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情系家国,绽放芳华!记原焦作话剧团团长、退伍军人史国华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中原地区的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灾民流离失所,千百万民众离乡背井、外出逃荒。为了活命,史家人决定和村民们一起逃荒西安,走上漫漫“闯西关”之路。

那一年,六岁的史国华清晰地记得,白庄村的老舅一头挑着家什,一头挑着幼小的史国华,一步步艰难地把他和家人送到了黄河南岸。

没有目的地的逃命迁徙路,处处艰辛。讨口粮,扒火车,懂事的史国华蜷缩在水泄不通的车厢里,看着车顶也坐满了饥饿的灾民,有时火车穿过一个山洞,就有人不幸从火车顶上丧命。这样的画面如今回忆起来,仍让年近九旬的史国华心酸流泪。

情系家国,绽放芳华!记原焦作话剧团团长、退伍军人史国华

史国华老人获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好不容易逃到了西安。但是彼时的西安,到处是逃荒落难的人,史国华一家几口人,每天食不果腹。拣煤渣,拾破烂,怎么吃上饭,活下来,成了少年的史国华最愀心的问题。思来虑去,最终,他想到去学唱戏。虽然家人并不看好当时的“戏子”行当,但无奈没有别的活路。就这样,13岁的史国华报名去了西安当地的戏班学京剧,唱念做打,苦打基本功。因为吃苦耐劳,争强好胜,很快成为戏团里独挡一面的文武老生。史国华后又在西北戏剧学校系统学习了七年,得老师口传身授。更幸运的是,他后来有幸拜师京剧大师马派艺术创始人马连良先生的叔伯兄弟马最良先生为师,精学马派艺术。马连良是著名的“四大须生”之首,他开创的马派艺术影响深远,是我国京剧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而马最良8岁登台,13岁唱正戏,少年即崭露头角,与李万春、蓝月春、王少楼并称为“童伶四杰”。 在京剧界,有“南麒(麟童)北马(连良)关外唐(韵笙),西北有个马最良”的雅称。在马最良的倾囊相授下,史国华的技艺日渐璀璨,曾在兰州挂牌演出,成为梨园界的佼佼者。

1949年,马最良先生在兰州参军,随王震同志的部队开赴新疆,后来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京剧团,他任主演。而史国华也在1949年8月28日,从兰州市报名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在部队文工团,史国华如雨得水,感受到新中国成立、终于当家做主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让他积极以艺报国,成为文工团最活跃的骨干。后来,史国华随团转至西安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政大学,该校建在西安南郊王曲镇,系黄埔军校第七军校的旧址。在这里,他更是一边接受部队洗礼,一边积极向队友们学习。

1951年,接到上级命令他和队友们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志愿军第一军直属文工团,奔赴抗美援朝一线。文艺也出战斗力,当时周总理亲自对志愿军文工团做出指示:要深入前线,把文艺节目送到各个部队,一个不能拉下,既要表达人民军队和志愿军的情意,又要为广大志愿军一线鼓劲加油。

情系家国,绽放芳华!记原焦作话剧团团长、退伍军人史国华

为此,史国华带领队员们一起出入冒着枪林弹雨,无论战争条件多么艰苦,他们坚持每天把一个热血沸腾,斗志昂扬的歌舞戏剧作品送到志愿军身边,新编了以抗美援朝为主题的话剧《炸坦克》、《打坑道》、《坑道兵》等,为大家奋勇杀敌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一次演出中,子弹意外飞来,史国华看着疾速的子弹硬生生地消掉了战友的半个胳膊。

1953年7月,随着《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抗美援朝胜利结束。但史国华所在的文工团一直随保卫司令部驻扎朝鲜。1956年,他第一次回到家乡温县,和温县招贤乡安乐寨村的姑娘王志英结婚,新婚不久就又回到朝鲜。

情系家国,绽放芳华!记原焦作话剧团团长、退伍军人史国华

史国华夫妇年轻时合影

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史国华清晰地记得,文工团随保卫志愿军司令部最后一批撤离朝鲜。撤军的那一刻,周总理像一个普通的文艺宣传员一样,手持红旗,和队员们一起为部队志愿军战士摇旗呐喊,加油鼓劲。


