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我工程院院士抗美援朝戰爭時出奇招 用罐頭盒對抗美軍電磁干擾

履行謙遜 志在藍天

——記中國工程院院士、雷達與空間電子技術專家張履謙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常 理

我工程院院士抗美援朝戰爭時出奇招 用罐頭盒對抗美軍電磁干擾

張履謙院士。 本報記者 常 理攝

1926年3月1日,在湖南長沙縣黃花鎮蛇山嘴村,一名男孩呱呱落地。父親張子堯是當地有名的中醫,讀過書,有文化。對於自己的第一個兒子,張子堯在起名上頗費心思,他借用《史記·留侯世家》中“張良進履”的典故,給孩子取名“履謙”,亦要求他“履行謙遜”,謙虛向人求取教益。

在此後漫漫人生中,恰恰是這種謙遜的心態,伴隨張履謙一路乘風破浪、披荊斬棘,不斷為我國的雷達、電子對抗、空間測控、航天事業貢獻力量。

採訪中,記者見到的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科技工作者,感受到的是一位和藹可親、謙遜近人的長者,張履謙說:“人生是短暫的,事業是無限的,我個人的工作很渺小,只不過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土辦法”解決大問題

1951年,張履謙從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畢業,帶著幾分學生的稚氣與闖勁,來到中央軍委通信部工作,進入部隊這個“大熔爐”。報到第一天,總政治部肖華副主任派人把張履謙等幾個青年學生接來,宣佈他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

這一年,是張履謙開啟新徵程的一年。他第一次進入工作崗位,第一次穿上軍裝,第一次接觸雷達,第一次奔赴前線……

1951年,抗美援朝戰爭正處在激烈的相持階段。當時,我國剛剛組建空軍,無論是裝備還是技術水平都與美國存在很大差距。為切斷我志願軍後方補給線,美國B-29轟炸機對鴨綠江兩岸進行狂轟濫炸,並施放電磁波干擾,使我軍雷達不能發現目標,無法引導空軍發動反擊。

作為中央軍委通信部雷達處技術員的張履謙臨危受命,迅速趕往前線,尋求應敵策略。在簡易的雷達站裡,張履謙一待就是十幾天,和雷達技師一道,觀察分析電磁波干擾現象,研究出幾種抗干擾措施:快速改變頻率,使用擴展頻段,加裝瞬時自動增益控制電路,多站聯合定位干擾源。

雖然條件落後,設備簡陋,但是張履謙懂得活學活用:他將幾個空罐頭盒剪成半圓形做成“電容器”,用麻繩和拉桿把這些“電容器”連接起來同步轉動,作戰時通過改變它們的相對位置,達到快速變頻的目的。

在隨後的戰鬥中,就是通過這個“土辦法”,使得我軍防空雷達抗干擾能力取得突破。雷達技師們無不佩服張履謙:“小罐頭盒解決了大問題!”

1962年,美國為了解我國尖端武器發展狀況,指使臺灣“第35氣象偵查中隊”駕駛當時最先進的U-2高空間諜偵查飛機,進入大陸竄擾偵查,刺探我軍事部署和尖端武器實驗情報,短短几年間,U-2的航跡幾乎遍及中國大陸。

敵方如此肆無忌憚地進入中國領空,就是因為我國沒有完備的地空導彈防禦系統。張履謙得知後寢食難安,他帶領團隊加緊仿製“543”制導雷達的工作。與此同時,他結合自己的實戰經驗,向上級提出“近打、快打”的戰術,即敵機靠近後突然開啟雷達鎖定方位迅速打擊,此方法在1963年11月成功擊落了一架U-2偵查飛機。

但是狡猾的敵人怎會輕易放棄,每次失敗後他們都將干擾設備進行改造升級,繼續犯我領空。張履謙像一位經驗豐富的獵人,不斷搜尋“獵物”的蹤跡。“敵人能更新裝備,我們就要用更高超的技藝去攻破他們。”他帶領團隊不斷改良我軍制導雷達,並先後擊落了5架U-2偵查飛機。其中,最後一次是在1967年9月,我軍首次使用國產地空導彈——紅旗二號,並配合我國自行研製的照射體制地空制導雷達,精準打擊了敵機,挫敗了敵人的士氣。從此,敵U-2偵查飛機再也不敢來侵犯了。

投身航天事業

1970年,是中國所有航天人為之振奮的一年,4月24日,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中國人終於在太空中有了一席之地。

隨後,根據國家需要,有關部門開始進行通信衛星的科研工作。1975年,我國試驗衛星通信工程“331”工程正式列入國家計劃。此項通信衛星工程和潛水艇水下發射導彈、發射洲際導彈,在當時被稱為“三抓”任務。

