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我老婆懷孕差不多41周了,醫生說到41周還不生就要打催產針,我想問打針有後遺症嗎?

黃湖小漁哥


看到題主的問題,就想起我懷二胎的時候,當時超過預產期1周,內心其實很緊張,老盼望著二寶快點出來,但二寶一直沒動靜。等啊等,等到孕41周+5天的時候仍然沒動靜,內心就更緊張了,實在熬不過二寶,那天下午三點多跟我老公跑到醫院要求醫生打催產針催產。

醫生當時檢查說:“宮內情況良好,但考慮到還差2天就孕42周變成過期妊娠,可以打催產素催產”。當時打完催產針後沒多久就開始出現宮縮陣痛,寶寶開始發動了,到晚上8點多順利得生下了寶寶。

我家二寶現在7歲,沒有任何後遺症。事實上只要催產針的劑量合適,是不會存在任何後遺症的。

01

催產針的主要作用?

催產針就是催產素的注射液,催產素也稱之為宮縮素,主要具有2重作用。

刺激子宮收縮:自然分娩過程中產婦也會分泌大量的催產素以刺激子宮平滑肌收縮,過期妊娠由於產婦機體內所分泌的催產素未達到刺激子宮平滑肌收縮的條件,當人工干預打催產針後,則能夠採用藥物刺激子宮平滑機收縮,能夠模擬自然分娩時的宮縮,以促使子宮頸口擴張,以達到催產或促進產程的作用。

刺激乳汁排出:催產素還能夠刺激乳腺的平滑肌收縮,使得能夠幫助乳汁自乳房中排出,但是不會增加泌乳量。

根據催產針的作用,催產針主要用於催產、引產、產後宮縮乏力或縮復不良的情況,如剖腹產產婦通常手術後都需要打三天的催產針。

催產時打催產針通常採用靜脈滴注的方式,即我們俗稱的打吊瓶、掛點滴等。

02

什麼情況下要打催產針?

催產針並不是所有產婦都需要打的,但下述兩類產婦通常都需要打。

過期妊娠

題主所提的問題中孕婦已孕41周,醫生建議打催產針是沒錯的,因為達到或超過孕42周就屬於過期妊娠,過期妊娠會給孕婦與胎兒帶來嚴重的威脅,主要表現為羊水過少、胎盤老化,導致胎兒的營養會越來越少,如果還不出生,就會導致胎兒缺氧等,會危及胎兒生命。

宮縮乏力

部分產婦會出現宮縮乏力的情況,如產婦在自然分娩過程中存在著過度緊張、恐懼等心理,或者對自然分娩缺乏信心,可能會影響正常的宮縮,導致宮縮乏力。

另外,還有部分的產婦的臨產徵兆是從破水開始的,出現羊水早破的情況,這樣會導致羊水慢慢減少,而此時沒有明顯宮縮,如果不及時打催產針催產就會讓羊水不斷減少,可能會造成胎兒宮兒缺氧、胎兒窘迫等。

03

打催產針並不是所有產婦都會有效果

通過前面的分析,打催產針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能夠促進產程,也能夠降低胎兒的風險。

事實上,現實生活中有些產婦打催產針也沒有明顯的效果,我妹妹懷一胎時也是過期妊娠,去醫院打了一次催產針,沒有效果,後面只能採用剖腹產。

有位網友小蘭(化名)採用私信分享了她的分娩經歷,小蘭的經歷就極具波折。小蘭也是孕41周,當時醫生建議她打催產針或進行剖腹產。小蘭的婆婆極力反對剖腹產,最後就選擇了打催產針催產,第一次注射完,沒有任何反應。當時情況已比較危及,羊水質量差,胎盤已經完全老化,醫生強烈建議剖腹產;但小蘭的婆婆不同意,要求醫生再次打催產針,最後是打了三天催產針,才開始出現宮縮陣痛,但是宮頸擴張到三指時就出現了產程停滯的情況。當時胎兒的胎心已出現異常,小蘭在進手術室前一度休克,幸好醫生果斷,家屬當時沒有猶豫支持剖腹產,否則後果不可想象。

小蘭這種情況就屬於打催產針劑量過多的問題,催產針屬於外部的藥物刺激子宮平滑肌收縮,但是小蘭這種劑量過多還出現產程停滯的少見。通常出現的情況應當是宮縮過猛,會增加子宮破裂、胎兒缺氧、急產的風險。

當然,上述的情況其實很少見,因為催產素的滴注劑量都有明確的說明,出現這種情況是打第一次催產針時沒有明顯效果,可能就再打第二次或者更多次,這種情況就難免會出現劑量過多的情況。因此,在醫院分娩時一定要遵醫囑。

總之,孕41周還不生醫生建議打催產針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打催產針只是為了促進子宮平滑肌收縮,只要保持正確的劑量,便不會有任何的後遺症。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關注、點贊@育兒有故事,我們與您在育兒路上一起共同成長!

育兒有故事


催產針不會對寶寶造成不良影響。

因為應用催產針是發動子宮收縮,產生一陣一陣的子宮收縮,目前醫院應用催產針治療期間,都會有專門的護士來觀察液體速度和子宮收縮狀況,所以不必糾結催產針造成的不良影響。

催生針,在臨床上又叫催產素,是臨床上常用於引產的藥物,一般如果子宮收縮不強或到了孕41周還沒有宮縮,可以用催生針進行引產,但是由於催生針的作用是促使子宮肌肉的收縮,子宮肌層的血液供應就會減少,所以胎兒的血液供應就會減少,所以使用催生針一定要在醫生的建議下使用。

就我本人而言,也是孕41周才生的寶寶,在孕40+5天的時候開始有規律宮縮,但是疼了兩天後由於一直只開兩指,所以和醫生協商打了催產針和無痛,再打了催產針和無痛後一直呆在待產室,旁邊也值班的醫生和護士,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檢查嬰兒胎心,及開指情況。我是早上打的催產針,下午生的寶寶。


崔崔CcCc


預產期快到了,寶寶怎麼還不出生,其實到了預產期並非就分娩,提前兩週、過後兩週都是正常的情況,也就是孕38-42周。題主目前懷孕41周,還沒到42周,只要一切正常,還是可以等的,但醫生既然說了打催產針,產婦也是要配合醫生,這樣對順利分娩才有幫助。


那麼,打催產針有後遺症嗎?

