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1 一張紙從美元變成美金,一個程序能從比特幣變成比特金嗎?

一張紙從美元變成美金,一個程序能從比特幣變成比特金嗎?

馬歇爾(1880-1959)

美元的霸權地位是歷史形成的,始於一戰,加冕於1944年7月的佈雷頓森林會議,被兩次世界大戰拖得精疲力竭的英國將王冠拱手相讓。

1948年,歐洲復興計劃(即馬歇爾計劃)實施。至1954年,美國向歐洲提供了170億美元貸款。大量美元貸款投向歐洲,也培養了歐洲人使用美元的習慣,樹立了美元在西方世界無與倫比的地位。

從那時起,美元有了另一個名字——美金。

之後美金經歷了於黃金脫鉤的低谷期,隨著美國國力的不斷髮展,美金慢慢鞏固了它世界國幣的地位。

貨幣的三大內在機理

一張紙從美元變成美金,一個程序能從比特幣變成比特金嗎?

1、國家信用

經濟發展,社會效率不斷提升,帶來國力進步,國力便是最堅實的信用基礎。人們對貨幣產生的共識價值來自於國家信用背書。

2、暴力

不論我們信奉的是中央貨幣財政還是銀行貨幣信用體系。其鑄幣權始終掌握在中央政府或其授權的組織手中。鑄幣權的背後是沉睡的暴力,平常使用貨幣,感受不到沉睡暴力的存在。如果亞馬遜突然宣佈,不接受美金支付,掌握鑄幣權的組織可以分分鐘讓你關門。當需要暴力被喚醒的時候,暴力的能量自然就體現出來了。

3、交易錨點

“全球分工協作下的交易”是世界如此繁華的根本原因,“價格”是衡量商品價值促進交易最有效率的方式,“貨幣”是價格最好的標尺錨點。一種全世界更多人認可交易錨點(貨幣)的出現帶來的是更有效率的交易。

一個程序變成比特幣最後能變成比特金嗎?

一張紙從美元變成美金,一個程序能從比特幣變成比特金嗎?

比特幣運用分佈式存儲、非對稱加密、共識算法等技術相結合,我們可以把比特幣的結構理解成一臺可以充分信任的機器,任何組織都不太可能通過暴力以外的手段干涉到它,它本身可以帶來信任,可見比特幣具備很強的信用屬性。

雖然美金目前是全球認可度最高的貨幣,但如果你拿一張美金在中國的小商店去買瓶水還是會有些障礙。比特幣目前共識度還不高,但其備跨地理、國界、貿易壁壘,最終實現隨時隨地無邊界交易的特徵,極大降低交易成本,具有成為最優交易錨點的潛力。

比特幣具備信用、突破邊界等內部屬性,它唯一不能創造的就是外部的暴力屬性。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它,共識人群或組織的數量積累到一定程度,可以成為它平衡外部暴力因素的籌碼。同時也會促使外部因素對它的衡量進行調整。

比特幣到底能不能從一個程序變成比特金?我不知道,但大概率情況,它存在於地球的時間會比美金更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