情系家国,绽放芳华!记原焦作话剧团团长、退伍军人史国华

焦作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史国文一行看望史国华夫妇


也就是枪林弹雨的历练,积淀了史国华不一样的家国情怀,也炼就了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心中一直装着人民,装着党的事业的品德与情怀,从此伴随了他一生。

抗美援朝结束后,史国华从朝鲜回到开封红洋楼,继续在第一军军部文工团工作,每天不分昼夜奔波在军营,进行慰问演出。

1958年的一天,在安阳演出时,得知新婚妻子分娩,他才第一次请假看望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女儿。

哪里需要,就到哪里。1958年,史国华再次听从部队安排,调入国防科工委下属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线文工团,担任火线文工团宣传组组长,平日里作为歌舞队一名话剧演员积极参与各种作品的创作。妻子王志英也于1959年年初到来到部队,作为随军家属在部队招待所工作,夫妻俩从此才有机会夫唱妇和。

这段时间,史国华和战友们还一起经历过资格考察,得以入驻北京中南海,每周周末为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司令等国家领导人进行文艺表演,让他们在这难得的周末休憩片刻。最让史国华一生为之骄傲的是,毛主席1958年来到在郑州河南饭店召开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史国华作为部队文工团代表有幸坐在毛主席身边。毛主席饶有兴趣地观看了话剧《红旗舞》,豫剧《穆桂英挂帅》等地方文艺精品节目,并不时就节目背景、内容、形式和史国华攀谈。谈笑间,还给史国华递过一盒烟。散会时,会议组给每个人又发了两盒,从不吸烟的史国华小心翼翼珍藏起来,甚至把毛主席未吸完的半截烟也暗自揣了起来。回家部队,战友们闻讯都跑过来抢这珍贵的礼物,连毛主席留下的珍贵的半截烟也被队友硬生生抢走了。

情系家国,绽放芳华!记原焦作话剧团团长、退伍军人史国华

史国华所在的火线文工团演出革命现代剧《沙家浜》剧照

在耿直的史国华看来,自己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1959年,又一个人生转折开始了。当天,夫妇俩又随队伍被派往酒泉卫星基地。那时,核实验基地建设工作处于绝对保密状态,夫妇俩谁也没有想到,自己这一去,不仅与家人断绝了一切联系,而且一去就是22年。而自己从事的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参与核试验基地。

在这里,他在文工团仍干老本行。1969年文工团解散后,先在五站红星站呆了三天,负责导弹回收工作。后下部队到团级单位修理营担任副政委,后来又到后勤部政工科担任副科长,这一呆就是22年。四个子女都相继在这里出生长大。

而据中国核试验基地首任司令张蕴钰回忆,当他1958年12月份第一次风尘仆仆来到城南关驻地时,见到了来此工作已几个月的史国华、张志善、卫垒和常勇等人。稍事休息,一行人便对基地情况进行研究和探讨,最终决定另选场址。

12月15日,张蕴钰回到敦煌。经过准备,张蕴钰、张志善、史国华和总参测绘局朱局长带领勘察队员上路了。他们分乘4辆吉普车、4辆生活车,携带10天饮水、油料、帐篷和一部电台,于12月24日出发,经玉门关一直向西,方案中最西一个地方是在罗布泊。那里河两岸有柳树、芦苇,成群的黄羊在落日的河边饮水,不远处水鸟悠闲地起飞……

第二天,他们乘兴逆河而上,向西行出百余里路,来到一片开阔平坦的戈壁滩上,选一个中心点,分东南、东北、西北、西南方向踏查地形地貌,就地打下了一根木桩——从此,我国核武器大气层试验靶场选定了!

