛的。所以印度的這種口耳相傳的傳統,其實就是要求熟練的背誦宗教類的經典,把他徹底的記牢吃透,這樣才有利於每天的領會和修行

所以人家的邏輯是笨蛋才用筆記呢,牛人全用腦子。所以印度有這麼句諺語:叫知識記錄在書本上,就像把錢財放在別人的手裡,你看人家追求的是這種境界。

為什麼早期的佛經,寧願口傳心授,也不願意寫成文字版的呢67


第二個原因,不立文字的傳統,其實來自於更早的婆羅門教的習慣,其實不僅婆羅門教,耆那教也是這樣的,他們不僅不支持,甚至是明確反對,用文字來書寫這種宗教類的內容。

比如著名的《吠陀經》,曾經以口頭的形式傳播了3000多年,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婆羅門的祭司和學者們有意識的選擇,在他們看來,對於神聖的語言,口頭傳播是唯一合適的手段。讓你相信吠陀的聲音是神聖的,不能夠也不應該被書寫下來,以至於有將用文字書寫《吠陀經》的人送入地獄的記載。

這裡邊的原因有兩個,一方面會失掉很多聲音上的信息,導致神聖性被破壞。這個不難理解,佛教中有很多真言、密咒,比如說大家熟悉的六字真言之類的,這些就是不能或者不便於按照其意思進行翻譯的,你只能按照讀音來,因為聲音本身附帶著很多神秘的力量,許多與神佛與三界之間的交流,還是要依託聲音的,而文字做不到這一點。

為什麼早期的佛經,寧願口傳心授,也不願意寫成文字版的呢67


另一方面,口傳心授,這種方式能最大限度的保證你,對於誰來學習教義和思想的選擇權和控制權。就是你想讓張三學,你就教他,你不想讓誰學,就不教他,自己說了算。寫成文字寫成書,只要識字的人都能讀,對於知識傳播的把控力就沒了。

早期婆羅門教,靠的就是與神溝通的能力,才在四大種姓之中位居榜首的,因此它們對於維持自己對神靈以及宇宙真理的解釋權是非常重視的,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口傳才更受他們的青睞。因為婆羅門教興起的更早,他幾乎構建了整個印度早期核心的文明體系,而且它持續的時間非常長。

後來崛起的佛教,勢必在文化傳統上不可能完全實現與婆羅門教的割裂,肯定還是會有很多的借鑑和繼承,這種對口傳心授的追求,佛教也是受到了影響,這種影響甚至超越了宗教的範疇,在國家的政府公告裡面也存在他的影子。比如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為了記錄自己的豐功偉業,以及表達自己對於佛教的虔誠,在全國建了很多阿育王石柱石刻之類的東西,雖然是用文字來記錄信息的,但是經常在文字的背後有這麼幾個字,此文應被聽聞,他認為聲音更加高級,更加具有神聖性。

第三個原因,那就是現實的原因,因為文盲多,識字的人很少,因此在早期傳法過程中,語言是比文字有優勢的

如果一種宗教過分的倚重書面傳播,就會對流傳造成很大的困難,而且這種對於經文的唱誦,甚至還有取悅聽眾的可能,就是把韻律感和節奏感加進去,能讓聽眾更好的體會和沉浸在宗教的氛圍當中。

為什麼早期的佛經,寧願口傳心授,也不願意寫成文字版的呢67

講經臺


總結

佛教早期不立文字傳統所形成的三個方面的原因說完了,歸納一下就是,背下來的效果更好;口傳心授,授業者有主動權,同時聲音載體和文字載體的意義不同,還有就是借鑑婆羅門教的原因,最後就是文盲的,聲音比文字傳播跟快。

下篇咱們說說,在這種傳統之下,面對浩如煙海的佛經,僧人怎麼能夠僅靠口傳心授的方式就能傳法呢?難道他們的腦容量比咱中國人的大?還是他們有什麼特殊的方式?還有為什麼這個傳統持續了這麼多年,後來又開始用文字寫佛經了呢?

感謝您的關注和留言,咱們下篇再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