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今天我們紀念狼牙山五壯士,這個意義更加凸顯

今天我們紀念狼牙山五壯士,這個意義更加凸顯

1

77年前的今天,1941年9月25日。

《晉察冀軍區反掃蕩戰役總結1941.8.13-10.17》對這一天發生的事,記述了這樣一句話:

“該班長乃率所餘戰士四名,先將武器破壞,跳斷崖殉國,亡三傷二(敵退後得救歸隊)。”

這5位戰士是: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宋學義,他們隸屬於晉察冀軍區第1軍分區1團2營7連6班。

1941年9月23日,日軍第110聯隊分多路向河北易縣狼牙山一帶撲來。7連擔負了掩護機關、部隊和群眾轉移的任務。7連6班5名戰士負責阻擊遲滯其中一路500餘日偽軍的追擊任務。

25日拂曉,6班5名戰士在完成阻擊任務後,已來不及擺脫日偽軍追擊,為了給部隊和群眾轉移爭取更多的時間,毅然決然地向棋盤陀頂峰攀去,把日軍吸 引到這條路上來。最後,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抱定誓死不當俘虜的堅定決心,砸壞手中的武器,縱身跳下懸崖。

他們5個人,後來有了一個稱號——“狼牙山五壯士”。

今天我們紀念狼牙山五壯士,這個意義更加凸顯

2

5名戰士的英雄事蹟報到軍區後,時任晉察冀軍區政治部代主任的朱良才,向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聶榮臻作了彙報,認為這是弘揚我黨我軍為人民服務宗旨,宣傳革命英雄主義,推動軍民關係建設的典型事例。

隨後,他還給第1軍分區政治委員羅元發打電話說:“人民軍隊永遠為人民。我們的5名戰士為了人民而跳崖,我們就是再困難,也一定要把他們的英雄壯舉留存下來,把他們作為榜樣和典型,來鼓舞和教育我們的部隊和後人。”

1942年3月,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邊區軍民肩扛手提,攀山崖、翻陡壁,在海拔1000多米高的狼牙山五壯士跳崖之處,修建了一座“狼牙山三烈士塔”,朱良才在該塔基座上專門題詩,“北嶽狼牙聳,邊疆血火紅。捐軀全大節,斷後競奇功。疇昔農家子,今朝八路雄。五人三烈士,戰史壯高風。”

這是人民子弟兵為人民而誕生、為人民而獻身最生動、最真實的寫照,充分體現了人民子弟兵熱愛祖國、不怕犧牲、勇於奉獻的大無畏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今天我們紀念狼牙山五壯士,這個意義更加凸顯

3

“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故事震撼人心,教育和鼓舞了好幾代人。然而,這些我們過去耳熟能詳的英雄事蹟,卻在近些年出現了一些混淆視聽的聲音。

上網一搜,諸如《小學課本“狼牙山五壯士”有多處不實》、《“狼牙山五壯士”的細節分歧》、《五人重於泰山,—人輕於鴻毛——狼牙山有六人》、《被吹得天花亂墜的狼牙山五壯士的真相》之流的標題充斥屏幕,有的搜索欄裡輸入“狼牙山五壯士”後的聯想詞就跟有“真相”和“跳崖真相”等字詞。

這些文章裡,有的明目張膽地造謠當年狼牙山上共有6人,其中5人跳崖,還有1人投敵;有的以考證“在何處跳崖”“跳崖是怎麼跳的”“敵我雙方戰鬥傷亡”以及“‘五壯士’是否拔了群眾的蘿蔔”等細節為噱頭,試圖打著言論自由、學術自由的幌子,利用歷史資料記載的細節差別,達到他們解構、歪曲乃至否定歷史和先烈英雄事蹟的險惡用心。

這些,不正是典型的歷史虛無主義嗎!

他們用“細節 ” 質疑本質,用“野史 ” 矇蔽真相,用傳說消解崇高,用“人性本能 ” 矮化醜化英雄精神,極盡譁眾取寵之心,毫無實事求是之意。一些別有用心之徒甚至打著“學術研究”的幌子,任意打扮歷史,毫無顧忌地在網上製造謠言,以“解放思想、還原歷史 ” 的名義肆意糟蹋歪曲歷史。

歷史虛無主義者的這些行為,不僅侵犯了革命先烈及其後人的人格尊嚴,也嚴重傷害普通公眾的民族感情,嚴重誤導了人民群眾的歷史認知。

今天我們紀念狼牙山五壯士,這個意義更加凸顯

4

真相不能也不該被偽“真相”抹殺掩蓋。

在當年那支五壯士負責掩護並安全轉移的隊伍中,就有狼牙山鎮東西水村七十多歲村民李建國的母親王貴蘭。李建國知道的真相是,“那時反掃蕩鬥爭十分艱難,敵人封鎖根據地,八路軍一天只吃兩頓飯,省下一頓給老百姓。我母親是當時的村婦救會主任,她常說一句話:要是沒有共產黨沒有八路軍,咱們活不了!”

知道真相的還有親自見證掃蕩的日本人。

1997年7月,一個日本老兵回到河北易縣,再一次來到狼牙山,向被屠殺的村民和“狼牙山五壯士”謝罪。臨走時,他把自己當年在戰爭中使用過的軍刀留了下來,藉此獲得心靈上的懺悔和解脫。這個日本老兵名叫茅田幸助,當年,作為一名小隊長,就是他帶領日軍追擊“狼牙山五壯士”。

茅田幸助所在的日本步兵第110聯隊戰友會,在他們後來編纂的《岡山步兵第百十聯隊史》裡,就有其當年參加掃蕩的“狼牙山、棋盤陀附近戰鬥”的詳細記錄。這次戰鬥被日軍收錄至供普通士兵學習所用的“勇戰奮鬥戰例”中,在具體時間、地點和作戰細節上也與中方史料記錄基本一致。

今天我們紀念狼牙山五壯士,這個意義更加凸顯

5

郁達夫曾說,“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大的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

那些為國家民族敢於犧牲、甘於奉獻的人不被尊敬、漸被遺忘,是一個民族真正的危險。捍衛英雄,就是捍衛民族的精神脊樑;守衛崇高,就是守衛民族的精神豐碑。一個民族的精神脊樑,正是那些用生命鐫刻精神高度,用奉獻譜寫精神廣度的英雄人物。

孟子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黨和人民軍隊誕生以來,無數英雄先烈在炮火硝煙中赴湯蹈火、捨生忘死,在本職崗位上無私奉獻、鞠躬盡瘁。他們的偉大事蹟,凝聚成我們精神天空中最耀眼的星辰,而“狼牙山五壯士”正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歷史不能忘卻,英雄不容抹黑。仰望星空、感懷英雄,能為一個人、一支軍隊、一個國家帶來無窮的勇氣和力量。在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關節點上,我們尤其需要銘記“狼牙山五壯士”英勇無畏視死如歸的不屈精神,因為這是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來源和組成部分,更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內核。

這,是我們今天紀念狼牙山五壯士更重要的意義。

(鈞正平工作室·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