史国华作为前锋先是在和战士们一起挖地窖,打土坯盖简易营房。营房的门前,战士们用一把把的麻黄草扎成一棵棵人造树,整个军营便洋溢出春天一般的勃勃生气。

1960年3月,工程兵部队和新疆军区调拨的部队陆续到位,从地方调来的建筑公司、工程队也相继到达基地,整个施工队伍已近2万人。核基地的基本建设工程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党中央作出“一年建成,越快越好”的指示,就是一道命令。为此,基地党委提出“就地取材,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工作方针。从1961年到1962年,部队修筑公路540多公里,建起基地机关办公大楼、宿舍、学校、幼儿园、俱乐部、自来水厂、电厂等建筑设施,打成14眼水井,建成一座88万平方米的简易机场。后来,这个机场扩建成国家一级军用机场,历次氢弹试验的载弹飞机都从这里起降,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乘专机在这里起落。张蕴钰在离休之后的回忆录中曾这样写道:“我们这支部队战胜各种困难的历史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两万建设大军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一段光辉灿烂的文字。”

1963年冬天异常寒冷,第一场大雪压塌了基地许多宿营的帐篷和地窖。茫茫的戈壁滩变成一片冰雪的世界。上万名创业者在冰天雪地中夜以继日地挥汗奋战。高高举起的铁镐砸下去,只留下一个白印子。到处都有只穿一件单衣干活的士兵。战士们把午饭带到工地上来吃。馒头冻硬了,找些干柴架起来烧一烧,烤热一层剥一层,吃完了,抓一把干净的雪填在嘴里。

终于熬过了1963年严酷的冬天,1964年又是一个多风的春季。一首歌曲“饥餐沙粒饭,笑谈渴饮苦水浆……”成为真实的生活写照 。而对史国华来说,这段日子,也是他和火线文工团的队友们激情创作的最佳时期。他们先后排练了一个又一个舞台话剧,丰富队员们的文化生活,为大家在困难时间鼓劲加油。那时史国华夫妇和邓稼先先生就住在一起。邓稼先亲切地称王志英为小鬼,时常一起小坐交流。

1964年10月16日15时,铁塔附近戈壁滩上的石子化成了一粒粒黑豆状,大地变成了一片松软的焦土,总指挥张爱萍第一时间拿起了电话,兴奋地向周总理报告:“我们成功啦!原子弹爆炸成功啦!”第二天,《人民日报》套红标题发出《号外》,全文发表了公报、声明和贺电。中国拥有核武器的消息立即传遍了全世界。而史国华和队友们也都处在高度亢奋和极度激动之中,重复收听着广播里传来的播音员那兴奋的声音。

50年光荣的军旅生涯,22年艰苦的核试验基地岁月,如今都成为史国华一生的骄傲。

当几年前一本在题为“献给为‘两弹一星’战斗在戈壁滩上的文艺战士们”的画册上,记录了史国华和战友们创作的大量话剧作品。至今,史国华一直小心翼翼保存着,这段历史,他始终珍藏在心,从不向人炫耀。

2019年,长篇电视连续剧《有个地方叫马兰》,记录了马兰核试验基地创业初期,官兵们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克服物质匮乏、设备落后、人才不济等困难,建成核试验靶场,并成功进行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的,奋斗故事和传奇经历中,张蕴钰为首的一批马兰人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这种马兰精神成为铸就共和国核盾牌的精神动力,也成为史国华一生的践行。

1981回到地方后,史国华转业到地方,安排他到家乡焦作市担任市文化局副局长。但他仍像部队一样,每天带着队员们下乡慰问演出,没在办公室闲坐一天。脱下军装的他却始终按照军人的要求严格自己及家人,后来被安排到焦作市戏校担任党支部书记,他还是奔波一线,直到1991年退休。即使工作生活上受到不公平待遇,他都如食甘饴,乐享生活,从来没有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儿子就业他不管,就连老年时自己患重病就医,他都不让家人去医院麻烦熟人。他说: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给组织添麻烦。

情系家国,绽放芳华!记原焦作话剧团团长、退伍军人史国华

北孟村村两委会干部看望史国华


如今,老人已经89岁,仍和爱人挤在当年退伍时安置的一间阴暗狭小的居民楼里,粗茶淡饭,生活宁静淡泊。唯有偶尔提起军旅生涯,他的双眸才绽放出别样的光芒。

赤子丹心,铁骨柔肠;家国情怀,诗书芳华。史国华把自己一生奉献给了祖国,把生命最绚丽的时光奉献给了他挚爱的军营和文艺舞台。

温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娟 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