所謂的催產針就是利用催產素誘發產痛,進而將胎兒娩出,因為只是誘發子宮收縮,所以沒後遺症的,這個可以放心,如果有後遺症醫院也不會隨便讓產婦用的了。

在決定催生之前必須接受密切的產前檢查以及胎兒監測,同時在催生的過程中,也常會因為急性胎兒窘迫而進行剖腹產手術;在整個催生的過程中,都會進行胎心監護,以便及時發現胎兒是否有宮內缺氧和宮內窘迫,並及時以恰當處理。

所以,當醫生告知要催生的話,產婦不用太擔心,配合醫生,儘可能的試產成功。


逗媽育兒路


這種事問社會上的人噁心不噁心


nbvgyx


打催產針是沒有後遺症的,常用催產針一般是縮宮素,這是孕婦本身也能分泌出來的激素,所以只要劑量合適是不影響的。

瓜熟蒂落是一個自然規律,對於一些孕媽媽來說,瓜熟蒂落是一種奢望。有部分孕媽媽到了原本已經分娩的時候卻沒有發動,為了胎兒為了孕婦的安全,醫生會綜合胎盤,羊水,胎兒等情況來決定應該怎麼做,如果超過42周就是過期妊娠了,過期妊娠有可能導致羊水渾濁,羊水汙染,胎盤功能下降,胎兒缺氧窒息,胎兒過大影響分娩,有可能造成難產等情況,所以一般都會在42周之前結束妊娠。

很多孕婦在過了預產期之後還沒有分娩的症狀,如果各方面良好的話醫生會建議繼續等,但是情況不允許的話就需要提前結束妊娠,比較常用的就是打催產素。

①催產素只是促進子宮收縮。其實就是誘發宮縮,幫助加快產程,這才是打縮宮素的主要目的。在很多不能自然瓜熟蒂落的情況下都會使用催產素,但是催產素也不是隨便用的,需要醫生根據實際情況判斷是否適合使用,比如說,胎盤老化了,羊水渾濁,羊水量少等,又或者是已經過了預產期,已經接近42周還沒有分娩的症狀,但是宮頸成熟度是比較好的就可以打催產素,催產素對胎兒和產婦都不會有什麼後遺症的。

②產婦本身也會分泌催產素。在胎兒發動之後,子宮頸和陰道開始受到壓迫,就會刺激催產素的分泌,這些催產素能夠幫助分娩。產婦本身都會分泌的激素又怎麼會引起後遺症呢,除非是不按劑量使用而引起一些意外,比如說催產素使用過量導致產婦出現痙攣性宮縮,引起產道破裂,大出血等情況。

③如果有後遺症,醫生也肯定會說清楚的。醫院也有自己的規章制度,使用藥物會有什麼後遺症之類的這些都會提前跟病人說,風險都會說明白的,以免過後會有什麼事情說不清,醫生或者醫院也不想承擔一些不必要的責任。

懶媽媽生二寶的時候也打了催產針,那時超過了預產期2天,見紅了24個小時候還沒有開始宮縮,醫生想加快產程就掛上了催產素,只可惜最後還是順轉剖了,白白捱了順產和剖腹產的兩重痛,但是並沒有因為使用了催產素而有什麼後遺症,只是在使用催產素的時候誘發的宮縮很疼很疼,非要說有什麼後遺症的話,就是心理上的害怕,因為實在是太痛了,再也不想嘗試第二次。


如果已經懷孕41周還沒有分娩,醫生就會結合羊水,胎盤等情況,根據實際情況人工干預,其實就是有需要就用,沒有需要就不用。再說句不好聽的,在生孩子的時候,孩子和產婦的安全和健康是最重要的,如果已經受到威脅了,根本就不會顧及得了那麼多,既然已經在醫院,而我們自己又不是醫生,我們能夠做的就是相信醫生,沒有什麼比產婦安全的生下健康的寶寶更重要。

我是懶媽媽,一個二胎寶媽,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於育兒圈多年,專注於孕產,育兒方面的解答,關注我瞭解更多。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懶媽媽的帶娃生活


大部分寶寶會在預產期的前後1-2周分娩,但是總是有幾個懶呸超過預產期1周也沒有要出來的意向,此時醫生可能為了寶寶的安危,會採取有計劃的讓寶寶生下來,研究提示超過孕41周以後胎兒發生不良的風險增加。


在我們醫院懷孕41周沒有自然發動的,是要人為的採取行動讓寶寶生下來的,最常見的就是大家人為的打催產素,這不題主也被要求打催產素了唄。打催產針是會引發一些併發症,比如宮縮過緊,胎盤早剝,胎兒窘迫等,但是如果縮宮素適用得當應該是安全的,而且人體本身就存在縮宮素,打催產針無非就是人為的增加了縮宮素劑量。

總結,正常情況下,打催產針沒有後遺症。祝好孕。

知識創造價值,專業產科醫生為你的孕期保駕護航,每日更新孕期科普,不定期孕期疑惑解答。專業推算孕周,評估胎兒體重,規化產檢。帶給你們一個愉快的孕期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