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作为南朝第一帝,刘裕是否真的有实力一统天下?

萧相守关成汉业,

穆之一死宋班师。

赫连拓跋非难取,

天意从来未易知。

这是陆游的一首诗《读史》,表达了对刘裕未能一统天下的惋惜。接下来我们便来回顾一下那段金戈铁马、风起云涌的历史:

作为南朝第一帝,刘裕是否真的有实力一统天下?

桓楚

公元403年,东晋安帝献上国玺,禅位于桓玄。这一年桓玄称帝,国号楚,史称“桓楚”。

应当说,若非刘裕,东晋在这一年就亡了,这一年刘裕40岁。

刘裕在东晋末年崭露头角是在平定孙恩卢循之乱,但真正崛起是在平定桓玄,重建东晋。

  • 公元404年,刘裕起兵讨伐桓玄,桓玄从建康退至江陵,同年兵败被杀,年三十六岁。

  • 公元405年,东晋复国,同年,巴蜀叛乱就,建立谯蜀。

  • 公元407年,刘裕授侍中、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徐兖二州刺史,从此掌东晋朝政大权。

  • 公元410年,刘裕北灭南燕,这一年,刘裕47岁。同年,孙恩卢循之乱彻底平定。

  • 公元412年,刘裕灭荆州割据势力刘毅,这一年,刘裕49岁。

  • 公元413年,刘裕西灭谯蜀,这一年,刘裕50岁。

  • 公元415年,刘裕灭刘毅之后的荆州割据势力司马休之,这一年,刘裕52岁。

至此,自桓玄作乱以来,东晋各大割据势力,全部灭于刘裕之手,南方归为一统。

作为南朝第一帝,刘裕是否真的有实力一统天下?

  • 公元416年,刘裕以以刘穆之任尚书左仆射,内总朝政,外供军粮,亲率大军四路北伐后秦。

  • 公元417年,刘裕却月阵之战大破北魏,解除北魏威胁。同年,后秦姚泓率群臣投降,后秦亡。这一年,刘裕54岁。

  • 这一年,刘穆之病逝,刘裕留次子刘义真守关中,自己统军南归。

  • 公元418年,刘裕授相国、总百揆、扬州牧的官职,以十郡建“宋国”,受封为宋公,并受九锡殊礼。

  • 同年,关中被夏国赫连勃勃攻破,关中失陷。

公元419年,刘裕晋封宋王,这一年,刘裕56岁。

作为南朝第一帝,刘裕是否真的有实力一统天下?

公元417年的东晋,刘裕距一统天下只剩河北、山西

公元420年,东晋恭帝司马德文禅位,刘裕称帝,建立宋朝。这一年,刘裕57岁。

公元422年,刘裕病逝于北伐北魏前夕,这一年,刘裕59岁。


以上之所以不厌其烦的罗列刘裕的赫赫战功和当时的年龄,是因为想说明一个史实:刘裕一统天下的天不假年。

刘裕称帝之时已经57岁,称帝之后不到两年便病逝了,这是刘裕一统天下的最大障碍。

那么,如果再给刘裕十年,他能一统天下吗?

可能还是很难!

作为南朝第一帝,刘裕是否真的有实力一统天下?

1、刘裕文有刘穆之,武有檀道济、王镇恶。与刘邦相比,刘穆之堪比萧何,但檀道济、王镇恶却很难与韩信相比。

也就是说,檀道济、王镇恶打仗均在刘裕指挥之下取得,二人均非独当一面的统帅。

比如王镇恶在攻克关中,刘裕南归之后被赫连勃勃所败,后被沈田自击杀。

正是因为刘裕手下并没有独当一面的军事统帅,每次战争都是由刘裕统帅,注定他四处奔波而不能在中央掌控大局,若想北伐,南方则不稳,坐镇健康,则无法北伐。

刘裕灭后秦后,刘穆之病逝,刘裕只能南归,否则朝政便会不稳。应当说刘穆之的病逝对刘裕影响很大,从此刘裕再无像萧何一样的固守后方之人。

2、北方虽乱,但北魏拓跋焘已然崛起。

作为南朝第一帝,刘裕是否真的有实力一统天下?

北魏崛起

公元422年,刘裕病逝。

公元423年,拓跋焘即位。

刘裕若能再活十年,必然会与拓跋焘交手,鹿死谁手未可知。

公元430年,拓跋焘灭赫连勃勃的胡夏。

公元436年,拓跋焘灭北燕。

公元439年,拓跋焘灭北凉,一统北方。

因此,即使刘裕趁拓跋焘即位之初,占领河北、山西,恢复秦朝版图,之后面对的必然是正面迎击拓跋焘。

刘裕年事已高,同时后继无人,即使短暂成功,成为另一个西晋的可能性更大。

作为南朝第一帝,刘裕是否真的有实力一统天下?

南北朝开始

田余庆先生在《东晋门阀政治》中说:从宏观来看东晋南朝和十六国北朝全部历史运动的总体,其主流毕竟在北而不在南。

陈寅恪先生总结东晋南朝北伐不能成功的原因时说:一是物力南不及北,二为武力南不及北,三是运输困难,四是南人不热心北伐,北人也不热心南人的恢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