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劉邦最優秀的皇孫之一:幫漢文帝登上皇位,最後死因成迷

西漢初期,劉邦去世後,劉氏家族一直被呂氏集團打壓,即使在呂氏死後,家族其他成員依然控制政權,直到大臣周勃和齊王劉襄等人裡應外合除掉他們。齊王劉襄是最先起兵奪取政權的,論功績可以和周勃相比較,但是後來漢文帝卻沒有給他獎賞,而且在幾年後就離奇的死掉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劉邦最優秀的皇孫之一:幫漢文帝登上皇位,最後死因成迷

劉襄是劉肥長子,劉邦長孫,很有才華與魄力,劉邦立國後,庶長子劉肥受封為齊王,封地在山東一帶。前189年,劉肥去世,劉襄繼承齊王位,在位期間,兩次被呂氏掌權的朝廷奪去土地,即濟南郡、琅琊郡,心中憎恨呂氏集團。呂后死後,皇帝年幼不懂是非,掌權的為呂氏家族其他人員,劉襄認為此刻正是發兵報復的好時機,同時打好算盤:若發兵成功,可奪取皇位。

劉邦最優秀的皇孫之一:幫漢文帝登上皇位,最後死因成迷

他聯合或欺騙諸王,以恢復劉姓地位、討伐異姓為名、請求他們發兵,同時與宮中忠臣聯合,增大成功率。呂產見情況不妙,地位不保,於是派大將灌嬰前去討伐,灌嬰知道“今我破齊還報,此益呂氏之資也”的道理,在掌握兵權後,反而與劉襄聯合,加之周、陳二人配合,呂氏很快滅亡。

劉邦最優秀的皇孫之一:幫漢文帝登上皇位,最後死因成迷

少皇帝為呂后所立,非惠帝皇后張嫣所生,怕以後性命遭受威脅,眾忠臣和劉姓子弟都要求廢掉現在的皇帝,重新立帝。劉襄作為此次政變的主要策劃者,又是劉家子弟,自然是首選,但激起一些人反對,他們以劉襄的舅舅“虎而冠”為由,不同意劉襄為帝。又以代王劉恆“仁孝寬厚”,其母親薄氏“謹良”,立為皇帝名正言順為理由,希望立劉恆為皇帝,結果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贊同,於是,漢文帝得以即位。

劉邦最優秀的皇孫之一:幫漢文帝登上皇位,最後死因成迷

漢文帝即位後,自然要獎勵那些在這次事件中立功的人,周勃、陳平都受到了豐厚的獎勵。劉襄作為第一個決定起兵進京討伐呂氏家族的人,正是因為他的起兵,才導致呂產把兵權交給灌嬰,才有個各諸侯的起兵,才有周勃、陳平的裡應外合。所以,這場政變中,他對政變成功與否起了關鍵的作用,他絕對算得上是首功之臣。但是,他最後卻沒有的得到封賞,又回到了臨淄,繼續擔任齊王。唯一的好處,就是把呂后在任時被奪走的三個郡還給了他,即濟南、琅琊、城陽郡。

劉邦最優秀的皇孫之一:幫漢文帝登上皇位,最後死因成迷

但是,事情並沒有結束,一年之後,他就離奇的死掉了,並且史書中並沒有紀錄死亡原因,而且年齡尚小,無重大疾病,這讓他的死更加撲朔迷離,或許與這次政變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那麼他是怎麼死的呢?我們只能做一些推測。

劉邦最優秀的皇孫之一:幫漢文帝登上皇位,最後死因成迷

最大的可能就是漢文帝弄死的。劉襄雖然起兵讓漢文帝坐上皇位,但是起兵進攻都城就意味著謀反,漢文帝作為外來皇帝,要鞏固自己的權利,當然要對對自己構成威脅的人動手。因為劉襄功勞巨大,沒坐上皇帝,甚至都沒有封賞,心中自然不好受,很可能第二次起兵。漢文帝怕劉襄用對付呂氏的那一套對付自己,於是就先下手弄死了劉襄。因為這是不光彩的事件,難以寫入史書,也就可以解釋為何史書沒有記載了。我們可以看出,幫皇帝做上皇位的功臣,最後大多都沒有好的下場。

參考資料:1.《史記》;2.《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