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憑藉幾粒河沙破案,安嶽交通事故偵破神探不為人知神奇故事

憑藉幾粒河沙破案,安嶽交通事故偵破神探不為人知神奇故事

提到警察,人們通常想到的是驚心動魄的破獲疑難案件,或者是與犯罪分子作殊死的較量與搏鬥,情節迂迴曲折出人意料,場景驚天動地扣人心絃。似乎這樣的警察才有成就,這樣的警察才是英雄。

然而,另有一些警察,雖然沒有驚心動魄的較量與搏鬥,也不可能驚天動地可歌可泣,但他們卻總是堅定地行使自己神聖的職責,忍耐中默默付出自己的聰明和智慧。

凭借几粒河沙破案,安岳交通事故侦破神探不为人知神奇故事

幾粒河沙隱藏的逃逸罪惡

事情發生在6月的一天傍晚,天已經快要黑了。一輛電瓶車在安嶽縣瑞雲鄉圓門村路段疾馳,突然,騎車人影影綽綽看見前邊有個人影,心裡叫了一聲“不好”,根本來不及避讓,電瓶車就直衝過去,將人影撞倒在地,電瓶車也隨之倒地,騎車人感覺天黑四周無人,認為可以僥倖逃脫懲罰,於是扶起車子,急匆匆駕車逃離現場。不久,附近村民晚飯後到公路上散步,發現被撞村民已經死亡。

凭借几粒河沙破案,安岳交通事故侦破神探不为人知神奇故事

安嶽縣交警大隊石羊巡邏中隊接到報案後,中隊長李捷帶領民警及時趕到現場。村民被撞死亡的慘象激起當地村民極大的憤慨,成百上千的人前來圍觀,現場遭到嚴重破壞,圍觀群眾堵塞交通,謾罵肇事者,更有村民信口雌黃,居然指著正在勘查現場的民警的鼻子辱罵。作為石羊巡邏中隊長的李捷,深知死者親屬和當地群眾的義憤心情,李捷一邊安排民警疏導圍觀起鬨的群眾,安撫死者親屬,一邊進行仔細的現場勘查。

當時因為天已擦黑,沒有人看到車禍現場的任何情況,無法確定是什麼樣的肇事車輛。現場勘查只提取了一隻拖鞋、一條毛巾和散落的幾塊玻璃碎片,其他一無所獲。僅憑這麼一點點線索,要找到肇事車輛,確實很難很難。

凭借几粒河沙破案,安岳交通事故侦破神探不为人知神奇故事

回到中隊,李捷心情怎麼也無法平靜。從現場提取的玻璃碎片分析,肇事車輛有可能是摩托車或是電瓶車後視鏡損壞,如果循著摩托車或是電瓶車損壞的後視鏡查找,將是極大的工作量,如果肇事車輛藏匿,案件就可能根本無法偵破。面對那隻拖鞋,李捷仔細探查,發現了拖鞋縫隙中的幾粒河沙,結合現場提取的毛巾,李捷大膽設想:一名在某建築工地的打工者,下班後騎摩托或電瓶車回家撞倒了行人,拖鞋的河沙表明該打工者穿著拖鞋施工,毛巾則是搭在肩上隨時擦汗使用。

循著這個思路,李捷及時到公路沿線調查,事發時段有無摩托車或電瓶車路過,離現場一百多米的一家小商店提供了一個情況:傍晚時,一個騎電瓶車的中年人在商店買過香菸,當時聽口音不是本地人。

口音不是本地人?咋一聽感覺給破案帶來了難度。但是李捷卻思考認為,此人騎電瓶車打工,住地應該不是很遠,有可能是外地到瑞雲鄉鎮某建築工地的打工者。因此,嫌疑人的範圍鎖定在附近建築工地上的外來人員。

凭借几粒河沙破案,安岳交通事故侦破神探不为人知神奇故事

調查中得到一條線索:離現場幾百米的某工地一名姓於的泥水工連續兩天沒來上班,於某老家外地,租住附近村民家,平時上班騎電瓶車。民警找到於某的租房地,房東說於某有事回老家去了。民警趕到於某老家,查驗於某的電瓶車。通過比對,現場散落的玻璃碎片與該電瓶車的殘缺部位完全吻合。在鐵的事實面前,於某坦白供述了肇事逃逸的事實。

謊言掩蓋的蹊蹺車禍

一個天氣晴好的白天,石羊鎮長溝村村民王某清在龍中路被一輛摩托車撞倒受傷,乘坐肇事車的周某偉也因受傷倒地,而肇事車卻不顧兩名傷者死活,駕車逃離。

接到報案後,石羊交警巡邏中隊長李捷與戰友趕到現場,詢問中,鄒某偉稱,他半路上打“摩的”去鎮上,“摩的”撞倒了王某清,還把車上週某偉也摔傷,然後肇事車卻駕車逃跑了。自己既不認識那個“摩的”司機,也沒記住車牌號。調查中目擊王某清被撞的一名工友依稀記得車牌是“U4366”。

凭借几粒河沙破案,安岳交通事故侦破神探不为人知神奇故事

迅速查找“U4366”摩托車!根據車輛登記信息,當天即找到了“U4366”摩托車車主,車主表示,他已經很長時間沒騎這輛車,不可能拉客跑“摩的”。查看該車,確實佈滿了厚厚的灰塵,根本不像當天有人乘坐行駛。

