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毛筆字入門技巧有次第,順序錯了事倍功半,想要進步可就難了

學毛筆字是個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的事情。不難是因為只要有行動力,堅持下去,摸到門徑其實可以很快。難則是因為除了行動力還要有學習力,找對方法才能進步迅速。

毛筆字入門技巧有次第,順序錯了事倍功半,想要進步可就難了

大家提筆練字的初衷,都是想把字寫得好看,然而對於初學者來說,動筆之前要了解書法入門的規律,否則一腔熱情卻方法錯誤,那隻能是越寫越痛苦。最常見的問題,是很多朋友不明白學習的次第,盲目練習,總結一下大致有下面幾點:

先用筆後結體

毛筆字入門技巧有次第,順序錯了事倍功半,想要進步可就難了

要想把字寫好看,結構合理很重要。要想把毛筆字寫好看,學會用筆比結構合理更重要!這一點只要練過毛筆字的人都有體會,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意識到,字寫不好是因為筆沒用好。我們都知道用柔軟的筆豪寫字和用硬筆寫字,前者難度更大,要控制好鋒毫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但切不可不顧筆法只考慮結體。那樣你的字會始終如無根之水無舵之船,沒辦法登堂入室。有三點經驗要和各位書友分享一下:

毛筆字入門技巧有次第,順序錯了事倍功半,想要進步可就難了

1.筆法可以從中鋒練起,這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筆法,由簡入繁先易後難才符合書法入門的規律,不要好高騖遠,也不要因為中鋒線條單調無變化而輕視其重要性。

2.筆法過關,臨摹的時候會更專注,結體也更有信心,越寫越好;反之用筆糟糕,會讓人產生浮躁心理,也沒心情揣摩字形結構,結果是越寫越差。

3.筆法結體可同時訓練,但次第以及重要性必須明白。雖然都是熟能生巧的道理,但筆法有基礎,結體靠多觀察多練習可以逐漸補強;筆法出問題,練就了形成不良書寫習慣,想要糾正更難。

毛筆字入門技巧有次第,順序錯了事倍功半,想要進步可就難了

所以建議書友們花點時間,好好磨一下中鋒筆法,筆壓得住,線條寫得實,手腕打得開,後面的學習會更加輕鬆,寫起來遊刃有餘,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就是這個道理。可以寫寫小篆,尤其是清篆。因為清代篆書大師多,作品多,用筆和現在也更接近。推薦清代兩位大師描紅字帖各一款:吳大瀓小篆說文解字部首和鄧石如小篆千字文,筆法精湛,內容也很充實。

先描紅再對臨

前面提到由簡入繁的學習方法,運用到臨摹的實踐中,就是要先描紅(摹),再對臨。這對於結體訓練十分重要。有不少人覺得描紅的方法是對書法學習的禁錮,容易把字寫得僵硬呆板,殊不知書法入門就是個先講規矩再講自由的過程。描紅的目的是熟悉筆畫的特徵以及結體的特點,通過反覆練習形成肌肉記憶,然後在對臨階段,加以檢驗與提高。

毛筆字入門技巧有次第,順序錯了事倍功半,想要進步可就難了

跳過描紅直接臨帖,對基礎薄弱的初學者來說,對用筆和結構都難以同時把握,很容易在書寫時顧此失彼。對規矩尺度的陌生感,會增加學習的難度。在楷書中,顏體和歐體一個骨肉豐腴,一個端正嚴謹差異強烈。怎樣在書寫中把握其特點?即使是有童子功的書法家,也會遇到這樣的困惑,難以把握,繼而從描紅中重新找感覺,更何況我們這些初學者了。

毛筆字入門技巧有次第,順序錯了事倍功半,想要進步可就難了

因此先從描紅開始,打下基礎,再進入到對臨,由淺入深地學習才更合理。而對臨中如果遇到瓶頸或者難點,可以回過頭來再描紅一段時間。描紅可讓你更加專注於書寫的過程,心無雜念才能更好地提升練習效果。為喜歡楷書的朋友推薦兩款描紅字帖:顏體楷書曾氏家訓和歐體楷書莊子治家格言·誡子書,可以邊練字邊誦讀其中的內容,相得益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