試驗通信衛星工程主要包括通信衛星、測控、運載火箭、發射場和地面應用5大系統。測控系統主要包括一部微波統一測控(雷達)系統(450-1)和一部超遠程衛星跟蹤引導雷達(450-2)。1979年,張履謙被任命擔任總設計師負責這兩部雷達的研製工作。

微波統一測控系統的天線伺服系統重達70噸,當時電子線路只能採用分立元器件組成,共有10多萬個,64個機櫃分別安裝在15個機房,連線達20多公里。工程研製廠(所)以上單位達15家,規模宏大、技術複雜,是一個巨型電子系統工程。在研製過程中,張履謙堅持“實驗室原理過關,初樣校飛指標合格,正樣成功集成”的步驟,遵循科學規律,嚴格控制產品質量,不帶問題出廠,保證了一次研製成功。

1984年,超遠程跟蹤引導雷達在地平線處捕獲了衛星目標,引導微波統一測控系統,成功對衛星進行測軌和姿態調整,控制衛星遠地點發動機點火,精確控制我國第一顆地球同步通信衛星定點在東經125度赤道36000公里上空,使我國在地球赤道軌道擁有位置資源。微波統一測控(雷達)系統的研製成功,為建立我國載人航天、空間站的空間測控網和月球、太陽系行星探測的深空測控網研製,打下了堅實技術基礎。

2010年,已經84歲高齡的張履謙仍然奮戰在我國航天事業的一線,他被聘為“神舟八號”飛船和“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交會對接測量與控制專題組首席專家,在半年多的時間裡,他會同其他專家,提交了一份長達10萬字的專項獨立評估報告。

“天上的穩定性需要在地面下功夫,要求科研人員反覆做實驗,確保數據的準確性、覆蓋性。這是一項艱苦、細緻而又反覆的工作,科研人員要有耐心。”張履謙說。

2011年,“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勝利完成交會對接。兩個飛行器以20多倍音速在太空中飛行,從100多公里以外開始自主控制,在最終交會對接時的位移偏差僅為0.05m。張履謙和我國廣大航天工作者的努力,讓我國空間技術再次進入世界前列。

勤奮刻苦學習終生

張履謙少年時期的生活清貧艱苦,但對他來說這僅僅是一種磨礪。他至今清晰地記得父親教給他的一句名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在他看來,這也正是父親身上優秀品質的寫照。張履謙從中汲取經驗教訓,幻化成自己成長的動力和源泉。他說:“勤奮努力,給予了我孜孜以求的意志,鍛鍊了我的體魄,讓我有愉快豁達的心情,更重要的是給予了我為國效力、奉獻自我的無窮智慧和精神力量。”

在開展電子對抗工作初期,張履謙意識到,要搞好雷達干擾與抗干擾,必須精通雷達的各種原理和用法,然而那時我國在相關領域的研究幾乎是空白。

正在這時,他在圖書館裡找到了一套剛剛出版的外文版《雷達叢書》,這套叢書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的總結性文獻,共28卷。張履謙如獲至寶,暗下決心,立志用10年時間,把這套叢書全部讀完。從此,他常常早上拿著兩個饅頭,夾點鹹菜,跑到附近的樹林裡讀書,一讀就是一整天,夜裡困了用冷水澆頭提神後繼續研讀。

憑著這鐵一般的毅力,張履謙結合業務工作,反覆實踐,歷經12年苦讀,終於掌握了牢固而豐富的雷達知識,為此後應用雷達技術、搞好電子對抗、發展航天事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2010年元旦,84歲的張履謙寫下“大江東去奔騰急,黃昏日照爭朝夕”的書法作品。他解釋說,時光像長江、黃河一樣急速奔騰,自己到了黃昏之年,要爭取時間,積極努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多做些工作。

“學而思,思而行,行必果”,這是張履謙寫的另一幅書法作品。他說,一個人不但要學習,更重要的是學習後要思考,學而不思則罔;思考成熟了,就要付諸行動,不能紙上談兵;有了行動和實踐,不管遇到多大困難,都一定要堅持到底,絕不能半途而廢,亦“行必果”。

如今,已93歲高齡的張履謙院士仍閒不下來:他關注國際學術動態,及時與同行分享交流;他關心國內外大事,每天要瀏覽各種新聞APP;他微信玩得很熟練,不僅會發朋友圈還會和朋友互動……

張履謙用實際行動為我們樹立起一個活到老、學到老、工作到老的榜樣。“我一輩子都在跟藍天打交道,一生只做了兩件事——學習和實踐,學習後實踐,實踐中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