對大量摩托排查,一條線索浮現出來:周某偉的兒子案發前曾騎車回過家,而該車車牌號與王某清工友所見車牌號僅一個數字之差。王某清工友依稀記得肇事車車牌是“U4366”。而周某偉兒子的車牌號則是“U4346”。不過,王某清的工友辨認,當時騎車人不是周某偉的兒子,並且,勘察周某偉兒子的摩托車嶄新嶄新,完好無損,一般人絲毫看不出有撞擊痕跡。

就在案件幾乎處於絕境的時候,一直圍著周某偉兒子的摩托車查看的李捷卻斬釘截鐵宣佈,肇事的就是周某偉兒子的這輛摩托車!現場所有人都為之大為驚訝,不知道李捷為什麼說這就是肇事車。李捷說,看上去這輛車嶄新嶄新,沒有絲毫撞擊痕跡。周某偉的兒子也聲稱該車沒有出過任何事,沒有做過修理。但是,該車的螺絲卻因為被擰動過而留下非常輕微的痕跡,一般人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問題。李捷說,從螺絲釘上的痕跡可以斷定,這車最近上過漆,翻過新。

凭借几粒河沙破案,安岳交通事故侦破神探不为人知神奇故事

李捷的透徹分析,頓時揭穿了周某偉嫁禍他人的謊言。

原來,出事這天,周某偉的兒子騎車回家,周某偉想到鎮上買酒,就和朋友蔣某騎上兒子的摩托車往鎮上去,途中蔣某撞倒王某清後,自己也摔倒受傷的周某偉想到摩托車主是自己兒子,自己受傷無所謂,但要承擔傷者王某清的醫療費用,趁著王某清被撞沒有回過神來的瞬間,自以為聰明的周某偉即叫蔣某趕快騎車逃離了現場。之後,周某偉的兒子又把車子騎到外地,對受損部件進行全面更換並上漆翻新,企圖掩蓋肇事真相,推卸賠償責任。因為更換部件的螺絲留下車動過的痕跡,因而給案件破獲留下留下了重要線索。

電筒亮光下的蛛絲馬跡

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王某駕駛川J60013的摩托車搭乘黃某行駛過程中,感覺有什麼東西擦掛了一下自己的車,因而使自己的車失控倒地,側滑入對向車道,與對向駛來的李某雲的貨車發生碰撞,造成搭乘摩托車的黃某當場死亡。事故發生後,王某懷疑是與自己同向行駛的夥伴楊某駕駛的川ZFD763摩托車追尾擦掛導致車禍發生,但楊某卻矢口否認他的摩托車擦掛了王某的車。

凭借几粒河沙破案,安岳交通事故侦破神探不为人知神奇故事

出現場的李捷經過現場勘查和車輛勘驗,也沒發現兩輛摩托車有相互接觸擦掛的明顯痕跡。為了得出科學結論,兩車經四川華西大學科技司法鑑定所對車體痕跡及附著物進行鑑定,結論為“不能確定楊、王二人駕駛的摩托車發生過接觸。”

凭借几粒河沙破案,安岳交通事故侦破神探不为人知神奇故事

科學未能作出有效結論,王某卻堅定認為,出事的時候明顯感覺有什麼東西擦掛他的車子,使他失控而發生死人的事故,他希望交通部門一定要查出真相,劃清賠償責任。

鑑於鑑定所無法做出判定的情況,李捷頂著壓力,仔細研判分析認為,兩車擦掛接觸,平行行駛時,兩車最凸出的部位一定會留下“蛛絲馬跡”!對此,他運用光學原理,在兩車車體仔細查看,發現楊某的摩托車黑色排氣筒有非常輕微的“脫漆”現象,把楊某的摩托車與王某的摩托車並排一起,楊某的摩托車脫漆部位與王某的摩托車保險槓相對應的部位,居然有發光物體,經提取再次鑑定,該發光物體與楊某摩托車排氣筒上的黑漆完全一致,由此認定楊某的摩托車擦掛了王某的車導致車禍發生。

凭借几粒河沙破案,安岳交通事故侦破神探不为人知神奇故事

事實面前,楊某承認,當晚三人騎車行駛過程中,確實因為天黑不注意,自己的車子輕微擦掛了王某的車而導致車禍,因為自己不想承擔責任,所以一直不承認擦掛。事情明瞭後,交警部門據此合理劃分了各方的事故責任,有效地維護了執法的尊嚴!

一個交通民警,雖然沒有驚心動魄、扣人心絃的事蹟,但卻在交通事故的處理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展示了自己的聰明才智。

李捷自擔任中隊長以來,共接手11件社會關注度最高的疑難交通死亡逃逸案件,11件全部偵破。共處理各類交通事故達5000多件,從未發生一起錯案和責任劃分糾紛,一直保持著“零投訴”、“零複議”、“零變更”的記錄,贏得了廣大群眾的高度讚揚。

2014年7月,李捷在省交警總隊開展的技能大賽中獲得比武第一名,並被總隊聘為事故處理(痕跡勘驗)專家。而李捷也被群眾譽為交通事故偵破神探!

安嶽縣廣播電視臺新媒體中心

主編:唐 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